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传军创作日记 对话
237号作品第二次设色。装裱后高1.7米,长4.2米。第一幅整体图后为局部图。
2018-02-27 22:37:30 9 0 1648 -
狄峰收藏日记 对话
清末民國時期的名人名家李徽昉的墨寶。歡迎品評收藏。
狄峰 藏品2018-03-20 11:51:46 5 0 1648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新的技法,未干,待续。
2018-05-03 09:13:46 5 2 1648 -
杨洪顺创作日记 对话
岳阳武总为他心爱的孙姑娘订制两幅古典写实肖像油画,他要送孙姑娘一份人生很有纪念意义的大礼,实为难能可贵,我会尽心尽力完成,为武总点赞,肖像定制,经典魅力无限
杨洪顺2018-05-05 14:41:03 7 1 1648 -
2018-06-03 21:26:52 8 0 1648
-
欧凯歌创作日记 对话
久不作梅,今複一試!《暗香疏影》尺寸31.5×40cm
2018-08-14 21:27:22 5 0 1648 -
周顺生创作日记 对话
陈少梅:北风南骨 清俊绝尘
狮子岩图 陈少梅
《画剧》是文旅中国原创品牌文化栏目,将书画与戏剧、戏曲融合,边听剧边赏画,如苏轼“赤壁赋”中所言: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陈少梅(1909年4月),男,汉族,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之家,现代画家。他自幼随父学习书画诗文,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930年他的作品获“比利时建国百年国际博览会”美术银奖,而后开始在画坛崭露头角,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影响力的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
陈少梅在继承传统方面是集大成者,他心怀虔诚地对待所有优秀绘画传统,以北宗为体,以南宗为用,以北宗蓄其势,以南宗添其韵,博采众长,擅长山水、人物、走兽,工写兼长,传统功力深厚。
他不仅仕女图画得好,山水成就也非常高。他的作品始终洋溢着和谐的节奏与优雅的韵律,形成了自己清逸淡雅、刚柔并济的清劲画风,在艺坛独树一帜。
陈少梅老师辞世已四十余年,画界无不为他英年早逝而惋惜。如果天公识人,假其高寿,这位丹青妙手必有更高的艺术造诣,将对中国艺坛有更大的贡献。
号外:花鼓戏是湖南最著名的戏种,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
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逐渐形成故事性较强的民间传说的题材剧目,成为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查看更多2022-06-09 10:02:40 6 0 1648 -
2018-03-11 19:30:09 4 0 1647
-
蒋元生创作日记 对话
每日一画,国画山水画《苗寨印象》,尺寸69*140cm
2018-06-03 19:09:07 5 0 1647 -
董献省创作日记 对话
俗话说,人生在世,难得糊涂。少一点计较,多一点理解。一副《难得糊涂》送给大家欣赏指导。
2020-02-15 15:11:45 5 0 1647 -
袁春宝创作日记 对话
信念就是太阳,理想就是月亮,天下事无可无不可。
画者当无所拘无所束,极度的自由和激情。若未俗事所困,终不可画也。
天地万物皆可数,不可数者谓之混沌。凡属于体及组织构成者皆合于三,如三角三维天地人父 天地人父母子女……;凡属于功用者皆合于五,如五行五脏五指……;(古之谓体与用)凡属于循环往复者皆合于七,如七律如星期……。在此不争论不合于数时谓之混沌,合于数时即谓之道。此亦合于阴阳也,一浑浊一清晰,一隐一显。真空妙有,奇妙无缺,本自圆满。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所以,所有争论平行宇宙……宇宙边界寿命之类的,皆是概念上的混淆。
所以宇宙即时空,无限大无限久。其内为变化不断的万物,万物皆有时空性,因皆在其内因此皆有限度。万物皆以观察者而显化,不同之观察者不同之物象,所以每个人之眼中皆不同世界。不作为一个观察者存在,即融入了宇宙万物之中,本来一体,即无分别之念,无时空断想,即是如来。 查看更多2021-05-12 10:17:07 16 0 1647 -
康笑枫 国画 代理创作日记 对话
康笑枫国画作品《青山隐隐水迢迢水随天去秋无际》【尺寸】102x242cm
2018-01-11 13:36:58 6 1 1646 -
2018-03-06 21:01:41 9 0 1646
-
徐家康创作日记 对话
个个花开淡墨痕,只留清气在人间。徐家康国画
2018-03-23 13:02:42 7 0 164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庆祝建党100周年献礼——当代书画大家杨牧青
