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儒家是什么?一句话,儒家就是奉周礼为尊的学说,因此我们自战国未至今两千多的“正史”记载历史就出了问题!
舜囚尧不光彩,秦帝国不能奉周礼,所以压抑秦史!
禹赐嬴姓,周封秦地,有大问号的呵?。? 有大问号的呵?。〖坠俏挠小扒亍弊治蕖百弊?,即有也勉强像“龙”字,在西周早期《伯卫父盉》中才出现似“嬴”字的金文字形,这个字都经过许多古文字专家“隶定”了的,现在有专家又将西周的“嬴”字破译为 “蝘”字(是蜥蜴的叫法)……能明白这是什么原因吗?!!
所以禹赐嬴姓不成立,周封秦更不对??!倘若周礼周史倒塌了,那儒学就没根了,儒学没根了,那两千多年的封建道统、人伦等就是胡扯了,那圣人就没颜面了!!
这就是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毛为什么要批林批孔的关键处??!万古二帝,后者更伟大!!
愚史训化愚学者专家,又写出愚民史??!太可怕了,我们也一下子明白了五、六千年前的“帝”为什么要玩“绝地天通”的那个事了!!
人类上古文化文明一旦解开,那我命也休了哈!不要忘了,这是陨石上的文字(图片不便公开),,,有人说造假,若能在陨石上造假出这样文字的人还需要去造假吗?!我破译第一个字是 示(且、祖)……第三字是鹿……太可怕了人类上古文化文明历史!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8-12-31 17:17:32 4 0 1653 -
2022-07-19 16:10:17 32 0 1653
-
胡宝成创作日记 对话
刚画的《事事如意》98x50cm 国画 喜欢的可收藏。
2018-01-20 13:36:55 2 0 1652 -
王征明创作日记 对话
王征明国画新作,尺寸54x39
2018-03-07 12:56:37 3 0 1652 -
李牧创作日记 对话
68/68事事如意
2018-03-29 09:06:32 4 0 1652 -
王立军生活日记 对话
“直播让胡路”走进王立军写意花鸟画工作室
2018-04-05 06:40:18 3 1 1652 -
叶日兴收藏日记 对话
昨天广东书法院办公室主任范桂觉赠给我三幅作品。
2018-05-06 19:20:29 4 2 1652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雨后芙蓉山》;
吃着保定驴肉火烧,画着楠溪江的山水,我却在徐州的画室,奇妙无比。
芙蓉山下画芙蓉,
芙蓉金宋诀胜雄;
隐约八百跳楠崖,
大笔横扫起苍穹。2021-09-03 15:39:06 11 0 1652 -
李牧创作日记 对话
花鸟画《梅兰竹菊》两套屏风,客户定制,已经完成并交付,拍照留存。有差异哦。
2018-01-12 21:06:00 7 1 1651 -
胡宝成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类《醉春》《春韵》《紫气东来》,今日刚作的四尺斗方68/68cm有喜欢的可预定
胡宝成 作品2018-04-03 15:26:33 12 3 1651 -
李小建创作日记 对话
志博云天
2018-03-18 19:02:29 5 1 1650 -
祝汉山创作日记 对话
《牧牛富居图》,140×70,祝汉山国画作品
2018-03-28 13:15:57 2 1 1650 -
2018-06-29 11:42:22 5 0 1650
-
王涛创作日记 对话
习作,走过的每一步都作数!
