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增超创作日记 对话
最新作品上架!
2018-02-20 19:18:26 2 0 1404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马培童焦墨山水中的一点焦红看英雄气》
岁月钩沉,大痴、八大、陈老莲、倪云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宗师,与他们那颗寂寞之心和寂寞之旅休戚相关。真英雄是寂寞的?!恫陨接木油肌罚睹缮接木油肌?,《微山湖 《蒙山幽居图》,《微山湖湿地》,《千岛湖湿地》中那三两点微妙的焦红,诠释的是金庸武侠传奇中的一股英雄主义的气概,诠释的是画家“独孤九剑”一般的笔墨情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于常无中观其妙。于常有中观其徼。
马培童焦墨山水一个更为精妙的敷色构思,是敷彩的智慧。比如他以一点焦红,点一山川焦黑之“睛”??俺埔痪?。我每次读其焦黑中一点焦红,都会想到他的一幅佛造像,就是几个身穿大红袈裟的僧侣,在焦黑的庙宇间蹁跹行走,给人一种及其神秘的感觉。
《千岛湖湿地》《微山湖湿地》《蒙山幽居图》《苍山幽居图》,似乎还原了这种神秘的敷彩。在苍郁的焦墨山水中,总会有三两点焦红的房舍,让人感觉即醒目提神又十分微妙。这绝不会是画家心血来潮,随意敷彩。思考良久,揣摩画意,有一股“纵然千古空寂摸,便艳一角也英雄”的气概,在千里江山的画面中飞扬。仔细端倪这股英雄气,似乎与一个坚不可摧的双焦态度息息相关。
马培童说:“在孤寂中孜孜不倦地学习和提高,在孤寂中积蓄成一代宗师”?!耙氤鲋谡撸薏皇窃诠露?、寂寞中熬出来的”。“孤寂,是一种享受、一种修行、一种养生”!“孤寂,才能让我进入艺术妙境!最大的寂寞不是别人听不懂自己的心声,而是自己要听懂自己的心声”。“我喜欢在孤寂中,走向思想和灵魂的高处”。??
?阅读马培童这些日志,更加坚定了我对马培童有一股英雄气的看法。“纵然千古空寂寞,便艳一角也英雄”?;蛐碛⑿鬯酝?,当年我写这首诗的时候,就有与马培童一样的孤寂的心。
这是我写的另一篇文章中的两段。写了如干天,还是没有写完?!で嗑邮?/span> 查看更多2019-01-19 11:01:05 19 0 140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上观天文,俯察地理,才能讲人文,有了人文才能谈文明,文化文明血脉是相承的。
文化、历史方面的书写的厚、写的多,不一定就是明道的,博而不倒才是人天善导者。改革开放以来,物价速增,水涨船高,一些大部头的 头的好书巨册,就是实在太贵了买不起,有时间只能在书店、图书馆望书兴叹呵!当今按经常阅读加复合型的研究,藏书量略算约需百万元左右的投入,再加耗时数十年才能算饱学之士……所以,做学问不是常人常态下能行的,也之所以敬重文化,尊重文化人,礼敬先生是世俗理所应当的事儿。
政无文寸步难行,商无文不可久长,文无文行尸走肉,艺无文犹如断根之木,浑噩尘世,几人了却,有时间也常想,“经文济世”是一个人一生的事,夕惕乾乾,虑定不一定生慧,然虑定又是世间法。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11-15 15:33:41 11 0 140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大写意:黄土人家不一般 国画原创(附音频)
黄土人家不一般,
广袤的黄土塬上,
一阵唢呐声,
让大地有了生灵与气息,
有了祖辈的劳作与烟火,
苍穹顶之下的生民啊,
我爱你!
我敬 之下的生民啊,
我爱你!
我敬您!
我用我久也改不了口音的,
黄土塬上的方言,
为自己这幅小作抒怀一段!
——杨牧青随记于创作之际
名称:国画
规格:45cm x 68cm
款识:黄土人家不一般。庚子春,杨牧青。
钤?。貉钅燎嘤。ㄒ跷模┎萜合壬ㄑ粑模┪薜溃ㄑ粑模?br>音频:手机录制时长6:05分见相关视频
音频文白:
中国画讲究一种境界,一种人文情怀。对于一个画家来讲,他要将他自己生活过的,经历过的,见过的,学到的,要用这个水墨的艺术来表达出来,体现出来。画他知道的,画他有感受的,画他有亲身经历的,让他自己的心境和他生活的这个心境、经历融为一体,也就是一个情怀与艺术的高度的融合。
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她莽莽一片,在很深很厚的黄土塬畔上,生活了无数代的祖祖辈辈。他们用自己的辛苦,他们自身的劳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凡,让后代儿孙享福,享受其间!
