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梦松创作日记 对话
平凡家中无长物,千卷诗书笔墨香。石梦松
2018-04-05 15:46:42 2 0 125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我说了N多年N多遍,1万年到100万年之间的人类上古文化轴心时代在古中国的昆仑山区域是不会错的,史说夏人源于姆水河(出新疆西北方向区域)也是没有错,但某些人与机构就是愚透顶了!现在中巴、中印边缘、青藏 高原、帕米尔高原区域的考古正在上演着一幕幕大戏,再过几十年(下一轮天元甲子时期),随着考古技术手段的提高,沿古罗布泊向塔克里干沙漠边缘或西北腹地再探测(昆仑墟倒垮的之处),相信人类文明至少3万年以上不是先生我凭感觉讲的,届时人类以埃及假造文明6千多年为最早期,就会不攻自破自灭,不得不回头向古中国找答案!再届时,近现代人类犯下的常识性的错误只好向先祖们忏过与跪赎了,悲告了先祖们饶?。∫灰谎钅燎嗨婕?br>
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一处洞穴内发现了一块丹尼索瓦人的下颚骨化石,该化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万年前。此前,丹尼索瓦人的骨骼化石样本全都出自于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穴,而本次发现首次证明了该古人类曾出现在丹尼索瓦洞以外的地方。另一方面,该化石也是青藏高原上发现的已知最早的人类化石。这一发现表明,丹尼索瓦人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的时间远远早于当地现代人。 查看更多2019-05-02 09:12:27 6 0 1252 -
史介鸿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义结长远;交朋处友,必须着眼长远,以情义为结,不必太在乎利益——义结长远。
2019-11-03 09:30:12 7 0 1252 -
2020-10-11 14:06:50 4 0 1252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墨水滴滴人人爱,香花飘飘处处芳。笔走龙蛇雄魅力,舞来文字大流光。
2021-11-08 16:14:07 6 0 125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刚阅某位以甲骨文书体而名之谓“著名甲骨文书法家”者写了一篇文字,谈怎么学习写好甲骨文书法的内容,读之有感,蜻蜓也只能点水而行,盖因其本性本质如此罢了,今在此专题展《导读》再议三四如下:
一是甲骨学乃 学乃至甲骨书法圈也有门派、师承、学术裙带关系之争之存,这种“现象”要清除的,这不利于甲骨文书法的健康发展;
二是甲骨文书法通过近百年的发展也形成了三大现象与现状,他们是,奉传统为佳臬的守旧守门户守道统派、吸收现代书法水墨艺术性而形成的新流派、以文字为借助而进行非书法的文字抽象艺术派,此三者要兼蓄并容的,不要各自都把头抬的高高的,常期仰视者会患脖颈病的呵;
三是近几年来因上有所倡所鼓励,下便有迎合接意者,于是一些往日以其它书体为擅长的书法人士、文化名人等也扭扭扭捏捏地开始写甲骨文书法了,观其所书作品的形体状貌则知连个甲骨文书法的门道都没弄明白就敢称之为“甲骨文书法”而宣肆于众,见诸网端;
四是任何时代、任何时候都会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不可避免的事实,这就需要甲骨学者和甲骨文书法者多发声、多引导、多评批,让大众明白甲骨文书法不是靠身份、靠职务和胡划拉几下或让人写写吹捧的文字就能行的。当然现实的尴尬是,往往许多知名的甲骨学者也不懂书法艺术,并不谙书法之道,总认为拿起毛笔题个写个的甲骨文字形体东西就是甲骨文书法而以名以身广宣于学,这个景状甚为忧,冀望甲骨学者多揣研笔与墨的书法之道。
五是任何艺术作品都会说话,它见了懂行懂门道的人就会私语与懂者,所以甲骨文书法者别把自己的作品写成哑巴状的,即是哑巴也有自己特别的手势能告诉懂的人呵!
