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头枕着胳膊,有时倦宿在沙发上,有时躺在床上,眼睛盯着窗外,不管是白天黑夜,思考着。
宇宙上所有的星球都在漂浮着转圈,地球上也是,有的时候并不会拿牛顿定律当一回事,下水管的水流会在南北半球转不同的圈, 圈,龙卷风,洋流也是,证明什么呢?自然就在那里,证明你猜的对,证明你计算准确,那又如何,对错都在那里摆着。
人际关系也是有圈子组成的,相同的圈子,一个静止,一个围绕静止的圈子转,怎么都会多转一圈。
想明白了,就不想活了,可是,站在死亡的角度,你又死不了。
身份的转换就是从人变成夷这个过程。
也许,一旦成人,折腾完后,就如同知了或者蛇一样换了一身皮囊随风而去,到了另一个地方,又是如此而已。
具象的东西玩腻了,就想到了,或者说不自觉的做到了抽象。
众多了解你的人购买了懂你,你就成了有机会享受富有的大师生活,比如毕加索,如果,你走的太快,人类暂时不能够懂你,那么,就等死后再说吧,比如梵高。
看到陈丹青开始食人间烟火了,看到他违心的承认说自己是负能量了,心如刀绞,痛苦的张着大嘴说不出话来。
假话连篇虚伪成性的年代,你千万要随众,一句话你就成了仙,一句话你就成了鬼。
虽然,我把流言蜚语不当一回事,也没有威胁到谁,但西方总是拿中国说事,什么意思?
都能看懂我,我却看不见自己。
如果酒瓶子一开口,如果我要把时间向臭水一样的不计成本的流逝,我将和你一样,朋友圈又多了一些开始转圈的小宇宙。
都说,五十以后交的朋友才是有品位的真正朋友。
学着把独立思考的习惯改一改,学着吹吹牛,改变一下。
但你不能张嘴就要画,因为,命还要留着。
掏点银子,对谁都好! 查看更多2021-03-05 16:38:43 5 0 1379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壬寅年夏月 陈文斌书 《爨宝子碑》
2023-06-12 11:20:35 12 0 1379 -
曹金华创作日记 对话
鸡年快过了,再来两只鸡,以示纪念,国画小品29×25,曹金华
2017-12-21 11:50:42 7 1 1378 -
田君才创作日记 对话
一组花鸟小品 四尺三开
2018-02-18 17:08:56 6 0 1378 -
柳士才创作日记 对话
新年新气象……第一张猫咪〖回眸〗、拟人意味!最后一张压轴的是旺旺小可爱拜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平安。柳士才
2018-02-25 20:58:33 3 0 1378 -
2020-05-23 18:07:02 3 0 1378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家陈文斌 辛丑冬月录苏东坡《黄州寒食诗一首》: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白。
2021-12-06 11:04:56 11 0 1378 -
杨厚强创作日记 对话
《画中秋》
一场秋雨一场寒,
此心不再盼过年。
回首孩提那点事,
正在山上把柴砍。2017-12-03 23:42:55 3 1 1377 -
石梦松创作日记 对话
富贵不骄,贫穷不贱,有时不显,无时不懈。石梦松
2018-02-15 20:06:24 2 0 1377 -
已认证
叶仲桥收藏日记 对话
获邀担任二0一九年云浮市石材工艺制作技能比赛评委,感觉当地政府部门重视了,石艺工人的创新能力也很大提高,新的作品不断更新,艺术水平大幅提升。
2019-08-03 11:41:02 11 1 137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刹一刹中国美术界西化风和西化主义思潮
中国美术界顶层(或这个圈里人,如中国美协)带头以“艺术无国界,文化文明重在交流”为名义,前几十年先搞“中国画穷途末路论”,再接着培养一批又一批“画好西画”的 西画”的人才,初学俄罗斯油画风格,再接着又学欧美风潮,努力画好西画,做足西洋人的艺术功夫,传播西方世界的审美思想与价值观。
艺术是文化思想的浓缩与精神反映,今新时代下这本民族的“文化自信”还怎么搞呵?!
