-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李白《将进酒》:古来圣贤多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2021-08-03 11:35:52 5 0 1345 -
田君才创作日记 对话
一组近日小品 70x45cm
2017-11-26 17:31:02 4 1 1344 -
2019-09-28 09:16:20 12 1 1344
-
2020-08-27 21:38:28 4 0 134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2020年9月8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颜真卿63岁所写的《西亭记》残碑首次公开面世!阅鉴之,也只有大唐颜真卿先生才能写出这样的字……拓片与原刻对照着细看,更有味儿!一一杨牧青随记
2020-09-12 17:21:41 4 0 1344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卫贤”--潘玮萱评鉴马培童(15)
卫贤,陕西西安人,南唐时画院画家,擅长山水楼阁、人物及水磨盘车等题材的创作,绘画初学尹继昭,后刻苦力学吴道子画法终有所成。南唐后主李煜尝题其画,《高士图 主李煜尝题其画,《高士图》为其传世孤本?!陡呤客肌访杌婧捍苛汉韬推淦廾瞎狻跋嗑慈绫? 举案齐眉”的故事?!陡呤客肌肥恰缎突住分嫉牧陡呤客肌菲湟?,原题为《梁伯鸾图》,画中描绘汉代隐士梁鸿的隐居生活,因此其居舍置于群山密林怀抱之中。画上部高耸的山峰,山峦曲折盘亘,多见悬崖峭壁,点明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画中部有一瓦舍,杂树茂密,万籁寂静,有一小溪在屋外潺潺流过,最终汇集于图上部茫茫的江水中,如此幽静与闲逸,不愧是隐居的好桃源
画家把梁鸿安排在山环水绕的大自然中,画上半部为巨峰壁立,远山苍茫,下半部为竹树蓊郁,溪水潺潺。人物活动在画中部,恰是观者的视觉中心。整幅画构图绵密有序,画中人物与山水平分秋色,此画是唐代人物画转至五代过度到宋代以山水画为主承上启下作品?!陡呤客肌肥俏老吞魍呤康钠教?,是画家追思先贤深山的安逸和对现实烟火营生般温暖生活憧憬的向往,这幅画除了绘画的经典,还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禅的思想,与马培童以下几幅焦墨山水有相似之处。
马培童的焦墨山水除了体现骨力之外,还融入浓浓的禅与道的思想,给心绪焦燥不安的人们,找到了一个明心见性。
观马培童的焦墨山水,能给人以身心一尘不染,净洁如镜,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净”与“静”,清净与静,能清除杂念,这是禅的思想,还人一片明心见性,使人回到真正的本真,这也是佛家所追求的思想。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3-01 11:16:42 21 0 1344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彭城汉画的融合美学》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汉画心话】(二)
彭城汉画融合了道学、佛学、哲学、美学等等、从根本参悟具象意象到抽象造型的特质与真义,在用于象形文字、甲骨文、岩画、汉画、汉拓片、画 字、甲骨文、岩画、汉画、汉拓片、画像砖、汉画石刻的融合确定画面美学,开掘点线面、符号、图形与自身的阅历和审美,将具象、意象、抽象、融于自然。形成自己的个性语言,独创刻石皴法,尚简古、求天趣、富意蕴,重装饰、形式美。
画本无固定的法则更没有固定的格式,法和格式是我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有法则可依,有格式参照,古人常用“在有法与无法之间"来形容人们的创新状态,意思说从有法走来又不为法所拘,而敢于破旧法、创新法,自立貌。这就是我独特的个性面貌和个人风格。
马培童记2022、5、2 查看更多2022-07-19 14:50:14 15 0 134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走进全国重点社区院校企业继续中,那么,我们来做个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的基础是什么?目的和意义又是什么?
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精 国梦”精神号召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纲领指引下,着力促进“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能够接地气,与人民生活相融合,让更多的国粹文化经典能够深入到社区,深入校园,深入到企业,有益于社区文化生活,有益于校园文化氛围,有益于企业文化创新,使其学有所用,不致荒废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美德!
