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海峰国画创作日记 对话
《吉祥如意》
精品国画
作者:曾海峰
规格:68.5?68.5厘米(支持代理)
带合影,视频,收藏证书!
一物一证2023-09-01 17:49:22 11 0 1243 -
徐立业创作日记 对话
六尺整纸 180*98厘米,徐立业
2018-03-25 20:56:13 4 0 1242 -
2020-12-23 12:02:12 5 0 1241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家陈文斌书于雨水节气!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云湿处,花重锦官城!
2024-02-20 21:10:11 19 0 1241 -
柳春雷创作日记 对话
柳春雷作品
平安兴旺34x34cm,首墨斋主人2018-02-21 16:44:20 7 0 1240 -
巴古宁创作日记 对话
看近日新闻有感,作四尺大字行草
2018-04-19 11:29:20 4 1 124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艺术美的伟大性需要具备深厚文化基底的艺术家去发现它,去谱写它。艺术品的价值则需要从长时间沉淀中去实现它历史性艺术美的价值,一枝画笔可创造出万亿级的财富。比如,齐白石一生大约创作了两万多幅不同类型题材的 书画作品,其价值有人按当前市值估算高达数十万亿,然享誉国际的一代艺术大师吴冠中生前曾说“一百个齐白石抵不过一个鲁迅”是有道理的,一名合格的艺术家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文化践行者、传承者、捍卫者,百年、千年乃至万年能够留给子孙后代并传下去的惟有文化,文化是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一中国甲骨文明协同创新发展工委一一万幅水墨写精神,一片甲骨表寸心一一追艺探古@山一程,水一程,山水一程心一程,天一片,地一片,天地一片情一片。水墨华山、水墨巴蜀、水墨三晋、水墨京津冀、水墨苏杭沪·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途程中随记。 查看更多
2023-07-05 17:41:02 6 0 1240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周昉”--潘玮萱评鉴马培童(12)
周昉(见图一)唐代中期画家,与张萱同籍。
周昉出身于官僚家庭而喜丹青词瀚,擅长仕女人物、道释题材的创作,并长于写真,不仅能够得人物性情言笑之姿。且 创作,并长于写真,不仅能够得人物性情言笑之姿。且能移其神气。道释题材也是周昉较为擅长的,其所创绘画之端严妙相,为后世模范,有周家样之称。潜心画艺,游卿相间,对生活环境中的贵胄子弟和上层社会妇女了解最多,故其所作大多表现他们的生活情景。他笔下的妇女体态丰肥,颇极风姿,而且能够揭示出这些贵族妇女孤寂迷惘的心理状态。其画衣裳简劲,《宣和画谱》则称至于传写妇女,则为古今之冠。
周昉作品有《挥扇仕女图》卷和《簪花仕女图》卷两件。前者是否底本尚待研究,后者虽自宋代即定为周昉原作,但目前有专家认为系唐末五代时作品。此二图是迄今研究周氏绘画的最重要资料,也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重要形象资料。
马培童以下所绘的几幅佛像画,妙相端庄,体态及脸部丰满,具有唐朝宫廷周家样的浓厚气息。(潘玮萱写於上海)
2020,O5,06 查看更多2020-06-22 15:43:36 5 0 1239 -
鉴藏文化收藏日记 对话
崔大有(石缶)书法作品,草书,楷书,行书,篆书。
2023-08-20 20:17:33 12 0 1239 -
户广生创作日记 对话
(玉羽鸣晨)四尺工笔画132*66厘米创作完成!请大大欣赏
2017-12-22 18:15:52 5 1 1238 -
石梦松创作日记 对话
有书养心,有竹养眼,有些收入养家,快然自足。石梦松《竹》
2017-12-18 20:33:09 2 1 1237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癸卯夏月 陈文斌书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023-07-24 22:11:01 12 0 1237 -
2018-03-02 14:46:21 7 0 1236
-
凌振宁收藏日记 对话
人来人往的街道,汇集了好多灵魂共鸣的艺术家。
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配得上诗和远方,未来可期,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2020-09-03 11:44:59 4 0 1236 -
刘晓军创作日记 对话
刘晓军原创素描
2017-11-09 14:08:45 6 1 123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在有限的生命时间段内,将这400多种书(论)读通晓理,当对甲骨文字为主的古文字、古文化无大过矣,至于无限的“人类上古文化”研究,那是非一世之力可清源也!一一杨牧青随记
2018-08-19 09:11:02 6 0 1235 -
2020-07-09 17:38:37 3 0 123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谨启:巴蜀文明,天府之国。美哉!华夏文化,万年延续;喜哉!新时代,水墨幻化,美美与共。古脉今承·杨牧青书画上古文化艺术巴蜀邀请展系列活动即将启幕!
