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逢春创作日记 对话
佛释道系列之29
硃笔钟馗镇宅图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里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乌衣巷
孙逢春书画2018-03-08 11:58:47 4 0 1698 -
周海波创作日记 对话
历尽数月的最美乡村终于尘埃落定!
专心做好墙上艺术!
感恩艰苦奋战的前线的美术工作者!2018-03-24 15:29:18 15 0 1698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修行取经,创作华夏之魂,
龙门石窟与香山寺,两山相望,中间一条河,按风水而作,聚水聚财,两山,香山寺和龙门石窟,佛陀对话,我创作题为华夏之魂,在我采风回来,根据我脑海印象而作,和现实场景 在我采风回来,根据我脑海印象而作,和现实场景只是相似,用焦墨画笔墨技法,皴、擦、点、线,面,等着数和形式,而是我心性作用。通过一线一点式的反复运用,在其内心积累和成长的东西,才是笔墨技法的本质。它是一种对用笔用墨的心性把握。这种把握和心成为一体、这种熟练技巧是从灵感而来的,它完全要靠思索勤勉和练习,必须具有这种熟练技巧,才会有好的笔墨效果。
笔墨的美是技巧美的重要方面,技巧美指艺术形式加工过程中,在绘画里笔触的果断、准确或轻快,用线的流畅、笔法的精细、圆熟或奔放,特别需要技法娴熟,不允许作者有丝毫的迟疑、不能重复,否则就会留下败笔,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即对笔墨有精深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即火候到时才会有不知其然而然,随机应变的状态出现,笔法精熟而后意足,它关系到在创作过程中,学养,艺术追求,性情和思绪的变化能否心手双畅,无拘无束,恰如其分地在笔下传达出来,使挥写变成一种作者精神情感的抒发,并使欣赏者受到感染。笔法的精熟,是可能实现的。一马培童一 查看更多2018-07-28 19:43:56 6 0 1698 -
已认证
石广生创作日记 对话
Sydney National Park有此野花,至今不知其名。其状如炮仗,又如小灯笼。因补诗曰:
点起鞭炮挂灯笼,
万竿齐举向长空。
自信人间有美景,
霜打雨涤花更红。 打雨涤花更红。2018-09-05 20:25:54 24 0 1698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临帖书法作品录苏轼《寒食雨》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2020-03-11 21:59:46 4 0 1698 -
已认证2018-03-10 10:45:30 8 1 1697
-
吕双创作日记 对话
八尺,国画《江山待有美人出》
吕双2018-04-03 10:45:17 4 0 1697 -
宋德发创作日记 对话
油画新作人物画一组,请欣赏,如需购买,点个人商城有售,如需订制,直接戳我头像对话。
2018-04-15 18:02:50 9 0 1697 -
已认证
叶仲桥收藏日记 对话
参观中山东凤收藏家协会麦主席的收藏馆,近日随市收藏家协会参观中山东凤收藏家协会麦主席的收藏馆规模和藏品数量非常大,精品不少,大开眼界。
2019-05-06 20:45:04 32 0 1697 -
董献省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春之歌》一幅。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春天是生活在冬天里的人最渴盼的一个季节,我们迎接的春天不单单指季节上的春天,还指新世纪中我们祖国的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
2020-02-19 09:18:24 11 0 1697 -
2020-03-31 13:28:04 6 0 1697
-
2023-01-09 15:43:37 12 0 1697
-
邓澍创作日记 对话
篆隶作品:法雨玆云窥色相,清池明月露禅心??甓碌虽殪侗本?。
注:最近写的作品均为极品对联。请友友们多指教并支持订制。2023-12-13 10:34:46 14 0 1697 -
邓澍创作日记 对话
书联画合:梅兰竹菊两套。邓澍
2018-02-24 19:54:49 7 0 1696 -
胡记领创作日记 对话
工笔四条屏欣赏,胡记领
2018-02-27 18:45:37 7 0 1696 -
覃莽创作日记 对话
形准的情况下,画得很轻松、很熟练、很随意、很自然,就很有美感。
一一覃莽的速写欣赏。2018-05-07 08:26:42 8 1 1696 -
王根权收藏日记 对话
唐孙过庭【书谱·运笔论·第三十六章·其由数意】译文(摘自王根权著《〈书谱〉品评》)
历代书法家如此之多,为什么只有王羲之的书作会得到后世人们最广泛之推崇呢?现在试谈谈其中的原由,并对这些原由做几点简 点简略陈述。以王羲之所书写的《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太师箴》、《兰亭集序》、《告誓文》六篇书作为例,这六篇书作均为民间广泛流传的法帖,是学书人临摹学习楷书和行书的最好范本。
书写《乐毅论》的时候,笔墨间反映和表现出的是一种内心的郁闷与气愤,想发泄而又无法发泄的情感;书写《东方朔画赞》的时候, 笔墨间表现出了对东方朔的为人处世的认同与赞美之情,其运笔用意又显示出了瑰丽奇特的情感;书写《黄庭经》的时候,笔墨间又体现出了一种愉快高兴而无物无欲的思想情感;
书写《太师箴》的时候,思想与嵇康产生了共鸣,笔锋随着书写内容的情感起伏作较大幅度和较大力度的回折;到了为《兰亭兴集》作序的时候,则寄情山水,笑傲人生,神情奔放,心手双畅,笔墨随着思绪的飘逸而纵情挥洒;当关起家门发誓不复做官时,则心情沉重,神志惨淡,想发泄又无法发泄,这一思想情感全都体现在他的《告誓文》的笔墨之中。 查看更多2018-06-18 15:15:07 7 0 1696 -
巴古宁创作日记 对话
中岁与晚年,诗的意境不一样,字体也应有别:中年时诗和远方、隐逸而洒脱;到老了,虽心如止水但不行尸走肉,依然有雅兴、能自娱……书法体现的就是仨字:精~气~神。
