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61955814生活日记 对话
这是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愿与大家分享。谢谢
2020-02-05 12:52:12 5 0 1166 -
袁志勇生活日记 对话
这是我的书画作品:一带一路,纪念币由中国,美國,法国.英国.荷蘭五国。并将书画邮票全球首发。
2018-03-01 18:12:48 11 0 1165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墨水滴滴人人爱,香花飘飘处处芳。笔走龙蛇雄魅力,舞来文字大流光。
2023-07-20 17:58:04 4 0 116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弹琴会者听 唱和贤人吟
规格:168cm×68cm/8平尺多
材质:白宣老纸
款识:戊戌大年初六杨牧青写
钤印:杨牧青?。ㄒ跷模┭菇钦?吉祥(阳文)2018-02-23 14:17:34 6 0 1164 -
2019-09-27 09:24:42 5 0 1164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传递文化正能量,发挥人生精气神。
2023-05-02 12:19:24 12 0 1164 -
刘名杰创作日记 对话
刘名杰作品《山里人家》丁酉作品规格180cm.145cm国画,欢迎咨询了解。
2017-12-28 12:25:46 3 1 1163 -
高志刚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国画《香遠》。
规格:四尺斗方69x69cm。
材料:仿古洒金宣纸软片。
款文:《香遠》五绝平水韵平起-高志刚作2018-03-25 21:15:36 5 0 116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下午从外忙着回京,有幸聆听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的长孙徐小阳老师讲述的故事,看着康有为、蒋兆和等先辈及一幅幅作品图片时思绪万千!今将去年观看展览在徐悲鸿先生图像前及当时观展随记翻出以存 留(第四张照片)[抱拳]
“昨日恋于画展,今日细品画作,美术馆人头攒动。今年戊戌之岁,中国美术馆四、五个大展在临近新年时共同展出,内容丰富,展出作品时间跨度非常大,古今千余年,一场艺术品大餐,可谓影响甚巨,或谓另有一番意义!
然,在近代中国书画艺术史上,不论观展还是读史,还是找寻脉络,还是思绪起伏,有一人不可不提,他就是“戊戌变法”的倡导推动者一一康有为(南海)!
南海先生一路给予吴昌硕艺术人生做了重要的推荐与正确的认识转变,才有他后世的大师之收获。另一路则影响了徐悲鸿的早期艺术认识,包括他的思想认知体系,他学书法也是取南海之精髓,以变法为核心。说真的,前二十多年前我受南海先生书法也很大。
如果说二十世纪是民族救亡、中西合璧的风云突变时代,人才辈出,贤者云聚,那么二十一民族复兴、中西共融则是时代格局剧变在递中不可绕过去的事实,势必将成就一批中流砥柱者,乱世枭雄,盛世良才!
当在这些大师、巨匠、大家、名家的作品面前,从宋、元、明、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的现当代,品读他们的作品内容,细察他们的笔墨技巧与画作的情境思想,然后再回忆他们的人生历程,坎坷与光环,曲折与波澜,穷困与荣华,作为一个后学的书画人,真是悲喜交加,或谓是悲欣交集!为什么民族前行之路上,文弱书生们总是在担着时代的道义呵?!
1953年9月26日2时52分一代艺术巨人徐悲鸿去世,仅世寿58岁。倘若他再活二、三十年,那中国现当代的书画发展方向将会是怎样的?另外,像齐白石这些人能有出头之日吗?深思!一一2018年1月28日杨牧青观展午歇随记,去咖了一杯啡,不错。下午继续欣赏学习,孑然一身,泡在美术馆静心看画,与先去的人对话,真是妙不可言,待我步后再示密了。同时,建议时间方便的人都应该看一看此展,据知展期还是比较长的?!币灰?019年11月16日亥时中刻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11-16 22:54:48 6 0 116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当下及今后,全世界具足大智慧、高能量、富有功德心的学研者,均或似要用“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以辨析、解决人类上古文化文明的探源问题!
