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合成生活日记 对话
在庆祝青岛牡丹书画艺术研究院成立一周年会上的合影
2018-05-08 21:55:04 5 1 1789 -
2019-06-14 22:34:21 5 0 1789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人物画笔墨和风格的当代性和传统性”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09)
焦墨画,我以画人物画为主,走向了与佛造像之路,中国焦墨画的发展重在创新,创新不仅仅需要有正确的创作思想,更要有好的笔墨修养 思想,更要有好的笔墨修养,要学习传统笔墨精神,还要立足当下我们生存的空间,因为只有表现当代的现实才是艺术家的重任。当代性的创作态度也决定作品的意义的长久性,焦墨枯笔墨优劣需要长久的修炼方可达高,所以自己拼命研究、探索、技术和思想需要完美统一。
笔墨和风格追求不能远离传统,在此基础上需要有好的心态加强自我完善,体会枯笔渴墨的关系,站在古人的肩上审视当代焦墨艺术,将焦墨画笔法创造性的应用和表现在中国四大石窟艺术上,我很注重佛的心灵,心灵与人的精神是佛造像创作的精髓。
人物造型和笔墨的修练也是提升作品精神最重要的因素。传统与当代要结合,审美取向还是来自生活,从书法中体会笔力与线性,深入石窟坚持写生,提升艺术造型能力和自身的文学修为,将创作进行到底,热爱艺术而无功利是我的宗旨。
(马培童写扵北京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8-03 13:47:06 31 0 1789 -
2020-05-28 17:00:49 12 0 1789
-
2024-04-07 14:37:00 25 0 1789
-
石川创作日记 对话
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2017-10-21 10:29:58 3 0 1788 -
李青利生活日记 对话
你好,三月!是否还一如从前,提笔书写,这一季的花事人心。
在一程山水,一方心田里,书一笔春风,书一卷风雅。2018-03-01 18:05:13 7 0 1788 -
已认证
叶仲桥生活日记 对话
3月4日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阙妙丽等一行十多人,到东莞云浮商会企业参观考察活动,并作书画文化交流活动!
叶仲桥2018-03-05 10:13:30 7 0 1788 -
珍玩斋收藏日记 对话
海黄紫油黎老料虎皮纹《一鸣惊人》笔架摆件
规格为13*3.1*2.2克重26克
高油密,油性十足,线条细腻,大师精做,雕刻精湛,栩栩如生,简约而不失个性。收藏佳品2018-03-21 10:58:17 4 0 1788 -
2018-09-06 10:10:10 5 0 1788
-
已认证2019-12-25 14:57:19 25 0 1788
-
安士胜收藏日记 对话
无论多忙,每至岁末年初都有一个固定项目,和几位朋友聚一次,写写画画聊聊侃侃,总是如此惬意。大抵古代文人雅聚也是如此吧!
2021-02-02 11:58:22 7 0 1788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王蒙山水画,潘玮萱评马培童(40)
王蒙,赵盂頫的外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曾做过闲散小官,元朝末年弃官归隐黄鹤山(今属浙江)。明朝建立后,曾任泰安知州,后因胡惟庸案受被捕死在狱中。
受被捕死在狱中。
王蒙善画山水,亦工诗文书法,在绘画上自幼受外祖父赵孟頫影响,并继承董、巨传统,自出新意,独具面貌,喜用枯笔、干皴、山石用解索皴、牛毛皴、小披麻皴或细笔短皴,有时兼以小斧劈皴。
王蒙的山水画突出特点是:景致繁密,结构复杂,重峦叠嶂,郁茂华滋?;ㄓ猩枭退街执碜?。王蒙其作品《具区林屋图》,描绘江苏太湖林屋洞之景色。全图在密不透风的空间里,画家在右上角,留出个透气的空间,令观者毫无压迫感?!毒咔治萃肌吠贾猩绞?牛毛皴'与'解索皴'干笔皴擦而成,多曲折旋转之笔,以突显出太湖一带山石特有的质感;画面看上去似乎非常拥塞,但画家巧妙地经营了山石的脉络,使之相互呼应、揖让,山路贯穿其间,水面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因此,画面依然散发出宋代“全景山水”固有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气息。
马培童以下图2图3作品,釆用焦墨画法,运用全景式构图,以自创的刻石线皴画石质的脉络,全图除了溪流之外,几乎被山石、树木、林间茅舍填充的没有空隙,马培童以天空留白为画的透气空间。具有王蒙之余韵。
元代山水画讲究抒写“心性”,以意象是架构山水画,王蒙用“繁密”的意象取胜,以表现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写意”,同时又不偏离山水本体的物象之理。从而提炼出一种新的山水画表现语言,这种新的符号化语言是道与技的和谐,如《青卞隐居图》在山重水复、层峦密林的布局中,画家将自己装进一个远离人烟的洞天山水之中,以突显其“隐”的心境。画家用“繁线密点”将画面气韵与形式美感有机地统一起来,用繁密的皴擦,再加以“水晕墨章”的渲染来营造“隐”的意象,从而宣泄内心仕与隐的矛盾情绪,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之境界。
《青卞隐居图》的山水形态布局,在真实的实际中是很少存在。其创造的是一种视觉幻境,画家用画笔营造出一种奇异的空间幻觉,给观者以超自然的视觉冲击。
马培童以下图作品,在山水布局上也有王蒙余韵,作品中除了山重水复、层峦密林及瀑布飞流直下布局之外,马培童在右上角设置了隐居的房子,《青卞隐居图》,画的下段溪水潺潺,林木参差茂盛,一位老人正策杖行于林间溪畔。马培童左下角画了一个童子及策杖老人,行于林间溪桥上,二者在布局上均有相似之处,因此有相同之余韵。在笔法上,王蒙兼用披麻皴、解索皴、牛毛皴等几种皴法。表现险山巨石多变的形态,而马培童以刻石皴法画巨石多变的形态,二者均以流动的线条描绘了曲折盘桓、前后重叠的山势、密密层层的树木、景物繁密,密而不塞,显示出丰富灵动的艺术效果?!肚啾逡油肌罚悦髑迥酥两执婊疾撕艽笥跋?。张大千说:“元四家中黄鹤山樵法门最大,明清作者无不师之,即不羁如方外二石(石涛、石溪),亦不能越其藩篱也”。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8-18 11:48:27 31 0 1788 -
