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林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工笔画完成,60×60cm,汪林
2018-03-15 21:03:16 4 0 1795 -
陈其飞创作日记 对话
两幅达摩画好了,陈其飞国画
2018-04-20 18:54:39 4 0 1795 -
罗欣科创作日记 对话
罗欣科国画作品,《富贵花开》
2018-04-21 20:31:41 5 0 1795 -
张健创作日记 对话
《两雏唧唧随母后,呼之不前不停口》《一唱雄鸡天下白》,国画鸡系列作品。
2018-07-14 19:10:44 8 0 1795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2021春联:共克时艰鼠年抗疫,发挥力量牛气冲天
2021-01-18 10:08:27 4 0 1795 -
邓澍生活日记 对话
书法培训剪影。疫情期间,同学们在家依然刻苦努力,认真完成作业,每一个人的点滴进步都让我非常高兴!特殊时期,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同学们加油!爱你们!
2022-05-26 11:54:48 22 0 1795 -
已认证
龚光万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录《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唐·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龚光万 画作 msp;画作2018-04-04 21:16:46 6 1 1794 -
已认证2018-05-12 12:28:08 7 1 1794
-
王根权生活日记 对话
为灞上书画院题:翰逸神飞 ,楹联:体权变之道谋而后动 达夷险之情言必前瞻。
王根权智学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 ,径有曲直,直可早达。学海无涯苦作舟,舟分快慢,快能超越! !2018-10-09 15:01:46 4 0 179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团结·创新:第六次“文商融合发展联谊研讨会”在太原成功召开
本报讯:2019年11月21日下午,第六次“文商融合发展联谊研讨会”在太原天一宫会议室成功召开?;嵋橛缮轿鞫急ξ幕ビ邢薰局靼?,临汾市 汾市甘肃商会、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推进工作委员会统筹,山西聚信思达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并丽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贞观景业电气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山西鑫盛平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山西晋陇科贸有限公司协办。
著名书画家,国学智慧与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者,智库决策专家,资深企业文化战略顾问,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总规划、首席构架师杨牧青;山西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王建国;著名文化学者、山西省文史馆馆员、山西省旅游协会常务理事王宝库;著名画家、山西省群众艺术馆研究员王木兰;山西省智库发展协会副会长、北京证道尚和智库首席专家李?。簧轿骱竦陆ㄉ柰蹲始庞邢薰径鲁?、上党营造学社项目发起人郭旭光;中国八冶建设集团京津公司董事长王汝仑;山西粤投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天鹭湖造物艺术小镇项目发起人梁伟山;著名策展人、天鹭湖艺术总监狼桃;山西省甘肃商会执行会长、山西聚信思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志杰;山西都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温雅婷;山西省甘肃商会副会长、临汾市甘肃商会会长、山西鑫盛平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建兰;山西并丽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建丽;山西并丽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崔艳萍;内蒙晋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竹彦;山西省甘肃商会副会长、山西恒昌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雪琴;北京甘肃企业商会常务理事、北京鸿科营造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山西智慧通达安防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飞;山西八度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肆拾玖酒坊席彬韬;晋陇文旅科创研究院(筹)秘书团团长杨永雷等人士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著名书画家、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总规划杨牧青对《晋陇文商融合发展总体思路与设计规划(2019年7月-2024年7月)工作简报》做了详尽汇报,图文并茂的从“契机、背景、文化优势、时限、优选项目、金融链、运作方式和方法、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与目的”八个方面和“教育、文创、旅游、医药、康养、科技”六大版块进行了深度的讲解。
他说,如今全世界有76亿人,中国有14亿人,50年后将达到100亿人,中国预计要超过18亿人!那时,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发展?那时,山西、甘肃两省约近1亿人又该怎么办?怎么发展?那时,正好是我们的孩子、孙子时代……所以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事情又该怎么去做?!
当下,若站在人类上古文化脉络研究与中华文明追根溯源的角度上来看,山西、甘肃真乃是一块宝地,晋陇两地具有新时代下一个蓄势待发的大气象!我们要打通上古文化脉络,使其不能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阻塞,促使人类文明在交流对话、互融互通中形成共识,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知兴衰胜败以为万世开太平!
