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见山如山难写山 落墨人家识者稀 四尺整张 庚子初春杨牧青
创作琐记:
说真的,今时的人类社会在高科技发展时期,无数的事实证明,人类更应该遵循、遵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法则!
那么,作为艺术家就 相处的基本法则!
那么,作为艺术家就要用率真的情性、直抒的感受和自以善为的艺术语言将它绘写出,以画表情,依画寄情。然,有些情真需要在大自然中存其真而大写之!
约言之,大写意山水之道,在于痛快淋漓,不在于刻意求其真实,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亦似非似,亦非不似也!说真的,有时间,当高度的人文情怀涌上心头时,绘写的某些技法在某个时候就不起作用了?;蛐?,吴冠中老先生“笔墨等于零”道破了个中真谛!是为记。
庚子新正草坪先生杨牧青于京华涤心轩 查看更多2020-02-22 20:08:25 17 0 143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大写意国画《大写之际显真情》
规格:137cmx70cm
款识:大写之际显真情,庚子杨牧青作。
附议:点、线、面是东西方绘画的共性,若于中国大写意水墨画艺术来说,其似乎更胜几筹,不以写实而 ,不以写实而胜于写实之感,盖因六识通融的原故!然而,其技、其术、其巧、其思之造化,需从书法累功、读取残经破卷与体悟自然山川中出,假令王维、梁楷、徐渭、八大、石涛及至蒲华、老缶、黄宾虹诸辈天降之英华,旷世之奇才,亦不离依此造化而彰显世道人情,寄点线面之于心田矣!
余今言,所谓大写意者,是中国水墨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小写意及至工笔壁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需要将书法与画法融汇贯通,是对传统的笔法、墨法、章法等在解散创新中升华拓展,是写的一种文化心境,是胸怀天下的情景增益,并不是简单的技法炫酷与色彩空间的垒积!(详见《杨牧青:什么是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一文有关论述。) 查看更多2020-04-14 10:18:53 5 0 1434 -
马一祥收藏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无论春夏与秋冬,
长日无为梦境中;
若非食物休叫醒,
少跟我玩哩哏儿楞。 ”(“哩哏儿楞”是我家买的逗猫棒)还是我家花花刚来的时候写的,那时水平不高,但有激情。2021-12-25 15:09:21 5 0 143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全球首发:杨牧青谈甲骨文字渊源
一一中国甲骨文明协同创新发展系列文稿之一
当下是考古史学与传统文化相继热闹起来的时世,于是有人有学者凡事都向上追古托古,这是欠妥的,不科学的。比如网见有《商代甲骨干 代甲骨干支表的文字是仰韶文化的文字》这种认识和解读,虽其内罗列引证较多,然观其结论处是不对的,是不符合中国汉字的文字演变规律的!
首先,必须要明确什么是文字(对什么是文字的概念与定义已经有共识了,可去查阅。)其次,必须要弄明白甲骨文字的一字多义、一形多意的特殊的使用方法,它也不同于周秦八九百年时期内的文字使命方法,只不过周王朝对商代甲骨文字进行了继承和大改革。譬如,“甲”字形体很多,有表人名的,也有表祭拜动作的,且又用于天干“甲”字的;“酉”字早期表意陶形的器物,故有酒祭、尊礼之意,后来又用于地支“酉”字(至于为什么天干地支要用这些字呢,至今学界也没有弄明白其真实地用意,仅望文生义的解释而已,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明代万育英《三命通汇》等,总是一厢情愿之见罢了,末见究竟。)
