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汉画语言的灵动性和舒展感》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汉画心话】(三)
对中国传统焦墨画我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古代岩画、甲骨文、汉画像石刻、和汉画像砖,民间剪纸、皮影12生肖等,从这些艺术本原的创造中 ,从这些艺术本原的创造中,体悟到艺术创造的真谛丶真、与不真、真,心性与感悟不真,形与象。阐述自己审美理想。
从道家哲学说到诗和汉画,论思维和创作的特性。依据自己的见解和知识、发挥自己全面的艺术修养,历史、哲字、文学、书法,和选择的绘画題材,有取于古代石窟佛像,秦汉史籍中的典故、和故事及民同传说,面貌别具一格,“形"若有若无,若隐若现,重在神似与神韵。
绘画语言既有自己鲜明的刻石皴刻写的特征,又有思考的深度。随心性、不经意地即兴发挥,使汉画语言具有灵动性和舒展感,追求坚定与执着和寂寞,及艺术技巧和技艺的一丝不苟,则能显示出汉画创作艺术构思是密的,作品中的点线面、与经营画面上有与无,虚与实,黑与白,浓与枯,粗与细…一切都处在变动与转換之中,稍纵即逝,有的只是言极简而意无穷的情理和感悟,力与美与造化心领神会。
2022、5、3日马培童记 查看更多2022-07-19 14:57:28 15 0 1466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挥毫焦墨,一生清雅》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78)
我的焦墨画龙门云岗石窟,以细密、精致,有工笔用笔,但细而不繁杂,有小写意用笔,而不匠气,有大写意笔法,这些粗细的笔法、细节的描绘,服从于画面的 细节的描绘,服从于画面的整体,表达石质力量感,对客观景致的描绘和佛像主观情怀。
在细密描写中会不知不觉地沉缅在技术的细微之中,但不忘整体,塑造了精神层面的表达,过分强调技术,笔法,和在画面处理上的把控、拿捏、取舍,既要重技,更要重道,深谙其理,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好的画面效果。
我正在稳步前行,进一步探索细密石窟的奥秘,追寻精神与技术的完满统一,追寻作品更为深远的意境,有自己的技巧要求,和艺术表现特色、带有强烈的符号色彩和有严格的规范。这种语言承传着历史沉淀的审美情趣,有者自身无可替代的美感。但是,要有一定阅历或对传统文化继承和理解,真正感受到其中的美。
将前人的经验化为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形成有自我面貌的艺术语言 ,周密,有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马培童写扵北京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2-03 09:37:50 18 0 1465 -
孙玉双收藏日记 对话
我收藏的佛像,喜欢的师兄可与我交流,兴艺商城也有展示
2017-11-21 09:16:01 8 2 1464 -
李小建创作日记 对话
我和我的作品《舍得》
2018-03-15 11:19:47 3 1 1464 -
马新荣创作日记 对话
忠诚卫士雄风,犬系列作品欣赏。
有人问我啥时候买画便宜,我说中午便宜,早晚会涨价。哈哈
马新荣2018-03-31 20:28:52 6 2 1464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松崖泛舟
2019-06-14 14:56:52 2 0 146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书法鉴赏:释放公正忠诚的初心,去掉自私丑恶的本性;
名称:忠诚的初心
规格:50cm×100cm/5平尺
款识:无产阶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释放公正、忠诚的初心! 资产阶 、忠诚的初心! 资产阶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用虚伪的善掩饰自私、丑恶的本性!己亥初冬杨牧青于京城。
附议:这个世界,在佛陀眼中看都是大悲大苦的,所以劝一切有情众生要离苦得乐;在孔夫子眼中看都是纷乱争斗不合乎规制的,所以致力恢复周礼而不懈努力;在耶稣基督眼中看世人都有罪,所以要去向上帝赎罪并等待末日的审判;在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元太祖眼中看都是我的,于是就不断的在扩张与巩固中交错,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帝国与盛世!
这个世界,随着发展,文明的不断进步,但在马克思眼中看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所以他才论断资本主义从头到脚都流着肮脏的血;在孙中山眼中看是缺少三民主义,缺少天下为公,于是就革封建王朝的命;在毛主席眼中看是广大人民被三座大山压住不能幸福生活,不能平等,所以要建立新中国,打破万恶的旧社会,自力更生,坚苦奋斗以除旧貌而敢叫日月换新颜!
