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苏汉臣""-潘玮萱评马培童(21)
苏汉臣,河南开封人(见图一),北宋末至南宋初年画家,他曾在北宋画院任待诏。南渡杭州后,在绍兴画院复职,孝宗隆兴年间,因画佛像称旨,授承信郎之职。
苏 年间,因画佛像称旨,授承信郎之职。
苏汉臣人物画师从宫廷画家刘宗古,擅长道释人物画创作,尤以表现妇女,儿童题材作品为时所重。其画法工细精致,敷色淡雅,线条柔劲,在表现儿童服饰、肌肤的质感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传世作品有《秋庭婴戏图》《婴戏图》(见下图)。
苏汉臣前有善画婴儿的名手,盛唐张萱居先。传有《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儿童在画面上基本上起陪衬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北宋末年,民间已出现了专画婴儿的高手,如擅画照盆孩儿的刘宗道和人称杜孩儿的侏名画家,特别是杜孩儿的作品,画院众工,必转求之,以应宫禁之须。(邓椿《画继》)这样,婴儿一类的題材,在北宋画院得到了重视,日臻畅行,成为节令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其作品《秋庭婴戏图》苏汉臣在静态中挖掘儿童纯洁的心灵,但又不流于儿童举止成人化的弊端?;胰苋宋铩⒒ɑ芪惶?,在当时的戏婴作品里,都要以花卉为背景,既丰富了画面,也赞颂了孩子纯洁的心灵。
马培童以下作品以古树为背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焦墨绘之,为了丰富画面,突出孩子的纯洁心灵,马培童赋予儿童色彩艳丽浓重,人物设色简淡洁净。与《秋庭婴戏图》里,苏汉臣的画法相一致,除了这些,苏汉臣再以浓墨点晴,使儿童炯炯有神的目光显得格外醒目。而马培童以朱砂赋色,使人物的焦点更为彰显,展现了儿童天真无暇的纯洁心灵。
在背景的处理上,苏汉臣运用北宋画院缜密富丽的写实画风,精心描绘庭院里的诸种秋卉,花姿俯仰自然,各具其态?;一狗浅W⒅鼗婕窘诘耐骋恍裕凭?、木芙蓉、秋草、鲜枣都集中概括了秋季的特征,足见作者在表现现实题材时所持的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敏锐的观察力。
在背景上马培童以枯笔渴墨即焦墨画村外的一角,选最具代表性的村墙、竹篱及经历史沧桑的千年古树为背景,焦墨线条画法细劲有力,以刚柔不同的运转形式,呈现了客观对象的各种质感,与苏汉臣所绘《秋庭戏婴图》花叶和假山石,以淡墨层层渲染,增强了物体的体积感,余韵相一致。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3-29 12:02:52 13 0 1439 -
朱德茂创作日记 对话
為郎平題字《拼搏》
2017-11-25 08:12:37 9 0 1438 -
田君才创作日记 对话
一组梅花练习。
2018-02-13 21:11:46 2 0 143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真正的文化人就是做终身殉道的一件事!
佛陀舍身饲虎,十方三界都赞叹其不可思议。尔时全世界的人都说这人脑子不正常、是傻瓜,才将自己肉身喂了饥饿不堪的老虎!
大诗人李白入了皇帝身边,近过娘娘, 身边,近过娘娘,也成过官场红人,粉丝遍天下。但是,他却不会唯利是图,不会赚钱,所以又有人说他是傻冒文化人一个,怎么不弄些金手链之类的炫耀一下。据知,自李白死了之后的后世以来,不知多少人凭李白的诗文充门面而博得名满,不知多少人靠李白的诗文发财求利,尔时谁来羞愧!
大画家徐渭半生落魄,穷死于草席上。他生前画画千余幅,去世后不知多少靠卖他的画作而致富,靠说他的艺术故事而混得满面春风。但是,至今却没有一个人给他的立个牌位,上三柱高香,用青烟供养、感谢他的艺术。至于硬肯给一些所谓的名人跪拜,也不愿意去向徐渭鞠个躬。再至于,齐白石愿作他门下一条狗,此狗也不是多忠诚的狗!
敬畏文化,尊重文化人;敬畏艺术,不傲慢艺术人,才是人间正道,不管十方三界亦当如是!当然任何行业真正守的人,都需要人人相互去敬重的!