同时,必须要知道当时的商代这些甲骨文字究竟要表达、指示、喻意什么意思,只有当时商王庭被今人甲骨学者胡厚宣先生定义的所谓的“贞人集团”知道其什么意思呵。因为,当时的甲骨文字是极少数人掌握的一种密令密符,是代表“神”“帝”而行使的密咒语言体现。当然,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断地要讲“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之一的初衷。甲骨文字的早期似与商晚期的青铜器铭文的文字图符不是一个表意系统。再又如余言:“双墩刻符与甲骨文比较说:文字就是文字,刻符就是刻符,二者看起来似有联系,实质上还是有极大的差异与区别的……双墩刻符为什么不能称为文字,因它不具备文字的性质。如同人与猩猩、猿猴某些地方很像,但不能说猩猩、猿猴就是人呵,中华文明探源、华夏文化追根若没有相应的哲学思辨能力就会陷入诡谲多变、诡辩力争之状了呵?。?022年7月杨牧青随记)”
商族人明显的王朝上限是3600年左右,甲骨文字则大量出现在3400年左右,下限2900年左右,盛时在3200年左右,此时文字形体结构非常的好,气象幽深且宏大。仰韶文化晚期下限在5000年(4500±)左右。商到仰韶中间相差1500年到2000年时间,此期间正好是“黄帝仓颉造字时代”的末期下延至“唐尧虞舜”的时期。
商人从红山文化中汲取了巫(巫教,可视为最早的萨满形态)的传承精神,再大胆而肆意地革取了夏王朝的文化精神,巧取夏人族群的文化创造及之前的器物形象。如同我们现在人要对两汉时期遗留器物发现之际要用文字命名或表达其意一样,他们就从画图形符号来描绘摹写再创造有具体结构形体的文字,同时给创造出的文字进行定义取意而使用罢了(所以甲骨文字早期多图画符号式,曰象形文字之类是也。)然今世甲骨文字“重见天光”后却将甲骨文字当做占卜之辞来对待,这是大错而特错的认知或定例,是进入了中华文明研究的一大误区而很难自??!癸卯五一前日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3-04-30 13:11:41 22 0 1433 -
潘宁秋创作日记 对话
《自强自立》
四尺三开69cmX45cm2018-03-21 02:41:29 4 1 1432 -
荆古轩创作日记 对话
荆门尹峰水墨国画:纵横水墨山水间,随心写意悟其真。荆古轩练笔心得。
2020-01-20 13:21:32 14 0 1432 -
赵仲谋创作日记 对话
近期作品,请多指教
2017-12-03 20:26:52 9 4 1431 -
田光荣创作日记 对话
小六尺国画《秋实丰硕》,望大家喜欢,田光荣。
2018-03-15 20:50:32 2 0 1431 -
曹国银创作日记 对话
仁者寿
2018-05-19 10:55:55 2 0 143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款识:后百年若有贤者,识得此画之意蕴,此人当为我门中人也。戊戌夏杨牧青。
规格:136cm×68cm/8平尺多2018-05-31 09:07:04 10 0 1431 -
刘晓宁生活日记 对话
在月行山艺术空间和宝贝们渡过一个美好的下午,好可爱的宝贝啊,两个小主持是落落大方的两个小美女。孩子们都认认真真的画画了美美的书签。每次听她们用稚嫩的声音喊香香老师心都融化掉。
2020-08-22 22:44:30 13 0 1431 -
2021-08-03 11:39:09 5 1 1431
-
李忠信创作日记 对话
李忠信作品
2017-12-28 20:46:50 12 1 1430 -
2018-06-22 16:52:52 7 0 1430
-
周顺生创作日记 对话
似乎周老跟苗寨就有不少渊源难怪提及苗寨,周老会想到在那秀丽的山水间,在那山涧的小溪旁,在那夜晚的篝火边,一个个美丽清秀的姑娘,精美的头饰,色彩斑澜的服装,笑靥如花,清歌曼舞,回荡在青山绿水间。在周老的 记忆中苗人干活精细,不怕吃苦,苗族人干活很是认真,粗一点不行,细一点不行,长一点不行,短了也不行,有残叶不行,有虫眼不行,就要约1厘米粗,约15厘米长,五六个叶子的,还要绿油油的,这似乎从侧面反应周老做人的原则,点到为止。苗族的民歌甜美、头饰精美、服装漂亮、舞蹈都是周老说不完道不完的故事!随着时间飞逝,周老唯一残存的记忆都只有用他手中的神笔一点一点的记录下来…………有缘之人细细才能体会这幅画中之意境了…… 查看更多
2019-03-11 11:59:19 26 0 1430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人投善意,福报良心。
2020-08-01 13:00:25 2 0 143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从甲骨文昔字构造形义看远古洪水滔天的灾患景象一一防水防火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天训与明令!
