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光荣创作日记 对话
四尺斗方,《花开富贵》,作者田光荣
2018-02-10 20:03:18 1 0 1639 -
陈锡顺创作日记 对话
画的折扇,罗浮山外月如弓,翠羽飞来一笑浓
2018-03-05 21:29:36 8 0 1639 -
高志刚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创作《虚怀若谷》
规格:四尺斗方69x69cm。
材料:白色宣纸软片。
高志刚作品2018-05-06 11:03:23 5 1 1639 -
已认证2020-07-25 19:34:17 25 0 1639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郭熙”潘玮萱评马培童(35)
郭熙,河南温县人。熙宁年间为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善画山水寒林,初学李成、范宽一派,山石用卷云皴,树大作蟹爪状,后融贯南北画法,终自成一家。
郭熙 终自成一家。
郭熙主张山水画表现的景物不但要可行、可望,而且还要有可居、可游的特性,并且提出许多山水画规律性创作方法;
郭熙主张师法自然,对自然山水要观察体验,探索其变化规律,要画出四时朝暮时分、阴晴雨缺之变,这无疑较前人的画论前进了一大步。在创作方法上,要求注重表现出景、思、情、意,经营位置,合理安排山、水、树、石、草木、烟云、道路,使之达到创作者所要达到的审美标准。特别是关于山水画三远法的提出,更是其绘画理论高度进步的重要标志。
他还主张对前人传统要兼以并览,创作态度要严肃认真。
郭熙是李成之后,把中国山水画创作推向表现更加真实细腻的微妙变化境地的人,并赋予它以强烈的感情色彩。作为职业画家的他也受到了苏轼、苏辙、黄庭坚等文人的赞扬,他们都有吟咏郭熙作品的诗。他的《林泉高致集》由郭熙叙述,其子郭思整理编纂而成。这本书不仅对前代山水画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更有许多补充与发展,从而成为古代绘画理论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郭熙代表作《早春图》(见图一)图中描绘山间雾霭浮动及旭日照射的情景,细致而生动地刻画了严冬刚刚过去,春天悄然来临的微妙变化,颇有淡冶如笑之情趣。
马培童以下焦墨焦彩山水作品,有郭熙余韵,能体现郭熙山水画的独特技法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呈自然山水体貌结构及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中的变化特征,去发现和塑造山水的优美艺术形象。如作品《雨夜翠山》、《春到山草间木知》、《蒙山之晨》、《湖山湖之春》、《春韵》、《蒙山祥云》、《祥云凝紫》、《秋韵》等,除了以上所述,这些作品,气势雄伟,为观者呈现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境地,马培童注重这些山水特征带给人的感染,在继承和发展郭熙的绘画理论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
(潘玮萱写於上?!?/span> 查看更多2021-08-10 11:48:42 14 0 1639 -
已认证2021-08-18 11:56:29 15 0 1639
-
李伟强生活日记 对话
花开正当时
广东南山书画研究会书画作品展,将于2024/4/3/至4/13在广州文化公园第九馆(中心台右侧“画苑”)举办,欢迎诸位及同好光临!2024-04-07 14:35:45 24 0 1639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野性难寻
2017-12-27 10:30:49 4 1 1638 -
王根权创作日记 对话
《厚德载?!?emsp; 王根权
2018-03-06 22:47:25 7 0 1638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笔刻历史,传承文明—— 马培童焦墨画石窟写生记?!保?8)
焦墨画石窟佛像,佛是用来供奉的,要发扬佛文化,比如佛语、佛经、佛诗或蕴涵佛理、佛性、禅机、禅意的诗、联、文、画等,佛是仁慈的、祥和的 、联、文、画等,佛是仁慈的、祥和的、清净的,同时也是神圣的。
我的佛像作品能调节人的心态,提升人的境界,从中悟出许多佛道禅心,我在创作佛像时应该用心去体悟。
总之,有关佛像起源和创作诸多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我总结和研究,诚待有志于佛像研究和创作、进一步的挖掘。佛像的创作、我与书法用笔、和汉画像石刻的刀法变笔法中的某些要素挂起钩来,要讲究其艺术性,有气韵,有刀刻味,也有疏密、对称、平衡关系,线条的曲直、粗细也要讲究,才能算的上石窟艺术。
当然风格的工细与粗犷是有的,但要有艺术语言,既要有佛像的庄严、肃穆、生动与灵气,又要有虚实、奇正、开合与骨肉关系。
至于说作者要胸存慈悲、沐手净心,才能画出心中刹那感悟到的佛之妙相来,佛像的创作,首先要对佛文化知识有所了解,要对传统佛像造型从风格、内容、服饰、姿态进行深入的研究。
比如魏晋时期的佛造像与唐代佛造像的不同,藏佛像造型和内地佛像造型有区别,再比如佛祖、达摩、观音以及十八罗汉等的造型都是有明显区分的,另外对石窟佛像有关的法器如莲台、菩提树、佛珠、佛光,等都要有所讲究。
在笔法、构图等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大胆创意。创作石窟佛像走进柬埔寨吴哥石窟,和中国四大石窟,各具特色,作品有明显的我个人风格特点,开启了当代画石窟佛像个人风格局面。其风格亦如其书法用笔、对刀法变笔法等进一步的拓展。 查看更多2019-05-18 20:29:30 25 0 1638 -
2023-06-07 17:17:39 23 0 1638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录苏东坡瑞鹧鸪观潮!
