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尊荣生活日记 对话
今天又从南方飞来一新徒弟。瞧!刚吃完午饭这徒弟就认真练上了。劳逸结合,这师徒俩,一个吹笛,一个弹琴,愉快教学!这徒弟才学不到一天,咋样?徒弟悟性高,师父教学方法独特!
李尊荣 记2018-04-15 08:43:10 6 0 1477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道法自然!
2018-10-30 11:51:59 3 0 1476 -
冯保民创作日记 对话
《云淡风轻》
水彩画
50x75厘米
2017作品2019-03-26 09:59:02 4 0 1476 -
2021-01-09 20:21:07 8 0 1476
-
李沛泰创作日记 对话
李沛泰作品,四尺整
2017-11-04 23:04:47 8 1 1475 -
潘宁秋创作日记 对话
弥勒·福
四尺四开、四尺四开2018-03-18 01:20:36 4 0 1475 -
甘庆琼收藏日记 对话
《万盛花园酒店》,应用到商业中的书法。
2018-10-27 16:36:30 5 0 1475 -
夏莲收藏日记 对话
《荷气生财》
2019-02-06 20:50:17 7 0 1475 -
荆古轩收藏日记 对话
荆门收藏——荆古轩旧藏陈鸣远紫砂壶。
2019-11-25 13:36:22 5 0 1475 -
高志刚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大篆金文書灋創作《見賢思齊》;
規格:六尺對開180x50cm。2020-11-30 15:44:13 17 0 1475 -
田君才创作日记 对话
近期作品(四尺三开)
2018-03-03 05:19:56 4 1 147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观图思说,约在唐尧到夏启这段千年时长的时期之间,也是末次冰河期的尾声,沿海内陆的大陆架比现在低近40米到70米。所以尧、夏及以前的黄帝、蚩尤、颛顼等都生存在以当今海拨为准的五百到八百米左右或以上的山区 及相对的盆地区间,当今各大平原还没有彻底的适宜人居。所以北京人为什么在山顶的洞中要生活,不在山下呢?因山下、山坡地带是水患泽漫区。
所以《易》的夏代《易》名为《连山》,以艮卦山为首,也所以《山海经》多记载用玉璜、玉璋祭祀山神,并以《山经》地理方位为重。
到了商代时人们逐渐才向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平原开始择居。之又所以商代《易》名为《归藏》,以坤卦地为首,人们从敬神、敬皇、敬天、敬山开始完成了敬帝、敬地、敬鬼的祭祀。
为什么黄帝到、尧、夏、商、周时齐鲁大地多兴旺,以及红山文化区域、陇东文化区域也很发达,当今遗迹丰富,原因是有泰山区域、燕山区域、陇东高原的高山地带,这些时间段约在3千年前到5千年前之间,有的已经在5千年以上了。
问题来了,那为什么半坡文化、仰韶文化及至八千多年前的贾湖文化、五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又灭失了呢?这就是因未次冰河期时间跨度长,气候不恒定,一会儿有了平原陆地,一会儿又有水患泽漫,所以先祖们采取“水退人出山、陆出人择居”方法,一边与野兽、山林水泽抗争,一边又是人群与人群之间争掠,就这样不断的反反复复,刚住了几十年或三、两百年又不得不迁移。
因此上严格讲,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也就是从商代开始的。夏到黄帝时期的文化大都在太行山至秦岭北部一带?;频壑暗届萑恕⒒?、伏羲、女娲、西王母、有巢、神农、炎帝时代也只能在祁连山到青藏高原北部一带,陕西蓝田古人类是这些文化圈生成的重要因素。