2018-06-21 08:00:46 6 0 1696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李可染画院画展《文脉承宗 艺在前方》发言稿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艺术同仁、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在场的所有嘉宾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高兴能代表香港美术家协会参加此次活动,文脉承宗这个 ;今天很高兴能代表香港美术家协会参加此次活动,文脉承宗这个展览也是我第二次参展,这次参展作品和去年也有很大不同。今年我作为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的身份率团出访了韩国、柬埔寨,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同时也把中国的优秀作品带出了国门,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书画艺术。中国的绘画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也有五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画在陶器 、岩壁逐渐发展到墙壁、绢、到现在的宣纸。是经历过无数画家的不断探索,创新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今天我看到我们现场的艺术家从30后一直到80后。虽然跨越了半个世纪但在艺术道路上我们都又传承着中国水墨千年的文脉,李可染大师说过我们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又要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打进去的意思就是要学习传统,深入传统,学习传统的笔墨精髓。打出来就是指在有传统修养,在笔墨基本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结合客观物像的基本规则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的审美作品。
最后我有三个祝愿
1. 祝愿我们中国的传统书画作品市场越来越好,让全世界人民都了解和欣赏。
2. 祝愿我们现场的艺术家身体健康,再接再厉创造出符合我们新时代的优秀作品。
3. 感谢主办方策划这次展览。让我们在参展的同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最后祝愿此次展览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查看更多2018-12-14 16:19:33 6 0 1696 -
凌振宁创作日记 对话
如果你欣赏它,无论放在那个地方都合适。油画装框装饰效果图片欣赏。照片油画订制,欢迎联系
2019-03-05 16:43:18 17 0 1696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以笔代刀,画焦墨的“刻石皴”法》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57)
画焦墨画者,我认为“得笔法者难,得墨法也难;得墨法者无水法吏难。”所以说毛笔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在用之得法。
枯笔渴墨:法为 > 枯笔渴墨:法为规矩,是前人的经验总结。然不可成窒酷,锁不住自己的灵魂。创新,这其中的关键是如何运用这个规矩,巧用将事半功倍。
焦墨佛像刻在宣纸上,刻石皴,可以说是我的创意,虽然拜访过不少“大师”各家高手,可惜大部分是传统笔法,故没有现成的刻石笔法焦墨画。我借用汉画像石刻上的刀法转换成笔法刻石焦墨元素,结合传统笔墨,枯笔、 渴墨,糅合自我的修养,通过多次的失败,终于成功地将石刻佛像的焦墨韵味移植刻在宣纸上,成为现代意味的焦墨刻石皴。磅礴大气,叙写一种激昂向上的佛造像石刻精神境界。把佛教事业发扬光。
马培童写扵北京 查看更多2020-07-09 15:47:12 12 0 1696 -
赵焕理创作日记 对话
录孟浩然诗: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赵焕理书 理书2018-05-09 20:28:17 5 1 1695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来一啵
2018-05-12 07:14:11 7 0 1695 -
2019-06-22 11:11:49 12 1 1695
-
孙传海创作日记 对话
孙传海烙画作品《荷塘月色》欣赏,附小诗一首:
月色中,
烟雨江南千里外。
凝眸间,
云水禅心傍,
诗香绵绵长。
时在丁西秋日苦石山人
作于林城花果园古语轩2021-04-13 15:55:16 12 0 1695 -
已认证
尚建国创作日记 对话
积德;就是跟你在一起的人有所得、有所获、有所进步!
缺德;就是跟你在一起的人很难长进、经济上亏、利益上损!白白的输出劳而无功!
所以说人们一般不愿意与缺德的人打交道,阿弥陀佛!
自律的人不一定成 的人不一定成大事,但生活上决不会少米缺粮!
勿以善小而不为:田中禾,不见其长,日有所增(积阴德)。勿以恶小而为之:磨刀石,不见其减,日有所损(埋暗祸)。
阿弥陀佛!当年,有一个研究养生的老兄信誓旦旦;“听他的,负责在下活过百岁”,我笑笑,一切随缘。过没多久,这老兄竟不辞而别,到另一个世界报到去了。
记得又一个热衷养生的老兄说过;
“只有年过九十以上的老者方有资格谈养生,一般年轻娃娃若给你说养生………那是娃娃们希望用你兜里的钱养他的生!”
我以为;只要心怀善念,顺其自然,敬畏生命,适当锻炼,慈心善行,一切随缘就是最好的养生。
凡事量力而行即为禅!
阿弥陀佛! 查看更多2021-07-05 17:18:22 13 0 1695 -
田君才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品 四尺三开
2018-02-26 16:23:00 11 0 1694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应北京石景山区何先生之邀而创作三尺整张竖幅作品《梅花自有清香》,供朋友们欣赏。
刘胜利2018-03-19 15:29:33 4 0 1694 -
于立江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新作《溪山春早》《紫气东来》《溪山烟雨》。
于立江2018-03-24 18:34:14 13 0 1694 -
马海伟创作日记 对话
开年首幅,小六尺。马海伟国画作品
2018-04-10 13:01:25 2 0 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