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凯歌创作日记 对话
不要说我的画是几小时画出来的
我的画是花了几十年才画出来的
不要说我的画是几元钱的纸画出来的
我的画是花了几万元钱的纸才画出来的
不要说我的画是……画出来的
我的画是……才画出来的 才画出来的2018-06-14 21:03:43 7 0 1444 -
已认证2020-07-26 10:35:04 17 0 1444
-
已认证
叶仲桥创作日记 对话
很多朋友都问我、为什么你社会活动那么忙,还创作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真的有点不可思议,我会同他说、天才加勤奋!
2020-08-23 20:46:50 9 0 1444 -
巴古宁创作日记 对话
试新笔新纸,录汉代古诗一首
2018-07-12 09:14:34 4 2 144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之叙事曲第二
在“甲骨文非卜辞说”前文中说:“明月从古于今照中天,我写的这些文稿都是相互连环的,旨在为有心、有慧眼者鉴之和翻阅思考?!辈⑺担骸岸月拚裼?、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 宾、于省吾、胡厚宣、顾颉刚、姚孝遂、徐中舒、陈梦家、李学勤等前辈辛苦研究而形成的一套‘甲骨学体系’要在新时代下予以重新激活?!?br>激活甲骨学体系,突破固有思维模式,跳出象牙塔,清除、防范学术研究及人文社科项目腐败。“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发挥广大民间的甲骨文(甲骨学)研究智慧之力量,把约定成俗且形成固见已深的“甲骨文是卜辞说”修改、更正、替换为“甲骨文非卜辞说”。对甲骨文建立新的认知、解读方法,打破学术研究垄断和一言堂,让更多的人对古文字研究活跃起来。
然我知,要将“甲骨文是卜辞说”修改、更正、替换为“甲骨文非卜辞说”,激活甲骨学体系,建立新的甲骨文认知、解读方法,在当下这可能就是一条殉道之路。因为,120年来将殷墟出土的“甲骨刻字”认定为“甲骨占卜刻辞”的思想已经烙印很深了,或者说甲骨文就是占卜辞的思想灌输已经洗了几代人的脑,蒙蔽了几代人的心识,促使社会大众都认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是占卜刻辞。
图片
甲骨文非卜辞说,首先要对社会历史的划分予以重新思考,包括要动用哲学、逻辑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等学科去科学的思考——自有人类以来,果真就是洪荒时代、野蛮时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形态吗?“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用近两三百年才产生的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去框定远古时代的社会状态,解释、对应、判定远古时代的文化历史,从根本上去思考这是对的吗?此处不做讨论,留个话头,仅供思考。
甲骨文非卜辞说,其次要对甲骨文所处的商代及至商代以前的社会状态和文化历史还需再进一步的重新去深层次的探知,不能轻易、草率的就对商代做出“殷商人崇尚鬼神,经常进行祭祀,凡事必用甲骨占卜,所以才留下大量甲骨卜辞”的这种认知和判定。
一定要晓得,在“二重证据法”或“四重证据法”,乃至“多重证据法”的前提下,近现代考古博物的历史记录发现发掘和古有的文献档案的历史记录探究寻因,是要遵循“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这个法则的,反之它们相融性是会很差的。上古打不通,历史的脉络就不好通,若不通,历史就会感冒,就会有症结,“以古鉴今”、“数往者顺,知来者逆”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古有的文献记载和近现代的出土器物清楚显示:古人不比今人弱智,古人的智慧创造是今人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比拟的,不能以今人的认识去认为古人就是那样的。