纵观人类可考的文明历史,有专家说,地球上至今共生存生活过约1500亿个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同步进程中,能垂训后人、昭示后世的都是那些人?当共勉思之!
一一《杨牧青谈艺录》,今天再次重发,以应先生倡导“艺术清规”之言。 查看更多2018-05-13 22:06:18 7 2 1438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松江夜泊
2018-05-19 07:12:05 4 1 1438 -
2019-04-12 20:45:02 3 0 143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在非常热闹的文旅产业利益链促动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扬的大背景下,全中国都在找中华文化的根、中华文明的源。然而不了解这些,那找出来的大都是各执异说,只能莫名其妙的给各自区域添找光环。不才在“古中国大昆仑 ”的视野下,虽不能遍览东、西方文化研究之全部,但也不会轻易放过各方各界的新发现、新理论,当研究人类上古文化多年,蓦然回首时发现“黄土大塬”的确有大学问、大文章,究竟黄土层下还有什么,需待究竟了!
观中国地图,咱们以两千多年前才出现的几何学原理来画个十字,寻个坐标点,结果是这样的一一不是甘肃太偏远,而是首都北京跑偏了,快到大海里面去了!
五千年前及以上的中华文明大都在这个点的周围,或沿东西方向带繁衍生息。数万亿年前这个十字点曾是海底世界,天一生水,地水火风四大之二的“水”在此生成。数千万年这是西北风、东南风呼呼交错回旋,水退陆现,气候温润,生灵降生,黄土高原上人类留下古人类的足迹。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一万五千年前时伏義诞生在这个点的稍西处。八千年多前“此点”开始位移,乾坤开始犹如璇机一样变动(先天乾卦位南,后天乾卦位西北。)
三、四千年前向东南位移(后天巽卦位),一、二千多年前再向东北位移(后天艮卦位,入生门)。倘若由此推下去,再后五百年、一千年乃至五千年,据说又开始回归位移,所以将来苏州、南京、郑州、洛阳、西安、成都、武汉、长沙及至陇东庆阳、河西天水、敦煌再到喀什一带将再度焕发生机,这叫风水轮流转!
然,此时人类又走过了一万二千年的三元大运之其中的一元。再经过数元相会,那会儿的北极星(北斗/紫薇垣/入开门)位移相差达周天90度。按佛教说法,弥勒佛下此娑婆世界教化众生。此时世界还是此时人类否?此时人类似乎又要被后人认为是史前文明不发达的原始蛮荒人?需深恩思矣!一一杨牧青乙未腊八记于京华,己亥夏月复记。图1,兰州几何中心。图2,陇山(六盘山)以东的庆阳,其南有子午岭,全世界唯一用“子午线”意义命名的一个山岭,其南接中国大龙脉秦岭东北端。图3,这个地方将来会了不得! 查看更多2019-06-20 21:51:39 5 0 1438 -
已认证2021-04-06 17:31:49 11 0 1438
-
梁京创作日记 对话
自然野逸……《写意牡丹……》2018……
2018-02-10 11:30:17 5 1 1437 -
李继德创作日记 对话
动物写实,国画,喜欢的亲们欢迎垂询李继德老师。
2018-02-10 11:37:14 6 0 1437 -
2020-06-15 07:49:51 5 0 1437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特色的写与刻”童心写历(16);
焦墨艺术,于艺论道,艺道合一,其意至深。
万物皆有黑白之体见阴阳,皆由一所生,直指人心?;鼓绞皆谟诠畚锶∠?,目读心記,立象画意,禅意、道以艺 式在于观物取象,目读心記,立象画意,禅意、道以艺行,艺以焦墨论道??袒裨虾土榛?,中得于心,与物神会,与道合一,净心显道。这种 刻 划 意境表现,主要来自于摩崖石窟及汉画石刻技巧、技法和观念。
将焦墨刻石皴艺术当中的刻制技巧的因素,和汉画石刻刻的遗痕有机地相结合,就创作出了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刻石皴法语言。这种新的语言,形成了我独特的视觉语言图式,给人 留 下难 以 忘 怀 的 印 象。这 种 “写”和“刻”,逆锋用笔,以 将“写”与“刻”结合起来的方式,产生出写与刻的融汇,使作品别具一格。最主要的要注重画面的构成,画面的黑白阴阳处理,画面的节奏和画面的张力。这是在创作过程当中所着重经营的位置。
所以,作品要给人一种大气、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作画方式的要独特性,彰显出焦墨艺术独一无二。
马培童20200302 查看更多2020-08-23 21:14:37 19 0 1437 -
2020-09-17 17:55:02 7 0 1437
-
马晓薇创作日记 对话
花卉写生作品《桃花净瓶》,辛丑年春月马晓薇画於洛阳。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2021-04-13 11:42:09 15 0 1437 -
李显创作日记 对话
隐庐新作,李显
印文:平安、富贵
材质:芙蓉石(连珠印)
尺寸:1.5x1.5cmx2x5cm
可用、可藏,可馈送2018-04-12 12:43:39 5 1 143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中华文明探源、华夏文明考察、上古文化溯源,这是使命,这是正本清源的传承!