导读:杨牧青,号草坪先生、法青居士,生于黄土陇原,现居北京。专职从事中国书法、国画艺术创作和研究,是当今时代难得的一位复合型文化艺术人才。
他是当代书 是当代书画大家,艺术、文化、社会评论家,新时代甲骨文信息综合研究拓展学者,国学智慧与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者,智库决策与资深企业文化战略顾问,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发起者、主讲人,水墨三晋、水墨巴蜀、水墨京津冀、水墨华山与陕西八景·杨牧青书画文化行发起人、主笔画家,曾任多家机构的顾问、专家评委、执行院长和总监等职务。
善甲骨金文书法,工真草隶篆诸体;擅水墨大写意山水,兼人物、花鸟,师法多家,取法自然,作品形成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并多次参加国际性展览,被有关政要和艺术品收藏家、国际友人珍藏,得到业内外青睐。在艺术实践创新的同时涉及文史哲地等,致力研究,究合天人,力倡并主导“甲骨文非卜辞说”和“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提出许多理论主张,撰有近百余万字的文论见于相关刊物和网络,业绩被多部辞书编录。
图片
上图:2017年8月杨牧青在水墨华山书画创作新闻发布会上讲解
杨牧青先生从小起就痴迷于书法绘画和传统文化,并以此为业,鬻画生计,安身立命。及长寻师问道,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写生采风,探知民风,羸弱的身体也没有阻挡了他从广袤的大西北到烟雨江南留下艺术学研、文化传播之足迹,多重跨界,影响力也颇大。
在书法方面,他对真、草、隶、篆诸体皆能,经庙题堂,长篇累牍,既能古朴拙巧的甲金书体又能沉着痛快的狂草大挥。在绘画方面,他深植山水画道,兼以花鸟人物,以大写意山水画著称,运笔苍劲老辣,水墨气象恢宏。撰有《中国书画各阶层分析》、《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中国率真派书法艺术初探》、《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艺术概述》、《书论约言四则》、《简述汉字书法兼议世界文字的艺术创造力》等。
图片
作品名称:伏羲
规格:45cm x 68cm
款识:水火、天地、山泽,华夏之源。伏者象人弯腰察地之象,非人与犬之状,是故伏羲应有“弯腰的人”而引出“父”也。己亥杨牧青于京华。
在甲骨文和金文等古文字研究方面,独具慧见,撰言立论,力倡并主导“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他说:“一个甲骨文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段历史,演绎着远古的岁月沧桑,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不是殷商人凡事迷信鬼神都要去占卜而形成的契刻文字,它是商王朝一种独特的、重要的文字记录方式,是商代人及其之前的文献档案……”撰有《甲骨文字的解读思想和方法要有新突破》、《甲骨文非卜辞说叙事曲·系列文稿》、《甲骨文研究要打破思想禁锢,突破认识瓶颈》、《甲骨文字典编写要注意古文字本源本义本意》、《简析“鎷”字在甲骨文中的疑因》、《鼎说及甲骨文非卜辞说之鼎、贞二字解读》、《从甲骨文“兴”字看“地摊经济”的民生之道》、《当世甲骨文解读与研究误差原因有三》、《吕字是商周及先前时期对“铜”的称谓》、《书画考古甲骨文及学术研究的象牙塔》等。
在艺术、文化、社会评论及诗词文学、易经、佛学、星象地理等方面也很有识见,先后写了许多文论,对一些不良的社会及行业现象毫不留情的批评痛斥,意识超前,文笔辛辣,读来让人深思不已。撰有《中国新诗词思想概要(系列稿)》、《中国易学是怎样炼成的》、《心经解悟/序言》、《天域雪葬的血泪情爱》、《什么样是合格的书法家、画家和书画家》、《还书画界一方净土 书协美协画院应改制重组》、《新时代复兴中国传统文艺需融合发展》、《谁是留守儿童的罪魁祸首》、《中国三亿弱势群体如何发展》、《新时代环境下对中国养老的思考与略见》等。
图片
名称:吴祖作钺
规格:69cmx 35cm
款识:首字诸家释吴似为不妥,包含信息很多非一吴字能明其意,作祖成又释为戎。庚子三月杨牧青于北京。
在国学智慧与上古文化研究方面,他常年累月的书画艺术耕耘过程中,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冷眼时势,理论加实践性的通过举办几十场次的公益讲座、学术论坛,希冀融通东西方文化的共性,从上古文化源头着手,调和世界矛盾,力倡并主导“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以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为出发点,以华夏文化溯源为主体,辨析世界文明来龙去脉,梳理上下一百万年人类上古文化脉络,探究中华文化五万年路径,确立中华文明三万年观念,改观中华文明五千年及至八千年的欠准确说法,向海内外发出倡议,期以有益人类社会发展。