甲骨文非卜辞说,关键是要对已形成的甲骨学体系的思想认识和思维模式进行重新的激活,重新的释放。如果对某一事物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错误,那就会得出错误的思想,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主流的甲骨学界一直把商代当时办公文书记录、历史档案——甲骨文当做占卜用的卜辞来理解,并对其一错再错的解读和判定。
究其因,这是用汉代以来的“六书法则”、“经学思想”和清代形成的“金石考据思想”及“周秦金文、小篆形体类比法”以“象那个样子”来“一对一”的考释、??薄⑹投?,硬给甲骨文“隶定”出与通行文字在形(象)、音(语)、义(意)上达到连贯一致的一个“字”来。若遇到无法解决的“字”就以科学、慎重的名义和“阙疑”、“变异”、“变体”、“通假”、“义不明”、“本义不可知”、“久远失传”等说词而给悬挂了。所以,甲骨文至今整理出来的6000多个字,也只能被隶定性的释读出1000多个字而已。
细考之,“甲骨刻字”上的甲骨文并不是每一个字都是能够与后来语义上“字”一一对应的。远古时候,字很少,一个字要表达很多意思或一段历史的。随着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一个字就演变分化出很多个字,字数也越来越多,形成“字族”,至现在已经累积达到了近10万个字。
由于在前辞、命辞、占辞、验辞等以“甲骨文是卜辞说”的认知论主导下,就将《甲骨文合集·14002片/正》中所见的那个“双手供宝于藏室”的“字”被隶定性的释读为分娩的“娩”了(甲骨文“娩”字像以双手分开产道,接生婴儿,产道中的方形像婴儿初出的头形。)由此导读、释义出是商王为了王妃“妇好”生育而做不断做吉凶占卜的事情了(“甲申卜,?鼎(貞):〔帚(婦)〕好娩……”见《甲骨文合集》第五册)。
在过去还不能认识到“甲骨文非卜辞说”的重要性时候,就将“字”的“文”说成是“卜”的“辞”,将“甲骨刻字”的“文”给错误的认识、判定为“甲骨刻辞”的“卜辞”。因是,商代的文化历史不得不在《尚书》、《周礼》等文献的描述下弄成以“甲骨占卜刻辞”为载体、为反映的“崇尚鬼神、凡事占卜”的社会状态了!至于,龟甲烧灼与钻孔等,那是为了更好的自然风干防腐以方便刻字记录做文档使用,就这么简单!
图片
在第一篇中我说:“甲骨文字,特别对上古时期的陶、玉、石、青铜、摩崖等古文字和图纹,是要‘五位一体,三类同究<即天、人、地、时、空五位与形(象)、音(语)、义(意)三类的关系>’大宇宙观去认知的,世界不是单一物质世界,不是单一的人为自我认知的世界,也不是汉代以来形成的‘六书法则’能够解决的?!?br>由于不晓“五位一体,三类同究”的深义,所以就会将一些古文字形成的词句表达意思给曲解了。如,王立群教授及众多古今学人在解释祖宗十八代的“耳孙”时,将“耳”字理解为因为距离自己的祖宗太遥远了,从来没有见过,就是耳朵听说。其实是没有明白为什么要“耳”字的妙义!汉初承袭周秦的一些文化礼制,在“族”上用“耳孙”、“鼻祖”之耳、鼻的字,实际上这是与“古麻衣相法”的“五官说”有渊源的。相法是人文之一,指着自己的鼻子就是我自己,就是“天轮一二看初年、三四周流至天城。”远古时代的人,以我为坐标,仰观俯察,展开了天象、人文、地理等一系列的发明创造。亦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钡脑熳址ㄔ涤芍?。
文字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身份证,器物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户口簿,经论文献记载就像对历史发展录备的口供。文字释错了,文字误判了,那么历史就会出错!——2019年11月11日子夜杨牧青于北京,今“甲骨文非卜辞说”有关论述,待见《杨牧青:重构甲骨文研究方法和认知的解读思维模式》<暂定题名>文稿陆发布,以飨列位。 查看更多2021-10-11 09:08:47 5 0 1443 -
王立军荣誉资质 对话
第十届全国当代花鸟画家优秀作品展证书
2018-03-05 10:54:38 6 0 1442 -
郑诚创作日记 对话
为饭店墙壁所绘,昨日相见依然亲切,记忆犹新。郑诚国画作品
2018-03-30 20:35:34 5 2 1442 -
邹保振创作日记 对话
写生素描一幅,“像灯塔一样,为夜里航行的灵魂,用火光照亮!”
