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0-08 13:04:51 6 0 1635
-
已认证2018-12-11 10:04:35 5 0 1635
-
于永强创作日记 对话
有幸入选 魅力中国 闪耀世界 欢庆中国年 世界邮票
感谢山水丹青国际艺术中心陈晓霞女士2018-12-16 13:45:31 2 0 1635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与佛有缘,对话佛陀?!甭砼嗤鼓形虮始牵?6)
只要用心画画,每天都有创新;只要用心感受,每天都有领悟;只要用心生活,每天都有收获?!笆乇彰叛心?,修身养性练真功”,我用焦墨画石窟佛像创作, 作,所呈现出的是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使石窟佛像这一历经千年的古老艺术展现给观众。更对石窟佛教艺术宣传、起到了巨大的推广作用。
通过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备,对石窟作品的创作做出实践与探索,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使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艺术由古典意识形态走到了当代,创作出了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佛像。
我对佛像创作的呈现和研究,来启发更多的佛像创作者去更深层次的理解佛教艺术,创作石窟佛像,缔造石窟佛像艺术与人生的高境界。(马培童写扵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5-10 14:42:47 12 0 1635 -
汪波创作日记 对话
秋日
宋 · 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雄。2017-12-29 20:49:03 4 1 1634 -
韩宗华创作日记 对话
天冷,吃葡萄吧,不够吃的还有,大家别客气??旃炅耍伤啥?,喜庆丰收!
2018-01-12 13:03:21 6 0 1634 -
巴古宁创作日记 对话
“淡墨探花”的诗
2018-03-29 07:49:38 8 0 1634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周牧天国画
2018-05-28 19:30:42 6 1 1634 -
于坤琦创作日记 对话
四尺行草中堂,明刘维感通寺寒泉亭记,立式悬肘书
2019-04-19 17:11:43 6 0 1634 -
何学忠收藏日记 对话
某单位定制的4幅国画竹作品,已经完成创作,请欣赏。
2022-11-16 11:56:59 5 0 1634 -
已认证2024-01-26 11:25:57 19 0 1634
-
已认证
刘胜利收藏日记 对话
行书书法作品《福寿康宁》,甲辰年刘胜利书。
应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慎城镇李先生之邀而创作四尺对开横幅作品《福寿康宁》。供朋友们欣赏。2024-04-07 14:23:23 14 0 1634 -
苏进春创作日记 对话
竹子具有文静 高雅 虚心 进取 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 苏进春
2018-02-27 10:54:33 7 0 1633 -
陈忠良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孔雀系列,谢谢湘潭爱语女士慧眼及抬爱,收藏了我的五幅作品。
2018-04-21 19:44:20 5 1 1633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周牧天国画
2018-04-30 16:38:25 5 5 1633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周牧天国画
2018-05-16 19:28:49 5 1 1633 -
已认证2018-10-02 20:01:53 9 0 1633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创新”焦墨我的执着--童心写历(9)
焦墨在当下的美术界是一个热议的话题,每提到“焦墨”这个词,必定能引发美术界的关注。焦墨是最古老的传承。是在突破传统的绘画表达方式。不断在探索焦墨画新的 式。不断在探索焦墨画新的表现技法,所有的绘画都是从写实开始,经过写意,再到抽象概念的自由表现。在美术范畴里,凡是能表达美好的,表达人类思想的作品,无论是所谓的“传统焦墨”还是“枯骨渴墨”,这些只是表现方式的区别而已!
