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大写意国画《写其大意则可,不必拘束于山水物象》
规格:136cm×68cm/8平尺多
款识:写其大意则可,不必拘束于山水物象,然用笔需解脱方是上策,庚子杨牧青于京华。
附议:读经思考,写生 经思考,写生观察,体悟世情,观天鉴地,穷通阴阳,游历河山,挟术以宣化文明是一个中国书画家的终生大事,非此不以名之为中国书画家矣!其理如同揉面,越揉越筋道,然不得揉面法,则将面会揉死,以而于无面味,只能摊个死面饼。约之,此亦水墨之法,亦如戏曲之唱念作打,虽锣鼓喧天而不能字正腔圆,仅落个胭脂水粉面目而已!(可参阅《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及有关论述。)
概叙之,点、线、面是东西方绘画的共性,若于中国大写意水墨画艺术来说,其似乎更胜几筹,不以写实而胜于写实之感,盖因六识通融的原故!然而,其技、其术、其巧、其思之造化,需从书法累功、读取残经破卷与体悟自然山川中出,假令王维、梁楷、徐渭、八大、石涛及至蒲华、老缶、黄宾虹诸辈天降之英华,旷世之奇才,亦不离依此造化而彰显世道人情,寄点线面之于心田矣!
余今言,所谓大写意者,是中国水墨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小写意及至工笔壁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需要将书法与画法融汇贯通,是对传统的笔法、墨法、章法等在解散创新中升华拓展,是写的一种文化心境,是胸怀天下的情景增益,并不是简单的技法炫酷与色彩空间的垒积!(详见《杨牧青:什么是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一文有关论述。) 查看更多2020-04-27 12:28:32 5 0 132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大写意国画《大写其意随性出》
规格:137cm×70cm/8平尺多
款识:大写其意随性出,庚子杨牧青作。
附议:读经思考,写生观察,体悟世情,观天鉴地,穷通阴阳,游历河山,挟术以宣化文明是 以宣化文明是一个中国书画家的终生大事,非此不以名之为中国书画家矣!其理如同揉面,越揉越筋道,然不得揉面法,则将面会揉死,以而于无面味,只能摊个死面饼。约之,此亦水墨之法,亦如戏曲之唱念作打,虽锣鼓喧天而不能字正腔圆,仅落个胭脂水粉面目而已!(可参阅《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及有关论述。)
概叙之,点、线、面是东西方绘画的共性,若于中国大写意水墨画艺术来说,其似乎更胜几筹,不以写实而胜于写实之感,盖因六识通融的原故!然而,其技、其术、其巧、其思之造化,需从书法累功、读取残经破卷与体悟自然山川中出,假令王维、梁楷、徐渭、八大、石涛及至蒲华、老缶、黄宾虹诸辈天降之英华,旷世之奇才,亦不离依此造化而彰显世道人情,寄点线面之于心田矣!
余今言,所谓大写意者,是中国水墨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小写意及至工笔壁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需要将书法与画法融汇贯通,是对传统的笔法、墨法、章法等在解散创新中升华拓展,是写的一种文化心境,是胸怀天下的情景增益,并不是简单的技法炫酷与色彩空间的垒积!(详见《杨牧青:什么是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一文有关论述。) 查看更多2020-05-04 10:52:09 7 0 132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家都是在文人的圈子里诞生的,没有文化,没有修养,没有审美,没有思想,没有品位,没有格调,也就没有资格谈书法。
因此对于那些胸无点墨、腹无诗书,不通史略,不懂经学,而且常写错字、别字,甚至连一 甚至连一篇像样的文章都写不出来的肤浅之辈,即使字写得再怎么所谓的漂亮,那终究只是写字,而不是书法,和书法艺术没有关系,倒是和电脑体无任何区别。
而这些人充其量也只是个写字匠,不是书法家。因为写字和书法终究是两码事,写字匠和书法家也终究是两类人,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没有文化千万不要称自己是书法家。
另外有文化会用毛笔写字,也不一定是书法家,远的不说就说当前,莫言、余秋雨、贾平凹、张贤亮、任法融、赵本山、唐国强、马云……等及一些省部级离退休老干部、老将军……等,这些人,他们有文化不?回答肯定是有文化!但他们的“书法”能叫书法吗?显然不能,更不能叫“书法艺术”四个字的,充其量只不过在他们那个行业内叫业余爱好,公开就叫用毛笔写字的一种杂耍游戏!