倘若中国书法界顶层(或这个圈里人,如中国书协)都写“英文书法”,那中国的汉字书法又该如何走?这又怎么去讲好中国故事呢?用汉字还是英语?
这些应属于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需要各方协调,我谏议:中央、政府还得再召开一次“全国文艺座谈会”,就这个“艺术西化还是中化”的问题,需要好好的解决,刹一刹西化风和西化主义思潮,让中国美术界回归到中国文化自信的实质体现当中来!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08-07 08:21:47 11 0 137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维度空间之略言
所谓的“维度空间”是人为的对“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假定的一个科学命题和探究方法,是现代“科学人”对世界/宇宙空间认识与理解的一个说词而已!
按“维”与“空间”来说,二十五、 二十五、六年前我在研究“伏羲先天八卦”与”九宫二十四向”的时候就讲过N多次,天、人、地、时、空要“五位一体”观,要浑然的去看。这个大宇宙当中按“维度空间”来说,应该就是“八卦九宫”表现的“九维空间”,一点到二维,二维到三维,三维到四维,依此以至到九维,这个世界/宇宙空间不是“三维”的,而是“九维”的!
“古中国”万年以前的华夏文化创启者伏羲先生遗留示世的这个先天卦图的“九维空间”也就是恒河畔释迦先生在讲“十方三界”的时候对“世界/宇宙”空间顿悟与觉察所得的真实景状,实有相,一恒河沙粒中就有六十亿佛国土,其大无边,其小无内,如如不动,一点化出万千世界,名之为真心,又以第八识流转而已!
与释迦先生同时代稍后点的我们的老子先生没有弄清楚这个“维度空间”的实际状况,他总觉得有一个东西是存在的,若有若无,恍兮惚兮的,也不知叫个啥,就强名之谓之“道”而已!
按现代科学人的思维逻辑与模式去推论,四维以上还有维度吗?回答,应该是有的,只不过科学的实证还没有看见或演算出来,谁要讲这些,科学人会异口同声说讲的这个人脑子有问题,是胡说八道,就好像考古历史的文化文明论者,当挖不到、看不见上古人的文字、青铜等遗物时就说上古人是史前没有文明的状态一样的可爱。
现代科学人对此“维度空间”在穷究的过程中,就催生了熵、磁场、波、引力、粒子流、量子、黑洞等许多繁芜的名堂,名之谓科学新发现,新理论,现代的科学人引领全世界的人都努力的向着要探究一个真实的世界/宇宙的“维度空间”而奔逐!当然,这种“穷究”精神和以科学的方法对世界/宇宙“维度空间”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也是需要敬重的!当然也有许多先见之明的人说,当科学家爬上山顶尽头的时候,佛陀已在山顶尽头处等着他们的到来而微笑!一一杨牧青阅微随记 查看更多2020-03-14 20:06:50 7 0 1377 -
石梦松创作日记 对话
惯居青山幽,常伴溪水清。所居皆净土,无处不和平。石梦松
2018-04-06 19:10:58 5 0 1376 -
巴古宁创作日记 对话
适合挂客厅、书房的小横幅
2018-07-16 09:25:56 4 1 1376 -
2020-02-20 09:31:14 6 0 1376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灵魂的修炼”童心写历(28)
焦墨,是中国最古老的传承绘画技法,黑的美、白的妙、枯的韵...洗涤着渴墨焦墨的灵魂!焦墨,也是国粹不言自明。
焦墨从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的起源走来,历经各 msp;焦墨从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的起源走来,历经各个朝代的兴替,走到我的身边,独特的美,感染着我。是我终生研究的课题。更深入我心,甚至牵引者我的魂魄。来传递“真、善、美”,更是我灵魂深处的修炼!