广袤的大西北,广袤的黄土塬畔,沟沟壑壑,花花草草,都留下了每一个人的不可抹去的记忆。窑门前的那棵树,黄土塬畔下的那几个窑洞,总给种人无限无尽的回味与记忆。那么对于中国画家来讲,特别从事中国水墨艺术的人来说,他就要将自己的情景和心情融进去,要将这种美的旋律,美的艺术感受,美的节奏,用特殊的笔墨技巧表达出来,它不仅是一种纯技术的体现,而且那是一种文化博大的情怀的一种体现!它有喜、有悲,有笑、有乐!它,蕴藏了画家的许多的喜怒哀乐。
随着水墨的搅动,随着画笔的跳跃,随着画家对这个画界的画境艺术的思考,他的案前将必然呈现一幅很生动的画卷。这种画卷,即是这种独特的画面,不能使人用语言或者文字来表述的。只有让赏者和阅者,和观者与画者,四者之间的一次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一次心灵上碰撞和心灵的共鸣。这种心与心的对话,这种艺术与文化的交融,这种笔与墨的思索,它正是彰显了一个画家独有的这种情怀,也是画家用自己的心态,自己的心境来表达自身,来对这个世界的期望,对这个生活的热爱。
黄土塬上,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创造了这个世界,改变了这个世界,为了人生更美好的生活希望,离开了皇天后土的眷恋和滋养,用艺术的语言和思想寄怀了自身的情感!
黄土人家不一般,黄土地上的人确实不一般!因为,黄土给我们了生命,给我们了大爱! 查看更多2020-03-04 11:24:40 18 0 1404 -
袁春宝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动物画马,袁春宝(醉菩提山人)辛丑年夏月作品,尺寸四尺斗方68X68厘米。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所以,每一个存有,构成了平行宇宙。绝不是所谓的专家的那种平行宇宙。明白吗?所以,碰撞的几率 几率是百分之九十九,而融合仅仅只是百分之一……所以所有的融洽都是十分值得珍惜的。永远都是,且行且珍惜……
其实,相对来说,只有当下的这一秒是相对真实的,你正在吃饭你正在品茶,你正在听雨你正在赏月……
但是,往往这一秒,你还在想着昨天的不快乐还在懊恼前天的后悔,或者在幻想明天的美好期盼后天的奇?!苤苁窍肮吡擞貌皇粲诘毕碌氖笨绽刺畛浼词奔纯蹋愿盍阉酝此愿有榛?,是不是也是错位的一种情形 查看更多2021-07-09 15:37:04 5 0 1403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李亚南书画
2018-10-06 20:58:37 3 0 1403 -
2018-11-13 12:21:47 4 0 140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文化需要薪火相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是灵魂
1992年6月在石家庄召开的第四次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中国现代考古学权威专家苏秉琦(1909-1997)先生正式提出“世界的中国考古学”的 古学”的新课题,从而把中国考古学引进一个新领域!苏先生对中国历史基本框架认为,“有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
今时,我在“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和“梳理上下一百万年的人类上古文化脉络,探究中华文化五万年的路径,确定中华文明三万年的提法,改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及至八千年的欠准确的说法?!钡娜死嗌瞎盼幕芯刻逑倒讨?,传承前人的智慧和研究成果,以“一古八氏立乾坤,七帝三王说昆仑”为因,以“探究三皇五帝新序位,传承中华文明大血脉”为果,简述抛砖以引四海有识人士之玉!