对于上古文化文明探源者来说,心胸宽广度量大,科学哲思是出 是出路,扔掉学术流派门户之见。上古文化文明需要从一百万年起断代,也就是釆用考古发现人工用火痕迹的时间为重要的算起节点。
火是人类的头等大事,是大光明,不亚于华夏先祖在"昆仑/壇″上抬头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东方世界的火的来源是人工的、唯物创造的,如燧人氏钻木取火;西方世界的火的来源则是偷盗的、宗教神话的,如阿波罗上天盗火,这必须要认识清楚的,这是将来要调和东西方世界矛盾的根源。
当然对地质、水文、气候变化及分子人类学、古生物演化、星位岁时律动、新旧石器划分年代等学科和方法,也是必须要重视采用的。至于文化人类学范畴的图纹刻画、器物衍生等则对于3万年来的文化文明路径有直接的佐证作用!
但是有一条相对的铁定方法又是不得不采用的,即: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一一庚子初伏杨牧青于北京直播间 查看更多2020-07-22 09:02:00 6 0 1162 -
张国超生活日记 对话
感谢恩师【陈道学】先生的教导,他老人家83岁仍然笔耕不辍,每天坚持画画,是我们后辈的楷模。
2022-04-15 10:35:35 12 0 116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4.22 世界地球日一一中外艺术家也行动,珍爱地球,守护家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一一杨牧青随记
2020-04-22 13:30:16 6 0 116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超越时空的“心路”创作(三)
2018-01-04 初为夔 创意管理评论
杨牧青,号草坪先生,法青居士,1973年4月生,黄土陇塬人,现居北京。著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国学智慧研 ,现居北京。著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国学智慧研究者,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发起者、主讲人。
■ 采访单位:四川大学创意管理研究所
■ 采访地点:四川大学
■ 采访时间:2017年12月12日
前言:近日,在成都府南河畔,四川大学创意管理研究所“创意管理评论”公众号小编初为夔,有幸邀约到了著名书画家杨牧青老师,并进行了长达数小时深度访谈交流,这让我们对杨牧青老师的艺术创作和思想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
初为夔:您的意思是,艺术的创作是超越时空的,对现实的批判,超前的引领,传统的回归都是一回事,但都是不准确的?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何谈创新,何谈引领艺术潮流呢?
杨牧青:艺术创作是超越时空的,这个没错,艺术潮流是可以引领的,这个也没错,二者并不矛盾。这里不能混淆了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我说艺术创作的超越时空的,说对现实的批判、超前的引领、传统的回归是一回事,是就艺术创作的本质而言的。用哲学的话说,这是一个本体论问题。
而我们人是生活的当下的,就每个个体生命而言,都仅仅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微小的阶段,我们没一个个体,甚至每一代人眼中所谓的时代,其实也是一样的。而我们每一代人对于艺术的喜爱和审美的偏好,都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受我们所生存的时代影响的,这是个认识论问题。这也是由人的有限性决定的。
同时,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其生成与发展的规律性,艺术创作技法和创作理念也是一样的。所谓的引领艺术潮流,就是在能够一定程度上理解艺术创作的本质情况下,理解当下的艺术创作的技法和创作理念,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修正、完善或者引导新的方向。而不是凭空的臆测或者“占卜”出未来。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你说的这两个艺术创作问题其实是“一以贯之的”,不存在矛盾性。
初为夔:谢谢杨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了您“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那么对于我们的创意管理您有什么理解,也请您给我们谈一下?
杨牧青:管理不是我的专业,就不多说了。而对于传统书画艺术的发展和艺术土壤的积淀,一定是离不开相关的商业活动的。
其一,在当前社会大分工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家也是社会人,他们也要生存,也许要用物质和名誉的回报来肯定他们的价值和创作,这本身无可厚非。成熟的传统书画艺术品市场的建成,不但有利于保证成熟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也能够保证艺术创作的后续人才,如果成名的书画家都吃不饱穿不保暖,你怎么能够保证优秀的人才进入这一领域发展呢?