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气质却更像一个哲学家,有着精微的理性分析,有着喜好整体的直觉感悟,有着浓郁的生命情调,有着冷静的逻辑思辩,作为一个创新艺术家,对焦墨表现与表达形式的探索是执着的。焦墨不仅是一种媒介,它还积淀着我的思维方式、视觉表达、精神指向、审美经验等。在这个意义看,焦墨具有塑造新时代之新思想的意义。
焦墨创新是现代艺术接轨及与国际艺术接轨的必经之路,是焦墨创新与突破。在中国当下,焦墨是一个多方参与构建和定义的概念,不同人或不同群体所谓“焦墨”,有着很大的分歧和矛盾。对于艺术本身而言,在焦墨领域,如何从根本上摆脱千年来形成的既有文化范式,并对整个艺术界能产生影响和贡献,这是我对焦墨实验以来的终极追问。知黑守白间,波澜壮阔,气韵流畅,有的地方异军突起,有的地方暗藏玄机。这些在纸面上流淌的黑白,如同黑夜与白昼的更替,昭示着宇宙间运行的规律,常常引发观赏者的思考。焦墨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焦墨它是从传统中走出来,不断追求创新,在探索焦墨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继往开来,为焦墨在中国画坛上崛起增光添彩。
马培童写扵古沛,2020; 查看更多2020-06-28 14:43:33 14 0 1633 -
刘慧敏创作日记 对话
四尺斗方
2017-11-25 20:50:51 12 1 1632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山野闲居图
2018-05-23 18:05:15 14 1 1632 -
2020-06-22 16:02:33 12 0 1632
-
赵国毅创作日记 对话
赵国毅·水墨
2017-12-03 13:54:25 8 5 1631 -
2018-09-04 11:44:03 8 0 1631
-
2019-06-07 15:18:43 13 0 163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解读甲骨文的认知和方法须重新思考
今年5月11日子夜我写了《杨牧青:甲骨文字解读思想和方法要有新的突破》一文,发至微信朋友圈和网络,反响倒也挺大的,引起许多的共鸣。文内我对黄、商、周、中、国 、国等字做了初步的解读,并说“只有我们把思维模式和思想意识融合到甲骨文字时代那些‘特殊的人’的心境中去的时候,这样才能够使甲骨文字及人类上古文化、古文字回到本来面目上去,了知它们的真实意图,文化血脉不断,历史才能不断,使甲骨文字解读才不至于离谱背真,否则估计是无明妄谈!”
后来与微友们交流时,我又不得不说:“甲骨文解读务必要跳出‘院系科班派’的学术象牙塔和圈圈,以及人为设置的一些死胡同。当然‘院科派’在甲骨学上的功劳是巨大,贡献也是巨大,我们千万不能否认否定。另外,我们又不得不思考,仓颉为什么要造字?造字的依据是什么?甲骨文字之前的图文又该如何去解读呢?后来史传帝颛顼为什么要搞“绝地天通”呢?再后来早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为什么开始对甲骨文字逐渐的要改变和抛弃呢?这些都要重新去思考和认知的!”
就当前来说,甲骨文字从近20万片(又说15万片)海内外公私所藏的龟甲契刻中,通过至少100名以上的诸如刘谔、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于省吾、唐兰、胡厚宣、孙常叙、顾颉刚、姚孝遂、徐中舒、张政烺、陈梦家、李学勤、黄天树、王宇信、林沄、刘一曼、黄德宽、裘锡圭、沈建华、刘钊、宋镇豪、马如森及日本岛邦男等古文字、历史、考古各方面“顶级的”专家学者,甚至“泰斗式”的先辈们,历120年至今少说也在四代甲骨学人的努力下,好不容易找出了6200多个字,除去还很不确定的、同字异形的重叠字等,能够准确用“汉字笔画结构”进行可“隶定”的约4200个字(注:当今从事甲骨学<含甲骨文字、甲骨文书画等>的人数,各社科院<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各大院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各文史科研机构<如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官方估计约2000人左右,民间估算约3万人以上之多<从全国一些甲骨文书法展征稿情况和近年来本人在书画行业的接触与了解>)。这其中,能完成按“形、音、义”三方面都合理或合乎汉字构造规律的仅约1200个字,也就是被当前认为能够解释、认读的。基本被专家学者达成意见相对一致的约1000个字(或1005个字,有人说已经解读了1500个字,估计这是不靠谱的)。
就现在专家学者达成意见相对一致的约1000个字内没有争议仅约有800个字左右。至今所发现整理出甲骨文字还有四、五千个字无法释读,往往“义不明”、“阙疑”、“待考”等而备述在册在案而已。就当前被通释的1000多个字中,舛误也有不少!现需着重思考:为什么甲骨文发现120年来“华人圈”这么多的“顶级的”专家学者、甚至“泰斗式”的先辈们没有把这些文字释读完或准确无疑解读呢?依愚见,关键是对“古文字”的思维认知、解读方法不对?。?!对“甲骨文”的功用、定性、定名等各方面不准确?。?!