二、经与多方意见征询后,杨牧青以身示行,以真诚的奉献心愿,陆续携手多位书法、国画、民俗、中医、国学和党政工作研究等方面的人士组建“团队”,发起并担纲主讲人,随时机分期次的举办该系列公益讲座。期间,将根据各地辖区内社区、校园、企业的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以“北京”为中心,逐步在全国各地推广推进,开展“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
三、讲座围绕中国的真(魏碑唐楷)、草(残纸写经、晋宋行草)、隶(碑刻摩崖、墓志简帛)、篆(甲骨金文)等书法艺术和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加工笔、写意表现形式)等国画艺术的为重点,以医、易、道、儒、佛五家传统的国学文化概要为辅助,结合国家当前主流文化进行分期分次的“主题式”讲述与互动交流。
四、讲座旨在传播书画艺术正道,弘扬国学文化智慧,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社会大众的文化思想、道德观念和对文化艺术的理解认知度有所提高,惠及民众日常生活,受用于社会发展,以期为我们国家软实力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尽一份文化老百姓、艺术平民的责任和义务!为“文化兴国、文化强国”战略做出应该做的一份工作,使古老而又新颖的中华民族以很强的“文化对抗力”角逐于国际大舞台,屹立于世界之林。 查看更多2019-04-27 19:22:42 13 0 1343 -
荆古轩创作日记 对话
在十月中秋和国庆之际我为支部宣传栏写诗歌一首题为:
“2020我为祖国新时代讴歌”并书写书法联句见下图。
2020年,祖国你度过了不平凡的岁月,
2020是您奋进战斗的一年,
当新春除岁的钟声 当新春除岁的钟声刚刚响起,
疫情的风暴,就将我们聚焦武汉,
全国一级响应抗击疫情,
众志成城,同心抗疫,
我们万众携手并肩,
我们共同面对抗击疫情和抗战洪水的席卷,
大灾大难民族团结,
亿万民众聚心合力。
在抗疫情中:有共产党员、医生,护士、解放军战士
还有无数群众志愿者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团结就是民族的精神。
抗疫情战洪灾力挽狂澜,
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你大爱无疆,救民众于危难之時,
兴民族伟业与抗击之中。
2020年,祖国您一次次地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中国共产党坚如磐石,引领我们战妖魔
渡难关为民生保平安,
祖国你在狂风巨浪中乘风破浪,
您在中华危难中挺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
你向世界宣告:
东方巨龙已经腾飞,
团结与凝聚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020年金秋十月,
丹桂飘香万众一心国泰民富。
亿万人民在抗击疫情的胜利中
迎来了中秋,国庆,
我们与祖国同欢与胜利共典,
奔小康共繁荣是新时代的永恒之歌。
??????????荆门石化尹峰初稿于2020中秋 查看更多2020-10-02 00:36:15 7 0 1343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过目不忘童心写历(79)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
我常想,创作画作能使观者很感动、过目不忘,久久不想离去,使人流连忘返、感叹不已。所以我要发自肺腑的作品、是我创作用真挚的感情与饱含激情的笔墨表现出 情与饱含激情的笔墨表现出来的,有立足现实的生命力,有撼人心魄的感染力,造型准确,细节传神,情景交融,是我焦墨创作的灵魂所在。
艺术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通过写生视觉观察和生活体验,了解了石窟佛教文化,以及人物佛像所处的环境和性格,并引发心灵深处的振动后,把控细节形象的传神写照,调动创作欲望,将形象思维和审美意识载着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出来,畅游于焦墨枯骨交融的意境中。要达到这种艺术效果,前提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造型表现能力。一笔落墨,见乾坤。造型是第一位的。有了造型,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就有了载体。
要“以形写神”,要“在自然面前实现感觉”,.深刻阐述了变自然形态为艺术形态,变自然结构为笔墨结构。一切修为,皆在造型。崇尚自然,尊重生活,体现了焦墨佛像画面向写生训练的重要性,这也是我的必修课。撑握写生训练这个重要环节上打下扎实的造型基础,在于提高造型能力,提升敏锐的观察力与生活的感受力以及艺术的表现力。 查看更多2021-06-11 16:49:55 12 0 134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全球首说 颠覆三观:杨牧青新释轩辕黄帝故里第五说
全球首说,颠覆海内外诸多“汉学家”和“古史古文化研究学者”三观一一杨牧青新释轩辕黄帝故里第五说
当今时代,科学的思维、科学的认识、科学的方法、科学 、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精神……给予了我们任何一个人的最大的鼓励和鼓舞,在科学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平等,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科学求知、科学探索的基本人权,在科学面前,要敢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据余多年寻迹思考而出此言:“黄帝”并不是一个人,而是生活在古中国西北区域的上古华夏时代的一个族群统称,当属伏羲氏族群后裔?!靶币灾改铣滴?,以北极天星为号,出于天鼋氏,距今约5000年至6500年之间。
“轩辕”是天鼋之音转,上承北极天星之光华,下映华夏神州之山川?!豆铩ぶ苡锵隆芳窃?“我姬氏出自天鼋?!敝д吖粝壬贾ば刺祧?,是黄帝族群的图腾,余同意此说(详见本号内我的有关说辞)。
“黄帝”即皇帝,三皇之义,帝乃执玉璜号令天下的人,是生在姬水流域,玉璜其实是伏羲氏的后裔信物。
末代轩辕黄帝(即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先生所记人物并以《五帝本纪》为首为开端)生于甘肃省东部黄土高原的子午岭区域的庆阳市华池县葫芦河(即上古姬水流域)荔园堡/乔川/南梁红色革命老区一带的地方!