由于黄河流域的这些地方频繁争掠、战事,人们不得不四处迁移、逃亡,才逐渐的丰富了长江中下游文化。至于洞庭湖文化圈,也是七、八千年前甚至二万年左右,这比中原文化圈还早,这时必须要看“古中国大昆仑文化”也就是伏羲时期或以前的先祖四面八方迁移时与当地从云南禄丰古人类向北形成的原住民相融合,生成的一个看起来像中原文化又不是中原文化特征的文化圈!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06-20 15:22:55 17 0 1474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创新之路回顾、龙门石窟写生创作、 丹青居士写《马培童传》
世有创焦墨刻石皴者,马培童也。童号守一,江北徐州人。童少时,母贤授以绘理,始闻魏晋、唐宋。稍长,能勾先贤,图林泉。尝折枝为笔,以地为纸,所 尝折枝为笔,以地为纸,所绘者或稚嫩,或苍古。邻人赞曰:神童也。
比冠,遍访名师,博通绘史,日记数百言,好陆探微,吴道子,继而读老庄、佛禅。江南奇之。
京师太学,有张仃者,大贤也。闻童天资聪慧,知其志在丹青博史,乃收门下。童朝夕问道,专工焦墨,经年汗湿墨斋。曰:市人为利,某为传承也。
成祖元年,试礼部。方时御史督绘事。主司云:“以何图之”,童出《焦墨论》。论曰:“焦墨,黑墨乾而近燥者,用墨锭反复研之,浓稠后即得焦墨,谓中国古法也。焦墨笔性在线,然焦墨需点、线,面之融合,吾以为‘线’法多矣。如笔线、指线、竹线。如张藻,如高其佩,如潘天寿。落墨有奇、丹青自如,颇现骨力。勾线未必苛求书法功底,苛求则限制。方法越多,用线越多。焦墨或有图变”。主司闻之,惊曰:治画之贤才也。乃荐翰林。
四年六月,童入港,募天下英才建画院。时有京师及各洲府贤者数百闻之,赞曰宏图大展,齐聚港府。童喜曰:事可成矣。
五年九月,或曰异邦柬埔寨有吴哥窟,其巨幅佛刻,与中原敦煌石窟,云岗石窟并世称奇,乃天下奇观也。何不前往一摹。童久有此心,欣然而往。
至吴哥,见窟方圆百千,石像无数,斑驳高古 ,伟岸雄奇,大喜过望曰:“吾师也”。留数月不去,绘像百幅,创皴法,异于历代先贤。礼部拜曰:刻石皴法也。
宣宗六年夏,礼部司官访童。问童:数十载焦墨,乐也,苦也。童曰:天将降大事于斯人也,吾习绘事,乐其中,苦心智,创皴法,非为金钱,为传承华夏文化遗产也。
石园曰:古人称皴法有奇者为大师焉。童于焦墨一技,矻矻以求,创刻石皴法,乃天下奇才尔。其佛造像,斑驳高古,慈悲为怀。其胡杨系列,焦若游龙。其山水系列,繁皴密点。马培童,一代焦墨导师也。
丹青居士
2019.7.2 查看更多2019-08-03 13:31:35 12 0 1474 -
2020-02-01 15:03:59 7 0 1474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马培童石窟作品之四大石窟作品赏析连载之(五),作者潘玮萱;
莫高石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甘萧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兴建,将近一千年 代、西夏、元等历代兴建,将近一千年陆陆续续开凿出来,形成巨大规模石窟群,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由于自然条件原因,千佛洞石崖不坚实,较松软,不能进行细致雕刻。在开凿时石窟里外,必须加木结构及墙壁上粉刷,墙壁上也不能进行浮雕,只能在抹灰的窟壁上画壁画或作少量泥塑浮雕。因此,敦煌千佛崖的佛像只能用泥塑,或者只能在开凿出来的粗糙胎模上加工塑造。
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17窟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さノ恢?。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敦煌石窟中,几乎每个窟都有说法图,经变画。这些说法图和经变画中均绘有各式各样菩萨,有的洞窟四壁也绘小菩萨,还有许多单幅的菩萨画像。敦煌石窟有上千幅说法图和经变画,仅经变画的菩萨像,就数以万计,是世界上保存菩萨画像最多的佛教石窟。