他讲到,在文化、商业融合大潮中,全球性“金融资本”运营尤为突出,“文化软实力”彰显价值。诸如,文化+金融、艺术品+金融、教育+金融、科技+金融……等均会纷纷进入市场,以及“5G时代”的到来,并且各行业的“数字化”、“科技化”、“场景虚拟化”等建设节奏更快。再过二三十年,“量子技术”和“人体生命科学”的突破,将彻底改变以往一切生活、生存的发展法则……那时我们山西、甘肃两省及至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发祥区域又该如何应对?这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认真对待的。
他说,时间过得很快,从夏到冬短暂的几个月,在“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总部署的工作推进和“水墨三晋·杨牧青书画文化行”的气象万千变化中,三晋大地上有大智慧远见的者都不期而遇!那一刻,华门呈瑞,天降甘霖,我们在尧王的护佑下从汾河畔出发……
中华文化的灵魂和黄土大塬的魅力,从祁连山到陇山,再到吕梁山、太行山苍苍茫茫中,从党项河到白龙江、洮河、渭河,从马莲河、蒲河到怀江、汾河,再到黄河湾湾道道里,无数的历史故事犹如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在眼前浮现,岁月啊带不走历史的记忆!
如果说,2676年前因政治婚姻而诞生“秦晋之好”成为经典的历史故事,那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时代机遇下,因我们的“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就会在文商融合历程中诞生一个“晋陇之融”的美好记忆。那2676年后,子孙后代又当如何看待这跨度达5352年的历史故事呢?
会上,著名文化学者、山西省文史馆馆员王宝库从天文、地理、人文、民风等角度对山西的文化文明历史发展做了精彩的分享,列举炎帝神农氏从甘肃起行至山西上党成势,创新发展农耕文明;陇西李氏世民家族屯兵太原而开大唐基业;山西卫青、霍去病大将军更是在河西走廊立下赫赫战功并留下千古威名,也成为我们今天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历史基石!
山西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王建国对本此研讨会召开的文商融合之举给予点赞。中国八冶建设集团京津公司董事长王汝仑从梁思成、林徽因的故事中谈起营造建设,做了生动的发言。山西粤投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伟山、山西并丽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建丽等与会人士就各自所在的行业、项目等方面也做了精彩发言。
山西省甘肃商会副会长、临汾市甘肃商会会长常建兰对研讨会召开的发起缘由及一些过程做了相关陈述。山西省智库发展协会副会长、北京证道尚和智库首席专家李丁和著名书画家、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总规划杨牧青先生分别对与会每一位的发言内容做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在互动交流中冀望大家能对“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给予大力支持,待以同推进。
智库专家李丁先生说,华夏文明看山西是有历史依据的,本有“秦晋之好”、“楚材晋用”的典故。如今看来,“晋陇之缘”是天作和合。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山西和甘肃,理应联手、携手担当起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的大任。对从甘肃走出来的著名文化学者、书画家和中国上古文化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动者杨牧青老师呕心沥血提出“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来说,是顺天时,接地气,得人心,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可喜可贺的!
总体上,本次研讨会着重围绕“团结·创新“的文商融合发展主题,紧扣“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总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遵照中央、国家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甘肃省委省政府对文化、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要求,遵循“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文明对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战略方针,根据晋陇两省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讨和意见交换。
与会者认为,“晋陇”要在文商融合发展中寻求新的大发展,要在大布局、大规划的主导下,相互尊重,取长补短,优化行业和项目选择,以“民生项目”、“民生工程”为重点,要把重心、重力放在涉及职业教育、生态旅游、田园康养、文化创意与科技孵化方面,做好“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的具体工作,发挥晋商、陇商的区域文化特色和营商优势,为晋陇大地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在研讨会后,著名书画家,国学智慧与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者,智库决策专家,资深企业文化战略顾问,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总规划、首席构架师杨牧青,中国八冶建设集团京津公司董事长王汝仑,山西省甘肃商会副会长、临汾市甘肃商会会长常建兰,山西尚和智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范,山西都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温雅婷一行前往“天鹭湖造物艺术小镇”对该项目进行参观学习和考察调研,并题写“天鹭湖”、“上党营造学社”、“上党潞酒 天下少有”等以示存念。
在本次“晋陇文旅科创123+5实施计划之团结·创新一一第六次文商融合发展联谊研讨会”圆满成功举办的当日晚宴上,著名书画家杨牧青老师望天一宫穹顶,凝神拙笔十六字为文以纪,以感谢李丁副会长、郭旭光董事长、马志杰执行会长、常建兰会长、韩建丽校长等有识人士和本次活动主办、协办单位的热情支持!文曰:
天一生水,
地二生火,
水火既济,
晋陇一家!