黄帝及长,西行登上甘肃省平凉崆峒山问道广成子(问的是医药、治邦之术),后返回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域一带修炼成长(今考古南佐遗址可佐证此地域是人烟兴旺发达的)。
约数年,黄帝再又东行到距他出生地较近的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区域问道岐伯(出生在三岔路口的长者/岐山/歧路/合水县有三岔豁口,通晓天地运行规律,善草药和养生之术),为后世留下了千古奇书《黄帝内经》,该“经”不仅讲的是养生医药之方法,而且也隐含着治国理政之大道,需明眼者慧鉴。
又约数年,黄帝又去东北方向到达了当时农耕农业生产非常发达的山西晋南晋东南一带(含运城盆地/汾河流域南部)与神农氏后裔炎帝汇合,联合搞农业耕种之事,并将四川西北部的养蚕技术传播给当地。于是,炎黄二帝将盐业、养蚕、农耕及铜冶炼等全面展开。
养精蓄税,养光韬晦,后为了不断扩大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和传播区域,翻过太行山,跨越漳河流域,遇到了东部的族群劲敌“蚩尤”,难以取胜。于是,黄帝约上炎帝,二人如兄弟同盟手足,联手在河北涿鹿灭了山东济水流域的蚩尤族群(今考古上属于仰韶、大汶口文化区域)。
炎、黄二帝登上河北涿鹿合釜山西望大昆仑祭天壇(涿鹿即浊陆,浑浊的陆地,水草丰声,这里多野猪、野鹿等动物,人们追逐而获猪鹿/猪/豕常在水边。合釜即相合上古遂人、伏羲传下来的符令,如同后来调兵遣将的虎符,父金二字合体已明意了。大昆仑是先祖燧人/祁连合黎山、伏羲/仇池山、女娲/日月山的神壇/昆仑丘/昆仑墟/即古天文观象壇和发号施令的城壇,也就是后来文献所记的倒塌的废墟。)那会儿黄河潼关/三门峡以东许多地方都是黄淮流域的泛滥区域,不宜生民久居,只不过具茨山/嵩山周边半山坡上有一些人家居住,所以炎黄与蚩尤大战只能选择在蚩尤北边的“九黎族”大本营周边(九黎族是红山文化、跨湖桥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组合的)地方。
黄帝晚年度百岁而去世,陵随邑葬(也就是说黄陵周边会有黄帝的都城的,需要好好发掘考古。)后来,黄帝被安葬在距他出生地两百多公里陕西省铜川市黄陵县的桥山,并且分葬于他曾经管辖区的甘肃省正宁县五倾塬(桥山到五倾塬约100公里左右,属于子午岭区域。子午岭是1.5万年前伏羲时期的天地南北中线,故名子午。)《史记》云:“黄帝崩,葬桥山”?!妒芳羌狻芬世涝唬骸盎频圳T谏峡で派健??!妒芳撬饕芬逗菏?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妒芳钦濉芬独ǖ刂尽吩疲骸盎频哿暝谀萋薮ㄏ囟耸镒游缟健?。
乔山/桥山/峤山/高山/昆仑丘/昆仑墟/天地壇/方壇祭坛/陵墓都邑……说来研究古文字这数十年也是很惭愧呵,有的文字百思不解其奥秘,梦萦其间,唯有在躬身采风途程中猛地醒悟!