如果说“盘古开天地”出自1760多年前三国东吴太常卿徐整之述并能够传颂至今,那何尝先生我今天不能藉此以延续和完备呢?如果说“轩辕黄帝”被2100多年前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列为《史记》起首之述,那何尝先生我今天不能以此究天人之际而阖捭鸿蒙呢?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04-17 14:12:04 7 0 1403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写给正在努力奋斗的我,献给正在努力者;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02)
焦墨画佛,与佛有缘,艺路修行,不但追求完美,而是坦然地接受残缺。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都要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焦墨人生的修行 ; 焦墨人生的修行,就是用智慧看透世间黑白,并用一颗善良的心成就一切美好,用一颗宽容的心,忍得住困苦的折磨,和寂寞,努力研究探索焦墨笔法、骨法、墨法,意境是魂。
中国画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不在于这张纸面,而是这张纸背后由作者的思想、人格、格局、阅历、担当、胸怀和对美的责任和诉求凝练出来的精神力量,有了这种精神力量在笔墨中的倾注,才会有具有时代文明的精神艺术,玩好笔墨技法、研究学术、心胸宽阔、没有自私心,才有大获全胜,一个真正想干事业的人永远在找方法,找路子,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独辟蹊径努力前行。献给正在努力奋斗的我。(马培童写扵北京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6-09 19:15:51 11 0 1403 -
已认证2019-11-01 11:20:27 16 0 1403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家和万事兴,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
2023-02-04 08:00:00 9 0 1403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一去经年,是否还待字闺中,抑或孩子早已会打酱油
2017-12-10 13:28:57 6 2 1402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技法中的`枯涩'之法”童心写历(71)
焦墨作画时,强调"枯、涩"二字,这也是要求线条要有金石气,要有刻石味及厚重感,要沉淀入纸背??莘ㄏ咛醪庞辛⑻甯校拍芴鲋嚼?。所以焦墨画用线就要以 有立体感,才能跳出纸来。所以焦墨画用线就要以这个为标准,为最终追求用笔目标。
总之,焦墨刻石皴法是枯笔渴墨的“刻点”与“刻线”的交融渲染。“面”是画面布局的铺展。意境才是一幅画最“立体”的架构。
枯笔渴墨是“器”的表现层次。技巧是“术”的掌握。.方式是“法”的道法,意境是“道法”的哲学层次。制造了画外之音,创新出意犹,多近古佛石雕,习刻入崖,研究汉画岩画为邻探索焦墨艺术的创新之路。 查看更多2021-04-08 14:48:50 11 0 1402 -
陈爱民创作日记 对话
鱼乐图 形态各异 请各位斧正 陈爱民作品
2018-01-23 11:07:32 12 0 1401 -
高志刚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国画创作《虚怀若谷》
规格:四尺整纸138x69cm。
材料:白色宣纸软片。
高志刚2018-04-17 23:24:14 6 0 1401 -
2018-06-04 13:09:17 4 2 1401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临文征明《前赤壁赋》作品!
2019-05-07 19:31:40 5 0 1401 -
陈宇荣誉资质 对话
陈宇先生艺术发展历程
一、1989年作品炭粉画《上甘岭》获浙江省义乌市第四中学国庆书画大赛一等奖;
二、1996年作品水粉画《乡村》获海军电子工程专科学校书画比赛国画组一等奖;
msp;二、1996年作品水粉画《乡村》获海军电子工程专科学校书画比赛国画组一等奖;
三、1999年作品国画《一江春水向东流》获海军南海舰队湛江基地书画大赛国画组一等奖;
四、2000年作品国画《一行白上青天》获海军南海舰队十里军港书画大赛国画组一等奖;
五、2001年作品国画《山水》获海军南海舰队十里军港书画大赛国画组二等奖;
六、2004年作品国画《春意》获海军南海舰队支三支队书画大赛二等奖;
七、2009年作品国画《松鹤图》获浙江省义乌市“昌隆杯”书画大赛中入展,作品编入《义乌市廉政书画作品集》。
八、2010年起,其作品在美协网、华夏美术网、安徽书画拍卖网、非凡艺术网展出销售
九、2013年作品《游侠图》入编中国日史编制委员会“江山多娇”大型爱国主义题材。
十、2014年作品《归 野 图》入编红色教育题材《中国颂》大型画册,海内外巡展
十一、2014年9月作品《清高图》获浙江省义乌市廉政书画大赛一等奖,作品载入《义乌市廉政书画优秀作品集》一书,作品并被文联收藏。
十二、2015年1月作品《落寂图》获“辉煌中国--第二届海内外书画家作品邀请赛”金奖。
十三、2015年被中国书画摄影家协会评审为“中国百杰美术家”称号。
十四、2016年作品在翰墨千秋、说画移动APP上线销售,在“当代收藏与艺术”杂志上发表作品,新华书店发行销售。
十五、2017年9月国画山水作品《乔溪松瀑图》获义乌市“丝路新都”国画大赛一等奖,作品被收藏。
十六、2018年作品在深圳索隆上线 查看更多2019-06-25 09:05:46 6 0 140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大写意国画《神州春风,田园祥和》
规格:136cm×68cm/8平尺多
款识:神州春风,田园祥和,庚子杨牧青作。
附议:读经思考,写生观察,体悟世情,观天鉴地,穷通阴阳,游历河山,挟术以宣 山,挟术以宣化文明是一个中国书画家的终生大事,非此不以名之为中国书画家矣!其理如同揉面,越揉越筋道,然不得揉面法,则将面会揉死,以而于无面味,只能摊个死面饼。约之,此亦水墨之法,亦如戏曲之唱念作打,虽锣鼓喧天而不能字正腔圆,仅落个胭脂水粉面目而已!(可参阅《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及有关论述。)
概叙之,点、线、面是东西方绘画的共性,若于中国大写意水墨画艺术来说,其似乎更胜几筹,不以写实而胜于写实之感,盖因六识通融的原故!然而,其技、其术、其巧、其思之造化,需从书法累功、读取残经破卷与体悟自然山川中出,假令王维、梁楷、徐渭、八大、石涛及至蒲华、老缶、黄宾虹诸辈天降之英华,旷世之奇才,亦不离依此造化而彰显世道人情,寄点线面之于心田矣!