通过研究与探索,让我的灵魂更加高贵!焦墨,是我一辈子的朝圣,永不放弃修炼!要达到艺术的至臻之境,完成自己灵魂深度修炼。也是我焦墨艺术高度的攀登,也是我割舍不了的情怀。
作为中华文明的符号和国粹,是我心灵的归宿。当我的构图从笔尖倾泻而出,这不仅是创作作品,更是我施放心灵与情怀。 查看更多2020-09-17 10:23:33 13 0 1376 -
胡记领创作日记 对话
胡记领四尺工笔欣赏
2018-02-26 21:29:33 3 0 137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将拙文拙书“一花一叶,皆是道法;一向一位,皆是般若?!庇牍壹吨强庾彝鹾F较壬奂裟睿跣稚孟钅坎呋?,并以黄河地域为主体,对殷商文化、历史等有独到的见解,也有相当的学术底蕴!一一杨牧青随记
2019-01-08 16:40:22 6 0 1375 -
2019-02-11 11:44:56 5 0 137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写春联偶忆琐记:写春联,贴对联,华夏迎春,神州皆春,五湖四海普天同庆春,物华天宝神安康,人寿年丰灵吉祥。
幼小时候的景象年复一年,随着岁月递增愈发不能抹去,写春联、贴对联,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来血 来血脉不断地民俗习风延续!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为了能写上春联,贴上对联,年廿九或大年三十,父亲爽快的花钱两分或半角钱到供销店买上一些大红大红的纸,纸红的让人喜爱,便带上我去找"先生″排队写春联。有时还要拎上几个馍馍或旱烟叶子,后来又变成拎一壶黄酒或白酒等作为给写春联先生的酬劳礼品。其实,不在村舍礼品的多少与贵贱,但这是黄土地上朴实的劳动人民用一颗赤诚的红心对"先生″的最高礼敬!
时,一个村户上百人家,大家庭门户多,每个家中窑洞的门窗也多,灶前、院堂、水井、粮仓、炕头、鸡窝、牛棚、猪圈、羊舍乃至架子车、扫把农具等都得贴上春联,写上什么上天言好事、春光满院、五谷丰登、百病不生、鸡羊成群等词。一个村户上能写毛笔字的先生就那么一两位,先生从早到晚忙活三两天,在劳累中还是很开心的,经常笑呵呵,和小孩们开玩笑。当然也有板着面孔的时候,估计先生心疼墨汁用完了或某求写春联的人家没给倒点热开水吧。
加之村户上的红白喜事,我看到了"先生"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于是,我就下狠心写毛笔字,也开始为村户人家写春联。随着能写毛笔字的知名度提高,七村八舍的都来写,先生的景象再次激励我要学老先们的奉献。后来我上学了,也就有了更多写毛笔字的机会和兴趣。接下来,随着时代日新,倒是"先生″一词的记忆渐渐远去,″老师"一词却多起来了……
日月穿梭,几十年后我却成了赖以书画为业且以此安身立命者。今时午,见小子慕写春联并能用稚嫩的笔画线条把远古甲骨文那种灵性的本真气息写出来。我观之叹言,真可谓学书者老不如少也,文化一代传一代,心印相续,与富贵贫贱没有任何关系!故记之亦以祝辛丑大年三十万象更新,海内外亲朋好友,六时吉祥!一一杨牧青于京华 查看更多2021-02-11 15:45:06 16 0 1375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勤奋》童心写历(86)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
我在写生路上,要走遍中华大地的石窟遗址,写生创作万尊佛像作品,为焦墨艺术代言,脚踏实地迈出了第一步。
几年过去了,行走的版图在一天天扩大,而对焦 走的版图在一天天扩大,而对焦墨艺术的钻研、探索也在不断取得进展,如同收获在希望的田野。
不仅创作勤奋,而且有良好的笔记习惯,把自己写生感受、实践、思考逐一形诸笔端,日积月累,曲折的情节,深奥的哲理,但每一桩每一件都是真实可感,是有温度的,也是有启发性,这也正是这些笔记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正是搞艺术应该出成绩的时候,也正处于量变质变的关节点,我相信航的勤奋、思考和自励,我的创新作品一定值得大家关注与期待。 查看更多2021-06-29 17:30:35 12 0 1375 -