1.第一阶段时间安排,2020年11月15日下午 下午入川到达成都与"九林教育″汇合,举办艺术沙龙;18日至23日在环境优美的风景区什邡半山公社开启本次展览前序。
2、本次展览以系列活动形式进行,以成都为坐标,逐次逐地展出杨牧青甲骨金文书法、大写意山水画精品力作。同时,开展《以甲骨文境象漫游上古文化文明》为主题的系列艺术品鉴、沙龙雅集、学术讲座,涉及古文字、古图符、上古文化文明及《山海经》《易经数理》等经典内容。本次展览也是继多年前“水墨巴蜀·杨牧青中国画写生行暨川府文化问道”活动的缘续。
3、活动由莹莹担任总统筹,阿琼·斯蒂玛担任总监,由肖诗平、龙淼、曾丽、王晓艳、王潞、徐婉冰、何伟艳、刘斌等担任策展人,由半山公社、艺术东方交流机构(英国)主承办,由九林教育(国际机构)、全球祖文化基金会天地讲堂、艺界网/报、西安贞观景业高科、四川中康工匠文创等协办。
4.本次展览系列活动将在"中国艺界网络联盟″的十多家主流媒体和近千余家网络融媒体矩阵中陆续跟踪报道,诚邀文、商、学、艺、科、研等组织机构和策展人、有识人士合作交流! 查看更多2020-11-06 15:43:39 7 0 1235 -
赵仲谋创作日记 对话
紫玉满堂
2017-12-15 09:04:33 6 2 1234 -
马群创作日记 对话
作者:马群
作品:横幅万年蓝心经
尺寸:135x33厘米
带收藏证
哪位朋友喜欢的话价格可以私聊2017-12-28 13:16:27 4 2 1234 -
2020-01-17 11:45:09 4 0 1234
-
曹集珪创作日记 对话
人在世间皆为朋友,只是在不同的轨道上追求着人生的价值观,相遇或者相交那是缘分,但我们的目的地都是一样,最终都是匆匆的赶到一个共同大本营去生活的朋友!
——书者感言2020-06-10 12:23:16 5 0 1233 -
黄联合创作日记 对话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题记
世界处处都有展现自我人生的舞台,不要埋怨自己没有可以实现自我的天地,是金子总会有闪光的时候。
一个人长期的怀才不遇,长期的感叹世间没有伯乐, 感叹世间没有伯乐,其实只说明他自己就是一匹瘸马,他身上就肯定有重大的缺陷,或者是智力,或者是性格,或者是人品。埋怨别人,或者埋怨世界,只能说明自己不适合他人,不适合这个世界。
是苍鹰就一定有一双坚强有力的翅膀,可以搏击于蓝天白云之间,可以翱翔在高山峻岭之癫。否则,人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做地上的爬虫。
不要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当你来到这世界的时候,上天就给你了和别人同样的东西。你有一双手,可以描绘这个世界的每一道风景,你有一双脚,可以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你有一副口舌,可以说出人类最动听的语言,你有一个大脑,可以思考人类最深奥的问题,还有,你有和别人一样,接受上天给每一个人平等的分配,那就是时间,时间的长短也许不一样,但上天给了每个人同样计算和消费时间的机会。
不要忘记,每个人都是上帝的作品,当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上帝就把铸造人的模子已经打碎,你就是你,别人永远无法替代,每一件自己的事情,真正的内涵是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把握好每一天的情绪,清晨醒来时,你要象初升的太阳一样充满朝气,走出家门时,你要昂首挺胸,精神焕发,晚上睡觉时,你要如天上的皓月一样静谧,不要被遭遇的任何烦恼和不快而搅乱你的心智。
克服人性中的懒惰,克服自私、骄傲、嫉妒的心理,以婴儿般真实的眼光看待眼前的世界,也许世界本身就有污浊,但要如区别水和油一样来对待这些,而不要让任何一丝一毫的污秽,渗入到自己的心灵。
养成行动的好习惯,因为行动是克服一切恐惧最好的药方,而且,行动是带给人自信的最好手段。一只猎豹如果只知道回味猎物的美味,它就永远只是只大猫,没人喂养,等待它的就只有饿死。当你饥饿的时候,你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就是去行动,去寻找,去好好把自己喂饱!