2018-08-13 09:59:41 5 0 165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艺界专访:杨牧青用上古文化精义反哺中国书画艺术行由记
近日,对著名书画家、国学智慧与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者杨牧青老师进行访谈,在采编的时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亘古久远,中 久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无限。
采编:杨老师好,您从职业书画艺术到国学智慧研究与文化传播,再到企业文化战略决策及民间智库建设推动和建言,数十年来做了许多展览、论坛、讲座、沙龙等活动,撰写很多文论,言辞犀利且富有创造性,从上到下,在业内外影响很大。近两年来看见您涉及人类上古文化研究,并经常在朋友圈能读到您分享的一些随记,有时读来颇受启发,那请您谈一谈有关人类上古文化研究与您现在书画职业之间的关系。
杨牧青:好呵。其实人类上古文化研究与书画职业之间的关系并不矛盾,脑手同劳作,是相得益彰的。通过人类上古文化研究可对书画艺术的创作有一个极大的帮助和启发作用,这也是一个自我文化修养和学识涵养的沉淀积累过程。
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子,那书画作品的艺术性只能是虚浮的、花哨的,甚至是献媚的、忽悠人的。对于从事中国书法、国画艺术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真正的来说,书法、国画这两门艺术本为一家,同源分流,道为一,技为二,画中有书,书中有画。元代书画大师赵孟頫力倡复古,言述书画同源,按我来说,估计他也是在中晚年的时候悟到了书画艺术必须要向上古文化精义去深入的。
古往今来,许多艺术成就巨大的书画家,他们的文化底子都是很深厚的。远的不说,就近现代来说,如康有为、吴昌硕、王一亭、徐悲鸿、弘一法师、林风眠、黄宾虹、诸宗元、潘天寿、李可染、叶恭绰、沙孟海、石鲁、吴冠中……等,无一不是满腹经纶,饱学之士,他们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易道儒释、医史哲地,可谓是样样通晓,跨界融合,有的学贯中西,有的执教传艺,有的出入宗教、慈善、社会活动,有的以图实业报国,力挽民族狂澜,这些先辈都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
采编:哦,这个关系的确不矛盾。那么如何将您所说的人类上古文化精义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去融会贯通呢?或者说将人类上古文化精义具体到艺术的实践创作当中去呢?
杨牧青: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自性上去感受、去感悟,慢慢的理解,慢慢的品悟,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修正理论。
人类上古文化研究在我来说,是以中华文化文明为主,以西方文化文明为辅。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是有限的,我在职业书画以生计安身之际,唯有综合分析,察其微妙,撮其要点,抛砖引玉,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精义,就是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也就是精义入神。这个“入神”很重要,是建立在“精义”的基础上,如果从事中国书画艺术的时候不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洗礼灵魂,不能入神,洞彻于心,经常走神,玩世游戏,那么笔下所得艺术作品就是虚浮的、花哨的,甚至是献媚的、忽悠人的!
采编:近段时间里,读了您撰写的一些文稿,观其内容丰富,涉及学科很多,涉及面非常广,有的言辞表述或过于深奥让人难以理解,有的言辞叙述则颠覆以往的观念。请给我们再谈一谈有关人类上古文化研究的事情吗?
杨牧青:奥,关于人类上古文化研究的心得体会,一般情况下,我都会及时的整理发布在公众号或博客上,或朋友圈、群里,有心的人自会去搜寻阅读,至于有的内容不好理解,这是需要知识面的综合学习。
人活一世,草木一宿,能做多少算多少,行止无愧。自癸酉年动了人类上古文化研究的念头至近两年才着手以来,说真的,这个过程是非常值得回味的。我们被称作“体制外”、“院派外”、“非权威”的民文、民艺、民哲、民科……“民”来说,虽然颇为清苦但很充实,乐喜常在。因千百年以来“为万世开太平”是对的,因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正确的!
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热爱人类文化文明,必须先要从热爱历史、尊重历史、热爱文化、敬畏文化、勤动脑筋多思考做起,在自己先祖的历史、文化的“自信”中建立起良好的认知度与热爱度,多反省,不能把自己老祖宗流传了上万年乃至几十万年的“文化承因与神话记载”自我聪明的就认为是荒诞不经、封建迷信的,或不科学的,不要把文化与文明的定义方式和界定标准给弄差错了,不要拿“米原器”丈量古人的所有长短,古人有古人的法则,今人有今人的法则,关键是这两个法则的交替、弥合处是怎么定量、定性、定论的,这个一定要弄明白。
对人类上古文化来说,其实这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劳作量大、任务艰巨的学术探究事情,更是一个很大很大的人类文明探源工程,不仅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问题,需要全世界最有智慧的人士来完成,涉及到当下75亿人口及至100亿人口到来的整个人类终极发展问题!
我说过,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文字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身份证,器物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户口薄,经论文献记载等就像对历史发展录备的口供。梳理上下一百万年的人类上古文化脉络,探究中华文化五万年的路径,确定中华文明三万年的观念,亟需改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及至八千年的欠准确的说法。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文明交流互鉴”的良好契机下,相信全世界人都会做的更好!
