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与“丑书代表”王镛先生谈艺术书法概念的首次提出
题记:
这一篇文稿是2005年8月15日写的评论,至今已经整整过去了12年,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弘扬创新的时候,当年这些评论文稿从网 评论文稿从网络搜索出来,读一读,令人不由得就多几份感慨与沉思不已!
现时,通过网络搜索和业内人士的某种认可度来说,王镛先生被弄上了丑书代表人物的标贴,且居丑书之重要位置。关于“丑书”的这个提法本身似乎就有问题,不知当初怎么一下子搞成了一个丑书界,最近又有一些人站出来为王镛先生做一些的评价。就客观的来讲,王镛先生的书画作品在这个时代的特定阶段时期还是有一定的新意,可以借鉴的。说真的,我不想与王镛先生争长论短的,先生戊子我癸丑,我俩命相挺合的。王镛先生今年已70岁了,长我25岁,所以尊称教授为“先生”是比较恰当,但是为了真艺术和艺术责任,以及艺术思潮的大义,我又不得不多说几句呵。
就本文在当年发出后,我又写了《与书法界的朋友谈心兼议艺术书法的现象和本质》《认真对待传统书法艺术 坚决抵制流行书风狂吹》《杨牧青从流行书风到艺术书法之批判——兼谈二王帖系书法研究展一二事 》《拒绝丑书恶俗蔓延 固守传统书法阵地 》《杨牧青笑傲书坛谈书法》《给中国书法重新定义和定位》《杨牧青中国书法的功用与目的是什么 》等文稿,如今有些网络上还有保留,历历在目。
就本文所提及的“王镛”,是中央美院老教授李可染、染树年的研究生、生于1948年的王镛教授、博导。当年,王镛先生的艺术书法、流行书风等理论话题的提法与阐述、辨解,可谓是“刺眼书坛”,因其在中央美院执教多年,学生很多,加之所处“央美”大平台和光环笼罩,以及一些画廊与艺术品收藏界的推波助澜,故其流行、宣传、受众面是非常强大而甚广的。
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看王镛先生的书法作品、山水画作与篆刻作品之际,从境界、思想、文化等角度去观察是没有更高的艺术提升,还是那样的原地踏步、依样画葫芦并且多了一些虚浮与油滑,少了当年的作品纯真、质朴和新意之感,作品的艺术创作有倒退和江郎才尽之嫌??墒?,他的作品价格上涨不少呵,畸形的社会审美思潮与艺术市场的认知偏差,只能让这样一些本有才情、身处特定位置的人如流星般地闪过,最后将在一个时代的符号与争议中而退??!悲悯!一一2017年12月31日凌晨杨牧青记于北京
与“丑书代表”王镛先生谈艺术书法概念的首次提出
图:网络某博客2009年的评议截图
附原文《与王镛先生谈艺术书法概念的首次提出》
说明:本文是有关“艺术书法”概念的“首次提出”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与思考,旨在学术上的探赜索隐,就事论事,并非针对文内所涉及的人的其它问题,望阅者慎重,予以斧正为要。
作者:杨牧青
时间:2005年8月15日
地点:甘肃·兰州
偶翻2005年7月21日第58期(总第1487期)的《中国书画报》时,在该报第一版右部题为《今日论坛》栏目的文章中发现了“艺术书法”概念的 “首次提出”文稿。
《今日论坛》编者原文如此:王镛在去年“北京·湖南艺术书法展”上首次提出“艺术书法”这个概念时,便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如今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举办的首个重要展事——2005·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上,这个概念再一次被作为主题正式推出,看来,作为中国书法院的院长,王镛正在运筹并尝试着一条关于书法的改革发展之路?!耙帐跏榉ā庇肴嗣浅K档摹笆榉ㄒ帐酢本皇潜浠说牧礁龃首榕帕兴承虻奈淖钟蜗?。它究竟该做何解,这个解与王镛的书法发展之路有何关联,只有请王镛本人给出答案?!嗾?br>
很明显,《今日论坛》编者写按语的时候将“艺术书法”概念的“首次提出”归功于中国书法院院长王镛先生,并且《王镛自解“艺术书法”》一文中认为就是自己提出的,并且畅言“确立艺术书法概念的初衷”,“在今天,我以为这个提法有着特别的意义”,而且作为一个重要活动“艺术书法展”进行大力宣扬。对于“自解”一文中的其它问题就不必要多说了。
在我这里来说,或在我来看,“艺术书法”的概念并非王镛院长的“首次提出”,显然王镛院长的“艺术书法”概念 “首次提出”与事实不符,王镛先生和那位不知名姓的“编者”先生还有些寡闻、少见!怎么立言之前不注意事先调查呢?因此,我总觉得该文及其所谓的活动有冒用概念而名人自得意的感觉,或霸权之嫌,或名人脸上贴金永远都是正确的现象!