2018-05-26 12:04:51 9 0 1442 -
马培童生活日记 对话
今天下午去中央美术学院看望崔晓东导师,快教师节了全班给老师献花,祝导师开心快乐,崔老师今天特别高兴,给写了两幅提字,马培童焦墨艺术,谢谢导师,祝崔老师节日开心快乐!身体健康。
2020-09-08 11:48:52 16 0 1442 -
耿涛生活日记 对话
郑板桥传人刘广才先生答应传授我板桥技法,成为板桥再传人。
附刘广才先生壬寅年国画作品。2022-02-17 16:01:40 12 0 1442 -
已认证
刘胜利收藏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作品录张继诗《枫桥夜泊》,亏毛年刘胜利书。
应北京海淀区卢先生之邀而订购三尺整张竖幅作品,张继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供朋友们欣赏。 。2023-09-28 11:30:33 12 0 1442 -
高勇利创作日记 对话
《春秋有嘉日,山水有清音》
68*180cm
軟片未裝裱
西安朋友定制作品
高勇利国画2018-04-09 18:13:47 2 0 144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是日,应“万象LP1”教育杨牧青书赠“桃李满天下”在塞上银川中学开展公益活动。
2018-06-23 07:20:13 5 1 144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阳光在于普照,知识在于分享,文化在于奉献,历史在于承载,活人在于活着的生命意义!
从“书法艺术率真派”到“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再到“新诗词”倡导及至“国学5+1为中国现代文明发展进程”而不遗余 而不遗余力的“民间智库”推动与建设……
从“易学象测法”到“山水画东西宗论”,再到“人类上古文化”研究与核心点的抛出……
从“玄学探秘”到“环境风水与生态和谐”,再到“人体生命科学”与“大生态自然关系论断”……
从“三赢”到“三赢策略”,再到“企业哲学”及至“三赢国际企业发展战略”……
从乡村到城市的社会问题,从留守儿童到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再到医院、住房、环境、意识等方面的一些文辞撰写……
一一这些都是我二、三十年以来的绵薄之力,其光点至今亦未熄灭,要的就是心灯常明。虽然我的文稿内容及至艺术观点、文化论点、相关建议和有关企业定向性的“研究内容”被许多许多人和机构抄袭、盗用、偷换概念与标题,及至肆意强奸,但这正是一个优秀的、智慧的、有价值的“好东西”不会轻易被世人遗弃的明证。站在人类文化需要更多“光明”与“奉献”的层面上来讲,欢迎更多的人去抄袭、盗用、偷换概念与概念,让肆意强奸来的更多些,高尔基的“海燕”之声好像还在!我的一些思想概念与研究初见,及部分可公开的陈述之语,如今网络的记录会让“只言不著”的许多往事可星星点点的历历在目!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03-17 09:41:12 3 0 1441 -
史介鸿创作日记 对话
蓟门烟树已秋声,废纸三千梦难成。生死无常终古事,肯将笔墨寄真情?
这是我在2014年刚到北京在蓟门桥写的一首七绝,算是自己对书法的感悟吧。
我知道,路正长,我还得坚持。2019-07-29 09:03:51 12 0 1441 -
2020-12-04 11:29:09 4 0 1441
-
田君才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品(四尺三开)
2018-02-24 22:00:51 2 0 1440 -
梁义勇收藏日记 对话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展
祝贺画展 , 旗开得胜 , 大获成功。
梁义勇 记2018-03-26 11:07:39 8 0 144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好画要有至高境界的笔墨,至高境界的笔墨却让很多人看不懂。
齐白石花花绿绿的大众容易接受,黄宾虹笔墨至极喝彩很少,甚至号称专家的也不明白他老人家晚境笔墨心境。然水墨淋漓、洒脱者当推海上蒲邋遢,吴昌 遢,吴昌硕懂他,可惜心性过于局促,没有借鉴到蒲先生精义入神处。
潘天寿笔墨功底很好,很大胆,能险中求胜,也会逢迎处事。
张大千基本功底高于齐、黄二人,活着时的市场、名誉运作能力稍低齐白石一等,然高于黄宾虹几十倍。
李苦禅笔墨精到,可惜缺乏了大场景,大格局。李可染用功很深,笔墨难入至境,格局过于死板。
石鲁笔墨功底扎实,剑走偏锋,在奇险黑怪中生发出很浓的文化气息,境界很高,可惜居于西北远离帝都圈而英名逊于他人几等。
林凤眠、刘海粟、黎雄才绝顶聪明,若放在现时代的环境中,会取得更大成就!