乔字,上夭下高,寓意高大(甲骨文中偶出现收编在《汉字字源》中,其形体颇具特征,然其它字典、数据库中未收录,则多见于《金文集成》等。)乔,是一个会意兼指事的字,实际上是表达了通过陵墓土丘高大之象以祭亡魂能够到达另一个生灵世界的意思。后来“乔”字显相演化成为各种字形,如桥梁则为人间联通行走的道路。老杨我前年到了中条山区域后向南舒目俯察,玄青如龙盘,再向北极仰观,云彩如垂光,旋即就明白了这个“乔”字的本义究竟是表达什么意思了!壬寅清明杨牧青记于莲花池公园。
线上线下:杨牧青甲骨文与上古文化课程己开启,欢迎留言报名。追艺探古@艺术+文化+传承=使命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推进途程中。
延伸阅读:
壬寅清明轩辕黄帝祭兼录黄帝故里新考第五说
末代轩辕黄帝行迹路线考略(修改稿)
为真正的收藏家和真正的艺术家制定艺术清规
走出昆仑 一点八方——您所不知道的人类上古文化情愫
全世界智慧人士,联合起来!向全世界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者倡议
人类上古文化路线分布示意图
线上线下:杨牧青讲授 甲骨文与上古文化 课程报名
新书预告第二回:杨牧青专著《华夏之源》即将问世 查看更多2022-04-06 00:25:24 5 0 1343 -
2019-09-14 17:40:13 6 0 1342
-
2024-01-03 14:46:04 14 0 1342
-
许贵才创作日记 对话
这两天的画作,请各位斧正,感谢至极。
2017-12-04 06:50:19 3 1 1341 -
徐家康创作日记 对话
此《大美胡楊 霧凇奇觀》180厘米見方,以焦墨摻少許宿墨寫于夏三伏之日。徐家康
2018-03-22 18:55:01 2 0 1341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黄河系列
2018-06-06 10:46:42 5 0 1341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荷塘水禽
2018-06-08 22:13:22 5 2 1341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家陈文斌录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2024-09-21 16:38:05 32 0 134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真正的文化人就是做终身殉道的一件事!非此不为真正!
佛陀舍身饲虎,十方三界都赞叹其不可思议。尔时全世界的人都说这人脑子不正常、是傻瓜,才将自己肉身喂了饥饿不堪的老虎!
大诗人李白入了皇帝身 人李白入了皇帝身边,近过娘娘,也成过官场红人,粉丝遍天下。但是,他却不会唯利是图,不会赚钱,所以又有人说他是傻冒文化人一个,怎么不弄些金手链之类的炫耀一下。据知,自李白死了之后的后世以来,不知多少人凭李白的诗文充门面而博得名满,不知多少人靠李白的诗文发财求利,尔时谁来羞愧!
大画家徐渭半生落魄,穷死于草席上。他生前画画千余幅,去世后不知多少靠卖他的画作而致富,靠说他的艺术故事而混得满面春风。但是,至今却没有一个人给他的立个牌位,上三柱高香,用青烟供养、感谢他的艺术。至于硬肯给一些所谓的名人跪拜,也不愿意去向徐渭鞠个躬。再至于,齐白石愿作他门下一条狗,此狗也不是多忠诚的狗!
敬畏文化,尊重文化人;敬畏艺术,不傲慢艺术人,才是人间正道,不管十方三界亦当如是!
纵观人类可考的文明历史,有专家说,地球上至今共生存生活过约1500亿个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同步进程中,能垂训后人、昭示后世的都是那些人?当共勉思之!