余今言,所谓大写意者,是中国水墨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小写意及至工笔壁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需要将书法与画法融汇贯通,是对传统的笔法、墨法、章法等在解散创新中升华拓展,是写的一种文化心境,是胸怀天下的情景增益,并不是简单的技法炫酷与色彩空间的垒积!(详见《杨牧青:什么是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一文有关论述。) 查看更多2020-04-23 13:18:32 7 0 1401 -
欧凯歌创作日记 对话
其实不是书画太贵,而是在很多人眼里,没给书画留地位!
吃顿1000元,不贵!就停留在肚子里6小时;
一次旅 3-5千元,不贵!就玩好几天;
买个苹果手7000,不贵!就用2年。
买辆小车上万元 年。
买辆小车上万元起至数百万、千万……不贵!转手就是二手车,价格越转越低!
说到买书画时,哇塞……太贵了!但它受用一辈子!收藏好了,越久越值钱!一不小心,就翻了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甚至成千上万倍?。。?br>急用钱时,手机能卖多少钱?急用钱时,衣服能卖多少钱?
还是那句话:
你若安好,书画伴你美到老;
你若不好,书画是你救命的稻草,
那么请你看好,中国国家领导送给外国友人的礼物是什么呢?答案……书画……中国书画。
徐悲鸿问马贩:
“你这一匹马多少钱? ”
马贩回答说5000元。
徐悲鸿说:
“我用我画的马,换你一匹马行吗?”
马贩气愤地说:
“你这人脑子有病吧,
要拿你的纸马换我的真马!”
马贩不知道,那幅画价值6600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对于一个不了解书画价值的人;
对于一个连了解的兴趣都没有的人,
是没有福气承载这样的财富的!
了解,是一切可能的开始! 查看更多2018-06-11 15:56:35 5 0 1400 -
石梦松创作日记 对话
君子生来存净心,清溪之畔总为邻。不与牡丹争富贵,却留素香安灵魂。石梦松
2018-04-03 10:35:07 4 1 1399 -
田光荣创作日记 对话
四尺斗方《秋实》。田光荣国画
2018-04-04 13:08:25 5 0 1399 -
王立军生活日记 对话
5月14日齐齐哈尔国际会展中心,接受齐齐哈尔电视台公共频道“直播鹤城”记者采访,并于晚间播放(可在该节目20'50''-21'51''这个时间段里收看到)
2018-05-18 13:25:54 12 2 139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我经常讲,天地九维有奥妙,是宇宙大空间观。古人奇门八卦讲九宫,六壬论十二将神,太乙判三式,言及四象二十八宿对应山川草木、飞禽走曾、人事代谢等等,并非是玄之又玄的事情,是近世唯物观能权衡论断的,天、人、 地、时、空要五位一体观。细察之,搞文化、搞艺术,及至政、商、科、研、农等等,谁也不能逃脱此宇宙大空间观!
科技创造未来,成就文明辉煌,诚然不假,但今人对古人的智慧、古代的文明认知是有误区的,估计有井底之蛙之嫌。特别对上古文化以及“古岩画”、“古陶文”、“甲骨文”破解、释读没有回归到“图文生成”当初的“初心”状态。依天象而观乎人文,天垂象圣人则之,这不是虚妄的。不能简单的用秦汉以来形成的儒家、道家文化思想去解读距今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之类的“古文字”。按我推测,甲骨文不仅是商代约554年的存活期,应是从商的始祖“契”开始就已生成了,一直由“巫”、“帝”掌管(甲骨文中“帝”字很有意思,但未见加了示旁的“神”字,说明“神”此时期不通行。)是对黄帝时期“仓颉”造的图画文字再一次整理和精简,前后延续近两千年,至周灭商,商人不得不将“国家记事文档”紧急掩埋处理,以至于才有今时120年前“殷墟”重见天光的“史事”!