藉此我再说个话题,以供思考:
中华文明源发地在中原、在两湖、在晋陕、在甘青、在冀辽、在巴蜀、在良渚等论说,均存在着偏见性含地域性的自我认知,加之“文旅产业经济链的利益促动”,各区域各地均争”文明源”,反思之,及至“满天星斗说”也不是同时同步诞生的!
若看一看3万年到4千年前之间未次冰河期的中亚、东亚、东南亚地理水文+气候+星辰天体移位等方面的变化就知道了。地球绕“黄极”一圈约需2.6万年,10万年后北极星已不在北方了,如今青藏高原及帕米尔高原还在逐年抬升。
若翻开世界地图对照着中国先秦古籍文献记载,其实中亚、东亚、东南亚这“三亚”才是真正的上古中国(华夏)区域,比现在的中国区域大的多,也就是“古中国大昆仑”概念,也就是“昆仑……众神所出焉”的文化叙事与历史记载,亦即,人类上古文化文明的轴心时代在昆仑山区域!
上观天文,俯察地理,才能讲人文,有了人文才能谈文明,文化文明血脉相承。文化、历史方面的书写的厚、写的多,不一定就是“明道”的,所谓的国际学术界对“文明”界定标准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以欧美人思想意识主导的“国际学术界”放弃比文字、青铜、城邦更早的“古中国”日月观象、陶器玉器、穴处巢居、渔农择栖等人类先祖的文明创造不言,真是割了人类上古文化的头,斩了人类上古文明的腰,截了人类上古文化文明的脉络,否定上古人类智慧创造是现代人在给自己创造的文明做标榜、抬身价而已!
唯物论+考古学+进化论+DNA分子学……等近现代兴起的所谓的科学并不完全是定论,可作综合信息与启思研究的参考。要明了人类上古文化文明的状态,必须先要打通人类上古文化脉络,这要涉及二、三十个学科的知识面与认知点,去相互佐证、去相互参究,找到归于同相的坐标点,并且还需要“思想意识”方面的“玄灵思维”天赋,然后再加“科学实证”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
当然,这是全世界性的人类第一号大工程。人类的文化与文明的根,若不清不实靠,那魂就会飘荡无着落,及至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就会没有自信的文化可言,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就会相互争执,各执民族之见,取舍难以见底?。ū疚牟杀嗪赂磺?,艺界网创办人、总编,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2019-06-04 17:49:04 5 0 1650 -
董献省创作日记 对话
《众志成城》我爱你中国,绘制长城一副。携手同心,共渡难关?;队蠹抑傅?。
2020-02-15 14:17:57 15 0 165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大写意国画《道不虚传,法不妄显,师不藏情》;
规格:136cmx68cm
款识:道不虚传,法不妄显,师不藏情,庚子春杨牧青于京华。
附议:点、线、面是东西方绘画的共性,若于中国大写意水墨画 大写意水墨画艺术来说,其似乎更胜几筹,不以写实而胜于写实之感,盖因六识通融的原故!然而,其技、其术、其巧、其思之造化,需从书法累功、读取残经破卷与体悟自然山川中出,假令王维、梁楷、徐渭、八大、石涛及至蒲华、老缶、黄宾虹诸辈天降之英华,旷世之奇才,亦不离依此造化而彰显世道人情,寄点线面之于心田矣!