这个世界,随着向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迈进,在习总眼中看人类命运是共同的,是应该要一体化的,前途光明,谁乱搞,谁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谁就是大罪人!
这个世界,在艺术者眼中看是多姿多彩和五光十色的。在真正的书法人眼中看,其实文字是可洞悉一切的,所以要倾情善待书法给艺术人的恩赐,认识人类文化,探究世界文明,似乎也可以先从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乎?!一一2019年12月26日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0-04-28 19:21:03 6 0 1464 -
胡静生活日记 对话
亚洲美术家小镇艺术高端论坛上,偶遇恩师列宾美院克林姆·李教授,意外的惊喜,我们一起看多年前在美院画室的照片,说:那时候多年轻啊……
2020-04-29 16:19:50 7 0 1464 -
2020-06-07 22:05:20 9 0 1464
-
田君才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品
2017-12-24 17:15:56 7 3 1463 -
张仕森收藏日记 对话
《美丽黄骅 燕赵情韵——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美术名家邀请展》专集作品拍照正在进行!大咖云集敬请期待!
2018-07-25 18:15:55 7 0 146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君不记,抗日战争期间,张大千还在颐和园、重庆等地办展览、卖作品,销量也是比较可观。说明高、大、上、雅的中国书画艺术品永远没有低谷的,低谷是相对的,整个走势一直是上涨的。事实证明,二十多年可上涨50倍到 150倍,甚至以上,这是玉器古玩、黄金青铜、房产宅院等行业无法匹敌的。关键是一大部分中国书画艺术品的收藏家、玩家们被当今艺术市场淘汰了或吓怕了,或被近几年拿起毛笔就敢写敢画江湖艺人愚弄导远艺术审美低俗、低级、低下而已!
2019年6月2日,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会嘉德艺术中心迎来了一个个创造和见证奇迹的时刻!五个专场100%成交,喜获丰收,其它各专场成交踊跃,93%、91%、88%、85%……一个个成交比率令人欣喜。三个拍卖厅内高潮迭起,有两项拍卖纪录诞生,截至晚上10时许,已有10件拍品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燃爆全场的是吴冠中《狮子林》落槌的一刻,1亿4375万元的成交价震撼了每个人,也引爆了今年春拍市场。
同时,也预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会从另一个曲线中开始上扬,抛却近两年来的低迷,也会大量淘汰没有文化、学术性的江湖艺术品,我推断,己亥立夏至五年后的甲辰春季,这条不同以往的“线”还要上扬,估计会突破同比的45%左右!收藏行业口诀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等着艺术品价高的收藏不起,玩的是傻人有傻福的境界,考验的是缘分和远见,以及大气和智慧,不是小聪明!(杨牧青语,内中间一段文字摘自微友) 查看更多2019-06-03 09:58:22 5 0 1463 -
2019-11-08 11:25:16 16 0 1463
-
鉴藏文化创作日记 对话
《胡画胡说——卅又三》铁饭碗是堕落的温床。
铁饭碗是堕落的温床。
高师名徒,名师未必高徒。
做古人的今人,做今人的古人。
少名闻于老为才,老名闻于少为修。
大痴如春,仲圭似夏,叔明若秋,迂公 似夏,叔明若秋,迂公即冬。
学古如登泰岱,唯叹山高,不觉他日临巅,一览众山小。
雅俗共赏所谓的赏未必是懂,起码对俗而言如此。
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矛盾:谁都想成为剥削阶级和谁都不想被剥削的不可调和性。
好的艺术向来不缺买家,只是“艺术家”们太胡闹……你又不是皇帝,没穿裤子就是没穿裤子,耍别人最后只能是耍自己。