甲骨文有占卜功用,但其性质绝非是商王、商代人单一的占卜功用。也不想一想,商王、商人是脑子进水了吗,每时每事就要进行灼龟甲为了占卜吗?百年来学界对其定名、定性、定义有偏差,所以至今整理出的近5千多个字还有四分之一的字不能准确释读,大抵因今世学人大多陷入甲骨文破解、释读的死胡同了!
尔时,老朋友教育部刘越主任与文为善,与艺为善,介绍我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张强先生相识,期间拜阅张先生对甲骨文研究的有关文稿,感其研究甲骨文的方向、方法、思路、意识、思想之正确,并且有功底,有学问,不与常态一般而随流,故有此记!一一杨牧青 查看更多2019-07-31 19:30:00 11 0 139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历史、文化、文明就在与具足智慧的人的聊天中逐步揭开迷雾,并且会颠覆以往的世间常态的观念!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杨牧青语)!
“现在汉语是昆仑山来的多音节语言?!笔嵌缘?!“从 “从多音节到秦始皇的单音节?!崩ヂ厣揭灰黄盍礁浇镆粢灰患聪衷诟仕嗾乓锤咛ㄒ淮窖?。古羌塘语即夏音,伏羲氏用华音,即关陇音。秦人在单音节基础上将华音、夏音融合为多音节才能出现多个字组成的句。商人承袭夏、秦、华音并加自己族的古音(自然物界声+巫萨咒音),成甲骨刻辞样子的句式。周人扭转乾坤,另起炉造,所以汉代人就认识不了先秦的文字,并且汉人根据周人创制文字,编整篡改史料。
推断,司马迁家族是上古巫的权贵血统,他第一稿应写的是史料事实,结果汉武帝权朝为了统治就不认账,借李陵事件将司马下狱留活口让其发挥写作才能??!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10-20 12:03:36 18 1 1399 -
2020-08-04 10:16:45 4 0 139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以翩跹舞姿勾勒出如诗如幻的山河图景,讲述了一段跨越古今的艺术传奇。
殊不知,当人们沉浸热迷在此舞美带来无限遐思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去遐思九百多年前十八岁画家王 家王希孟仅此巅峰的绝笔之作(因后人推断他不久就去世了,并说他还画了一幅《千里饿殍图》引起宋徽宗不满后被杀了。)而且此幅画还是当时大奸臣蔡京题跋才始知是他画的,但又有谁知道此图三年后就发生靖康之耻……就这幅画真伪疑点重重(比如用同时期稍早些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和再后的南宋江参《千里江山图》等画作比较)若要“证其真”则证据链是很不充分(已有许多业内人士分析了,可参考。)从北宋到元代画法(线条、皱法、着色等)比较来看,应是宋王室后裔到了元代时加之南宋又灭亡之故,就托北宋末年王朝衰世的故事画的(作伪者最大可能就是再题跋的那位“雪庵和尚李溥光”了,其寄念寓意北宋这么好的“千里江山”竟然就断送了……艺者,文之浓缩写照,术者,化之凝结反映!
追艺探古@艺术+文化+讲座+传承=活着就要动弹的使命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2-02-03 13:27:09 4 0 1399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之气》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童心写历(137)
焦墨画的气要强势,掌握好是幸运中之幸。
焦墨绘画,因为禅宗的影响,在宋代绢本之后,才走向水墨以及宣纸的材质时,逐渐减少了焦墨表达绘画。 向水墨以及宣纸的材质时,逐渐减少了焦墨表达绘画。
所以要继承发扬焦墨绘画,研究焦墨艺术走向以“气化”为主的焦墨绘画,但更难“气韵生动”的要求,即便有着焦墨枯笔留白的白光,但“光感”几乎被“气化”所代替才能生韵。
其“焦墨法”通过枯笔把空白处的留白以强烈的对比逼迫出来,让空白发出白光,无疑开始了气化与光感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在我焦墨绘画探索中接纳了光和气。但写实再现又增加了气化的生动性。
以枯笔逆峰反复刻写,在一次次刻写的墨痕之间白处发出墨光,开始接纳光感。随后用刻石皴法把黑白对比,通过刻石写生方式,把光影带入到焦墨刻佛之中,光感与气化开始结合。光感与气化的关系并得到更为自由与自主的解决。
——马培童记 查看更多2022-03-01 17:10:18 19 0 1399 -
田君才创作日记 对话
近日作品(四尺三开)
2018-03-09 21:50:52 5 1 1398 -
2018-05-10 20:43:03 8 1 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