那么事实又如何呢?
“艺术书法”的概念早在1999年我探究、创始“中国书法率真派艺术理论”的时候就已经“首次”的“提出”了,并且将“书法名人、名人书法、书法艺术、艺术书法”确立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十六字心传”,作为探悉“书法率真艺术理论”的阐微依据。
关于“艺术书法”这个概念,我在2004年2月29日已经在本人所创办的“牧青网络”中进行整理之后,公开发表,文稿为《中国书法率真派艺术理论初探系列——上编·一、由是起始章》及同年6月29日《中国书法率真派艺术理论初探系列——上编·二、十六字心传章·阐释书法名人、名人书法、艺术书法、书法艺术——确立中国书法艺术“十六字心传”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然后又将此文稿通过网络形式在有关书法艺术的网站、论坛发表,并多有转载。此前几年前,也将此文稿通过信件邮寄过有关书画报刊、杂志,也许人小言微,或许出道不深,无有名份之故,该文稿未见任何端倪。虽则如此,我平时也非常留神、留心有关“十六字心传”的文稿,也未曾发现有何雷同之处。
今天通过报刊发现了这个提法,我提出的“理论”与“微言”在5年后的今天才有人得以发现,道有传承,本是一件很令人欣慰的事情。可是,又发现“艺术书法”的概念“首次提出”要归于王镛院长一己之所有,而且王镛院长又谈了“确立艺术书法概念的初衷”一段话,越读越让人不得“与王镛先生”就有关“艺术书法概念首次提出”的“问题”作以探讨。
究竟谁是“首次提出”这个“艺术书法”概念的?
难道“艺术书法”关键是强调创造力吗?强调以审美为目的,与实用无关吗?是“书法院众位同仁拟议的众多选题中的一个”吗?
难道就要让“艺术书法”的含义与“流行书风”的宗旨相吻合吗?
要回答上面三层五个问题,在我说来,非常简单,为什么不注意事先调查呢?特别要立论、阐明一个问题,而且是关乎“书法的改革发展之路”这么重大的问题。现在的网络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先通过网络搜寻、查找一下看有没有其它的资料,再立论不迟,特别对于一位具有相对知名度的专业书法研究人士来说应该慎重呀,这将关乎中国书法艺术的将来呀!
因此,向大家必须要说的是:
一、“艺术书法”的“首次提出”并不是王镛先生的先见之明,这个概念的“首次提出”应该是微不足道的“杨牧青”先生于1999年已经提出了。
二、如果“艺术书法”只一味“强调创造力、审美为目的”而脱离了“实用”,并且与“实用无关”,那么中国的书法自诞生以来就是错误的,因为它不应该以“实用”的面目出现,惹得后人如王镛先生之类的人士大加指评。
三、如果“艺术书法展”是建立在“艺术书法”这个主题和思路上通过“书法院众位同仁拟议的众多选题中的一个”的话,那么“众位同仁”也是才知道“艺术书法”的“首次提出”而趋之若鹜,还是有其它因素而烽烟四起呢?如果“艺术书法”的含义与“流行书风”的宗旨相吻合的话,那么是不是为“流行书风”昙花一现的“书法现象”再找理论依据而有违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大道呢?当然,大家可以搜阅2005年6月31日拙作《吊唁:启功逝后之乱弹》一文,回味“乌烟”之意蕴!