我经常讲,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如果只有科学的脑子而没有玄灵的心识,那得到的世界就只能是一半,就是残缺不齐的,大宇宙观下的世界是浑然一体的,是物质与意识并存的世界,是阴与阳相融合的太极世界,是宏观与微观相共生的大千世界。倘若抛弃了“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这一基础,那约之甲骨文、青铜器铭符(文、纹)、玉器文、陶文、崖画文等上古文化、古文字的释读只能是一毫米的一毫米的向前推进,或在偏离中而推进并得到不准确的结果而已!
如附图,由于对甲骨文的认知和方法欠佳,这两个颇权威的《甲骨文字典》也就只能出现不一致的文字解读结果了。不要忘了,诸如这些《字典》以及《铁云藏龟》、《殷虚书契》、《簠室殷契徵文》、《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甲骨文合集》、《殷虚卜辞》、《龟甲兽骨文字》、《甲骨文字典》、《甲骨学文字编》、《殷虚文字甲编》、《殷虚文字乙编》、《甲骨续存》、《海外甲骨录遗》、《小屯南地甲骨》、《甲骨金文拓片》、《殷墟甲骨文》等书册前大都有许多大名鼎鼎的“甲骨学”专家学者或学界份量很重的人物给作序推荐,或介绍、导而读之的!
2018年9月10日,我在主讲《从甲骨文字探索中国书法之美——怎么写好甲骨文书法》时说:“古时候结绳、符号记事如同现代科技符号记事、表象、表意、表事、指示是一样的道理,图文以示人间。如今,体制外、院校外的民间的甲骨文研究者人数也急剧上升,颇为壮观,约有万人以上。有人通过字画符号研究,有人通过方言语音研究,有人通过象形特征研究,有人通过舞蹈姿态研究,有人通过考古博物研究,有人通过神话故事研究,有人通过其它途径和形式进行研究。我们相信,高手在民间。或许甲骨文的新的研究突破口就从民间产生,或许用甲骨文打通中西方文化共性、补足人类文化的欠缺就从民间产生。
研究甲骨文还是要多研究一下上古‘神话故事’和‘文化传说’,以及‘中原方言’,留神一下‘古羌藏语’,还有原始的萨满舞蹈等,读万卷书是不行的,还要走万里路,朝拜一些名山大川,在大自然、大天地中感知,打开已有的书本、教科知识框架,让自己脑子发出‘智慧光’,让自己的心识开窍,才能入于甲骨文‘象’与‘意’之道。天垂象,见吉凶。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什么?需要思考的,方可理出形、音、义,以及字法、词法、句法等,‘五位一体,三类同究’,即天、人、地、时、空五位与形(象)、音(语)、义(意)三类的关系?!?br>新时代的今天,国家极其重视文化建设,强调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甲骨学(含甲骨文字、甲骨文书画艺术等)研究一定要打开门户、派别之见,跳出学术的象牙塔和圈圈内的死胡同,更忌讳以“学术研究”的名义拉圈子、玩权威,固步自封,执己成见而迂腐透顶!一一公元2019年10月14日夜杨牧青记于京华 查看更多2019-10-15 10:31:32 16 0 163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连载2)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之叙事曲第二
在“甲骨文非卜辞说”前文中说:“明月从古于今照中天,我写的这些文稿都是相互连环的,旨在为有心、有慧眼者鉴之和翻阅思考?!辈⑺担骸岸月拚裼?、王国维、郭沫若、 若、董作宾、于省吾、胡厚宣、顾颉刚、姚孝遂、徐中舒、陈梦家、李学勤等前辈辛苦研究而形成的一套‘甲骨学体系’要在新时代下予以重新激活。”
激活甲骨学体系,突破固有思维模式,跳出象牙塔,清除、防范学术研究及人文社科项目腐败?!靶滦问葡?,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狈⒒庸愦竺窦涞募坠俏模坠茄В┭芯恐腔壑α浚言级ǔ伤浊倚纬晒碳焉畹摹凹坠俏氖遣反撬怠毙薷?、更正、替换为“甲骨文非卜辞说”。对甲骨文建立新的认知、解读方法,打破学术研究垄断和一言堂,让更多的人对古文字研究活跃起来。
然我知,要将“甲骨文是卜辞说”修改、更正、替换为“甲骨文非卜辞说”,激活甲骨学体系,建立新的甲骨文认知、解读方法,在当下这可能就是一条殉道之路。因为,120年来将殷墟出土的“甲骨刻字”认定为“甲骨占卜刻辞”的思想已经烙印很深了,或者说甲骨文就是占卜辞的思想灌输已经洗了几代人的脑,蒙蔽了几代人的心识,促使社会大众都认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是占卜刻辞。