你要学会笑,因为笑声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面对成功,你要笑,笑人生的又一次收获,面对失败,你更要笑,笑失败背后隐藏的成功机遇,当你的笑声打动了自己和别人的时候,也就打动了这个世界,世界就会为你敞开心灵和财富的大门。
你还要学会祈祷,也许这世界上没有上帝,但谁能否认,自己的心里没有祈祷过,没有仰望过漆黑的夜空,悄悄地为自己的明天祈祷,没有凝视着天上的月亮,默默得为遥远的亲人祝福,因为人都是渺小的,都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滴水,只有祈祷,才能让上天听到你在众生中的声音,让世界感受到你灵魂里的祈求,你必须相信,这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就是你对人生的希望,你对世界的信念!
上天每天都在播散成功的机遇与成功的奇迹,当你以做人的虔诚与行动的坚韧感动上天的时候,奇迹就会发生在你的身上,你就会演绎出一个感动世界的真情故事,创造出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就会缔造出一个伟大的人间奇迹!
伟大与平庸之间真正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一份坚定的信念,是否有一股不灭的精神!
站直了,别趴下,去,写一段自己的丰盛人生! 查看更多2019-01-04 22:49:19 5 0 1232 -
2020-07-14 18:16:10 6 0 1232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中的:刻石皴法,千锤百功?!蓖男蠢?3)
用简朴焦墨,绘精妙之美。进刻石皴法,表达禅意境。是创作体验,是人生信条。 “博大与厚重”,是我的特色,博大起细微,也终于细微,厚 ”,是我的特色,博大起细微,也终于细微,厚重的焦黑。越有时代精神。时代与传统”结合而创作,“绘千古绝唱”,留下艺术精品。最终走进历史,才能有偶然天成的创造,才能有创新,才能有独具个人面貌的残缺之美、和错落感与沧桑感,使画面显得更加浑厚、深邃与博大。在焦墨体系中,枯骨渴墨是较难把控的一门艺术,若想达到古意出尘,美轮美奂的黑密厚重而又雄浑华滋,没有几十年的锤炼何谈容易。然而我天性执着,难度愈大,愈能激发我的创造力。他把瞬息万变、黑白莫测、石窟之美在笔端如探囊取物,让观众身临其境、似真似幻。用雄强精妙刀刻之法,把石窟佛陀的气势雄伟尽收笔端,厚重而滋润,深幽而富有墨韵。通过结构的构建和枯笔、渴墨、焦浓、枯淡、骨干、润湿、交相辉映,互生奇妙,描绘石窟佛陀历史起伏和无奈与激荡,诠释在厚重与深邃的枯笔渴墨中,在欣赏枯笔渴墨、画面冲击力之余,让画家和观众之间产生油然而生的共鸣,心心相连而过目不忘。
查看更多2020-10-23 17:22:55 11 0 123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水墨三晋之杨牧青晋东南行由四则
人生斯世,犹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四象垂现,图文昭示。有些事儿我觉得不敢私藏享受,独自品悟,还是觉得应与诸君分享会更好些。辛丑岁临,疫情防控日紧,我在写写画画之暇写此 写此:因之以念,果之以善,行之以文,动之以心,著之以述,感之以恩!
甲、素有千年晋商风范的大智者李先生在我2021年1月5日撰写的《杨牧青:黎城西周黎侯墓群M8墓葬出土的青铜圆壶铭文略释》一文见网后,旋即夜阅,并写了一段话发在了朋友圈,读来更有“行难行深”之感。
话曰:“古上党,古黎国,上古时代的晋东南万千气象,何等风光?晋东南因神话而神秘,因形胜而传奇,历朝历代多少方家欲探其幽解其密,路漫漫且修远,只怕是得究竟处终非究竟。讲文化自信,文化梳理不清的话,自己都不敢信,旁人怎信服?
牧青先生立志探究上古文明之源,著述多多,且时有一家之言振聋发聩。但先生四处游历,未有踏足晋东南,却让我大觉不公,就像当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与晋东南擦肩而过,空留没能饱览中华古建筑艺术宝库的遗憾一般。于是,左拉右扯,总算让先生踏足了发鸠山,亲吻了古黎国。
没成想,仅仅两次文化苦旅,牧青先生的神话即人话,发掘即发现,竟有些石破天惊之势。期待牧青先生接下来一次又一次的晋东南之问,会像九十年代余秋雨先生《抱愧山西》那样,让每一个从晋东南发韧的炎黄基因,抱愧与天为党的上善故乡?!?br>乙、庚子秋上的乙巳下午,李先生一行与我会于尧王之都,也算是己亥秋龙城宫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缘续,茗盏往来时不已傍晚的霞光溢彩,感挚之情,先生馈赠“食百味莫过吃苦吃亏,行万里终归行难行深。”佳句,我即笔以甲骨金文书墨留念。
后月余,在文旅产学研爱好者张先生、马先生等相伴下,有幸前往运城绛县太阴寺参拜世界上最大的整根黄杨木雕塑于金代的卧佛。时,浮念佛陀一生,低头看了看我的脚面,须弥大千,恒河演乘,如来如往……忽然一下子又想起了李先生的“佳句“,再细品之。是夜旅居,高楼外灯火霓闪,扩之为“吃百家饭,莫过吃苦吃亏吃尽人间沧桑;行万里路,终归行艰行深行至天下正道?!币郧笞执使の龋窃寰∠?。
何名之先生?先生我经常对许多许多的先生说:“先天地生,是谓之先生。此有物混成之状乎?非也,实以道德相承、弥珍六合之谓也?!毕肽谴笤?200多年前的尧王,带着亲眷,随着族群,揣着制陶与监天的职业技能,秉承先祖精神,翻越太行大山,行五六百公里至汾河畔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又一先端。其实今天看来,尧王也不过一先生罢了,只不过当年走了另一条“行难行深”的先生之路!