还有更多的,并非首次提出不提出的问题,留给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回答?。ㄗⅲ何吮3衷姆缑?,此处没有做任何改动。) 查看更多2018-01-02 17:55:38 9 1 1737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的古雅美,突破传统,承古创新”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88)焦墨画对象往往以山水为主,现在又走进中国四大石窟,就焦墨画艺术的审美来说,焦墨画的特点就是“古雅美”,中国传统焦墨的古雅美的欣赏可以说 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而且,我认为越高古的就越美,因为它包含了前人对美的理解,包含了中国多年来对美的传承,和中国焦墨经历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凝聚、积累,最终形成传统。
因为现代的焦墨就来自于传统,所以继承传统,首先要基于我们对传统有什么样的认识。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自己的心态,也就是所谓“不忘初心”!不要尘俗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按照自己内心的情感去画,写出自己心灵的东西。
画焦墨画的人,一定要多读书,一定要养气。中国焦墨画有很深厚的人文内涵蕴含在画作中。一定要有诗书画印四全、甚至更丰富的修养,下笔时就会显神韵。这才是真正肯用功夫的人去追求的。
艺术的道路是古老的,源远流长的,然而对焦墨画来说,必须继承传统,开辟新路。因为艺术的变换就是立足于传统基础之上的,只有立足于传统,将传统继承下来,我们的艺术道路才会更加宽阔,更加长远。才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将艺术的美好发扬光大!(马培童写扵北京工作室)
附焦墨山水画作品三幅,请欣赏。 查看更多2019-04-11 16:46:09 32 0 1737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脉接豫章理学一家宗旨,风传江夏诗书奕世楷模!”罗氏中堂后柱联!
2019-11-12 20:41:24 5 0 1737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隶书书法作品:“创业应作前期准备,
成功别忘未雨绸缪?!?2020-12-09 18:02:12 5 0 1737 -
李尊荣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连年有余》,喜庆灵动,生机勃勃
2018-03-11 19:13:22 5 0 1736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调整完成
2017-11-03 20:22:17 9 0 1735 -
安士胜创作日记 对话
寒香无尽惹春纷,随笔,玩儿
2018-02-11 09:30:30 2 0 1735 -
郭雨铮创作日记 对话
大年初十分享一幅《群芳之冠》, 大小花十朵,郭雨铮
2018-02-25 20:53:25 2 0 1735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跨老心悦,健康梦圆
七旬寿辰今欢庆,万梦幸福我永奔。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兄弟姐妹,心爱的儿孙们:
古稀今不稀,好梦常圆梦。奋斗赢幸福,人生铸神奇。
今天我七旬华诞,我高兴登上古稀交椅,感到 上古稀交椅,感到无比荣光。大家牺牲宝贵时间,高兴地前来为我祝寿,接受你们给我惊喜,我内心有感激不尽之语,此时我只有抱歉地讲,真是难为你们了!对你们的美好祝福,我谨表示万分感谢!
七旬寿辰人健在,万福缘梦禄恒奔。查阅家谱,纵观我祖上五代,先辈人无一登上古稀宝座。今天我乐享登宝座之福,一方面祖德惠我沐祖恩,更重要的乃幸逢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好时代让我快乐生活,美好的幸福生活赢得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崇德行善心态好,见贤思齐梦求高。我家庭素有尊师重教崇德重才的优良传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重视孩子教养,为实现培养品学兼优人才梦想而不懈努力。
手挥翰墨飞梦想,笔走龙蛇写春秋。这就是我人生风向标。人生没有彩排路,时刻操劳上进心。人生要充分发挥劲才智,不停使用精气神。人生要有奋发进取精神,不能满足现状,取得成绩当起点,迎来时光造乾坤。
笔书励志书香醉,翰墨结缘墨彩飞。我正有声有色地干着心痴的挥毫泼墨工作,创作流光的书法作品,为书法事业作出可见的贡献。在我有生之年,我乘着书法之梦在宇宙飞翔!