甲骨文非卜辞说,首先要对社会历史的划分予以重新思考,包括要动用哲学、逻辑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等学科去科学的思考——自有人类以来,果真就是洪荒时代、野蛮时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形态吗?“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用近两三百年才产生的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去框定远古时代的社会状态,解释、对应、判定远古时代的文化历史,从根本上去思考这是对的吗?此处不做讨论,留个话头,仅供思考。
甲骨文非卜辞说,其次要对甲骨文所处的商代及至商代以前的社会状态和文化历史还需再进一步的重新去深层次的探知,不能轻易、草率的就对商代做出“殷商人崇尚鬼神,经常进行祭祀,凡事必用甲骨占卜,所以才留下大量甲骨卜辞”的这种认知和判定。
一定要晓得,在“二重证据法”或“四重证据法”,乃至“多重证据法”的前提下,近现代考古博物的历史记录发现发掘和古有的文献档案的历史记录探究寻因,是要遵循“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这个法则的,反之它们相融性是会很差的。上古打不通,历史的脉络就不好通,若不通,历史就会感冒,就会有症结,“以古鉴今”、“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古有的文献记载和近现代的出土器物清楚显示:古人不比今人弱智,古人的智慧创造是今人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比拟的,不能以今人的认识去认为古人就是那样的。
甲骨文非卜辞说,关键是要对已形成的甲骨学体系的思想认识和思维模式进行重新的激活,重新的释放。如果对某一事物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错误,那就会得出错误的思想,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主流的甲骨学界一直把商代当时办公文书记录、历史档案——甲骨文当做占卜用的卜辞来理解,并对其一错再错的解读和判定。
究其因,这是用汉代以来的“六书法则”、“经学思想”和清代形成的“金石考据思想”及“周秦金文、小篆形体类比法”以“象那个样子”来“一对一”的考释、??薄⑹投?,硬给甲骨文“隶定”出与通行文字在形(象)、音(语)、义(意)上达到连贯一致的一个“字”来。若遇到无法解决的“字”就以科学、慎重的名义和“阙疑”、 “变异”、“变体”、“通假”、“义不明”、“本义不可知”、“久远失传”等说词而给悬挂了。所以,甲骨文至今整理出来的6000多个字,也只能被隶定性的释读出1000多个字而已。
细考之,“甲骨刻字”上的甲骨文并不是每一个字都是能够与后来语义上“字”一一对应的。远古时候,字很少,一个字要表达很多意思或一段历史的。随着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一个字就演变分化出很多个字,字数也越来越多,形成“字族”,至现在已经累积达到了近10万个字。
由于在前辞、命辞、占辞、验辞等以“甲骨文是卜辞说”的认知论主导下,就将《甲骨文合集?14002片/正》中所见的那个“双手供宝于藏室”的“字”被隶定性的释读为分娩的“娩”了(甲骨文“娩”字像以双手分开产道,接生婴儿,产道中的方形像婴儿初出的头形。)由此导读、释义出是商王为了王妃“妇好”生育而做不断做吉凶占卜的事情了(“甲申卜,?鼎(貞):〔帚(婦)〕好娩……”见《甲骨文合集》第五册)。
在过去还不能认识到“甲骨文非卜辞说”的重要性时候,就将“字”的“文”说成是“卜”的“辞”,将“甲骨刻字”的“文”给错误的认识、判定为“甲骨刻辞”的“卜辞”。因是,商代的文化历史不得不在《尚书》、《周礼》等文献的描述下弄成以“甲骨占卜刻辞”为载体、为反映的“崇尚鬼神、凡事占卜”的社会状态了!至于,龟甲烧灼与钻孔等,那是为了更好的自然风干防腐以方便刻字记录做文档使用,就这么简单!
