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光荣创作日记 对话
四尺斗方八哥。
人们常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那鸿鹄又怎知燕雀之远识?
田光荣2018-04-10 18:34:37 7 0 1504 -
2018-11-19 15:04:34 7 0 1504
-
2018-11-30 13:27:00 32 0 1504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大好河山歌舜日,亨通华夏乐尧天!
2019-10-21 20:16:41 4 0 1504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看惯了小马初步闲路窄
也走过雏鹰展翅怪天低
白雪消融方知原本的土地上正在悄然发生的变化。
画比话多才是写意真髓。2019-11-29 09:07:30 9 0 1504 -
曹集珪创作日记 对话
行书作品:“人生哪能尽如意;
世事只求半称心!” 作品尺寸<span style="white-space:normal;">140X35CM;</span>生活感悟. ;</span>生活感悟.2020-05-10 03:13:13 3 0 1504 -
2021-09-22 11:25:23 21 0 1504
-
已认证2022-11-03 11:31:11 11 0 1504
-
曲锡旺创作日记 对话
为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选送的作品。万分感谢全国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书协驻会副主席卲佩英老师在繁忙工作之余抽暇为我作品点评和指导,受益匪浅。
2017-12-21 23:23:08 8 1 1503 -
孙逢春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西山揽胜图 》2016年作品,
国画山水《西园纳凉图 》2008年作品,
(供欣赏 不赠不售)孙逢春2018-04-21 17:22:37 4 1 1503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周牧天国画
2018-06-05 20:19:39 3 1 1503 -
马卫巍创作日记 对话
路边的野花莫要采,但可以入画。
《野径风来阵阵香,名花未省植何方.却思一卉何能尔,应是春原集众芳》2018-06-18 21:22:48 3 0 1503 -
2018-07-11 08:40:31 3 0 1503
-
覃莽创作日记 对话
用我的方式给大家问好:新年快乐![抱拳][抱拳]
2018-02-15 20:03:53 5 0 1502 -
张近生创作日记 对话
墨 落 花 开 叶 连 天 ,笔 走 芳 心 醉 清 涟 ;
写 出 风 来 祥 瑞 生 ,荷 香 满 堂 福 绵 绵 。
张近生国画作品
写 出 风 来 祥 瑞 生 ,荷 香 满 堂 福 绵 绵 。
张近生国画作品2018-03-25 21:22:05 2 0 1502 -
马晓薇创作日记 对话
工笔素描,拟李成笔意。
2023-07-13 15:10:01 12 0 1502 -
荆古轩创作日记 对话
近日习书习画:每日闲笔不算多,偶有画悟莫偷闲。曰积月累水滴穿,人生何须叹長天。
2019-12-17 15:30:34 17 0 1502 -
已认证2020-12-14 15:44:46 6 0 1502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三师三眠'成大气》童心写历(77)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
丛观古今画家凡是在绘画领域有大成就者,都是用心开拓,通过尝试多样风格,然后锐意求变,突出个性而成功的。都是想突破桎梏,实现华丽转身;所以我 丽转身;所以我的风格更是多变多样,有写实的、有变形的、也有装饰味的、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艺术的高贵就在于独特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国焦墨人物画佛我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思考造型准确的同时,更多考虑的就是枯笔渴墨骨意风格与表现形式。
焦墨佛像画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些与我社会阅历、性格气质和对事物的感受悟性不同,追求的方向相对不同,而不同形式的艺术品给人以不同的观赏感受,一、敏锐豪放,二、简练清新,三、洒脱随意等,都极石窟丰富了佛陀画的内涵。
一、要师古人和今人,拜古人为师,向蝉食叶在生长壮大自己。
二、师大自然者,拜大自然为师,向蝉化蛹之时代强壮武装自己。
三、师造化,拜自己的心灵为师,古人今人和大自然都装在自己的心里,向蝉由三眠三起成娥飞去之时代?!?br> 三师层层递进,是我登高望远的必然,也是我不断悟道修心的过程。当然,风格是个性的自然流露。立足焦墨艺术天地间,只有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发挥个性特点,寻找自身的内心感受,通过不断修炼和完善技道,才能称之为优秀。
——马培童 查看更多2021-05-20 16:21:07 15 0 1502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养成读书习惯,博采文化精华。
2018-06-16 17:05:51 3 0 1501 -
于波创作日记 对话
旺旺之年兴旺发达!,于波国画作品
2018-03-03 22:25:46 6 0 1500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人物
2018-06-05 22:11:39 7 0 1500 -
已认证
叶仲桥生活日记 对话
3月21日获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马主席的邀请,与台湾生产党卢主席一起进行两岸的文化交流,省委台办领导到场工作指导,获马主席赠送价值几万元的酒卡,不过晚上还是到附近的大排档吃宵夜才觉得精神。
2019-03-23 10:01:04 10 0 1500 -
2020-05-15 18:57:54 5 0 1500
-
已认证
石广生创作日记 对话
拟方师笔意,得画《三阳开泰》,又吟一诗,延伸画外之意。诗曰:
杨柳清风暖意深,
千言万语化沉吟。
教儿莫嬉三春景,
敢露头角笑古今。
——石广生2022-09-06 14:10:03 12 0 1500 -
于永强创作日记 对话
四尺斗方(静听)
2017-12-18 21:32:17 7 1 1499 -
汪林创作日记 对话
工笔花鸟画《有喜有酒》,新完成,尺寸60x60cm。喜欢可订制
2018-05-27 18:43:39 5 1 1499 -
孙仲阳创作日记 对话
二十二言长联一幅,尺寸200×20厘米×2
孙仲阳2018-04-02 15:31:07 5 1 149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西周时爆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逃离镐京。此后共伯和摄政,行天子事,号“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直到14年后周宣王继位。公元前841年的这一年是当代中国史学家认为具有确切的历史年份。
不知怎 知怎么搞的,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花巨额经费,耗时近5年,调动170多名科学家联合公关,终于将中国给定格在了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又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颂唱差近千年,是史学家拦腰截断了颂唱还是史学家的认知思想与价值观出了问题?亦或是史学研究的方法有问题?!不得而知。
接着历时15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同样是花巨额经费,也是许多专家介入,好不容易才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颂唱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说法,从“科学实证”中找到了头绪,把“偃师二里头”考古意义上的文化认定为“夏商文化时期”,也勾勒出“尧舜时代”的文化辉煌。这些科学家、专家真不容易呵!
但是,中华文明八千年之说(或华夏文明八千年)不知又要花费多少经费、调动多少科学家、专家和用什么样的工程来找出答案呢?!乃至笔者及有关学者所言:“盘古是人类文化的共祖,是人类文化文明的种子。燧人氏是人类上古文化文明的肇始者……人类上古文化的轴心时代在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化文明源头在古中国。”这种提出与推崇不知又要过多少年才能让中华文明不再失忆?!才能让人类文化文明和谐相处?!才能重新编写人类文化文明史提上议事日程?! 查看更多2018-07-26 09:42:56 7 0 1498 -
荆古轩收藏日记 对话
荆门收藏——荆古轩旧藏老骨雕
2019-12-06 09:43:29 9 0 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