2020-05-28 22:10:58 7 0 1638 -
刘长亮创作日记 对话
趋吉避凶是每个人的本能,超越吉凶是一个人的能力,需要一种智慧。
2017-12-14 21:48:39 3 2 1637 -
甘庆琼创作日记 对话
时光深处,屡屡墨香,感慨流年的轻逝,而青花瓷不因时光流逝而褪色,保持其永恒的美丽。。。
2018-08-24 21:17:30 6 1 1637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境界与心灵-刻石皴法佛陀主题焦墨写生创作精神》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童心写历(94)
我的焦墨画题材是构成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鲜明时代风格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焦墨画艺术对客观世界 ,是焦墨画艺术对客观世界的选择、加工、提炼、高度概括凝练而成的,是展现自己聪明勤学才智与智慧并存的内心感受和依托,丰富作品内涵,甚至填补近现代名家作品中不曾表现过的新题材、焦墨佛造像,刻石皴法,新形式、新风貌,领悟事物的本质特征。
“焦墨艺术来源于古老的传承,和大自然写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自然山川石窟佛陀是我的创作源泉,也是寓意抒情的载体,是心境与意境的碰撞、交融,最终都要托付枯笔渴墨,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艺术语言,和个性的“造化之物”,“象由心生”,“境由心生”,“由心造境”,“抒写性灵”,是心灵深处的声音和人格特质的表现,这就是我的刻石皴法佛陀主题焦墨写生创作精神,也是焦墨画的核心价值和灵魂所在,这样的作品,才能够谈得上具有品味、境界和智慧……“艺术不仅仅愉悦人的眼睛,更要愉悦人的心灵”。
——马培童记 查看更多2021-08-10 11:36:05 15 0 1637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李亚南书画工作室作品
罗汉四条屏 尺寸140cmx35cmx42020-03-03 20:47:50 3 2 163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大写意国画《闻远知近》
规格:137cm×70cm/8平尺多
款识:闻远知近,庚子杨牧青。
附议:读经思考,写生观察,体悟世情,观天鉴地,穷通阴阳,游历河山,挟术以宣化文明是一个中国书画家 个中国书画家的终生大事,非此不以名之为中国书画家矣!其理如同揉面,越揉越筋道,然不得揉面法,则将面会揉死,以而于无面味,只能摊个死面饼。约之,此亦水墨之法,亦如戏曲之唱念作打,虽锣鼓喧天而不能字正腔圆,仅落个胭脂水粉面目而已!(可参阅《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及有关论述。)
概叙之,点、线、面是东西方绘画的共性,若于中国大写意水墨画艺术来说,其似乎更胜几筹,不以写实而胜于写实之感,盖因六识通融的原故!然而,其技、其术、其巧、其思之造化,需从书法累功、读取残经破卷与体悟自然山川中出,假令王维、梁楷、徐渭、八大、石涛及至蒲华、老缶、黄宾虹诸辈天降之英华,旷世之奇才,亦不离依此造化而彰显世道人情,寄点线面之于心田矣!