在第一篇中我说:“甲骨文字,特别对上古时期的陶、玉、石、青铜、摩崖等古文字和图纹,是要 ‘五位一体,三类同究<即天、人、地、时、空五位与形(象)、音(语)、义(意)三类的关系>’大宇宙观去认知的,世界不是单一物质世界,不是单一的人为自我认知的世界,也不是汉代以来形成的‘六书法则’能够解决的?!?br>由于不晓“五位一体,三类同究”的深义,所以就会将一些古文字形成的词句表达意思给曲解了。如,王立群教授及众多古今学人在解释祖宗十八代的“耳孙”时,将“耳”字理解为因为距离自己的祖宗太遥远了,从来没有见过,就是耳朵听说。其实是没有明白为什么要“耳”字的妙义!汉初承袭周秦的一些文化礼制,在“族”上用“耳孙”、“鼻祖”之耳、鼻的字,实际上这是与“古麻衣相法”的“五官说”有渊源的。相法是人文之一,指着自己的鼻子就是我自己,就是“天轮一二看初年、三四周流至天城?!痹豆攀贝娜?,以我为坐标,仰观俯察,展开了天象、人文、地理等一系列的发明创造。亦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钡脑熳址ㄔ涤芍弧?br>文字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身份证,器物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户口簿,经论文献记载就像对历史发展录备的口供。文字释错了,文字误判了,那么历史就会出错!
——2019年11月11日子夜杨牧青于北京,今“甲骨文非卜辞说”有关论述,待见《杨牧青:重构甲骨文研究方法和认知的解读思维模式》<暂定题名>文稿陆续发布,以飨列位。 查看更多2019-11-13 10:32:18 13 0 1631 -
孙传海收藏日记 对话
丁元明老总定制年底礼品烙画山水四条屏完工。
烙画山水四条屏分别为:《峡江帆影》《群峰叠翠》《华山问道》《黄山行云》;尺寸40X138CM;
丁总是长期从事外贸产品生产的生产商,"腰缠十万贯"但 产的生产商,"腰缠十万贯"但为人低调知恩感恩,业界领导朋友很多。前天他慕名来到画室,定了大小不等计18幅孙传海烙画艺术作品,做为今年答谢客户和领导的礼品。丁总说现在送礼送酒送钱太俗子了,因为现在大家日子都很富有不缺物质方面的,而真正缺少的是精神方面文化方面的东西,而送这些髙品味的字画其实也是对客户和领导的髙素品位的肯定和尊重,画挂在客户和领导家里他们会天天看到,天天想起送画的人。丁总太会送礼了。 查看更多2019-12-30 10:46:22 4 0 1631 -
2024-01-03 14:54:44 15 0 1631
-
邓澍创作日记 对话
书画联合 《天道酬勤》《见贤思齐》《龙腾虎跃》,邓澍
2018-01-15 11:12:04 5 0 1630 -
2018-07-24 08:42:55 8 2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