那像鲁迅、马一浮、赵朴初、季羡林、顾拮刚、冯其庸、启功(其实是历史鉴定教育为佳)、冯骥才(画有意思)……等这些人,算是既有文化也有书法的,并且有时间他们书法也有很过人之处的!一一杨牧青阅微随记 查看更多2018-01-10 09:45:51 5 0 132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请某些专家醒醒吧,别把脑袋被驴踢了写进历史呵!
语文教材:大禹在外治水13年从不回家,三过家门也不入。有一次,听到婴儿啼哭,原来妻子生产了,他咬咬牙,还是没进家门。。。请问,这孩子是谁的? ?2018-06-05 09:39:48 10 3 132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核心的核心的是:四、五千年前“中”字不是“中央”、“中心”的“中”字含义呵!从三千年前商周才开始将“中”字“借引之义”弄成了具有“中央”、“中心”的意思。即就是在甲骨文成熟期的“中”字象形+会意+指示 也不完全是具体的指中央、中心呵!青铜器铭文的“中或”二字组合究竟真是指“中央”、“中心”意义上的“中国”吗?这还要去好好研究上古文字实际情况并反省、反思之后才能讲什么是中国!
“吾国人”用“西方人”思维、逻辑、学术研究方法构建起来的人类文化文明历史“界定”办法与标准,来框定中国人的文化文明历史,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科学、不重事实的做法,若似用驴比马就会发生驴头不对马嘴的奇怪现象。因为近百年来,“吾国人”的文化自信丧失与盲目跟“西风”追潮而造成了今天“新时代”焕发生机期中国人必须要重新修复、构建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文明史?。∫灰谎钅燎嗨婕?/span> 查看更多2019-03-12 12:00:13 6 0 1321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李公麟"-潘玮萱评马培童(20)
李公麟安徽人(见图一),北宋画家,著名文人艺术家。好古博学,诗文书法无一不精。《宣和画院》称:其文章有建安风格。书则如晋、宋间人,博闻强识,精于古器物鉴赏 。书则如晋、宋间人,博闻强识,精于古器物鉴赏与收藏,夏商以来钟鼎彝器,皆能考定世次,辨则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惜(见《宋史》)正因如此,他得以与当时诸多名士如苏轼、黄庭坚、王安石、米芾等相往还,名重于公卿士代夫之间。
李公麟绘画学前代诸家,自成风范。他毕生致力于绘画,人物画法于顾、陆、张、吴,鞍马师法唐韩干、曹霸、韦偃,山水得王维《辋川图》意,但绝不袭前人。而是集众所善,以为己有。李公麟最大艺术成就确立了白描人马画的创作方法,此法从唐代吴道子画法发展变化而来,即以线条的粗细、运笔的疾缓、墨色的浓淡来表达物象的情态,不用色彩烘托。
刘克庄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评其云:至龙眠始扫去粉黛,淡毫轻墨,高雅超诣……亦可谓天下之绝艺矣?!锻蓟姹烦扑喊奥碛夂?,佛像追吴道玄,山水似李思训,人物似韩晃,潇洒如王维,当为宋画中第一,照映前古也。
今存世作品可信为真迹的有《五马图》卷和《临书偃牧放图》(见下图),《临书偃牧放图》,全图共画了人一百四十余人,马一千二百多匹,画中的马和人物用线勾勒,色泽较浓重,坡石墨色较淡,为了使画面主次分明,避免呆板,李公麟用赭石稍作分染,如同马培童以下几幅吴哥石窟作品,除了用枯笔渴墨绘之,利用线的骨力加上刻石皴法及运笔使黑白的墨色产生丰富的层次变化,为了使画面主次更加分明,突出重点,马培童将人物赋于色彩,使观者的视线立即转移到主角,避免画面呆板,人物加上配景,使作品更加戏剧化,令观者仿佛回到了另一个历史时空,带您领略佛与禅的故事,观马培童这些佛画作品,可以使您如临其境!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3-29 12:01:54 21 0 1321 -
洪志标创作日记 对话
剪纸作品《新年进步》《舞狮》《伞》《寿》及本人肖像被选作中国梦湘江情《庆香港回归(23周年)贺国安立法港澳邮票上的中国艺术名家洪志标》邮票纪念张。
2020-09-15 11:09:39 14 0 1320 -
2021-10-01 06:57:25 5 0 1320
-
雅涵一一主人凤喜创作日记 对话
新春快到了,来两幅飞雪迊春、冰雪傲骨的图片,寓意瑞雪兆丰年。祝福各位在新的一年里祥瑞福臻,虎年大吉,财源广进发大财!