壬寅端午日杨牧青随记于京华。 查看更多2022-06-03 20:26:05 4 0 125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王曰勿飞
规格:45cm×68cm/2.7平尺多
材质:半生宣老纸
备注:印象中“甲骨文”有此字,诸专家学者无解无释,阙疑不详,我释为“王曰勿飞”之义。夫隹(玄鸟)者,商代之先祖,也是 商代之先祖,也是上古通神密语,因此商周青铜器铭文起首大都有“隹/唯王如何如何……”,近现代专家学者错释错解错判为“语气助词”如同“夫、盖、若”之义。殊不知“隹”非秦汉以来文字释读之境,实乃上古之古语古音,今陕北、关陇一带还保留“隹”音,读之近“喂”音,以表示老远的打招呼。此字“隹(玄鸟)”入于高大之城郭内,实谓之“困”也。偶见火鸡关在笼中亦如此“玄鸟”困于大城,故谓之“勿飞”。忆当年,姜子牙困于命渭水无钩垂钓,佛陀困于雪山经年而悟道,孔子困蔡厄陈后暮年行教,再如文王囚于湵里、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诸葛困于庐,吕蒙正困于洛,此皆如“隹(玄鸟)”之困象也。若约之书画艺业,徐青藤困于草园,蒲邋遢困于沪,黄宾虹困于京,皆是困中勿飞,因有王曰。王者何也,实惟天道循环之理,非王命之命也!《天象心相·杨牧青上古文化书画作品集》备选作品之一。 查看更多2019-06-01 13:30:16 4 0 125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文化存储于心田,商企夯实创博精神,大国智库,小民于行。自2018年1月展开“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至今以来,一路上虽艰而犹幸,感恩三晋大地上还有那么多有缘份、有智慧远见的朋友们倾情支持,因是也就 很快的将“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向了正道途程,在临汾市甘肃商会的统筹下,前后历五次的“文商融合发展联谊研讨会”召开,从职业教育、文创旅游、康养休闲、医药医疗、科技孵化等六大版块逐个落实,身虽弱肩,然为做好“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的具体工作尽力而担,学习千年的晋商精神,寻究中华文明的万年上古文化,发挥晋商、陇商的区域文化特色和营商优势,为晋陇大地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路,就在我们的步履中!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
2019-10-29 16:50:51 7 0 125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作品名称《滕王阁序句》
规格:137cmx34cm/4平尺多
款识: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庚子仲夏杨牧青。
附议:书艺之门,以技彰术,以术传文。就体例,前贤归结为真、草、隶、篆四大体。细分之 大体。细分之,各体又显不同,大抵有十八家之多。
余常言,一名"合格书法家″应是诸体皆善而专攻于三、五体以立艺业。若擅于画道者更佳,通于音律词章、医武星相者甚喜。若书画皆擅且又能入于经藏而出于典论者尤佳。至若"善书擅画″而于天、人、地、时、空与令度纲辰之幽明者,则不以艺技视其术业,若见者乃为稀世之大仙,我等当顶礼之!如,陈抟、白玉蟾、善导、朱耷、虚谷、弘一诸师是也!
书艺之人,经历累月,果真出入一百二十余种碑帖犹若无人之境,至此始可大喊大叫,游走江湖,甚至开山立寨,导而师耳。然,当世之风骤急,欲欲洪流,以书艺之名而行走江湖者,多至算数无法譬喻,此书艺之劫数。斗转星移,旧不去则新不来,浩浩荡荡,此又非劫数之可喻说,实乃艺道人心之故也!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0-07-03 19:40:31 5 0 1251 -
田革祥收藏日记 对话
老妹田青燕早期作品
2018-10-06 17:32:27 2 0 1250 -
王振立创作日记 对话
最近画的几幅小老虎摆台
2024-09-17 10:30:34 22 0 125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款识:天登人十四条屏
规格:34cm×68cmx4条/8平尺多
材质:半生宣老纸2018-10-08 16:53:44 11 0 1249 -
史介鸿创作日记 对话
中国书法是内向的,与西方那种追热烈的艺术表现方式不一样,我们追求清逸、中和、尚简等,这体现的正是中国人“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哲学思维。
2019-09-02 07:50:38 6 0 1249 -
2019-09-10 09:52:48 5 0 124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水墨情谊·杨牧青书画京津冀文化行活动在霸州举办;
本网讯:2019年11月3日,“水墨情谊·杨牧青书画京津冀文化行”活动在霸州如期举办。霸州市甘肃庆阳商会、霸州市胜芳宁县商会携手多家单位主办,北京都 京都市心怡国际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统筹策划。
活动旨在促进商企文化建设,增进商企友好交流,以适“京津冀一体化”重大战略机遇,拓展商企文化视野,加深商企文化情谊,著名书画家、国学智慧与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者、智库决策专家、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总规划、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发起者、主讲人杨牧青现场进行了水墨艺术分享,创作书法作品,召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商企如何融合发展的座谈会。(艺界网) 查看更多2019-11-05 09:22:38 15 0 1249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送鉴藏品名称:坐像/十字架;
材质:陨石;
编号:BJXCZBYS000217
规格:高 251mm,宽145mm,厚43mm
量子检测结论:该藏品生产、制作的年份为公元前11600年
问题 公元前11600年
问题是:材质是陨石没错,而且当前据我所知,这样这种形式的“物品”是非常多,不是几件几百件的问题,其图像样刻画造型大都与考古出来的红山文化、巴蜀文化很相似,甚至是一模一样的。以河洛中心看,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南,关键是“测年”!