元前山水、明前花鸟不可力学。不可之因在形技,知其格,不似而似。元后山水,明后花鸟穷究方可。所以可者师其迹,遗其貌,似而不似。
画之势当如作字,有立定精神关节处,纵横开合皆赖于此?;蛭缇跛拐瞧屏芾?;或为笔,如山谷长枪大戟;或为点,如京兆似鼓奔雷。
言、文、书。言在如瀑似溪,见醍醐灌顶之效。文在如泉似潭,有拨云现日之能。书则如江似海,当有源有归,非发人深省不为。
融斋言:“书要力实而气空,然求空必于其实,未有不透纸而能离纸者?!苯袢耸椴煌钢?,刀不入石,而书离变,皓首穷精,终在门外。书印首在骨气洞达,笔刀间可见筋骨血肉,不在肥瘦朱白。
画家有时候就像厨子,只有口味的选择,没有优劣。当然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好在口味的选择没有雅俗之分。
古画论骈词韵调多做玄虚,为尽美而失善,繁复冗杂,于今日可读可用者甚寡。其载画家亦已失其真本,所云即如纸上谈兵,隔靴搔痒。今日好学者,当明其就理,莫做食瓜之呆汉。
老缶、白石难能同徽宗甚至溥儒的审美品格相论。前者是根植于民间,后者则是皇家高品,庙堂江湖之别。如米勒、梵高比之于达芬奇、提香,然各有至理,非类优劣。
某日,于高厅阔廊见叔明、穆倩绝品,知山樵非此一般面目,青溪亦润泽可喜,不可名状,惊醒,以笔图其形容不能及,仅得大略或些许细节,尽皆平常难见之妙。复醒,方知梦中梦,依稀有此梦而已,唯留余叹。
中国艺术一直在审美需要的引导下不断呈现金字塔形式的平民化,从皇家专享的唐吴李阎韩,到顶层士大夫的宋苏文王米,再由赵孟頫转到边缘士人元明四家,再到清民的市民阶级,再到今天的下层社会。艺术是普及性质的,审美的意识也如此,在高度上难及以往任何一个阶段,这亦是不断平民化的一个弊端。
近来复攻传统山水,择清吴历山水册,其作苍浑古拙,雕琢成朴,如其书格,出入东坡,而能随活自然,非四王可比,如僧中髡残,更见平和。古人一树一石居之得当,安之合体,如有节而生律,以历代画论品读验证,知其所论所画非止于个人言行唯一,且互通共证。
古人不泥古,范宽:与其师诸人,不若师造化。南田:明瞭静深,足驾黄王而上。石涛:理法本无传,古人不得已。邵梅臣:荆关以前无画谱也。戴熙:我与古人,同为造化弟子。我辈何须妄自菲薄,为奴为婢,甘做池中物。
真佛在摩诘,不着其相,言皆大乘,做狮子吼,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丈夫所为。如今世界,少有真僧,魔说着佛衣谤佛法,就在今世。为画更甚,赖“佛”吃饭,去佛日远,毁佛日深,尽是狗肉名利羊头书画,可怜可鄙。我辈当此道,备此功,有此心,且向有人行处行,我若有法,泽于天下,施受皆慧,无量功德。
昔李公麟为画,自言骚人赋诗,吟咏性情,奈何世人不察,徒欲供玩好耶。迂公自谓其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古人存此高格,何有名利之思?宣和画谱载:孙可元,不知何许人,无心于物,聊游戏笔墨以玩世。真高士幽人,世间来往,何须俗名作累。
赵文敏公曾濡墨临颜、柳、徐、李诸帖,即成,命取真迹一一覆校,不惟转折向北,不无绝似,而精彩发越,有或过之,问何以能然,曰:亦熟之而已。其幼年喜临智永千文,此格下二王远矣,是其一生所累,虽精通众家,终未能脱,不能化故。其得海岳《壮怀赋》一卷,中缺数行,因取刻本摹拓,以补其缺,凡易五七纸,终不如意,乃叹曰:今不逮古人多矣。遂以刻本完之。公性情平和,中庸不特,虽似却无米家态度,难于意态翔动,风姿超拔。然于艺事实谓全通之才,诗书画印,四艺呈素。画开元风,而成陈迹。书兴两朝,馆阁之本。印启浙皖,风雅独居。可为东坡之因就子昂之果,国之艺事,由此备矣。
着:赵之谦,李瑞清,高邕,任伯年,王一亭,吴待秋,陈半丁,陈师曾,李苦禅,李可染,钱松岩,陆俨少,傅抱石,唐云,陈大羽,石鲁,胡小石,张大壮,程十发,沙孟海,林散之,陆维钊,诸乐三,黄秋园,胡兰成。
着而不着:吴昌硕,虚谷,陈子庄,齐白石,潘天寿,郑孝胥,于右任,何绍基,马一浮,翁同龢,康有为,沈曾植,徐生翁,陶博吾,弘一,良宽,刘海粟,萧娴,游寿。
不着:蒲华,黄宾虹,萧龙士。
不着而着:关良,朱屺瞻,吕凤子,谢无量。
古而今者无非五着:着相着法着古着我着空。