当人们将红山、太湖、中原、湖湘、巴蜀、苗越、三晋、周秦等地文化文明搞得既清晰又乱七八糟的时候,“上古庆阳、黄土大塬”将会有新 有新的重大发现,及至帕米尔、羌藏、青海湖、西伯利牙和罗布泊湖纵深处至喀什等地又将扮演重要的角色登场,因为“古中国大昆仑”会给当今中华文明探源抛出新的启示!
感恩《上古庆阳》《丝路先声》作者、《轩辕黄帝陵找根溯源图》第一手资料研究绘制人、当代庆阳上古文化文明追寻与重要开拓人、中华人祖图腾文化独立研究学者窦彦礼先生提供的资料。
陇东一一庆阳的中华文明曙光从这里原生、演生、融生,其东南方的子午岭、西北方的陇山、中心区域的小崆峒黄帝问道处及太古塬、胥妵山、太阳池等遗迹很重要。人类上古文化一百万年脉络,探究中华文化路径五万年,确定中华文明三万年观念,亟需改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及至八千年的欠准确说法,黄土地为我作证,苍天亦可为鉴!
这里是黄土陇塬东端一一甘肃庆阳,若不是外蒙独立,她就是神州中心地带!庆阳,三百万年前还是大湖,有着二十万年考古连续不断的记录,中国近现代考古从这里开始,第一块新石器从这里出土发掘,有恐龙翼龙化石,震惊世界的“黄河古象”从这里河滩中发掘,她是人类上古文化轴心时代的东端,向西是黄河上游、青海湖、昆仑山区域!中华文化文明上万年的秘密都在黄土层下深埋,这方圆千平方公里,有子午岭,是人类上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新中国建国前,这里是大后方,支持前线,建国后,这里是革命老区,八百里秦川比不上董志塬边的“陇东粮仓”收获和将地球的黑色血液供给了东南沿海各大城市发展,阴阳转化,无私的奉献在政策导向和自然环境干渴下,让黄土大塬变得比较贫瘠,但是这里的“文化深厚”都是太祖爷辈的!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09-04 21:28:38 4 1 1436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画之真味、先入自然。"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38)
焦墨石窟佛造像作品入选所创造的审美境界,绝对是传统意义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从精神始发,跳脱理论的机械性约束,气象万千,却又浑然一体、 械性约束,气象万千,却又浑然一体、生命欣欣然如赤子,天真烂漫,无所顾忌,从布局到细节,或开张奇绝,或巧思异趣,或自由天真,枯笔渴墨的挥洒诠释着心灵本源的活泼与天然。构图意识伴随精神张力,穿透古今流转的时间隧道,最大限度地释放石窟佛造像画面的想象空间——形神调和;从不刻意构思,“形成于自然,神流于真情”,生发于心,随性而为,落笔初始便将一切付诸灵感,枯笔与渴墨相碰撞,线条与肌理相融汇,韵律有致;淋漓酣畅,自成天趣——展卷要令人惊慕。贵就贵在这份“素”与“野”。发呼于心,宣之于笔;
打破“成见”,方见真如。对艺术而言,重要的从来不是技能,越是有价值的创造,却将石窟斗展的画纸,变为仗笔天涯的心灵至境,型成于自然,神流于真情。却要自有形神兼备的感染力。摆脱功利的喧嚣,凌驾知识的局限,通过心灵本真的原始需求,尺幅挥洒无尽,色块剽悍泼辣,意象简约流畅,近乎原始的表达方式与灵动跳跃的自由气息,令人过目难忘。到达精神的至高自由?;嫖?,先入自然,后得天真。法有法无,尽是情见;自然而然,方得自在。
马培童写扵北京 查看更多2019-12-16 08:45:51 16 0 1436 -
潘宁秋收藏日记 对话
国画彩墨画《海纳百川》。
2023-05-28 02:47:06 9 0 1436 -
刘开豪创作日记 对话
《黄山》国画 竖幅 尺寸 34cmX68cm
2023-08-19 21:56:39 62 0 1436 -
李玉凤创作日记 对话
花鸟扇面
2017-12-11 08:37:41 6 5 143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东晋楷书·王丹虎墓志