潘宁秋收藏日记 对话
国画彩墨人物画《天道酬勤》
2023-05-28 02:45:54 14 0 1375 -
高隆正创作日记 对话
爱荷,种荷,画荷。很多画者都喜画荷,我亦如此,因其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高洁也。高隆正
2018-03-28 18:31:03 4 1 1374 -
荆古轩收藏日记 对话
我收藏的清代浅雕老漆盒和杂件。收藏让我快乐,收藏让我感悟历史的丰富多彩和时代的年华。
2019-09-09 20:47:19 3 1 1374 -
马培童生活日记 对话
1月19日在沛县红色文化公益联盟活动,有缘相见,沛县剧团的老朋友。
祝沛县剧团的全体老师新年快乐,萬事如意。2020-01-20 13:37:20 5 0 1374 -
曹集珪创作日记 对话
母亲
养儿方知父母恩,
十月怀你到世间,
索衣索食眼不睁,
娘盼儿女长成人,
不辞辛劳供学堂,
儿女大了母渐老,
节衣缩食倾积蓄,
买房娶媳得孙孙,
劳累半生该清闲,
母亲身份变保 r>劳累半生该清闲,
母亲身份变保姆,
洗衣做饭带孩子,
心肝情愿为儿孙。
养儿总说为防老,
岁月熬的日渐老,
无暇顾及自身体,
脚腿不灵眼也花,
多想儿女陪身旁,
总觉儿女创业艰!
一娘辛劳养众儿,
众儿难养娘一人,
辈辈世人向下亲,
母唯索取一问候,
问候能花几文钱,
吝啬儿女都未给,
小时伸手皆满足,
母亲何时伸过手!
奉劝天下儿女们,
妻儿欢笑想想母,
不是父母尽全力,
你们怎能有今朝!
别说树欲静风不止,
子欲孝而亲不待。
那顿饭来那件衣,
父母何时让你等,
即使你尽十分孝,
觉你养家不容易,
老人能索有几分!
好多儿女昧良心,
有房有妻有儿女,
却无娘亲房一间,
你同妻,看儿女,
谁家没有父与母,
你们儿孙绕膝下,
前人走路后人随,
一辈一辈往下传。
都知百善孝为先,
孝悌信忠是美德,
做儿不嫌母亲老,
为女不谈母亲脏,
谁家好男不为父,
谁家女子不做母,
谁人青春能永驻,
那天总会老中过!
母亲在家常唠叨,
道尽岁月逆耳言,
老妈就是家中宝,
只想老妈多福寿,
宁可妈在财次之,
儿女耄耋母健在,
伟大母爱无私爱,
阖家幸福乐悠悠!
——曹集珪于2021年3月23日凌晨四点完稿 查看更多2021-03-23 10:44:49 6 0 1374 -
刘开豪荣誉资质 对话
刘开豪个人书画作品展在湖南泽云酒店(2019年10月一一2019年12月)
2021-03-26 15:18:40 49 0 1374 -
甘庆琼创作日记 对话
应邀出席川南三地市书画艺术文化旅游节。"美丽富顺,寻找醉美乡村。"第一次以复制品参展,为时下足以乱真的印刷术点赞。
2019-04-30 10:33:03 5 0 1373 -
2020-06-07 17:16:12 4 0 1373
-
赵承锐创作日记 对话
【赵承鋭的水墨世界】水墨旧作《净土莲花圖》(机构收藏)《荷衣松食圖》。
【画家言艺】画家黄永玉说:“我查过书,圣诞老人的年龄和我们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差不多,如果交通像今天那么方便,而两个互通书信早就是 就是老朋友的话,那么兰亭雅集那一场一定少不了圣诞老人。你想那是多好的一场文化交流,熟人说那时时间仓促怕来不及找翻译,我说不怕,有我,朋友说你又不懂芬兰文和英文,我骂我的这个朋友:几时晓得我不懂外文的……。辛丑圣诞节乘兴作于北京。”
(附图为赵承鋭小品旧作《荷衣松食圖》)
【不二之门】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需要放得下。有时候,你选择了低头,不是因为你输了,而是因为你懂了! 查看更多2022-01-14 11:16:49 11 0 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