梦想出奇迹,夕阳飞彩霞。如今步入老年的我仍然有超越自我之心,仍然有创造奇迹的梦想,我要用传志之笔写出异彩纷呈的书法作品,弘扬国粹,点缀美丽的书法花园,靓丽千家万户;用飘香之墨书写新时代赞歌,歌颂国泰民安,为丰富世人文化生活增砖添瓦。使自己如愿实现老有所乐,乐在翰墨中;老有所为,凡书法创作之事愿为。
万千感慨夕阳无限好,九一归言志气永长存!墨香醉心海,书法迷世人。我奋进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努力创作迎合新潮流鼓舞人生斗志的新作品,让大家乐观欣赏我付出宝贵心血的笔花墨彩,增加精神文化营养,享受书法墨香美餐。我愿不遗余力地投入书法创作事业。人生献神手,翰墨沁我心。笔花呈异彩,书法造乾坤。做事时间安排早,暮年圆梦也不迟。
墨香飘逸水飞彩,书法追攀风向标。人奔艺术圆梦想,笔走龙蛇舞今朝。
人老心不老,眼高志飞高。命好运也好,梦骄精神骄。
跨老感言飞梦想,年轻心态搏云天。
幸福快乐的此时,我内心急切要讲的话宣告大家:衷心感谢你们对我的美好祝贺!
陈祖松撰
2018年8月20日 查看更多2018-08-20 21:30:24 6 2 1735 -
2018-10-26 20:17:31 21 1 1735
-
巴古宁创作日记 对话
六尺对开(180*49cm)大字。王昌龄有诗云: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如今,楼兰古国早就湮没在黄沙之下,仅留些许断垣残壁供考古学家和文人骚客去追思冥想矣……
2019-01-01 09:34:07 7 0 1735 -
已认证2019-02-23 17:45:52 19 0 1735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对联书法“碧?;乩接懔浠缭苹幔徊懵退蚀渌砂厍嗖匀赵赂?;”
2019-10-17 21:56:27 5 0 1735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庆幸生在中国,庆幸在疫情中还活着。
两个多月的自我隔离,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了解外面的世界。
在娘胎里,如果母亲哪怕一点点的不负责任,哪怕母亲有一点点的不良嗜好,哪怕母亲抽一颗烟,吃一粒药,或者做 亲抽一颗烟,吃一粒药,或者做了一点点的剧烈运动,我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来,或者生下来是个先天不足。
再后来的成长中,如果不是母亲的百般呵护,我们怎么能够健康的成长。
一场疫情,我深深体会到了,我们离死亡是那么的近,如果没有祖国母亲的呵护,我们会怎样呢?
两个月的零下守护,一线医护艰苦奋战,为了省点防护服,和衣在冰冷的地板上而睡,医护夫妻不敢相认,几度确认,才说出我好想你。
警察夫妻在冰天雪地相遇,求抱一抱也不能,只有挥手泪流。
有多少医护人员的孩子在哭泣中想象爸妈快点回来。
还有守护人员没黑没夜的坚守,换来的却是冷嘲热讽,换来的拳打脚踢,撒泼打滚。
更可气的是,海外归来的牛逼哄哄的感觉高人一等的工作和留学的点点人渣,高薪,高学历,却满脑子资产阶级思维,乱象中的一朵朵奇葩,幼稚但不可爱。
昨天,我们这里又封堵了,过去看了一下,拆迁原因。
随着拆迁队的进驻,许多人心智大乱,疫情期间不明智的聚集,各怀心思。
一切罪恶的根本来源于心中的魔鬼。
仰天长啸,忽然想起特朗普来,他怎么就能当上美国总统,那么有智慧的人都听从他的领导,因为大多数人都得到了利益,所以。
嗨,还是静心画画的好,俗世不好玩,太浪费精力了。
在人心惶惶的复杂的烦乱季,我依然心如止水般的画出溪山清音水墨山水,不知不觉已经修成如此境界了。附近日国画山水画作品四尺斗方《深山清音》,水墨山水团扇《深涧泉鸣》。 查看更多2020-03-23 12:03:21 16 0 1735 -
李振军创作日记 对话
旭日东升,客户已经装裱好,反馈照片。
2017-12-12 20:19:43 11 2 1734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李亚南国画工作室《松崖访友图》,尺寸70×150
2018-01-27 13:24:40 2 0 1734 -
潘宁秋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花卉