今之书画难离老缶、宾翁二家,如其不离青藤、思翁?;链?,古今延变,当由此出入可也。出知其往,入知其来,势如接力,于前人驻处起脚。否则或安藩篱,偶取出墙之杏;或入外道,成就自我毛皮;再或反古,乐为肖祖子孙。中土本性,谦卑重古,不好自出,有本可依,不作杜撰,久传不谬之因。知古人甘为垫脚之石,忌成迷眼之沙。前有古谓承,后有来谓开,真法必有衣钵,法布后人。李日华论画:“梅沙弥临荆,荆又仿自唐人,乃知绘事惟创意之难,如其成就,今古相师,殊不讳也?!彼甾筛允?,多有“见石谷子临文与可真迹”,某人学某人临某人仿某人笔意大概而未能,环环相合,或成九连,难能脱离,融汇其间,通古达今,或可名于千古,所谓传统链。
文——崔大有 查看更多2020-05-30 11:26:23 8 0 1463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我走了一条无人走的路——焦墨心路”童心写历(29)
路、有千条,都有成功之路和失败之路。我走了一条无人走的路,焦墨心路,关卡很多,要闯过道道关卡,因我的任性,才把焦墨心路走到底。
闯过关 路走到底。
闯过关的办法、各有不同,行万里路寻艺,焦墨心路最难走,没路要开心路,前面又新关卡在那里等着你。我只有在寻求新法闯关,适合自己个性和风挌的前行方向。
画出自己优美的“闯关之路刻石皴法。才登上焦墨创新之路的舞台。一路走来,经过了许多变数,心路、取决于天、地、人这三种情形才能运转变化,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佳,则凡事自顺。
从柬埔寨吴哥石窟写生之路。又走进中国四大石窟,找到了我自己一生追求之路。人生的大事也只能顺天由命,努力追求,尽人事以听天命。
对焦墨艺术当大事,住我心。心、活的就是心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取决于视野所处的高度,更在于心海纳川的宽度是心路。 查看更多2020-09-17 10:25:43 16 0 1463 -
任清宇创作日记 对话
《亭亭玉立》《清香一堂》,艺事之美,在形象而不在色泽;取色泽而舍形象,是皮相也。任清宇
2018-01-30 21:21:22 2 0 1462 -
崔华泉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竹报平安》,作者崔华泉,100×50cm
2018-02-26 18:39:31 7 0 1462 -
王根权收藏日记 对话
唐孙过庭【书谱·学书论·第十三章·学者茫然】译文(摘自王根权著《〈书谱〉品评》)
一些学书人,受错误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误导,在崇古尚古的学书思想左右下,对一些古人所谓的书学言论不但信以为真不予怀疑, 疑,而且还继续传颂。在书法艺术的实践中同样如此,仅仅学得了古人书法艺术中的一些皮毛,还以为自己掌握了书法艺术的精髓,在那里极力奉行。古今相去的时间太久远了,古人所说的那些话自身的正确与否暂且不说,单就那些话是不是古人所说的,已经不可能询问对质了。对于古人的书论,看到的只是不足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没有看到,但相信其间会有人对书法的真谛有所领悟。虽然没有见到,却不排除,也许是他们太多的保守,将其视为秘诀不予示人。受错误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的误导,一些学书人找不到学习书法的方向,不掌握书法学习的要领和方法,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一些学习书法的人,只看到那些书法家成名之后的诸多好处,却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学习的,弄不明白他们成功的原因。
王根权著《〈书谱〉品评》 查看更多2018-04-25 14:34:07 8 2 1462 -
2018-05-24 21:00:35 7 0 1462
-
2018-06-09 10:25:13 3 0 146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现当世及今后,甲骨文书法、篆刻创作时,因甲骨文目前通释的字少有限,不够用,那在选用字时尽量别用假借、通假、拟古方法去写了,代因时迁,字因文彰!甲骨文通释不够用的,就向金文、帛简、 秦隶靠拢借用,用甲骨文契刻刀笔法写出来就行,这样避免许多不可认、不确释的问题。譬如,红色、故事偏偏写成工色(人卩结构)、古史就欠妥了!