丙、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历史的沉淀,文化的深厚,百姓的淳朴,友人的诚善,数万年的人文传承是需要海内外更多独具慧眼者去发现。特别“晋东南”对于人类上古文化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者来说,更是不能轻易放过的。由于女娲补天、神农嘉禾、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华夏先人的身影处处留情,时刻会激励着每一位有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中国人!
晋东南对我来说,虽初有《杨牧青:古上党、发鸠山、精卫填海、后羿射日之考略》《杨牧青:黎城西周黎侯墓群M8墓葬出土的青铜圆壶铭文略释》的著文寡见和“杨牧青以甲骨文境象漫游上古文化文明”为题的讲座开启,及至在平顺、潞州、黎城、长子等地采风考察的少许诗文随记,但这仅是才刚刚开始罢了,后面的路还很长,只有用脚力走,用心力悟,才能深刻体悟到真谛。
我力倡并主导“甲骨文非卜辞说”和“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不断阐发“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 期以八千幅(件)书画作品缘留晋陇,在追根溯源中相信“水墨三晋”能得到更多有识人士的大力支持。
时下,文化兴国、文化强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予了我们非常好的机遇,拥有中国神话故事主要发源地的晋东南必定会产生一些新的中国故事,服务新时代的大发展大繁荣。因为,这里有巍巍太行的万世不朽之精神,更有将来龙门中兴、长治久安的千年策源之宝地,即是涛涛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万年华夏文明薪火相传是不会断的!
丁、自2018年1月21日在资深媒体工作者凌主任、晋北文化艺术爱好者王先生等相助下,我们展开了“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走进晋北广灵”的文化扶贫活动,接着于2019年4月2日至7月21日期间,在晋商新秀、陇籍巾帼?;岢さ那闱橹С趾蜕轿?、甘肃两省有远见、有情怀、有魄力的热心人士参与下,“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提案)”进入了工作日程,且持续不断地以召开研讨会、书画笔会、采风考察等形式推进,至今两年多来在三晋大地上的大同、析州、太原、临汾、运城、长治等市、县(区)、乡、村的几十个文化遗址(地域/景区/企业)有了我们一行人的足迹,这些都要归功于诸多有缘人的无私和厚爱。
每当一段时日,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幕幕过往的情景,常令人感动不已,恕暂不一一列名表记了。我想说,如果没有其它变数的话,会在《2019年7月至2024年7月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工作简报》中将每一位对此付出者、支持者编印在册,让历史见证我们的人生无悔,让山川见证晋陇人的优秀品质!
——2021年1月11日杨牧青于京华 查看更多2021-01-11 10:12:29 8 0 1232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修心”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童心写历(131)
焦墨修行,我也成了苦行僧,正在修行,修画、修人、修为,修焦墨艺木创作。行万里路,采风写生,走遍中国四大石窟研究探索。创作创新。
好的作 创作创新。
好的作品的诞生,首先是感受和题材,然后是让题材感动自己的,最后就是可以将感动传递给观众欣赏。
我几十年如一日,生活行走在我热爱的祖国山河之中。三山五岳、黄河长江、南国奇岭、西域敦煌……处处都留下我的足迹。此刻又闭关创作,作品的成功,是因为能够守住寂寞。
执着之情怀,不断的发挥写生创作的源泉,来至简约而短暂速写和写生,才能创作出如此充满豪情的作品,自观自赏,却是兴奋有加。
每次谈到创作作品的过程总是感慨万千,创作之风一丝不苟,执着沉静,是我用全部生命和心血来创作的。 查看更多2022-01-21 10:54:06 17 0 123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超越时空的“心路”创作(四)
2018-01-05 初为夔 创意管理评论
杨牧青,号草坪先生,法青居士,1973年4月生,黄土陇塬人,现居北京。著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国学智慧研究者 京。著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国学智慧研究者,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发起者、主讲人。
■ 采访单位:四川大学创意管理研究所
■ 采访地点:四川大学
■ 采访时间:2017年12月12日
前言:近日,在成都府南河畔,四川大学创意管理研究所“创意管理评论”公众号小编初为夔,有幸邀约到了著名书画家杨牧青老师,并进行了长达数小时深度访谈交流,这让我们对杨牧青老师的艺术创作和思想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
初为夔:对于当前的传统书画艺术的教育您有什么寄语?