在“上古文化”研究方面,这是近多年来他除了书画艺术创作之外付出汗水最多的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其中许多论断都是超前的,并足以令人不得不深思的。撰有《文化兴国强国需从尊重文化礼敬文化人开始》、《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文明进程是1+5格局》、《必须要正视文化对抗力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山海经新解(陆续)》、《人类上古文化谱系表/研究导读》、《探清黄河流域山山水水,明白华夏文化文明万年史》、《探究三皇五帝新序位,有益中华文明血脉畅通》、《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出生地究竟在什么地方》、《尧王大禹行迹路线考》、《简说夏及夏人起源(修改稿)》、《让陶器说话:改变人们对文明标准界定方法与认识》、《剔除中原中心论和四夷说则可探中华文明之源》、《现代科学思想与传统文化思想之谜径说第一》、《全球首发:破译贾湖遗址16个符号文字》、《何尊铭文书法鉴赏及铭文新考微言》、《古上党 发鸠山 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之考略》、《神人共识系列之共工怒触不周山》、《黎城西周黎侯墓群M8墓葬出土的青铜圆壶铭文略释》等。
图片
名称:书法
规格:50cm x 100cm/5平尺
款识:建党立国,民为其根。二0二0七一之际,杨牧青于京。
附议:该作品为庆“七一”活动而写,揉合了多种书法形体进行艺术创作。其中,建取金文;黨取睡虎地秦简;立、国、民、为、其取甲骨文;根以甲骨文和小篆为体。边款小行草,通幅在不失书法艺术法度的基本原则下而书。笔不新,墨不浓,纸不华丽,用笔贵大气,结体忌刻意娇作之媚态,忌狠刹劲儿。古人言“平和简静者上,剑拔弩张者下。”这也是我常言的中国书法率真派艺术之理念。此处“派”非派系、宗派之派,是为表达一种书法艺术风格风貌的“派”而用的词义。
在智库决策与资深企业文化战略顾问方面,他立足现实,针对问题,进行锐思,以文促商,以商养文,也是最早进行企业哲学研究者。在他的“九维思维”、“三赢策略”学术认知基础上以“公平、道德、和善”为主线,提出“打破双赢共享模式,走向三赢多边发展”新思路。通过对企业哲学命题分析,使人们更多去认识、研究、应用企业哲学,发挥哲学在新时代的作用。很早之气他就撰写了《有关三赢的几个问题探讨》、《企业哲学问题的引申》、《企业哲学研究与实践》、《企业哲学研究导读》、《企业哲学研究纲要(简述)》等。
杨牧青先生的艺术、文化、社会生涯,让他有了一般常人不可具备也不可多得的人生磨练,虽然付出的代价是艰辛无比的,但获得的果实却是沉甸甸的,从理论到实践,从业内到业外,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他常说:“人活一世,草木一宿,莫问收获,但求耕耘,行之无愧,能做多少算多少罢了?!苯昀矗谒⑵?、主讲的“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走进全国重点社区/院校/企业”活动和他发起、主笔的“水墨三晋、水墨巴蜀、水墨京津冀、水墨华山与陕西八景·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活动及“以甲骨文境象漫游上古文化文明系列讲座”活动过程中,他深入社会生活,不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和精神指引下,他紧跟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文化兴国战略倾注心血服务于人类文化终极事业,可谓是筚路蓝缕、义无反顾的担负起一个文化艺术人本有的责任和义务。最后,愿杨牧青先生继续能够用他的一枝妙笔绘出大千世界的更多精彩,满腹经纶的文辞写出现实社会的更多景状!
图片
名称:水墨国画
规格:68cm x34cm/约2.3平尺
款识:天元一气归。戊戌杨牧青于京华南郊。
名称:黄土情深
规格:136cm x 68cm
款识:黄土情深,庚子初春杨牧青于北京之南。
备注:本文参考了《专记:新时代甲骨文信息综合研究拓展学者杨牧青》、《笔墨天地显春秋:杨牧青书画艺术之管见》、《杨牧青用上古文化精义反哺中国书画艺术行由记》、《九林全球艺术集创专访:杨牧青书法之说、杨牧青绘画之谈、杨牧青上古文化之论》、《薪火循迹:杨牧青学术观点简说(11项)》等,以上作品摘自《2021辛丑:杨牧青书法国画作品艺术集锦》,“红色学研组”在此一并耽谢! 查看更多2021-03-05 16:20:05 9 0 1646 -
孙静涛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水墨荷花系列,辛丑年夏月画夏荷。
孙静涛作品,请欣赏。2021-09-10 12:00:20 3 0 1646 -
魏太兵创作日记 对话
河南开封一套也完成。
2018-02-17 20:10:20 3 0 1645 -
袁峰生活日记 对话
2018年二月二龙抬头……祝北京龙文化促进会书画联展成功举办!