如果“测年”无人为之作假,那这又是用什么工具刻制的?那整个以华夏文明为源发点的人类文化文明史就不得不推翻了重新来写。更要思考,至少两千五百多年前到后来至今的历史文献,究竟把什么给删除删掉在记载之外了?
同时若对这种“物品”文化的深入探究,又不得不与我提倡的“古中国大昆仑”史学观相并轨。至于陶文、玉器文、甲骨文、青铜器铭文都是此中的一个支流罢了。按当今学科分类来讲,对人类上古文化文明的研究至少要涉及三十多门学术学科以上,不简是历史、文化、考古、文字、宗教、民俗学等,这学问可谓是深不见底?;毓防纯?,我提出的“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又无疑是正确的!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11-25 11:59:28 11 0 1249 -
马培童生活日记 对话
香港画院第一届院委会,第二次会议在揚州三湾公园召开,是香港画院具有历史开创性的一次重要会议。
此次会议由香港畫院院长马培童至辞,
香港画院執行院長姜耀南主持,
副院長、甘肃國畫院院長 行院長姜耀南主持,
副院長、甘肃國畫院院長李秀峰发言,
副院長、山西省美协副主席狄少英发言,
副院長河南國畫院院長封曙光发言,
香港畫院秘书长、山西省美協副主席徐晉平规划下一部展览;
山西省美協主席、山西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王玉璽发言;
香港畫院研究員、新彊建設兵團美協副主席劉玉社、香港畫院研究員胡祝三等訪問掦州发言。
会议总结经验,规划2020年画院画展计划,和画院章程。
2020、03、28日在揚州三湾公园召开! 查看更多2020-04-03 10:57:52 15 0 1249 -
2021-03-29 20:34:47 3 1 1249
-
史介鸿创作日记 对话
元·周弼七绝《夜深》: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2019-08-04 06:50:55 9 0 1248 -
2023-03-09 10:16:47 14 0 1248
-
2018-02-21 18:43:08 9 0 124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用艺术传播中国精神,以文化助力经济发展,在"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工作历程中,是日在文旅产业研究者张剑容主任、青铜器物鉴藏家贾睿奇总经理相伴下,前往曲 家贾睿奇总经理相伴下,前往曲沃晋国博物馆学研釆风,欣遇博物馆党支部书记、考古研究学者陶向明先生会见交流。
华夏故国三千载,风云春秋六百年,古晋之貌的确让人留连不已!当看见考古学大家邹衡(1927-2005)先生腊像时,我心又不能不感敬万千,中华民族的精英,世人会记得住的??!
夕阳下的乔山、中条山苍莽犹龙,夜行浍河畔,众通韩高峰总经理的热情与志向、远景颇可圈赞。晋中南的此地又是不同的人间风情,处处的文化淳朴与厚重,我们相信必当在"晋陇之融″中发其之优,尽其之长!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0-08-29 09:16:26 14 0 1247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到了一定的境界和高度,会越来越寂寞,越来越孤独。因为你走的是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环顾四周,几乎没有人烟——能理解你的人越来越少,而误解你的人却可能越来越多,因此,你需要有足够的 心理承受能力。顽石点头,伯牙摔琴,虚室生白,出神入窍,灵山拈花一笑……这些都是真实,绝不是故事儿。
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经常被人们所诟病的“玄学”,而“玄学”的来源则是中国古代的星象天文学、山川水文地理数学与人的自身之学相结合的大学问。河图、洛书、《周易》、《道德经》、《黄帝内经》等等,都是讲述“天道”以明“人道”而立于”地道”的大学问。不明天道,不懂地理,讲人文只能是盲人摸象盲着乐!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05-01 20:59:02 11 0 1246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李亚南书画工作室作品 松崖揽胜图 尺寸150cmx70cm 水墨纸本