其二,成熟艺术品市场的建立和商业活动的完善,也能够保证爱好者和收藏着能够为他们的爱好获利,不仅能够促成职业爱好者群体的形成,也可以促进更多的爱好者对书画艺术专业知识的学习,这对于我们国家传统书画艺术土壤的积淀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前我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你们这样的专业团队,在书画艺术品和商业领域的耦合性方面进行专业的研究和实践推动,期待你们能够在传统书画艺术品的商业推广的研究和实践上做出更大的成绩。(未完待续) 查看更多2018-01-05 11:19:46 6 0 1160 -
2022-02-06 21:57:00 5 0 1160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家陈文斌 癸卯秋月 云水禅心!
2023-09-19 08:59:50 15 0 1160 -
任振山荣誉资质 对话
国画作品《里运河畔春意浓》正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2022江苏美术摄影主题联展《心时代颂》,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2022-10-25 15:09:45 17 0 1159 -
董献省创作日记 对话
云霞之怀,峰峦之间,登纡级而上,过曲塘而入,清舍数间,乃吾山居。《山居》一幅,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2020-02-19 08:59:01 5 0 1159 -
刘开豪创作日记 对话
《世界邮票上的艺术家一一刘开豪书画作品》
2023-03-16 07:04:31 28 0 115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大俗大雅
规格:168cm×68cm/8平尺多
材质:白宣老纸
款识:自古以来牡丹成为一种大俗大雅之(物),故常有画者玩味。戊戌新正杨牧青。
钤印:杨牧青印(阴文)压角章:吉祥(阳文) :吉祥(阳文)2018-02-22 13:38:49 8 0 115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款识:是夜枯笔疾行,始知画有其精神。戊戌正月初十夜杨牧青于京华。
规格:136cm×68cm/8平尺多2018-02-27 13:35:58 8 0 115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图画者,心性与万物之象,这是文字之根魂!
2018-08-07 21:15:35 7 0 115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先生晚读
杨牧青
早阅愣严义,
灵山笑拈指,
晚读马克思,
世多纷争事,
因何鬻画计,
案头问黄石,
残墨犹鼋龟,
宿缘便相依。2018-10-05 09:49:27 9 0 1157 -
荆古轩创作日记 对话
画为心声,书为情志、在我人生的艺海探求中我将奋而不止。一书一画它是我心路里程的日记和生活中的记录。
2020-04-21 09:49:55 3 0 115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要敢于反思深刻反思为什么甲骨文成了冷门绝学?
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突破思维认知瓶颈,打破学术裙带关系!要敢于反思认错,认真深刻反思,为什么甲骨文成了冷门绝学的问题?。。?!(可参见本号内有关 有关《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的文稿)
兹举一例,注意看,多思考,这就是学术界的相状,所以冷门绝学不是"甲骨文"本身造成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胡厚宣先生的研究生:宋镇豪、裘锡圭、齐文心、王宇信、范毓周……等人!
而胡厚宣则有幸师从胡适、傅斯年、李济、梁思永、董作宾等大师,毕业后被傅斯年以拨尖主义把他延揽入中研院史语所考古组安阳殷墟发掘团,参加了由梁思永主持的殷墟第10、11次发掘,并为《殷虚文字甲编》作过全部释文。
而胡适、傅斯年、李济、梁思永、董作宾等又与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等有交集,并且他们的门生、研究生再传及至当今,还有几位重要学术口上掌握着话语权的人呵!
而"甲骨四堂"则上续刘谔(他们又是儿女亲家)、王懿荣、孙诒让。
这就是甲骨文广行120多年来的现实,除了这些人(大师、导师、教授、研究生)之外,其他研究甲骨文的只能打入或流落于草根层、民科层了,金字塔与为老爷抬轿成了学术研究与前进的最大屏障了!