2018-03-23 22:21:18 6 1 1645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笔墨的继承、借鉴、创新》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之(69)
焦墨画讲究笔墨传承。继承、借鉴、创新,凝练艺术语言,恰当融合现代意识,逐步营造自我境界,正是我自己多年习画、独自摸索的一点体会。对 、独自摸索的一点体会。对传统绘画,严谨、愈来愈情有独钟,繁复缜密、精致笔墨,精神境界。难以述说的愉悦。对传统的研究和继承。又时时告诫自己贴近现实生活,注意与古人拉开距离,这是师古的轨迹,也是不同阶段体味传统的收获。
过目难忘的石窟写生,此即师造化之功。作为焦墨画代表,气质具有典型的现代审美情趣而朴拙,更自信地追求自己的审美理想。生活感悟使创作渐入佳境。师法自然,注重直观感觉和体验,表述对石窟佛陀亲和感,是我焦墨画创作的必经之路,这条路前有古人后更有来者。焦墨画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佛陀的对话,强调对焦墨画作多维角度的审美观照?!盎坏ü?,当法自然?!背缟凶晕乙馐兜谋硎龊蜕煺?,始终情系中国四大石窟采风写生。在浑厚苍芒、苦苦寻找我的感受,创作我的作品。
在这份真实与关照间,在沉着与空灵中,无拘无束,置身法外,畅神悠游。反复观察、归纳、凝练,纯化艺术语言,其线性化的艺术语言要炉火纯青,要淋漓尽致,要纯化焦墨画的语言、俨然成了神秘力量。
我的顦画也在努力寻找自我,力求从整体上造就一个全新的视觉效果和力量,在线、点、面,墨块的交织中,恰当地发挥润的空间,笔线、墨点、黑白现象、笔笔生发,交织映掩,游离散布,不拘形式,韵味精妙,积极求变,臻至完美。恰当地融合当代意识,是力求一种新的、有难度的、在内涵上追求平和、温润、浑厚、松灵的精神气质。只是为了营构一种自我追求的境界,一种焦墨画精神境界,一种博大的柔情气概,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享受,一种“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的“神”、“韵”得以体现的追求,这是我在继承发扬具有中国精神气派的民族绘画道路上的一点努力,尚奋力进行着。(马培童写扵北京) 查看更多2019-01-07 20:41:09 11 2 1645 -
已认证2019-03-18 21:00:52 16 0 1645
-
2019-11-08 09:05:37 4 0 1645
-
2020-04-29 11:52:32 5 0 1645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张萱”--潘玮萱评鉴马培童(11)
张萱(见图一)唐代中期画家,陕西西安人。主要活动于唐玄宗时期,曾任史馆画道。宫廷画家,擅长鞍马、宫苑、屏幛、士女等题材创作。
张萱仕女画最大特点能 r> 张萱仕女画最大特点能够揭示人物心理状态,通过画面形象地将人物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对于画中的点缀景物精益求精,与画面相统一,起到突出主题作用。
张萱目前已无作品传世,辽宁省博物馆所藏《虢国夫人游春图》(见下图)卷和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所藏《捣练图》(见下图)卷虽非其亲笔,然均为宋代画院高手摹制(或曰赵佶摹),画法风格当保留有较多原作成分,是研究张萱艺术风格的重要依据。张萱人物创造了一种“游丝纹”,这种线条细劲流畅,连贯有力,古拙圆浑,十分适于表现唐仕女的各种形象。
马培童以下几幅作品,除了表达不同人物的各自内心情感,在用笔的运线上,以刻石皴法,刀法变笔法,中锋运笔,所绘线条,细劲连贯有力,平滑、圆润、流畅舒展,有张萱“游丝纹”之余韵。(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0-06-22 15:40:09 8 0 1645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录苏东坡词《菩萨蛮 七夕》!人间日似年!
2020-12-11 21:06:32 5 0 1645 -
2021-02-02 15:42:47 6 0 1645
-
2021-02-25 10:45:21 6 0 1645
-
叶向阳收藏日记 对话
海南省五指山市举办《念党恩敬国魂建党一百周年“山海情”美术作品展》。北京书画家叶向阳的国画作品《万山红遍醉金秋》应特邀参加展览。恭请亲朋好友共同分享。
2021-12-02 11:26:48 8 0 1645 -
2022-01-30 18:27:10 4 0 1645
-
任清宇创作日记 对话
昨夜做梦,梦见几十张国宝级名画,看的正过瘾呢手机来电铃声把我从梦中惊醒……,后面的好画没得看啦!
2018-01-02 11:37:03 5 2 164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
规格:168cm×68cm/8平尺多
材质:白宣老纸
款识:浮影逰记。戊戌(2018年)初春杨牧青于北京。
钤印:杨牧青?。ㄒ跷模┎萜合壬ㄑ粑模┭菇钦?吉祥(阳文)2018-02-09 10:54:39 2 0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