有的老画家画了一生,也没弄明笔墨的心境是怎么回事。譬如寿星105岁的朱屹瞻。有的老画家可惜不能延寿长年,刚到火候,结果撒手西去。譬如活了72岁的黄胄。至于其他,或许是时也、命也、运也,天道循环,难逃其劫数!一一《杨牧青谈艺录》 查看更多2018-04-25 08:34:59 7 10 1440 -
蒋元生创作日记 对话
每日一画:国画山水画《溪云初起》,尺寸50*50cm
2018-05-23 15:08:00 6 0 1440 -
曹国银创作日记 对话
为朋友鲁老师书写的《德医仁术》。规格:2200*500
2018-06-28 05:44:22 4 0 144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研究人类文化文明的起源,抓住地质(地理)、气候(天文)论人类生变,这种方法是对的。只不过要把地质拓展到古地理学(如《山海经经》《水经》等),把气候拓展到古天文学(如《五星占》、《淮南子·天文训》、《史 记·天官书》等)“科学实证”大家都能明白,因为现代人脑少思维大都被科技产品替代弄僵退了。
之所以,后来通“玄灵思维”的中国古圣先哲们以“开示“的方法常讲天、地、人三才关系(《易经》保留的比较完整)!又之所以,我所说、倡导的“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亦即此意!另,现当代因西方化的学科专业设置原故,导致许多专家、学者(教授)不懂天文(特别中国传统的星象学),认为是迷信的,不科学的,所以就成了盲人太多的原故!一一杨牧青阅微随记 查看更多2019-09-14 17:38:22 9 0 1440 -
2018-02-01 08:26:26 8 1 1439
-
赵国毅创作日记 对话
小品应该不小(我的小品)
2018-02-14 11:03:17 5 0 1439 -
曹金华创作日记 对话
曹金华,《南泥湾》,69×69
2018-04-11 18:36:54 6 0 1439 -
墨丹创作日记 对话
墨丹国画作品,四尺斗方山水。
2018-04-17 13:01:24 3 1 1439 -
2019-04-07 11:22:50 13 0 1439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卸不下的累,往事不堪回首。”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16)
我的一生中有太多的无奈和烦恼,出生于五十年代,很贫穷、六十年代八九岁要过饭、上小学赶上文化大革命,七十年代因画画参加沛县美术创作班 ,七十年代因画画参加沛县美术创作班,八十年代在电影院担任美工,有太多的伤感和惆怅,有很多少往事不堪回首!
有多少记忆如过眼烟云、八五年进沛县梆子剧团,九十年代丢掉工作,又回到农村??寂鼙槿?2个省寻师学艺,有兴拜在启蒙老师张仃先生学习焦墨山水,2000年开始闭门谢客研究焦墨,2015年开始出关宣传自己,卸不下的“累”,生命本是一场漂泊的漫旅,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遇到的每一个老师,也都成为良师益友,成为来往过客。
现在总是喜欢追忆,喜欢回顾,喜欢眷恋。却发现,我现在还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我最相信的两个词、.一个叫认真,一个叫坚持,认真能改变自己,坚持能改变命运。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我感受到中国焦墨之美,摒弃世俗之丑,成为更好焦墨传承人,也为我们的子孙,留下更美的历史。
马培童写扵惠州 查看更多2019-08-26 17:25:38 23 0 1439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绘画、唤醒千年灵魂》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58)
焦墨画画佛造像,佛教文化是世相文化的神化表现,神化佛灵艺术往往表达了世俗生活中的人性寄托。因之,我把佛教题材作为重要画题。有较浓的佛缘情 重要画题。有较浓的佛缘情结。
善用枯笔渴墨创造佛像画境,并把自己乐观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寄托于创作之中。因之,我笔下的佛像明亮温和,慈悲宁静。其富有金石弧形线条,描绘出佛像祥和的慧眼,微笑的嘴,颀长的寿耳和仁慈的面颊,有禅意,更有人性,让人观之可敬可亲.十分契合世人内心对神性的向往。因此,常被藏家高价请走,多地寺院邀请我画佛造像,我在龙门石窟写生,创作了二米乘5米的大幅作品,一时被媒体叹为奇葩。
以绘画唤醒灵魂。复苏生命”。是对佛教神话独特解读。这些解读亦神亦人,亦真亦奇.充满奇想和文化呼吸。精神永生的礼赞。奇妙中启示真理,在平淡中彰显崇高,有别于芸芸众家,是属于我自己的独特个性和风格。
马培童写扵井冈山 查看更多2020-07-21 11:47:29 14 0 1439 -
2020-12-24 14:18:22 4 0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