一一杨牧青晋北行途中随记 查看更多2018-01-17 14:47:25 12 2 1340 -
王根权收藏日记 对话
唐孙过庭【书谱·运笔论·第三十九章·适可兼通】译文(摘自王根权著《〈书谱〉品评》)
书法艺术中的运笔用意是一个思想方法体系,创作一幅具体的书法作品时,应用什么样的具体运笔用意,全都是由书写者自己 用意,全都是由书写者自己选择决定的。
一幅具体的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构思方案,应该如何布局谋篇,那的确是提笔着纸之前那一会儿功夫之内就应该确定的事情。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这个道理用于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就应该是“差之一毫,失之千里。”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其构思设计,运笔用意如果开始时有一毫一厘的偏差,或者说有一笔一画的走调离意,终了所书写出来的书作效果则完全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面目。将“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这一道理用于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其道理是相通的。 查看更多2018-06-29 11:12:25 4 0 1340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创作焦墨画二郎神《天使佑中华》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童心写历(117)
二郎神在中国最初属于天庭派到人间战温神,拿妖除邪。
现在在中国人民的理念中、雷神、火神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 msp;现在在中国人民的理念中、雷神、火神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
二郎神是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心愿,来人间祛邪、避灾、祈福,带领白衣天使战疫情,给人民带来美好的愿望。
我创作《天神佑中华》即描绘有二郎神开道,和白衣天使战胜归来,合掌宣威的画面,想象奇诡壮观。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白衣天使在疫情救治、防控的第一线,逆流而上。彰显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新时代的英雄!致敬最美逆行者!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之战!每一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英雄,每一个闪光点都值得被记录。在这场没有硝烟却事关生死的斗争中,全国一盘棋,心手相连,同舟共济,各地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奔赴疫情一线“作战”;各地党员干部齐心协力,铸就后方抗疫“第一线”。一个个感人瞬间、一张张抗疫面孔、一声声加油打气,一条条痊愈喜讯......凝结成了抗击疫情的中国胜利时刻。
——马培童记 查看更多2021-10-21 16:43:16 15 0 1340 -
穆振庚创作日记 对话
虎年画虎,国画老虎,卧虎、虎头,《王者雄风》《福临乾坤》,请欣赏。
2022-03-01 16:10:29 19 0 134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五台山普化寺结缘·杨牧青书赠寺院上座
2017-12-29 10:27:22 4 1 1339 -
覃莽创作日记 对话
覃莽的水粉画选。
2018-02-24 20:04:51 3 0 1339 -
潘伟迎创作日记 对话
客户订制的油画作品,四幅航海帆船,喜欢的可以洽谈订制
2018-07-04 13:45:36 4 0 1339 -
2019-12-27 22:41:14 7 0 133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绘画·艺术·革新求变与时代进步并不矛盾
20 世纪初,以陈独秀、康有为、蔡元培为代表的爱国志士在文化艺术界掀起了“革旧立新”思潮,批判了中国画坛长期存在的“崇南抑北”艺术理论主张,提倡中国画 张,提倡中国画改良要采取西画写实精神。这引起中国画家对董其昌的“南北宗论”的重新审视,摒弃了长期以来中国画坛崇南抑北的倾向,开始走兼习南北宗派、注重写生、学习中西、博采众长的改良之路。
然而,为了使绘画担起挽救民族的社会责任而提倡学习西方写实主义,忽略了美术本体自身的发展规律,鲁迅等人深刻认识到这一弊端。以陈师曾为首的中国传统画家也意识到“革旧立新”思潮的西化倾向。他们立足于民族文化精神,针对这些言论提出了改良中国画的主张,建立起画会,坚持“故步不封,师承有自”的中国画改良之路,使中国传统绘画得以传承与发展。(上段摘自《艺术品》期刊张子谦的文稿)
21世纪下叶,余之《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就也是看到了明清以来董其昌诸大人“南北宗论”艺术思想的弊端,着眼时代发展和未来,欲转乾坤,毅然承续康有为、徐悲鸿、陈师曾诸哲人的激进思想和意识超前之举措,想使着“中国山水画艺术”走向大气磅礴、正义凛然的大格局、大思想的民族艺术之路,让大家从书斋文人画、画室刻意制作画中走出来,迈向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大写意境界!