欣逢,新时代"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就是要拆除这个屏障的,虽不在庙堂,然沐浴好的阳光时代而努力!期以更多古文字爱好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好者多多关注、思考、研究、发现、传播甲骨文这样的国宝,使其从学术圈层与堡垒中走出冷门绝学的局面,为中华文明探源及至华夏文化追根溯源焕发出其本有的神采!??!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8-27 09:45:46 3 0 115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三星堆的"堆"字解兼古文字学的若干论议
中国当今使用的汉字,其实每一个字在经历几十年或几百年都会变化的。特别在伟大的秦始皇大帝未统一文字的定型之前,文字的形体变化很复杂,表现形式也很多。
杂,表现形式也很多。
像甲骨文字的三百多年间(距今约3300年武丁时期至3000年帝辛商纣王时期)一个字的形体就变化就很多。如今整理出来的甲骨文中一个字就有几种不同的形体状态,如天、万、黍、吉、春……等等。
为什么不统一而且要多变呢?关键就是,因为时人根据时境要表意啊,加之手写契刻不是机械化的处理??!文字是灵性灵动力的浓缩与表现,这么简单的问题,当今所谓的古文字学"专家"也都没有胡诌清楚?。?br>时代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发展表明,智慧的创意与创造是人类永恒的追逐与追求!按《易》言,变是永恒的道理,天地万物时时都在变。真正的大智慧者是察变之先!
所以,我在以甲骨文字形体用书法写三星堆的时候,把"堆"字在蕴涵上古文化思想与精神的同时进行了文字的艺术性组合处理以表意,是凤头(玄鸟)+隹(商祖契)+土(丘/土堆)而成的……许多文字学家、书法家因自身脑子榆木疙瘩而不知其中的奥妙搬套字书以瞎评乱议??!
要说,这个"丘"不仅仅是三星堆的三个土堆的"土"字的表象喻意,而且又是尧王观象台,也即《山海经》中的昆仑丘/祭壇/天壇/地壇/农壇??!周先祖有个古公亶父,我曾多次说,他是为商王朝在西部管理农业及输送羌人以为商王庭为奴的一个部族头儿。
这个"隹"字是商先祖"契"的族群符号,表向上苍敬示之义,也是上古"巫"的密语,是沟通天、人、地的密码??!
契,当在禹夏时期,从名字上看,就是懂或掌握契刻的人。后来商王朝通过600多年的发展,继承、革新夏王朝的图符、图纹,并与自身族群的图纹相并而传,各有其用(如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这是天象,五千年的良渚文化上也有类似形象呵)。
夏王朝用图符,商王朝用图纹以至后期甲骨文字的诞生。所以,商青铜器上多符号式的铭文,周初许多青铜器铭文开头则都有"隹"字,这是告于先祖上苍的意思,而且这个隹音被陕北人的方言保留下来了,关陇人打招呼也如是喂……可惜,太多古文字学家不识奥妙,科教书斋的抄、套、搬而著述罢了!
上"凤头"形态意义更大,内义更玄妙幽深。打过坐,修过摩阿止观法的都会明白的,万物有灵,凤凰乃飞禽中灵鸟之首,凤鸟不至,河不出图,2500多年前的慨叹不是空悲伤的!!
古玉器、古青铜器等物件上面为什么多凤头形象,凤与龙为什么又为阴阳合和之义,凤凰为什么又是五彩吉祥鸟(见《山海经》),龙、麟、龟、凤为什么是四大吉祥物(龟今有,世俗均可见;凤据说现在还有人能遇见;龙今时隐时现未绝;麟已灭,孔子当年见过捕捉到的麒麟。)甲骨文"凤"字头上为什么也保留了其特征(见《合集28558》),这些都是上古文化的精义入神处,非ABC语境思想下能够弄明白的!
我经常讲,神话即人话,神人共识。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这些言词都是给有心者去识,言不尽意罢了!