余今言,所谓大写意者,是中国水墨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小写意及至工笔壁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需要将书法与画法融汇贯通,是对传统的笔法、墨法、章法等在解散创新中升华拓展,是写的一种文化心境,是胸怀天下的情景增益,并不是简单的技法炫酷与色彩空间的垒积!(详见《杨牧青:什么是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一文有关论述。) 查看更多2020-05-12 11:17:15 4 0 1637 -
2020-08-06 16:28:07 14 0 163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谈甲骨文所见“尞”字之缘由一一有关部门悬赏说破解、释读一个甲骨文可以奖励十万、五万的,当然需要两位权威人士推荐的关系和按格式套路写论文的。其实,花这个财政钱是有点不应该的,破解、 释读甲骨文等古文字不是靠悬奖能解决的,是要靠学人的心智、学人的奉献精神与理性的科学态度和慧眼识人才的本性本能。当今社会/民间需要更多的资助力量倾斜呵,太多的金钱、权职诱惑是不大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图片截自<汉典网>
因近日群阅有甲骨文研究者说讲“尞”字如何如何的……细察听之,其说未能明字究竟,故余有此说:
这个“尞”字甲骨文中多见,常出现“尞三牛、尞三羊”等刻辞的记录,实际上是人与天沟通的一个行为过程,与天上的星辰大火星、与古代天文官祝融火正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左传》记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碧仗剖鲜堑垡?,阏伯是商契。<题外话,这位商契应是玄鸟生商的玄契,契不仅是“祝融火正”的天文官,而且本身就是搞图文契刻并具有司法契约性质的“能人”(所以商代甲骨文为什么要契刻保存,这其实是根由之一。)契的先祖是来自红山文化后期的大祭祀。因气候变化,北方逐渐降温,大象等动物也南迁,由是商的先祖族群就也南迁,从朝阳、北京西山、石家庄、蒿城、辛集(古时候其实就是皮货牛羊交易之地)邯郸、濮阳至商丘、亳州一带,到了帝尧时被封在“商丘”实为濮阳/也就是颛顼的陵墓帝丘,等于变相的让契守尧的先祖陵园地,今商丘市是宋国的原地,后只不过被商王朝统一管辖了。)
根据甲骨文所见的这个“尞”字来看,殷墟甲骨文字至少是上接其前两三千年的黄帝/仓颉文化与文明的传承啊!
今按,西北关陇地区(西安/庆阳一带)每年元宵节后的“正月二十三日”时,人家门口用一堆柴火晚上烧起熊熊大火,大人小孩跳跃跨过火堆,说是“尞干”,说是“除晦气”,说是送“干上天”。自小时候起一直不明白这个习俗的缘由为什么要这样搞,直到十多年前,我再温习旧业研读“渊海子平八字术”后,忽然那天晚上无意间向窗外看了街灯的闪烁交错光线直射上空时突地一下子就明白了!
尞,以大火寓日月光明祀示天干神主是也!余此解是发千古之秘也,假令将来世吾当愿与许重叔先生再去论议说文一二事矣!
其实“尞干”就是“尞祭天干”,六壬、奇门、八字等“术数”中把十天干叫“十神”是有一定的根源的,古人真是太智慧了呵,可惜后世不肖子孙认为这是封建迷信的产物,悲鸣矣??!当然大批江湖术士拿此“智慧”去糊口行走江湖则另当别论了!?。?br>其实“尞干”就是对四、五千乃至万年前“天文官”祝融火正(尧舜禹乃至炎帝到燧人氏时期)的文化精神延续与再表现形式!!
这个甲骨文中见的“米”形“尞”字后来又演绎出“亚”、“卍”字等形态的符号表意形式。西方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化中出现的类似符号,从当前考古新发现和西方古文明伪史例证角度去看,“西方古文化与古文明”大都是从古中国的“华夏文化与文明”中传播过去后与当地的原住结合并影响产生了新的文明形态一一究因,大昆仑文化是其源发之地也!这些“符号”在中国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彭头山文化等考古遗址器物上也可以见到类似米、星、亚、卐形态的,其实都以不同的形式在说“尞”呵!壬寅五三杨牧青记于京华。 查看更多2022-05-04 07:11:14 6 0 1637 -
袁峰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彩墨山水画长城《雄风万里》,甲辰年春月袁峰国画作品欣赏。
东方有巨龙,举世赞长城。
但借风云起,腾飞傲宇穹……六尺作品(雄风万里)!2024-02-29 15:05:47 12 0 1637 -
2024-02-29 15:20:32 12 0 1637
-
2017-12-20 14:46:36 7 2 1636
-
李振军创作日记 对话
最新作品,春到江南
2018-04-19 17:37:58 5 0 1636 -
2019-01-28 15:42:33 6 0 1636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香港画院院长马培童、陪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掦晓阳、参加9月29日上午10点青州一年一度的翰墨青州中国书画年会上参观画展!
2019-10-06 09:57:21 23 0 1636 -
刘安同创作日记 对话
随手拍下我的作品
2017-12-16 19:25:48 9 3 1635 -
张文健创作日记 对话
四尺斗方习作,张文健国画作品
2018-04-05 22:49:00 3 0 1635 -
胡宝成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富贵长春》,小六尺
第一次在佛教黄上画牡丹本人觉得效果很不错显得高雅富贵不知道大家怎样认为多提建议感谢朋友。2018-05-14 08:49:35 6 1 1635 -
周海波创作日记 对话
艰辛数日.“新农产”主题壁画终于完成了!感谢各位.也祝丁总生意兴隆.蒸蒸日上!
2018-06-05 12:50:50 9 0 1635 -
2018-08-16 09:11:40 7 0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