2022-01-26 13:55:34 7 0 132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六祖慧能顿悟偈
款识:戊戌初春杨牧青于北京
规格:136cm×68cm/8平尺多2018-02-28 17:08:18 6 0 131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马上封侯·金秋壬申之月
杨牧青
甲骨金文两相揉,杂陈秦汉笑儿郎,
水墨三晋行者愿,何必案上说无漏?2019-08-30 14:45:23 13 0 1319 -
2021-02-27 15:00:54 6 0 1319
-
鞠国文创作日记 对话
作品欣赏
2017-12-05 15:19:40 12 5 1318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问山图
2018-06-04 21:48:36 8 1 131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千幅水墨写三晋·杨牧青书画作品山西联动开展
本网讯:近日,琢驰科技(山西)有限公司统筹,山西聚信思达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医智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作,从2021年7月起,以“千幅水墨写三晋”为主题,当代 当代书画大家、上古文化研究者、新时代甲骨文信息综合研究拓展学者杨牧青书画作品在山西联动开展。
本次联动开展按“晋陇之融”总规划,将对山西千余处名胜古迹釆风调研,创写千余幅书画作品,陆续推出总市值上亿元的精品力作。作品有大幅巨制也有小品尺牍,题材有风情写生也有实践创新,以大写意山水画和甲骨文、金文书法为主,兼及水墨花鸟、人物和真、草、隶、篆、榜书诸体,把自成体系的艺术风貌尽现其彩!
图片
本次联动开展的作品釆用线上线下、分批分期,以居于太原的“杨牧青书画(山西)文创工作室”为艺术原创处,逐步在太原、临汾、晋城、大同、晋中、运城、长治等地交互展示。期间以笔会、沙龙等形式举办甲骨文与上古文化讲座、企业文化战略顾问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植入决策创意咨询。同时为了维护艺术品收藏家、投资人的价值利益,对杨牧青老师2020年前的书画作品委托北京知识产权机构确真确权,以适应新时代知识产权?;び胍帐跗纷什姆⒄剐枰?。
本次联动开展是缘于2018年1月“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走进晋北文化写生”和2019年7月“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的工作推进,在多方有识人士热情相伴和大力支持下,杨牧青老师数十次的深入基层釆风,实地考察,多次研讨,诗文咏怀,撰言立论,行迹万余里,感赞“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文化之深厚,民风之淳朴。
因是,我们因时、因地、因人推出联动开展,在“水墨三晋”基础上并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与陕西八景·杨牧青书画文化行”相呼应,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现山西文化魅力,活跃山西书画鉴藏,增益山西艺术繁荣,服务山西转型升级发展,欢迎参观,欢迎交流,欢迎合作! 查看更多2021-07-03 09:29:58 9 0 131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谈书法的笔划艺术与五行四象关系
就书法的笔划艺术来讲五行四象关系,早年恩师常言,师鹤游久矣,今偶忆音容,故撮略言之如下,非余饶舌,此玄机时至可示一二也!