诚然,这些激进思想和超前意识的“哲人”功过皆有。严格的讲,是功劳大于过失的!从中外古今历史上看,任何时代,任何时期,只有没落守旧不愿动自已奶酪者都不希望也不愿意改革出新的!民族文化自信不是故步自封的,是包容并蓄的,是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拓创出新的。说到底,这是一个文化思想与艺术认知的大问题!一一庚子立夏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0-05-05 16:42:08 4 0 1339 -
2020-10-09 14:44:06 5 0 133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专稿:著名书画家、文化学者杨牧青谈年的文化
农历2021年辛丑腊月二十三日
大家知道,关于“年”有时间、时代、经历、岁数、收成及姓氏等十多种不同解释,而这些概念背后就是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年的文化 年的文化内容很广博,约之有年兽的传说、年的习俗、年的文字演变和年的历法四大类。
图片
一、年兽的传说
年兽又称“夕”,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恶兽。传说古时候每到年末午夜时,年兽就会进攻村子,头上的犄角就是武器,凡被年兽占领的村子都遭受到残酷屠杀。传说有一位白胡子神仙教给了人们方法,利用年兽的弱点“放爆竹(吓坏年兽)、贴春联(年兽怕红色)”驱赶年兽。于是人们为了防止年兽再次骚扰,就把放爆竹、贴春联逐渐的变成了过年的节日习俗。
据考证,最早提及“年兽”的文献出现在1933年上海浦东作家孙玉声(海上漱石生)《沪壖话旧录·岁时风俗之回忆》(壖ruán,城下宫庙外及水边等处的空地或田地)里:“其有悬紫微星画轴者,画家每绘一石柱,柱上锁一似狗非狗之兽,或云是兽即天狗星,或云是兽名年,常欲食人,紫微星故锁系之,不令至下界肆恶,而使人不逢年患,故过年时悬此最宜。”
但是,从一些其它文献记载和后来形成的年画传承来看,年兽可能是从先秦《山海经》、汉代《神异经》、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及唐代杜甫《天狗赋》、刘禹锡《畬田行》、明代佚名《西旅贡獒图》、吴承恩《西游记》、清代雍正时期的书画家罗聘《胡人异兽图》等题材中演化而来的。譬如,杜甫《天狗赋》:“夫何天狗嶙峋兮,气独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忽不乐虽万夫不敢前兮,非胡人焉能知其去就。向若铁柱倚而金锁断兮,事未可救?!?br>无独有偶,在西方神话传说中虚构的独角兽则形如白马,额前有一个螺旋角,代表高贵、高傲和纯洁。有的故事中描述为长有一双翅膀,甚至还有独角兽是黑色的描述。特别现当代一些如《哈利波特》等作品不断对其描述和传播。估计西方人的“独角兽”原型可能是来自于印度犀,今见于印度卡齐兰加国家公园。
当然,通过对中国和西方世界的“上古文化”研究可知:西方神话传说中虚构的“独角兽故事”就是吸收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故事,经过再加工之后,在清朝末年再传入了中国,从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开始,这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交融特征。
二、年的习俗
人们基本上都知道,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南方以二十四日开始,又有官三民四渔五的说法。)各家各户都进入过年的准备期。譬如,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当然,年俗很多了。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沪一带的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
其实,过年对于我们从历史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思考的角度来说,更可能的实质意义在于“祭”与“祀”了,这涉及到一个天、人、地的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怎么和谐相处的问题,也是属于生态文明的范畴。古人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那人们知道“家之大事,在什么呢?”通过我的研究,完全可以说:家之大事,在祭在礼!若把祭与礼放置在新时代文化背景下去拓新,那对当前及今后的社会安定、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至于年的习俗就很多了,譬如: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杨公忌日。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三、年的文字演变
就“年”这个文字的演变情况来看,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商甲骨文时期就有了年字,是“上禾下人”的形体构造,的确像一个人负荷着稻子而行。周代金文继承了殷商甲骨文的某些文化特质,对“年”字改变不是很大,脉络比较清晰。但是,“年”字到了秦代小篆时期就变成了“上禾下千”的形体构造,这估计是寓意人要久长,要有千年之久,抑或“千年大计”从此而脱生!可参见郭沫若、胡厚宣编著《甲骨文合集·2132拓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华书局出版)及金文、简牍等古文字的演变情况。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tú),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捉?。”《孟子·滕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倍盒砩鳌端滴慕庾帧罚骸澳?秊,谷熟也。”近代古文字学家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指出:“年,乃就一切谷类全年的成熟而言?!?br>四、年的历法