汾河的水在含情中,
给我们讲述了中华文明的风雨彩虹;
黄河的浪在咆哮中,
给我们诉说了中华民族的春秋历程! 查看更多2019-11-24 23:10:57 17 0 1794 -
2019-12-16 15:42:08 28 0 179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名称:大写意国画《是夜枯笔疾行,始知画有其精神》
规格:136cm×68cm/8平尺多
款识:是夜枯笔疾行,始知画有其精神,戊戌正月初十夜杨牧青于北京。
附议:读经思考,写生观察,体悟世情,观天 悟世情,观天鉴地,穷通阴阳,游历河山,挟术以宣化文明是一个中国书画家的终生大事,非此不以名之为中国书画家矣!其理如同揉面,越揉越筋道,然不得揉面法,则将面会揉死,以而于无面味,只能摊个死面饼。约之,此亦水墨之法,亦如戏曲之唱念作打,虽锣鼓喧天而不能字正腔圆,仅落个胭脂水粉面目而已!(可参阅《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及有关论述。)
概叙之,点、线、面是东西方绘画的共性,若于中国大写意水墨画艺术来说,其似乎更胜几筹,不以写实而胜于写实之感,盖因六识通融的原故!然而,其技、其术、其巧、其思之造化,需从书法累功、读取残经破卷与体悟自然山川中出,假令王维、梁楷、徐渭、八大、石涛及至蒲华、老缶、黄宾虹诸辈天降之英华,旷世之奇才,亦不离依此造化而彰显世道人情,寄点线面之于心田矣!
余今言,所谓大写意者,是中国水墨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小写意及至工笔壁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需要将书法与画法融汇贯通,是对传统的笔法、墨法、章法等在解散创新中升华拓展,是写的一种文化心境,是胸怀天下的情景增益,并不是简单的技法炫酷与色彩空间的垒积!(详见《杨牧青:什么是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一文有关论述。) 查看更多2020-04-24 12:34:32 9 0 1794 -
2022-09-27 09:59:39 21 0 1794
-
罗虹明创作日记 对话
刺儿菜和我的衣服颜色很搭。
2018-01-05 13:49:36 5 1 1793 -
2018-10-11 17:36:50 16 0 1793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石窟佛造像的人物形象枯笔渴墨,要传承。"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32)
焦墨画石窟佛造像的人物形象、是人物画的核心,塑造人物形象的枯笔渴墨就更显得十分重要了??荼士誓苑鹣裥蜗蟮乃茉煲庖逯卮螅? 分重要了??荼士誓苑鹣裥蜗蟮乃茉煲庖逯卮?,它是写意精神的载体,写意精神还彰显了枯笔渴墨自身的魅力。枯笔渴墨的发挥,成为中国焦墨画不同于水墨表现方式。
笔墨的干、枯、渴,焦、浓、 枯淡、的线条、墨韵的千变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节奏性、流动性,虽由人作,宛若天成,这些难以言传的笔情墨趣唯中国焦墨画所特有,具有无限的表现力。但是在石窟佛像人物画中、枯笔渴墨必须服从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枯笔渴墨的趣味应增强佛造像人物形象的趣味,虽然有许多古代石刻佛像人物画的技法可供传承,但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佛像人物形象塑造的要求。
笔墨当随时代,充分运用枯笔渴墨的写意精神,充分发挥毛笔焦墨的特性,充分吸收汉画像石刻刀法,转换为笔法的艺术效果,并融化在中华文化遗产石窟艺术的精神里。
动人的佛造像人物形象和笔情墨趣交相辉映,使焦墨石窟佛像人物画一定要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显其光彩。不仅要有高难度的造型技艺,更需要画外的综合素养。这其中就包括焦墨佛像人物画家能把这不同而又深邃的感受以及由此产生的意韵和意境表现出来,是时代要求的艺术高度。
马培童写扵北京 查看更多2019-11-25 10:46:40 32 0 1793 -
已认证
石广生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写意画《油灯与电灯》;
油灯曰:“吾具四千余年悠久历史,然电灯区区两百多载耳,怎有资格嘲笑俺,且对人家指手画脚?”君以为如何?