笔划修长而有势为木,为青龙,要分甲木 要分甲木乙木,妙在轻重处,如黄庭坚长枪大戟,又如峄山篆法、战国中山王诸等;
笔划粗重而敦厚为土,虽无取象,然戊阳己阴性自分明,妙在侧转处,如颜真卿书画赞、泰山石峪经、好大王碑诸等;
笔划尖露而峥嵘为火,为朱雀,分丙丁火,妙在一心之间,如何绍基行书、徐渭草书、天发神谶碑、甲骨契刻早期文字等;
笔划凌利而刚劲为金,为白虎,要分庚辛金,刚健者莫如张迁、二爨碑及至汉魏摩崖、大盂大克鼎铭等;
笔划细柔而绵远为水,为玄武,分壬水癸水,要在绵而劲,柔而沉,如石门颂铭、虞世南夫子庙碑、褚遂良倪宽阴符经,及至苏东坡寒食帖、祝允明赤壁赋等。
笔划缠绕不稳、上牵下引、左顾右盼等状,实为螣蛇,此情形世所处处多见,均如大草狂草书之状,然戊己属中央土,螣蛇无形无象可栖寄此宫,学书习书之人多脾胃有疾患,皆因此也。
欲善书法者必当通医道、知地理、明天文,欲上医者必是善书法之贤,如清初妇科太夫傅山先生、元时画家吴镇及至以上宋唐晋汉之米芾、白玉蟾、陈拓、夏远、张旭、怀素、江左王氏至钟繇诸天纵之才。
观字知其人,有的字是外相,有的字是内相,闲暇时可参梅花易数测字术一二法门,寸身不言谢,人在山边不一定是仙,若夫偶通沉浮迟滞之脉象,以耳听声辨风气,以鼻闻味觉性明,则天地书艺大道可了然于胸是了。如今花样繁多的书艺展赛,不外乎是为体内体外的争个名份罢了,术业有专攻,道业不远人、不分人之富贵贫贱的呵!壬寅六月庚申日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2-07-06 16:47:42 7 0 131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以
正
视
听
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
艺术理论与实践倡导者杨牧青
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是现时代山水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的画派,是当代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文化学者杨牧青先生所倡导的 论家、文化学者杨牧青先生所倡导的一个新的山水画风,它以粗犷、豪放为其情调,以干笔、枯笔为其基调,在遵循传统的山水画构图原理下以层层积染之法,形成“勾擦大胆、点面隐约、迹简意深、设色简略、墨彩交融、夸张巧拙”鲜明风格,以体现生命的原初意义,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随之有多位画家相继呼应,对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展开深入的实践与研究。
中国的山水画,以自己民族独特的造型观与意境观傲然于世,而那种写意的意境,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与传承,又升华为一种有我与忘我的高层艺术感观。
写意就其技法方法和表现形式来说,分为小写意与大写意,可统称为写意。以写意为绘画创作核心的形成及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宋朝。苏东坡曾说“画意不画形”和“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美术观点,可谓写意之山水画风,由形成至理论大成,已流行于中国千余年之久了。有人上推至唐代,以王维为肇始,这似乎有些欠妥当,毕竟那时候的画家虽然用水墨进行绘画创作,由于属于类似宫廷画家其写意性还未真正的形成与彰显。
作为长期研究大写意山水画的回报,我得出若要成为大写意山水画大师,必先要修心、修学与修功。
修心,主静,清静无为,自达天意,心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此为关键,荡涤自己心灵,加强自身修养,淡薄名利,超凡脱俗,方可至境也。
修学,主张画家自身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加深自己对中华文化的修养积淀,培养出一定的学术造诣,如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也。
修功,是要画家自己勤练苦练基本功,有扎实的功底,方能有高超的画技,能驾驭得了手中的画笔,能把笔力、笔势、笔墨运用自如,得其韵味。
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相关文稿:
《率真派书法与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艺术提纲》杨牧青2007年10月11日稿;
《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概述》杨牧青2007年11月3日稿 ;
《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艺术解读》杨牧青2008年10月18日稿;
《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杨牧青2009年2月4日稿; 查看更多2018-01-26 09:08:38 9 1 1317 -
2018-07-05 00:03:46 5 0 1317
-
2018-08-19 19:40:31 7 0 131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释文:巢
规格:45cm×68cm/2.7平尺多
附议:华夏之源,有巢氏择水、择穴、择山而居,入林筑屋。以现有考古文化现象说,“有巢”从西北甘肃大地湾文化(即青海湖文化圈南部)、齐家文化到西安半坡 西安半坡文化、中原仰韶文化可稍伸及良渚文化最早期,再转南下到湖南高庙文化(即洞庭湖文化圈)及至“百越”云、贵、广出境于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区域均有其文化印迹和特征,丛林架木屋、竹屋最明显,其早于神农氏发现“百草为医”的年代,在昆仑西王母之后,据今约万年左右,“贾湖遗址”当属九至七千年的神农时期。至于“筑巢引凤”当起于三千年前西周“凤鸣岐山”之后的事情了。另,“飞燕衔泥”筑巢,燕乃“玄鸟图腾”遗脉,而“马踏飞燕”则是表“子午”风水线的天象问题,当今中国旅游把其功能根本忘掉了,仅做个旅游标志而已!夫今人之聪而明乎?!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02-17 15:58:42 6 1 131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273年15万多片龟甲刻辞 这殷商先人们在干什么呢?