依愚见,根据近年来一些全国性甲骨文书法展活动和院科官派、民间民科派甲骨文研究的状态及网络显示情况观察与分析:当前能会用毛笔写甲骨文字的不过就万余人左右;能懂书法技法创作会写甲骨文字的不过就五、六千人左右;既知书法艺术是什么又能明白甲骨文字研究意义的不过就两千人左右。
若再细究之,能谙书法之道且擅绘画、美术和古文字研究解读者,估计不到千人左右,而这千人之内又能出入于上古文化文明探源和东西方文化文明交流寻根者,估计又是寥寥无几了!
关键是甲骨文字不能够适时的普及性是上不正途、不正法而致使下无明无识的问题,以为甲骨文就是专家权威的事,或学术圈子的事,与人民、与老百姓无关……所以国家高层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承″、"历史研究″等大蓝图下,提出并鼓励全社会要对"冷门、绝学……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重视、传承、发展,要"有人做"啊,当然这也是广大中华优秀儿女的心声,民声即国声!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0-06-29 12:28:35 5 0 1462 -
启鹏收藏日记 对话
观画闲说:东晋高僧慧远博道经学,送客从来不过涧桥。此画中是送诗人儒家陶渊明,陆修静道士,边走边聊,一不小心送过了涧桥。三人会心一笑。寓意佛 道 儒学语契合。
2020-08-06 16:15:44 5 0 1462 -
曹集珪创作日记 对话
近期完成的国画梅兰竹菊四君子作品
让大家见笑了曹。曹集珪2018-02-05 12:46:43 17 0 1461 -
潘宁秋创作日记 对话
《峥嵘岁月》
四尺四开69cmX34.5cm2018-04-02 14:44:47 5 1 1461 -
安士胜创作日记 对话
现代化的美术教育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仪器,让美术老师能全心地画,学生们都能清晰地看到老师运笔构图。能清晰地看见。
这是我在邓店十月书画院的写生课这样上,借助于高科技的力量进行工笔画现场教学[耶] 进行工笔画现场教学[耶]2019-07-16 23:19:38 3 0 146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大写意国画《留点清醒在人间》
规格:68cm×136cm/8平尺
款识:留点清醒在人间,庚子仲夏杨牧青于京华。
附议:读经思考,写生观察,体悟世情,观天鉴地,穷通阴阳,游历河山,挟术以宣化 ,挟术以宣化文明是一个中国书画家的终生大事,非此不以名之为中国书画家矣!其理如同揉面,越揉越筋道,然不得揉面法,则将面会揉死,以而于无面味,只能摊个死面饼。约之,此亦水墨之法,亦如戏曲之唱念作打,虽锣鼓喧天而不能字正腔圆,仅落个胭脂水粉面目而已!(可参阅《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及有关论述。)
概叙之,点、线、面是东西方绘画的共性,若于中国大写意水墨画艺术来说,其似乎更胜几筹,不以写实而胜于写实之感,盖因六识通融的原故!然而,其技、其术、其巧、其思之造化,需从书法累功、读取残经破卷与体悟自然山川中出,假令王维、梁楷、徐渭、八大、石涛及至蒲华、老缶、黄宾虹诸辈天降之英华,旷世之奇才,亦不离依此造化而彰显世道人情,寄点线面之于心田矣!
余今言,所谓大写意者,是中国水墨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小写意及至工笔壁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需要将书法与画法融汇贯通,是对传统的笔法、墨法、章法等在解散创新中升华拓展,是写的一种文化心境,是胸怀天下的情景增益,并不是简单的技法炫酷与色彩空间的垒积!(详见《杨牧青:什么是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一文有关论述。) 查看更多2020-06-21 17:54:33 6 0 1461 -
刘开豪收藏日记 对话
磋砣岁月 邓敏一一炭笔下的老屋
2024-04-16 06:26:36 13 0 1461 -
魏杰创作日记 对话
昨天苏主编发来奖金,方知作品在《东坡遗韵—一全国书画作品展》获得一等奖,感谢主办单位的厚爱和支持。
2017-12-20 06:54:08 12 3 1460 -
冯保民创作日记 对话
一些人,画,画得很细致,谓之深入描写。其实不然,因为细致未必深入,深入未必细致。(王肇民语,冯保民画)
2017-12-27 22:45:22 4 1 1460 -
胡小炜(润德)创作日记 对话
眼浊手低,我眼中手下最最正统的虾虾就这样了!
2018-02-18 18:46:12 8 0 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