国画写意画《油灯与电灯》,石广生庚子年秋月作品。 庚子年秋月作品。2020-09-10 18:35:54 21 0 1793 -
任振山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万壑树参天 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
2018-06-21 08:58:21 5 0 1792 -
2018-06-21 21:25:03 6 0 1792
-
已认证2019-02-04 15:24:21 28 0 1792
-
2019-05-16 11:25:08 5 0 1791
-
2019-09-17 10:11:14 16 2 1791
-
朱德茂创作日记 对话
为抗击疫情而做的书法作品《众志成城》。
冠疫张狂意獗行,瘟神肆虐国民惊。
群思破敌征邪病,众志成城战毒清。
天使临危冲阵线,专家坐镇伴全程。
和衷共济祈祥瑞,围剿顽魔号角鸣。2020-02-24 18:05:05 15 0 1791 -
怀羽创作日记 对话
《晨曦雾隐》这幅水墨山水画以独特的墨色和构图展现了清晨山水间的宁静与神秘。画面中的山峰若隐若现,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墨色的深浅变化细腻入微,展现了山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怀羽黄仍彬 仍彬以其精湛的水墨画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相融合?;嬷械纳剿唤鍪亲匀痪肮鄣脑傧?,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观者在欣赏这幅画时,仿佛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幅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让人们重新审视自然之美,感受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宁静。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初心,保持一颗平静而开阔的心。 查看更多2024-04-18 11:22:02 4 0 1791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天涯何处无芳草
2018-01-14 15:12:55 2 0 1790 -
袁树茂创作日记 对话
走近西画大师安格尔,走近中国水墨博大精深
2018-02-17 20:19:15 12 0 1790 -
杨洪顺荣誉资质 对话
2018第二届亚洲美术双年展(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行)我的作品《苗女》参展
杨洪顺2018-04-02 12:09:34 4 0 1790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的用笔法》点线面的运用,笔法是由行笔而形成的,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85)
焦墨画的用笔技法,就在太极鱼图形中,太极黑白鱼图形就是用笔法的勾和勒,加长就是线,缩短就是点,合起黑白就是面, 就是点,合起黑白就是面,所以由点、线、面构成,黑白就是一阴一阳,其中主要是点线面的运用,笔法是由行笔而形成的。
行笔包括起笔、运笔、收笔三个部分,起笔和收笔逆入藏锋、自然含蓄,行笔要有力度。
用笔要意在笔先,以意使笔才能因意成象,笔自动人之处在于有意趣。笔要有力度,古人称笔“力透纸背”、“骨法用笔”、“力能扛鼎”,就是强调用笔的功力,所以用笔要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气力由心而腰,由腰而臂,由臂而腕,由腕而指,由指而笔端纸上,于是使产生了具有节奏和韵律、奇趣横生的用笔。运笔有中锋、侧锋、逆锋、拖笔、散锋等区别,以中锋用笔最重要,它是笔法的骨。
笔锋可分中、侧、逆、拖、散、 重,变等。逆锋用笔、将笔头倒逆而行。顺笔作画时,笔根在前,笔尖尾随;逆锋用笔则相反,笔尖在前,笔根尾八拖锋也叫拖笔、露锋。
笔头侧卧于画面,顺毛而行,笔痕舒展流畅,自然松动。散锋用笔笔毛散开而笔痕丰富虚灵、轻松飘逸、面积较大,皴擦点簇常用散锋。(马培童写扵北京 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3-23 11:27:33 12 0 1790 -
已认证2019-05-19 17:17:21 13 0 1790
-
杨增超创作日记 对话
五一节墙画创作中……
2018-05-01 19:15:29 12 4 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