在“中华文明探源”和华夏文化溯本过程中,当前改变对殷墟甲骨文字的重新认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要改变"院科派系"师师相传、导师传研究 系"师师相传、导师传研究生、研究生维护导师权威的这种学术裙带关系和学术项目与圈层利益的壁垒,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突破认知障碍,清除对甲骨文定性为殷商人崇尚鬼神、凡事迷信占卜形成的文字性质的拦路虎!
若按着因占卜需要才形成的文字思路去认知殷商先人留存的甲骨文字遗物,这是偏差误解的,从出发点上就偏离了方向。
按"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出的时间自盘庚西迁至殷纣王灭亡这273年间参考计算,今已发现海内外公私藏有约15万多片龟甲刻辞(这还不包括不知道被当做龙骨药材吃掉和还未发现的龟甲数量又有多少)也就是说,当时两百多年间,殷商王朝上层和贵族们每年则需要近5.5万多片龟甲用于刻辞。再算一下,每天又要弄多少龟甲才能满足需要呢?有学者说,这15万多片龟甲上累计刻字达100万之多,这也需要按工作量换算的……
返想一下,难道当时殷商王朝上层和贵族们每天什么活都不干,沉迷于凡事占卜,并安排许多的占卜之人去弄出每天多达近1500片的龟甲占卜之事吗?这整理龟甲到刻辞,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要多少人力呢?数学好的脑袋没榆木的,请算一算吧!认识和方法错了,思想与立场的出发点错了,一切皆错,这是对客观的物质世界呈现的一种亵渎和愚昧!
甲骨文自发现至今120多年来,在整理出的6211个字(不计重复的约4500个字)中,认为可释读“隶定”出的约1200多个字(又说1005个字,又有说1500个字等),估计这么多的学者专家被“隶定”的方法弄懵了,犹如老太婆打搅团,越搅越糊涂……是之日,所以我的"甲骨文非卜辞说"和"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是不得不每时每刻必言的大事,或将期以为国家层面的学术研究议事日程了?。ㄏ暝谋竞拍凇把钅燎嗉坠俏姆遣反撬怠庇泄匚母澹?br>水墨三晋,水墨巴蜀,水墨京津冀,水墨华山与陕西八景,山一程,水一程,山水皆途程……记于"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0-12-13 18:01:33 6 0 1317 -
2022-09-26 19:14:16 12 0 131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上午先生在琉璃厂字画店观光,
有一小丫头店员笑迎而上,
说道:
您好先生,有您喜欢的吗?
先生我言道:
有呵,
当然有,都很好。
环顾一圈有几幅画笔墨的确很好,久观窃喜。
幅画笔墨的确很好,久观窃喜。
时,
小丫头店员又说道:
我们店各种画都有的,
您看这儿……
装框内的是国家级的,
摆在柜台面上的是省级,
还有实力派名家的,
有许多的没有摆放出来的,
您准备要谁的呵?
先生我言道:
这些都好,
有没有居委会级的?