用焦墨刻石皴画敦煌佛造像,是马培童向世人展现敦煌之美,令人感到惊奇与赞叹!如马培童所说的:“什么是焦墨艺术,焦墨艺术就是把看到的世界的惊奇,用刻石的方式刻在宣纸上、表现出来,让欣赏者通过我的作品,重新认识石窟佛造像和世界的美丽。是来自对天地神灵消息的聆听和欣赏,更来自我对生命佛陀的笔歌墨舞的赞美。
焦墨艺术展示一个全新的世界。是获得了观看原来那个旧世界的新目光。我不同于常人之处,是我能够聆听到天地万物的特别的消息。在大家共同生活的世界里,发现了焦墨刻石皴、来表现一个新世界。既展示了石窟雕塑佛造像之美,不同的生命体,又展示了历史留下神奇?!?br> 在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了五十余身阿难像,雕塑家将它雕成学者的身份,天庭饱满,慈眉善目,并略带腼腆、羞涩而博学、多闻、善思,其形体匀称、动态自然再配上眉清目秀、面庞细腻丰满,几乎是阿难的典型形象,且塑塑师并没有满足一种模式,而是不断追求神情的特征和雕塑手法的独立性,因此各时期的阿难像同中均有异,各具特色。
如下图马培童所画的阿难像,位于敦煌45窟中,他意态闲适、举止潇洒,重心立于左脚之上,腹部自然前倾,双手随意地搭在腹前,其悠然自得的样子恰好与对面迦叶那老成持重、严肃认真的态度强烈对比,愈发显示出他聪颖多才的气质。
(未完待续)、潘玮萱写扵上海。2020、03、15 查看更多2020-04-03 11:03:19 12 0 1474 -
雅涵一一主人凤喜创作日记 对话
这2副国画花鸟画,是我回老家应朋友之邀而画的,朋友塞给我2万元,朋友说拿去装裱的时候,装裱师傅说很少见到这么好看的画了。感谢支持,给了我创作的自信。
2022-01-21 11:48:17 12 0 1474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癸卯春月陈文斌书录滕王阁序局部《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2023-05-08 19:37:58 15 0 1474 -
吴景砚创作日记 对话
吳景硯新作四条屏国画 主题如画 欢迎垂询
2018-01-10 13:43:53 7 0 1473 -
墨丹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画挂进市政府了。今年小有收获
2018-02-15 20:11:00 13 0 1473 -
张杰栋创作日记 对话
张杰栋国画作品,《梅园写生》。
2018-04-17 12:52:49 5 1 1473 -
王征明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水意画《咏石榴》,作品尺寸39x51㎝,王征明葵卯年秋月作品。
霞裳玉露染素裙,
纤指盘剥胭脂身。
解下骊珠和月数,
不思锦绣独思君。2024-01-03 15:09:37 12 0 1473 -
李小建创作日记 对话
李氏家规家训
2018-01-26 13:20:09 3 0 1472 -
秦召勇创作日记 对话
为南宫市古玩城首届青年书画展之作
2018-02-13 19:49:49 4 0 1472 -
田君才创作日记 对话
今日作品 四尺斗方
2018-03-15 18:05:04 2 0 1472 -
已认证
叶仲桥创作日记 对话
二0二0年开始,进入高层次的艺术作品交流平台,起用新一套的印章、和以前的印章按照不同画面而落款盖印,属牛的我,更适合使用【岭南牛人叶仲桥】这个印章,使我的作品更牛气。
2020-01-14 16:57:21 12 0 1472 -
2020-04-06 09:56:41 6 0 147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大年初四迎灶神——从灶字看华夏族中国人的文化传承
2022年2月4日农历大年初四迎灶神日又逢寅时中刻立春节令,非常的好!