规格:168cm×68cm/8平尺多
材质:白宣纸(十五年老纸)
款识:戊戌(2018年)立春杨牧青。
钤?。貉钅燎嘤。ㄒ跷模┎萜合壬ㄑ粑模?br>引首章:吉祥(阴文) 章:吉祥(阴文)2018-02-07 11:11:55 3 0 1435 -
郭正明创作日记 对话
近作国画《山岳巍峨图》,请朋友们正之,郭正明
2018-02-12 18:26:27 2 0 1435 -
石梦松创作日记 对话
芳心潜结香盈室,翠袖长舒舞春风。石梦松
2018-03-13 18:34:20 3 0 143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万物唯心,法界唯识。这个“心”其真正的本义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所批判的“唯心论”是不同的,也与意识、物质孰先孰后的“世界观”是不等同的!
马克思最大的学问智慧就是对“资本剥削”的阐幽,再到政治运 到政治运动的策源,其它否定之否定、唯物唯心观、社会与人的哲学观等,都没逃出佛陀心识论、老子名道说、易经阴阳变化等大智慧的已经早于两千年的之论证。
心是整个宇宙的全部之名称,佛陀悟道说法,就是讲方法,他针对宇宙中的“人”这一类生物来说,心就是开始,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名万物之始,无名万物之母”的关系。
识是本来就有的,与人活着不活着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佛陀的“缘起法”很高明,也很通俗,世人大都犯了“无明”,所以不明白,看不懂。由识转净识,再由净识转智,这个已经在佛陀去世后近千年内才被高僧修行者弄明白而讲出来,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今天我们才知道“转识成智”。
唯识的源流,是从缘起开始的。缘起是佛法的基本思想,也是佛陀的高明之处。缘起即“十二因缘”说,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取、有、生、老死。
十二因缘的核心在于“无明”二字,所以在《心经》便提到先有无明,而有生、老、病、死。如果无明灭,则生、老、病、死灭。无明生,则生、老、病、死生。如果没有无明,如果无明灭,则生、老、病、死灭。无明生,则生、老、病、死生。如果没有无明,也就没有生、老、病、死。
“无明”是“识”的根本,所以法界唯识,这个识与现在科学讲的“识”高明许多倍?!拔廾鳌焙刈乓磺小耙怠钡闹肿印R凳鞘裁?,业就是本来所有的,可以增,可以减,所以就有了“修行说”。对于眼晴能看到的人这类生物来说,“业”那是在“生”的过程中造种种的业而积聚成的一种力量。一一《杨牧青谈艺录》 查看更多2018-05-08 08:48:47 3 0 1435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人生泼墨笔飞彩,
书法创新风向标。
时间利用忙事业,
才艺发挥看今朝。2018-07-31 08:56:35 4 0 1435 -
史介鸿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是瞬间的艺术,用的却是一生功夫。看似简单的写字,但一点一画都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书写时方能一挥而就,一气呵成。
2019-08-07 07:15:04 9 0 1435 -
2019-08-27 08:47:05 11 0 1435
-
潘宁秋收藏日记 对话
国画彩墨人物画《厚德载物》。
2023-05-28 02:46:32 7 0 1435 -
2022-06-24 09:58:19 3 0 1435
-
2018-01-13 09:17:20 10 0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