四尺四开、四尺整张、四尺三开2018-03-18 01:35:06 4 0 1734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应北京通州区张先生之邀而创作三尺整张竖幅作品《用心万事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管做任何事,只要用心,认真,没有办不了做不成的事情。
刘胜利2018-04-21 08:09:19 4 1 1734 -
李尊荣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鱼虾乐四尺斗方作品《畅游》《相约》《快乐一家》《秋丰之歌》,请欣赏
2019-06-01 17:56:00 9 0 1734 -
洪志标创作日记 对话
人物肖像速写作品:第一幅是为国台办刘洁一主任和金门县洪允典议长作的两分钟人物肖像速写作品;
第二幅是为诗人鲍周义大哥作的两分钟人物肖像速写作品;
洪志标人物肖像速写作品欣赏。 sp;洪志标人物肖像速写作品欣赏。2019-07-16 12:30:36 13 0 1734 -
叶向阳创作日记 对话
翰墨颂中华:素描石膏象《海盗》等3副作品。
这是我1984年在天津美术学院的《海盗》等塑料石膏像作品,恭请光临共同分享我的艺术历程,谢谢。2019-09-30 10:39:48 14 0 173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大写意国画《》求索知真趣》
规格:68cm×136cm/8平尺
款识:求索知真趣,庚子仲夏杨牧青于京华。
附议:读经思考,写生观察,体悟世情,观天鉴地,穷通阴阳,游历河山,挟术以宣化文明是 以宣化文明是一个中国书画家的终生大事,非此不以名之为中国书画家矣!其理如同揉面,越揉越筋道,然不得揉面法,则将面会揉死,以而于无面味,只能摊个死面饼。约之,此亦水墨之法,亦如戏曲之唱念作打,虽锣鼓喧天而不能字正腔圆,仅落个胭脂水粉面目而已!(可参阅《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及有关论述。)
概叙之,点、线、面是东西方绘画的共性,若于中国大写意水墨画艺术来说,其似乎更胜几筹,不以写实而胜于写实之感,盖因六识通融的原故!然而,其技、其术、其巧、其思之造化,需从书法累功、读取残经破卷与体悟自然山川中出,假令王维、梁楷、徐渭、八大、石涛及至蒲华、老缶、黄宾虹诸辈天降之英华,旷世之奇才,亦不离依此造化而彰显世道人情,寄点线面之于心田矣!
余今言,所谓大写意者,是中国水墨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小写意及至工笔壁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需要将书法与画法融汇贯通,是对传统的笔法、墨法、章法等在解散创新中升华拓展,是写的一种文化心境,是胸怀天下的情景增益,并不是简单的技法炫酷与色彩空间的垒积!(详见《杨牧青:什么是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一文有关论述。) 查看更多2020-06-20 17:03:59 5 0 1734 -
祝汉山创作日记 对话
山高入天际,泉流折落台。运舟顺水下,不知几时还。
2017-11-03 21:44:17 31 1 1733 -
刘剑刚创作日记 对话
桃花源里得春多,旭日东升,鸿运当头,敬请欣赏——刘剑刚作品
2017-12-16 18:55:24 14 2 1733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忠厚传家远!
2018-01-06 10:11:43 3 0 1733 -
胡记领创作日记 对话
经典六尺工笔《锦上添花》,胡记领
2018-03-02 18:47:32 9 1 1733 -
赵永利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作品《有雲更覺千山秀 不雨争知萬壑奇》
赵永利作2018-05-03 14:44:12 5 2 1733 -
宁建华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大六尺彩墨山水《祥居福地》《药师》《五德聚福图》献给老师们欣赏指导
宁建华2018-05-05 14:03:40 2 1 1733 -
2018-12-24 20:25:57 11 0 1733
-
王崭宇创作日记 对话
通古博今
2017-12-13 21:26:31 8 2 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