杨牧青:搞中国书法、绘画这门艺术,一定要有先天的灵性,也就是天赋的问题,同时也要有后天的勤学苦练,以及善于带着问题思考的意识。读千本书,走万里路,结交结识更多的人,心态要端正,出发点要正确,认知度要提高,不能为了某种身份象征、荣誉权力或某种背离心性的欲望去从事书画艺术。善行有善终的结果,正心正念有正心正念的因缘,中国的书画讲究水墨色彩的无穷尽变化,而这些变化除了书画艺术本身的基本技法、技巧之外,全凭个人的文化学养和对大自然的感悟如何了,学养越高,感悟越深,书画艺术的境界就越高,除此无它二法。
有人说是技法、技巧是书画的核心,或者是根本,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技法、技巧对于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来说,通过三五年的临摹、写生等方式训练后是可以掌握的,书法不外乎就那些基本的点线与章法问题,三百种碑帖足矣?;婊膊煌夂蹙褪悄切┕床恋闳居胛恢镁氖虑?,一两百位名家、大师的经典作品认真临学、研读足矣。而这些都是可以列出一个学习时间进度的清单,某一天临某一帖,某一月学某一家,某一年攻某一门。很简单,只要坚持就行了。关键是通过三五年的临学之后,问题就来了,许多许多的书画家终其一生没有修成正果,就是这个三五年后走了艺术的偏差之路,或由于本身不具备成为一个书画艺术家的料,浪费生命与光阴而已。
有人说,书画家、艺术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这话不全对,任何事情都要辩证的去对待。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养成,除了具备刻苦的训练、坚强对的毅力和用心的体悟之外,明师、慧师的指点和点播不但可以让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眼界、意境,最重要的是还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但是不明白事理真相的老师、不具足智慧德行的老师,一定是教不出好学生的,学生终其一生只能照画老师和前人的痕迹罢了。这些都要置于当下书画的艺术界发展状态去解决,否则今天的我们拿什么给后人交代呢?这更需要重新的去思考、去解决。
初为夔: 您这次来到听说是要做一次长时间的采风,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游历考察,您对四川的整体感观和传统书画发展怎么看?
杨牧青:这一段时间,我们去了川中、川西十几个名胜古迹与风景区,子昂故里、观音故里、文君故里等,对景写生,街巷采风,友人谈笑往来,对四川的人文风貌、民俗风情、自然山川又有一个新的认识,接下来我们还会到,都江堰、峨眉山、三星堆、宝墩遗址、金沙江、剑门关、大凉山等地区还要去采风写生。
四川是天府之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风光秀丽,且不乏奇峻之美。这一次的实地采风更加深了我对四川风土人情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淳朴的民风和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也使我感触良多。我们知道近代书画大师黄宾虹、张大千、陆俨少、傅抱石、李可染、陈子庄等人都从四川的山水风光中寻找过灵感。在这里,我只想说,巴山蜀水对于一个从事传统书画研究和创作的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带给艺术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目前四川已经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书画艺术家在从事传统书画艺术的创作,这其中不乏80后、90后的青年才俊。相信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土壤的不断积淀和四川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在未来将会不断涌现出更多的优秀艺术家。
我此次的四川中国画写生行,也是为正在筹划的“水墨巴蜀”系列作品做准备。这两天我在成都,感觉蓉城很美,府河水很清澈,早晨在河畔散步时就更加催生了我很多想法,也更加坚定了“水墨巴蜀”活动的自信,希望自己能有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与巴山蜀水结缘。谢谢!(完) 查看更多2018-01-05 11:41:19 5 2 123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秋说·行止无愧
杨牧青
秋叶枝头鸟儿欢
秋知深秋今儿算
秋塘月色弄秋影
秋待明秋许秋愿2018-09-12 11:35:55 5 1 123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大写意国画《放眼世界山水美》
规格:136cmx68cm
款识:放眼世界山水美,庚子杨牧青。2020-04-05 19:43:27 3 0 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