余今言,所谓大写意者,是中国水墨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小写意及至工笔壁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需要将书法与画法融汇贯通,是对传统的笔法、墨法、章法等在解散创新中升华拓展,是写的一种文化心境,是胸怀天下的情景增益,并不是简单的技法炫酷与色彩空间的垒积!详见《杨牧青:什么是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一文有关论述。 查看更多2020-04-06 13:01:49 4 0 1650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苦其心志(80)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
焦墨佛像人物画最难。难在何处?难在造型和枯笔渴墨骨意。只有通过主体的情感转化,才能抵达艺术高度。
苦其心志,这是一个相当煎熬且漫长的过程。因此,对于 其心志,这是一个相当煎熬且漫长的过程。因此,对于焦墨人物画家来说,不论是笔墨形式上的传承研究,还是创作实践中的能力培养,造型无疑是我穷其一生的探索。
吸收借鉴西方严谨的造型、透视和比例关系,将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与其融汇贯通,使焦墨人物画不仅在思想情感内涵上,还是在笔墨语言风格境界上,大大增强了焦墨人物画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开创了中国焦墨艺术全新的画风。有着扎实的基本功,有着丰富的写生能力,在浩瀚博大的焦墨世界里,在绘画的路途上披荆斩棘、艰辛探索、潜心研究,通过不断刻苦实践,把发自内心的真诚感受注入到绘画中去,使笔下的人物生动感人,真正达到了笔墨传情。
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肩负历史使命,怀揣赤热的情感,创作了大量反映历史、反映民族精神风貌的具有震撼力和时代价值的不朽作品,成为时代的记忆和坐标。 查看更多2021-06-11 16:50:43 12 0 1650 -
2023-01-30 17:36:27 24 0 1650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行书录白居易诗一首《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023-04-29 07:34:27 22 0 1650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一叶足以骚天下,何必满纸说蛋疼
2018-01-25 12:01:56 4 0 1649 -
已认证
尚建国生活日记 对话
闲话闲说;
前两天,顺道参观茅台集团,后来又随缘去洋河(苏酒)集团走走,作为陕西人,看外地名酒自然就联系到“西风”,不是我妄自菲薄,西风酒当然不配与茅台酒争高低,但当年与洋河大曲可是同时被评为八大名 大名酒的!影像中西风酒还优于洋河大曲,经仔细了解;
西风酒去年营销额约为36亿左右,
洋河酒去年营销额约为300多亿!
无须多说,个中差距,不是一点点??!
一个智商正常的人,到了该成功的年龄,还没有成功,一定是有原因的!
如果还继续待在过去的环境里,用过去的思维、想法、做法,肯定只能得到过去的结果!
但凡想要突破,就必须调整思维、改变环境,变革圈子来改变步骤、行动,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要有成果,必须学习、紧靠有成果的人!
尚建国随笔 查看更多2018-05-05 09:16:48 11 1 1649 -
已认证2018-05-10 18:32:23 12 1 1649
-
刘玉坚创作日记 对话
“休名尋樂山寺,琴棋書畫避俗。我與日月共渡,觀山取水安閒?!币灰粍⒂駡?
2018-08-24 14:08:01 14 0 1649 -
甘庆琼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写意花鸟画《朝晖》,尺寸四尺对开36x138cm,请欣赏
2018-10-09 14:56:11 6 0 1649 -
2019-04-24 11:55:07 6 1 1649
-
周鹏飞创作日记 对话
“放眼再读史,闭目且养神;”今天酒大了,挥写一幅,借此散醉!
东坡曾曰:东坡醉后、觉酒气沸沸从十指出……!信?!2019-06-22 21:38:50 4 1 1649 -
已认证2020-03-24 11:38:40 3 0 1649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何人可乱吾心境,何事让吾悲春风;
心有堵塞,即使代表先进的,创新的作品也难免出现不那么空灵,作为一个热爱绘画的画家,被人为的干扰,也继续坚持的画下去,因为国家大力提倡,我们续写传统,在法律范围内使 在法律范围内使其发扬光大。
纵使外部风云多变幻,哪里敢偷得浮生半日闲。
把所有的精华与垃圾通通揉碎打烂,心无旁骛的专项训练,把不是艺术的艺术变成艺术的艺术,不修边幅的正本清源,不在乎各种不满意的现象,更不在乎现在看起来满意的现象,打破一藩篱制约,把低的不能再低的人拉上来,把高得不能再高的人拉下来,只对自然睁眼,模糊看待不必要的批判,打倒已经存在的价值观念,开发没有或者一辈子都不曾用过的脑细胞,实现少数人寻求的内心感到说不出又能表现的艺术,就如同哈勃望远镜一样了解宇宙。
始,中,终的规律,一直走下去,即使被黑洞吞噬又当如何?
附:国画山水画小品新作《清雅》,请欣赏。 查看更多2020-05-11 15:44:24 16 0 1649 -
李小建创作日记 对话
录宋王诜诗词
2018-01-11 10:41:48 5 1 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