立春之后,阴气开始衰弱,阳气开始回升,气温慢慢升高。大宇宙,阳气回 ,阳气回升;小宇宙一一人体,更需要阳气回升,这个阳气就是立德行善,让正气充盈,远离唯利是图、常怀算计、无远见无格局的一些人和事,多感念以往有恩有义的人和事。《礼记·大学》说:“德润身?!彼怨丶谟谑窃趺慈ト蟮奈侍?。当官的把官当好,多为民办事;经商的把商经好,多为社会着想;为文的把文为好,多为家国教化。
灶,对于一个具有文明特质的民族来说是非常重要之重要,不分东西方的。
灶的兴旺发达是可以改变影响一个族群的命运。灶堂生火,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压力及时间的不够用,大部分人或人家就不生灶做饭了,让点外卖、吃零食、订餐宴冲击冲淡了灶的烟火味。因为自我标榜时尚的人家都没灶了,灶王爷当然也就没有栖居处,因此他也上天言不了好事,下地也就降不了吉祥。
家无灶而不成为家。家中因有灶才能体现出一个家的烟火气。一个家的灶火很旺,则其生机气也很旺。家安人始稳,人稳国始盛,故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中把门、主、灶称为“阳宅三要”一一居住人的家的三个主要因素。如果冰锅冷灶的,那么这个家的存在意义就显得多少有些凄楚悲凉之感!比如宋代大文学苏东坡在《寒食帖》中写的“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本白淳筒皇嵌嗪玫?。灶也破了,湿的苇也燃不起火,烟熏火燎的,一个人坐在灶堂前呆呆发闷必然会引起思绪万千的……这种景状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什么是凄楚悲凉!
大年初四迎灶神是说这一天灶王爷亲自要盘问家里人的事情,所以这一天,一家人要恭敬的等候灶神的盘问。其实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时灶神已经降临,并且大年三十夜与家人们一起守夜呵。
又说,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如《问礼俗》中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闭鲁跛?,在老皇历中占羊,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
从文字演变情况来看,宋代时已经出现了简体“灶”字的形体。当然这个火+土构造的形体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这也从侧面可以佐证“灶”与“神”的这种民俗文化关系在宋代已经很成熟了。就“灶”字来看,这是通晓天文地理、精通造字原理、分管宗庙祭祀的宋代官吏给定形的。这个字形也是比较准确地还原了、保留了上古中国先民们“火烧土烤”的“灶”的本义。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论,至少在距今约6800─6300年“半坡文化”时期“灶”已经很成熟了,人们已经掌握了以火烧煮炊事了,这时期及后来的大量陶器“鬲”等就能证明,这是神州大地上“华夏族人”一一古中国人本有的文化与文明及其创造的见证!
可惜,自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来,在西化思想不断熏染与入侵下,中国一大批公知在某种意识捉弄下就是不承认这是中国人本有的文明,偏偏要跟着所谓的国际学术界制定的“文明标准”瞎跑乱搞。当然在一切都要革变与发展的这个“时代过程”上一定会成为下一个百年后中华文化历史上一大奇葩的现象!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历史是前进的,中华优秀的文化是需要在勇气十足的自信心中传承的,否则就会遭遇后人象今人说古人是蛮荒的、原始的那样来评议今人一样的愚蠢与可笑!贬低自己先祖的文化与文明,这等于是自掘坟墓给自己!一一2019年2月8日晨杨牧青记于京华,2022年2月3日夜修改稿。
以下图文剪自国学大师网供参阅:
注意:该字书中将“黽”字理解为像蛤蟆形象是欠妥的。天蟾即天黽/黾,黾池/天池/渑池/今河南三门峡区域,这里是揭开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所在处(1921年10月第一次发掘),也是距今8千年至5千年期间北斗七星下照地中之形胜处?;南热艘源恕包w”物表意吉祥,祈有所安,故至今还有蟾蜍代表金钱的传统风俗,如刘海戏金蟾等。
大年初四,迎来灶神,恭祝海内外对杨牧青艺术文化事业长期倾情支持的友人们福报大增,德慧共在,普愿世界和谐美好!
追艺探古@艺术+文化+讲座+传承=活着就要动弹的使命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2-02-04 08:45:46 5 0 1472 -
杨增超创作日记 对话
意境式盆景欣赏
2017-12-15 15:10:31 5 4 1471 -
陈新兴生活日记 对话
将军画院举办纪念,建军九十周年,港奥回师二十周年展,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
多谢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画家协会刘俊京主席在百忙中关注,鼓励、厚爱真诚,感谢2018-03-12 11:50:40 5 0 1471 -
杨增超创作日记 对话
奇石瓷画《幽谷烟云》,杨增超
2018-03-13 18:40:37 3 0 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