李振军创作日记 对话
最新客厅山水画旭日东升
2018-04-02 19:18:27 7 1 1787 -
严巍创作日记 对话
原创《青山放牧》
2018-05-02 14:30:56 5 3 1787 -
甘庆琼创作日记 对话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不是抨击,也不是说教,而是表达情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用审美高度滋养人心、温暖人心。
世界上最难打开的是心门,最难走的是心路,最难过的是心桥,最难调整的是心态。
世上最重要 的是心态。
世上最重要的是人心,最需长久的是人心,最难猜的是人心,最想抓住的是人心,最靠不住的是人心,最善变的是人心,最难得到的是人心,最难控制的是人心,最让人痛的是人心,最难忘的是人心,最脆弱的是人心,最坚强的是人心,最难改变的是人心。让你成功的是人心,使你落魄的是人心。温和的谈吐源于友善人心,老老实实的肺腑之言最能打动人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奔波人生路。约略计算,此行已是此生第560趟赴京之路! 查看更多2018-05-31 11:54:13 8 1 1787 -
梅丽琼生活日记 对话
祝贺河南长垣党史文化馆揭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圆满成功!
2018-07-02 21:59:47 5 2 1787 -
李万勤创作日记 对话
参加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送万?;疃?
2019-01-28 19:04:41 3 0 1787 -
张文健创作日记 对话
大美赤水,大同古镇望云峰写生,张文健国画作品
2018-03-09 12:19:37 2 0 1786 -
吴朝阳创作日记 对话
爱情系列写意花鸟画《脉脉此情与天诉,忘转千里与君谣》尺寸68*68cm,《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尺寸68*68cm,
2018-07-08 21:26:42 7 0 1786 -
东方古玩城堡收藏日记 对话
晚清 老牙文房笔洗、整料精工雕制,荷趣题材,刻画生动,包浆浑厚,全品。规格:长14.4cm宽8.2cm重185g、收藏价值极高!
2018-08-15 15:17:26 5 0 1786 -
马晓薇创作日记 对话
静物写生作品《针叶松》,所谓写生,写其生机也。附局部图,请欣赏
2018-11-09 10:40:42 6 0 1786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辛丑清明书法家陈文斌书 周易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021-04-20 11:08:16 4 0 1786 -
祝汉山创作日记 对话
天公开物神易来,万壑青山抱云怀。子时心中空一物,明月有邀梦飞台。
2017-11-09 11:33:30 6 1 1785 -
林东生创作日记 对话
近期售出的装饰斗方作品
2018-01-06 11:08:49 5 1 1785 -
周海波创作日记 对话
干花实物画!傲然挺立不失风骨!直径30.30/60.60cm。敬请欣赏
2018-05-29 22:16:46 7 1 1785 -
已认证2019-06-16 10:58:52 9 1 1785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的境界是画家精神和作品灵魂的最高标准”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41)
焦墨画的境界,我认为它是画家精神和作品灵魂的最高标准。所谓“境界”,是指人的精神所达到的万物归一的无对之境。它是永恒 归一的无对之境。它是永恒的,老子所谓“得道”是也。得道,人之精神则可立于不败之地。纵观历史,中华民族虽然受到过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但是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文化精神,而是外来文化被它吸收、改造和消化,归结其原因,应该和上述的境界有关。境界最为关键的思想是天人合一。它深深地扎在中国这块十地上,达到了这个境界,人的精神就进入了自由王国,社会就会安宁。
境界所蕴涵的这一文化和精神价值在今天已经受到世界人文学者的普遍重视。现代物理学理论也证明了中国人文精神的高明与伟大,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必然是归一的,早晚归东方。
就境界来说,西方思想是“有对”的,而中国是“无对”的。中国人以抱一为天下式,西方则没有这个“一”的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重以不变应万变,而这里的不变不是绝对的不变,而是“得一”大道上的变化。过去中国文人做过这样的对联,上联是“千山千水千才子”,下联对道“一天一地一圣人”,显然后者略高一筹,这是一个境界问题。而这个境界就是被现代人大都不认识的大化之境,它是靠天地万物育化而成,它应是与众生同体,合天地成形的大象之境。其大为无限大,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有才者任意驰骋,尚不能触其边角。这个境界可谓正大而光明。
马培童写扵北京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12-19 15:58:06 56 0 1785 -
杨增超创作日记 对话
灵璧磬石精品,附根据灵璧磬石自然外形绘制的</span>台座设计图《满江红》,请奇石爱好者欣赏。
2020-01-09 15:31:50 4 0 1785 -
2020-02-27 14:31:27 13 0 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