昔、灾二字的演变如下图(图片截自国学大师网,向贵网制作者致谢!)
昔字本义为洪水遮天蔽日 遮天蔽日之意象,与文献记载“当尧之时洪水滔天”景象相吻合,上三波折与下日示意甚为明了,当然需会意兼象形、指事综合着去理解。
昔读xi声,似当出于“危乎兮”之“兮”的向上苍乞求祷告之发音,乃晋东南、陇东一带方言音系,又与若字、时字、旨字等有关联。
昔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昔“从残肉”是失去了本义,不准确的,或因受秦篆、汉隶影响而引申出“残肉”的释读之说。实际上篆书“昔”上部那个示意符是如同木械夯土治水工具的指事性表意。隶书取古籀文而讹变“昔”上部本义表水波涛的形体。楷书从?(共字头)从日,其实更有意思,估计当时正楷时取“共工与治水”的情景而巧妙巧合组成了一个“昔”字。有人反对正体简化字,极力要去恢复繁体字,其实这是不懂文字演变规律和对文化历史递进发展的某种无知表现,一个时代必然有它一个时代的特征,不能走回头路,永远要向前向光明处奔跑!
昔这个字传承至今,唯没有变的是下部“日”字示意符,日在下,表上方,表文明,如离火卦在南位,面南而为上。中山王金文、战国楚帛等将日变田,实际上更加重视了洪水对良田耕作的危害警示性,其意义更深刻。同时,平原许多肥沃良田都因大洪水而冲积沉淀形成的,因是才有了华夏人上万年的农耕文明。
昔字甲骨文中有三波折与日字上下变换位置的构形示意,实际上告诉人们不要悖逆天时日道而乱干乱来,否则昔日的洪灾会不断地经常的反复着发生。
灾字构造形体多变,表明不仅以火灾为主要的灾患特征而且还有水灾(如合集3982)、兵灾(如合集27925)、水火灾同步(如说文籀文)等,然观古人认为火灾更重要,因为人随时都可以制造创造火灾发生,况且火又是华夏人乃至整个人类都必须要敬畏的一件神圣的事,其意义更深远(参见杨牧青专著《华夏之源》之燧人氏篇章等说。) 查看更多2023-08-08 12:09:00 11 0 1430 -
张忠廉创作日记 对话
七绝《善缘》
文/逸青張忠亷
千秋翰墨吟今古,
一味禅茶笑善缘。
翰墨千秋修日月,
禅茶一味醉心玄。
作于二0一七年三月2018-07-24 08:57:45 6 0 1429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童心写历(2)焦墨艺术特点之“焦”、“枯”、“韵”。
焦墨艺术之路上,形成了我自己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理念。
我要追求一个是焦,一个是枯,一个是韵。
焦、即浓黑、无水、即作画宏大 ,一个是韵。
焦、即浓黑、无水、即作画宏大,是大气;
枯,如干裂秋风,即有润含春雨,如画胡杨,用大写意笔法,有别于前人,也有别于他人,更有别于过去的自己,本质上就是求新;
韵,即气韵,如画佛有神,用刻石皴笔法画佛造像,要表现出之灵气,之神韵,之可意会不可言传。 讲究“静中求动”静“和“平”,并追求静中求“动”与“奇”,但我将“辩证法”化在创作之中,动就是静中有动,奇是稳中求奇。
“焦墨艺术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我要研究探索到底。只能发扬光大,传承下去。同时,焦墨艺术也要为时代服务。作品创作必须要观照这个时代。我的刻石皴笔法也要观照这个时代创作,也要担当和不辜负这个时代?!?br> 马培童写扵古沛,2020,元,初三。 查看更多2020-06-03 11:34:51 17 0 1429 -
2022-05-25 22:13:42 15 0 1429
-
李明成创作日记 对话
“北漂艺术”流派的高潮和没落;
国内艺术市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可以分为“北漂艺术”和“南漂艺术”这2大门派。