一一华夏龙脉正兴,<杨牧青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和<甲骨文非卜辞说>都是触动中华文化心房的命题,当以尽命是也!记于水墨京津冀、水墨巴蜀、水墨华山、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 查看更多2021-09-24 16:38:32 6 0 1157 -
巴古宁创作日记 对话
六尺对开(180*48cm)章草习作:简单生活。
2018-06-20 12:01:43 3 0 1156 -
史介鸿创作日记 对话
文化底蕴是书法的灵魂,所以书写内容往往决定了书写形式。中国古代的诗词,能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个世界的样子,又能让我们感受到如今的变化,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寄托。
2019-09-23 07:16:32 4 0 1156 -
已认证
当代书画名家—缪月红创作日记 对话
在2019年的春季,来电的是陌生人的手机号码。接通后对方作了自我介绍,这才知道是港澳集邮部门的工作人员,她们想征稿我的绘画作品电子图片(我奇怪怎知道我的手机号码)。
接下来还要费几 msp; 接下来还要费几番周折~让我选作品二十来副电子图片发送她们;一周后她们又返样稿图让我来审核,因为印刷品在电脑上调色及亮度会存在色彩的偏差,我要求印刷的邮票在色彩方面和我原作品颜色相差别太大;经过多次的往返修改纠正终成定格。
还有,我个人的生活近照只因为有戴眼镜帽子的,也就一直没能通过他们的严格审批,最终只能安排重新拍一张没戴眼镜帽子的生活照。在此我很感谢港澳集邮他(她)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敬业精神。(图为我的被香港港澳集邮部门印刷出版发行的邮票样稿的一部分图片)。8 查看更多2020-06-19 21:16:16 10 0 1156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有关华夏文化与文明的聊记
夏的起源与演变路线是这样的:夏→甘肃(渭洮陇山区域)→山西(晋南运城盆地)→河南(豫西北面,现二里头讲“夏墟”是可以的,因是夏末期一个邑的废墟,若定性为“夏都”就 ”就有问题了,夏的老窝在祁连+成徽盆地+羌塘/或为考古学意义上的齐家文化之前区域)。
您要知道,祁连/昆仑/日月山/卦台山/渭河/洮河/陇山……这是中华近三万年完全可以考察出的文化文明生成根源! 甘肃天水大地湾有6万年至4800年连续不断的考古文化层,如今青藏高原北羌塘、尼阿底区域已经考古出有3万年到4万年前的古人类生活的遗迹和石叶文化层的遗留呵,《山海经》昆仑是众神所出焉,是为不假的,要正视中华先民自己的历史记忆,别跟着某种不良的意识导向满脑子的跑火车。
有人说,昆仑山史前是印欧人的地盘。这是不对的,昆仑文化就是华夏文化,传统史学意义上的“史前”印欧人当时还没有什么文明可言的?;跋暮笪模?,华胥伏羲族群;夏,大羌是也!夏存续的不是几百年(约471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按古族群的演化,推算约有千年以上的脉络可寻。 从岷山出“北川”的大禹为什么要举“夏”的旗帜呢? 因为岷山、洮河、渭水、陇山、中条山等区域有伏羲、炎黄、尧舜文化因素激励与传承啊,所以“大夏人”就很谦虚、礼貌的将自己不称谓“帝”而称谓“后”啊,先来后到,先后的意思,明白不?!
甲骨文中有“夏”字,可分为两类,一为安邑夏的形体构造,一为夏钺组合体。史记讲的大夏区域与夏王朝是有关系的,中华文明探源视野要开阔,眼界要高,胸怀格局要大,别埋头掘地三尺或区域性的自我得益洋洋呵,可参见《杨牧青简说夏及夏文化起源》和本号内《杨牧青大禹出川行迹说》等论。(阅【都城岁月:夏商周秦的发源地】) 查看更多2020-10-04 09:24:09 4 0 1156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生命灵魂共同体”童心写历(60)
焦墨佛造像最重要的是要有生命和灵魂。好画,有灵魂,有生命。有生命的画必定是有思想有爱心,这个生命力是作品存在的最好精神灵魂,可以叫生机,顽强的向上的力 顽强的向上的力量,不屈的进步达到极致的意志…总之给观者无形的生命和力量与希望。
作品首先从人性走入灵魂技艺精湛,看作品是瞻仰作品生命力和灵魂,有层次到表达方式都有不一样技法,就有不一样的无从比较,真正好的作品,最好的表达就开始了生命层面的精品,这是宝玉,是人类或者说生命体共通的,是无价的。
不需要解说翻译,不论什么阶层,什么知识水平,什么地域的人,都基本通体的一目了然,总之,中国焦墨艺术加油!
--马培童童心写历(60)“焦墨生命灵魂共同体” 查看更多2021-02-02 14:11:53 5 0 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