小丫头店员一檬儿,
好像没反应过来。
先生我复言道:
也就是社区级的、乡村级的呵……
小丫头店员不语。
从琉璃厂东街到西街,
先生我念头一起,
言道:
如今艺术品画商时代,
首先不用看作品内容的好坏,
先看什么级别的,
也不知这种级别鬼道承认不? 查看更多2018-03-25 17:09:39 15 2 1316 -
徐立业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初春欢歌》, 六尺整纸,徐立业
2018-03-27 13:12:45 3 1 1316 -
2018-09-14 12:05:33 8 0 1316
-
史介鸿创作日记 对话
真正的书法,是指顺应心态、情绪和环境的书写,不必刻意“求美”、“求怪”,更不必刻意“设计”。
古人讲求“艺本于真”,一个真字说尽了秘密。在创作过程中,追求的是“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意”。2019-09-25 10:46:34 4 0 131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草坪先生诗曰:
一古八氏立乾坤,七帝三王说昆仑,
两代相传十三朝,逸师心书作遗训,
万代千秋一刹那,子夜玄灵照神魂,
先生抹泪拜苍穹,无愧先祖佑子孙。
1992年6月在石家庄召开的第四次环渤 家庄召开的第四次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中国现代考古学权威专家苏秉琦(1909-1997)先生正式提出“世界的中国考古学”的新课题,从而把中国考古学引进一个新领域!苏老先生对中国历史基本框架认为“有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闭庖坏阄鹨墒钦返?,但是我们承认上万年的文明起步者又有多少人呢?
今时,当我们拥有中国文化文明的话语权之际遇,我提出“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和“梳理上下一百万年的人类上古文化脉络,让全世界、全人类对中华优秀文化有一个更高、更远、更新的重新认识和学习,探究中华文化五万年的路径,确定中华文明三万年的观念,亟需改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及至八千年的欠准确的说法?!?br>在这个“人类上古文化研究体系”的进程中,传承前人的智慧和研究成果,挺起中国人文化自信的胸膛,以“一古八氏立乾坤,七帝三王说昆仑”为因,以“探究三皇五帝新序位,传承中华文明大血脉”为果,简述抛砖以引四海有识人士之玉!
如果说“盘古开天地”出自1760多年前三国东吴太常卿徐整先生之述并能够传颂至今,那何尝先生我今天不能藉此以延续和完备呢?如果说“轩辕黄帝”被2100多年前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列为《史记》起首之述,那何尝先生我今天不能以此究天人之际而阖捭鸿蒙呢?关键是如何来认知、探析我力倡的“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的问题,籍此以进,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一一杨牧青复记 查看更多2020-01-04 23:14:59 9 0 1316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笔法-皴法的传承与创新》童心写历(40);
笔法,皴法的传承与创新,我爱吴哥石窟,石窟之宜人,石窟之气魄、石窟之苍茫、石窟之浑厚、石窟之永恒。画者先存仁心,以石窟为师,以石窟为友,与石窟 为师,以石窟为友,与石窟同处,听石窟风过耳则心情舒畅,观佛像高棉微笑,胸怀高远,可渐达返璞归真、灵魂净化之境界。”“石窟结构,如人之体貌;石窟佛像之神韵如人之气韵;佛像之朝晖夕影、阴晴变幻如之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石窟亦如人,各有性情,或阴柔、或刚烈、或灵秀、或苍茫、或华茂、或朴拙;古朴自然、巧拙相间的线条特别着迷;汉画像石刻,阴刻那种线条组合体现的沧桑感,对我的创作笔法和皴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画面上看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笔墨皴法,逆笔刻石,,如罡风拂石,千古留痕,非常有气势,又非常沉着。其实这种新笔法,就是受到汉画像石刻的启迪。直言:“我的画里有汉画像石刻的成分。” “汉砖和汉画像石刻滋养着我,融入我的灵魂,伴我画好吴哥窟的笔法皴法?!?br> 我认为:“浑厚华滋、苍润并济是中国画焦墨语言的最高境界。苍,表现用笔的骨气、品格;润,完美结合起来,我的汉画石刻阴线条,非常刚硬古拙,平直方正,转折有力,棱角犀利,石窟造型近于几何方型。这样的线条和这样的造型,一方面,旨在强化力度,强化平面感和体量感,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线条和形体里面,包孕着石窟皴法倔犟的生命意识,我的线条和焦墨色,是乾与坤的对立与统一,是阳与阴的相摩与相荡,是知白守黑的相恋,男人的铁骨,与女人的柔情,是笔法,是皴法,是石刻的阴阳线的缠绵与交欢。 查看更多2020-11-03 11:59:01 12 0 1316 -
刘开豪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风景画《紫气东来》,作品尺寸竖幅68cmⅹ34cm;
2021-08-04 20:39:19 7 0 1316 -
路永仁创作日记 对话
家住大塬上
和风送清凉
四季皆安好
唯愿咱爹娘2018-01-18 22:16:41 12 1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