“北漂艺术”流派的高峰期形成于2008年的北京奥运概念,2008年北京奥运 奥运概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北漂艺术”迅速没落,市场泡沫破灭,绝大部分宋庄艺术家非常贫穷,部分甚至沦为艺术乞丐。
北京奥运会国外买家这个巨大而虚幻的海市蜃楼,过量十倍的艺术家北漂下海,以西方买家作为创作动力的投机主义“北漂艺术”家,几乎把北京城市周边的村落和厂房都挤爆了。
北京奥运会之后的2009年,加上全球金融?;挠跋?,“北漂艺术”流派迅速衰落,798等地的画廊大量倒闭,北京也开始大量清理泛滥的艺术区。
“北漂艺术”的没落,实际上就是全盘西化艺术意识形态的没落。针对西方买家的投机主义“北漂艺术”走入了穷途末路。
第一波“北漂艺术”流派主要针对3类西方购买群体,西方使馆人士家属、西方游客、西方商务人士。“北漂艺术”比较嚣张的年代,甚至有“北漂艺术”家把画展直接搞到人家大使馆里面去。
“北漂艺术”流派的高潮期,就是冲着来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的国外观众买家而去的,10万名艺术家洪涌而至,集聚到北京城市周边的村落和厂房。
“北漂艺术”的本质就是全盘西化的历史虚无主义艺术思潮,伴随着“北漂艺术”集中营宋庄的拆迁,“北漂艺术”彻底没落,艺术界的全盘西化思潮也已经穷途末路了。
艺术家是社会中比较无聊的一类人,绝大部分艺术家只梦想从社会获取,而很少想为社会做出贡献和推动社会的进步。部分艺术家的身份就是类似是社会的寄生虫,而部分成功艺术家类似是上流社会的寄生虫。
一些艺术家整天梦想一夜暴富,而不考虑你为社会付出了什么?整天梦想一副画卖上几百万,而不考虑你为别人创造了什么财富?社会公民的一切收入,都应该以你为社会和他人付出的劳动作为代价。
改革开放初期,艺术界出现了全盘西化的倾向,当时最受老外欢迎的就是那些全盘西化的中国西洋画。在文化输出时代,西洋绘画和西化艺术,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输出就是一个笑话。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发展,中国国力的强盛,传统文化自信心也正在被重新激活。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全盘西化的文化艺术形态已经走入死胡同,中国传统文艺正在迅速复兴。 查看更多2019-08-19 16:57:29 18 0 1428 -
张仕森创作日记 对话
《美丽黄骅 燕赵情韵——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美术名家邀请展》专集作品拍照正在进行!大咖云集敬请期待!
2018-07-09 21:34:12 12 0 1427 -
已认证2019-06-25 10:04:16 9 0 1427
-
2020-01-14 17:47:38 9 0 1427
-
2020-05-09 21:06:46 9 0 1427
-
13526836295老付收藏日记 对话
花鸟、荷塘清趣。醉荷塘主人王冷石,所画花鸟栩栩如生,追逐嬉戏,动中有静,感悟人生。作品:138*68。
2021-01-25 14:05:20 4 0 1427 -
汪琼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作品。
2017-12-10 22:27:05 6 2 1426 -
欧凯歌创作日记 对话
《春山清音》129×48cm
2018-05-18 09:44:36 12 1 1426 -
2019-10-05 07:33:43 21 0 1426
-
宋德发创作日记 对话
水粉画新作《雪景》,尺寸50x60,宋德发
2018-03-03 12:40:17 4 0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