2018-03-26 18:41:51 2 1 1245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释文:华夏之源
规格:33cm×136cm/四平尺多
附议:夏起源于昆仑山北麓西北部,是《史记》所载的妫水最上游的游牧兼农渔之民,是女娲氏之后的九天玄女后裔(索为主),也是以玄鸟(黑色的大鸟, 黑色的大鸟,与商祖先是同源,后为凤凰)和火索绳为图腾,与伏羲时期的华婿氏融合,历轩辕黄帝时期已经有了铜器的制作,再向下至虞舜时才形成了以十二支族的“大夏”集群。至“巴蜀大禹”出川入岷山北部,因治水沿河东行树立功彪,至禹子“启”杀其兄“益”立夏朝到被因伊尹勾搭夏后氏王妃妹喜联合夏臣“汤”灭掉夏建立“商朝”为止,前后延续万年之久,故夏建国为“夏后氏”,去逝才谥为“帝”。夏后氏以夏的后人理解就对了。
夏人无城堡、城邦,即是有,也都是土坯子式,不会存留到现在。现在二里头掘地三尺的找“夏文化”真是盲干,至于国家的“断代”与“探源”两个工程,只能说是还有许多疑点和窟窿要补充的!“科学实证+玄灵思维是认知人类上古文化的基本方法(杨牧青语)”,这是需要更开阔的胸怀、视野和深层次意识的智慧来理解的!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02-15 13:39:45 5 0 1245 -
史书玲创作日记 对话
第二幅《高舒垂荫异秀延瞩》敬请各位老师和朋友给予指点,在此谢谢。不画了,画瓜是真慢?。。?!
2017-12-21 23:27:24 13 2 1244 -
张立国创作日记 对话
九龙之金龙,工兼写。张立国
2018-03-13 18:43:38 3 0 124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中华天道文化与现代前沿科学的融合深化,乃创研天道科学的必由之路!
有人提出“阴阳太极物理学”概念研究之,这是认知与研究的方法欠妥。“阴阳太极学”本就是古中国的“物理学”,何又来个“阴阳太极物理学”的 ”的名相多此一称呢?要用古中国文化思想去证明、诠释现代科技文化的文明创造,而不是用现代科技文化的文明创造来诠释、证明古中国文化的正确!
也就是说,要用爷爷脉络顺藤摸瓜摸孙子的脉络,而不是用孙子的脉络去顺藤摸瓜摸爷爷的脉络,爷爷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孙子们主观思想和意识的主导下不认识、不承认爷爷的存在,认为爷爷就是愚昧的、原始的、蛮荒的,于是文化血脉就断代了,也就顺理成章的缺少了“文化自信”,没有了基本的“文化血脉”,人也就逐渐的丧失了人性,缺失了道德!
西方、东方本就是阴与阳的交错,缺一不成太极,阴阳不平衡就有争执、冲突?有西方无东方,是不行的,有东方无西方也是不行的,其实古中国“太极图”的天、人、地、时、空“五位一体”的立体宇宙旋转模式已经表明了世界状态,由此而知天下兴亡之大势也!一一杨牧青随记(图片是我在“天元”处拍照,念头起时云彩旋动,好似“昊天演象”,约持续15分钟左右,好奇缘,故备录。) 查看更多2019-08-18 11:51:59 4 1 1244 -
曹集珪创作日记 对话
误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误把墨水当成醋,喝尽半生心中苦,醋酸很觉爽,墨苦为痴爱,万般滋味各有爱,酸甜苦辣自选择!
2020-10-15 21:44:59 4 0 124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四幅四尺整张一一《杨牧青谈艺录》:“二王书风”,也就是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书法风格,在儒家崇礼奴忠的皇权思想主流与道家无为清玄的冲撞交替,其“艺”自晋代“王氏官宦世族”托盘后盾以隆重登台面世, 后三百年加之唐王李家的御宠与钟爱,上行下效,唯上是崇,这一千六百多年以来,如同“雅片”一样风靡神州,益患、利弊相存,吸食者精神亢奋,久之则颓废。
故到了封建王朝未期,其精神力量的慢性杀伤力顿显威力,媚态、妍姿、柔骨、风流不已,对于官方来说以“馆阁体”为荣耀,状元及第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二王书风”将“秦汉书风”在王权、官权的主导下给强奸了。然而,有失则有得,晚清碑学兴起以至复兴,才找到了中国书法的民族磅礴大气、刚毅旷达的脊梁骨!
“二王书风”要学要临,然进入其大系统下不能跳出来,您想做个世外人家那等于是白痴说梦话!翻开中国书法三千年历史,看看那些大师级的人物,晚境明白了的时候都讲了些什么?其书法大都是什么样的? 查看更多2018-04-08 15:54:43 3 1 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