如今大家都知道,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圈为一日/天)或者说是太阳在天球上沿黄道从某一定标点再回到同一定标点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可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季为三个月,春季是年的开始和年的结束。一年有十二个月(不包括闰月),阳历365或366天,农历354或355天,所以农历要置闰。
当然,这涉及到一个天文历法的问题。通过文献记载可知,“年”在尧舜时称“载”,有天体星辰运载一周之意;夏代称“岁”,寓含人的生命长了一岁,新的生机将临之意;商代称“祀”,表示四时已过,该编史造册,奉祀神灵祖先了;周代称“年”,以农作物收成为寓意。
春秋时期《穀梁传·桓公三年》记载:“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由于五谷成熟需要一个周期,于是“年”逐渐演变成为时间单位。如《诗经·豳风》“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币彩潜硎臼奔涞ノ坏?。
诞生于战国时期的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释天》说:“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两晋时期风水学家郭璞对此做出解释:“岁,取岁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载,取物终更始”。这里详细的解读了“年”的时间表意演变关系。中国先祖在原始农业的长期耕作实践中,发现了四季交替周期,同时观测出天体运行(日月星辰)与地上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即观象授时)。
在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北斗斗柄所指的星象位置变化用干支纪年、月、日的办法(历法完成期),由于各个朝代使用的历法不一样,故岁首(也就是每一年的开始)也不相同。
夏历正月是现在我们所用的阴(农)历一月,即建寅孟春之月;商历以现在的阴历十二月为岁首,即建丑季冬之月。
周历以现在的阴历十一月为岁首,即建子仲冬之月。在西周共和行政初期,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政,制定纪年。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秦代用《颛顼历》,以现在的阴历十月为岁首,即建亥孟冬之月;汉代初期仍以秦历为准。直到汉武帝时改《颛顼历》为《太初历》,并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仍以夏历正月为岁首。这就是我们现在仍把阴(农)历称为夏历的原因。
南宋杨忠辅编写《统天历》和元代郭守敬编写《授时历》,均以一岁为365.2425日,与现行公历的平均一年时间长度完全一致?!妒谑崩肥?281年颁行的(现行公历却是到了1576年才由意大利人利里奥提出来的)。
郭守敬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一部很进步的历法,它流传到西方世界,把许多先进的科学成就传授给世人——可以说,中国的“天文”这一门学问影响了、改变了整个的人类世界进程!
我们以科学的态度,通过对古籍查阅,在这些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年”的由来与“年兽传说”没有丝毫关系,它是近一两百年才产生的民俗性的文化故事。根据对华夏上古文化研究可知,中国的天文历法产生时间非常早,可以追溯到三万年前遂人氏在大昆仑区域“立方牙,定北极”时期,到了一万五千年前伏羲氏创造八卦后开始逐渐完成。严格的讲,至少到了距今五、六千年前炎帝、黄帝时期已经有了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了,所以大挠氏创制干支、容成氏创造历法不是传说。再后来就到了唐尧时期“陶寺遗址”的观象授时完整性。
所以,我经常讲,中国的天文历法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文明的产生,也是最具大智慧的一种文化生成?!兑拙方玻骸肮酆跆煳模圆焓北?。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闭庑┒加胩煳睦ㄓ泄?,也与人文社会有关,更是我们必须要了知学习的!
(备注:本文属于“艺界网向百余家媒体通联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发。本文作者:杨牧青,著名书画家,甲骨文与上古文化研究学者,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发起者、主讲人。) 查看更多2022-01-26 12:13:21 4 0 133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这两幅画都是传世之杰作,细观之会生发思绪万千的!
一是诗仙李白画像,南宋反叛院体画风与体制的大写意人物画家梁楷先生画的。
一是诗圣杜甫画像,近代忧国忧民的写意人物画巨匠蒋兆和先生画的,堪为经典之作 经典之作!
蒋先生最著名的画就是那一幅《流氓图》人物长卷,可惜问世不久就被改为《流民图》而公开了。严格的讲,这是改画作名称的人根本不懂中国文化,就就是个时势吹鼓手而已。流者,有房舍而无田地,流离失所是也;氓者,无房舍也无田地,故大多亡命天涯,死亡之民是也!
追艺探古@艺术+文化+讲座+传承=活着就要动弹的使命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2-01-25 17:38:39 4 0 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