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庆琼创作日记 对话
感谢昆山国风装裱有限公司邀约安徽泾县著名书画装裱师李先生一行四人远赴上海为我馆提供一流的装裱技艺。你们身怀绝技,为我民族文化之传承贡献着力量,你们这种吃苦耐劳和精盖求精的敬业精神赢得了我等的尊重与钦佩 !
***
装裱也叫“装磺、“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即以各种绫锦纸绢对古今纸绢质地的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美化或保护修复。
在宣纸和绢素上所作的书画,因其墨色的胶质作用,画面多皱折不平,易破碎,不便观赏、流传和收藏。只有经过托裱画心,使之平贴,再依其色彩的浓淡、构图的繁简和画幅的狭阔、长短等情况,配以相应的绫锦纸绢,装裱成各种形式的画幅,使笔墨、色彩更加丰富突出,以增添作品的艺术性。
对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导致书画发生空壳脱落、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等现象的传世书画及出上书画进行装裱。
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而重新装裱的古画,会更加延长作品的生命力。 查看更多2019-04-30 10:36:43 4 0 1680 -
甘庆琼创作日记 对话
应邀出席川南三地市书画艺术文化旅游节。"美丽富顺,寻找醉美乡村。"第一次以复制品参展,为时下足以乱真的印刷术点赞。
2019-04-30 10:33:03 5 0 138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今日望京报》对杨牧青以《五年十进望京开展公益讲座》为题报道
本网讯:2019年4月23日,《今日望京报》(本报记者张玉)以《杨牧青:五年十进望京开展公益讲座》为题对著名书画家,艺术、文化、社会 化、社会评论家,国学智慧与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者,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发起者、主讲人杨牧青多年来的活动给予了报道。
>>全文刊发如下
艺术家向人性的灵魂深处反省和发掘,反省对这个人类社会又有多少爱的奉献,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凸现了多少个具有良性的闪光点,并且通过手中的笔,盘子中的水墨,盒子中的色彩,为这个人类社会发掘了多少智、真、善、美的东西,留给后人的艺术财富又将是什么。”这是杨牧青在自己的生涯中对艺术和人性发起的思考,也是他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传达的一种精神。
本报记者带您一起走近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发起者、主讲人——杨牧青。
五年十进望京开展公益讲座
人物简介
杨牧青,号草坪先生,1973年生于甘肃宁县,现居北京,著名书画家,艺术、文化、社会评论家,国学智慧与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者,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发起者、主讲人。
望京促使文化艺术进步
说起杨牧青,他在文化艺术道路上是有故事的,坎坷与坚毅,低落与新生,曲折与希望,一步一个脚印的印记给他留下许多难忘。从2015年到望京开展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至今已是第五个年头,这也是他“十进望京”了。与他交谈得知,望京并不是他第一个进行公益讲座的街道。第一次是从“杨牧青书画作品香山展暨国学文化沙龙”举办为契机,再接着走进史家胡同及其它各街道社区。
若有思忆深沉的杨牧青说,中华传统文化非常优秀,国家层面非常重视,当今之时需要更多的人去做,去发掘,去传承和推广。世俗化意义上的书画艺术传播与交流,大都缺乏一个整体性的文化思想深度发掘和艺术社会的深层剖析,没有从文化艺术的根源上去找问题。我作为“北漂”入京的一个文化艺术人,我喜欢北京,我生存在北京,那我就想着为北京的文化艺术发展贡献力量,做些接地气的事情。于是,才有了从2009年在杭州就动起念头直至“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能够在北京相关社区和全国其它一些地方顺利开展。我坚信,只要符合国家文艺方针,符合区域间的实情,发心纯正,发愿正确,有益社会,就会得到各界各方支持的。
“如果说在史家胡同的讲座是我迈了一大步,那么望京就是促使我不断学习和进步,也是给予我和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能够成长的一个平台,感谢望京街道和社区,以及多年给予支持和关心者?!毖钅燎嗨档?。2019年3月18日,杨牧青带着他的“团队成员”在望京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以《学习传承再学习——中国书画艺术经典示讲》为主题展开相关内容的讲述,这已是他五年来第十次进望京了。
据了解,为了不辜负街道和爱好者的期望,每次每期的讲座主题和内容都是经过再三思考,分析受众对象和需要,遵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导精神,紧扣时代脉搏,根据中国书画艺术和国学文化的内涵与特质,确定主题以便开讲。讲座自开展以来,通过网络传播与多方反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走进全国重点社区院校企业的“举措”是率先一步实施和推进的,已经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文化艺术活动,并取得了相应的良好社会反响。
国学成为文化精神支撑
杨牧青在某平台上对自己注解为“书画艺术与国学文化是我生命的精神和物质支撑,没有了他们,我将不复存在。”在交谈的过程中得知,正因为有了那样一段不寻常的经历,才有了现在的杨牧青!
他出生在一个以农耕为本、极度贫寒的家庭,自幼就受到了黄土遗风和关陇民俗的影响,非常喜好剪纸、皮影、戏曲等传统文化艺术和民俗礼仪,广袤、淳朴、深厚的大西北洗礼了杨牧青的灵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多数人选择了下海经商,而有着绘画天赋的杨牧青,是没有放弃对“文化艺术”的酷爱和执着追求,辍学研文习艺,以书画解决温饱,以国学谋求生计,一晃眼就走了整整三十多年。
学习国学文化、查阅古籍和相关资料的过程无疑是枯燥乏味的,但是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当周边人在歌舞娱乐、商海弄潮时他却在读书解疑,研究实践,如是往复,终于杨牧青在文化艺术这一领域而有所得。
杨牧青说,没有经历过人生痛苦和曲折的艺术家,他的艺术灵魂是残缺不全的,仅凭教科而来的人生感悟与教诲,好像温棚内的蔬菜苗,没有自然的风雨历练,缺乏质量很高的丰富营养分子,那是不行的。纵观古今中外,成就极大的艺术家无一不是遭受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和曲折,在情感与生命交融中“进”而悟道。记者发现,他在40岁时笑称而语:“人生匆匆,四十不惑,饮两盅小酒,画几张好画,对得起世人,不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核心价值观是传承发展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杨牧青“发起”的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自开展以来就方向明确——倡清风,促正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艺术大繁荣大发展贡献应有的微薄力量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
提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时,杨牧青的眼中就闪现出无尽光彩,激情四溢。他说,这个讲座围绕中国的真、草、隶、篆等书法艺术和山水、人物、花鸟等国画艺术的为重点,以医、易、道、佛、儒“五家”传统的国学文化为基础,结合国家当前的主流文化思想和意识,进行主题式的讲述与互动交流,亦即“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文明脉络是1+5格局”的论述,也是为中华文明数万年的上古文化研究做探源性的基础。
他期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好时机下,能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更加接地气,让更多的国粹文化经典能够深入到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当中去,传播书画艺术正道,弘扬国学文化智慧,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社会大众的文化思想、道德观念和对文化艺术的理解认知度有所提高,惠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为国家软实力文化艺术发展尽一份文化老百姓、艺术平民的责任和义务!
北京的“望京街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谓是杨牧青的一个新起点。在接下来的计划中,他说,只要各街道、社区能够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将根据各地辖区内的社区、校园、企业的实际客观条件,逐步在全国各地推广推进,分期分批开展活动,不断总结经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新时代同步发展,服务人民,服务社会?。ㄎ淖髡撸赫庞?emsp;编辑:艺界网/艺界报) 查看更多2019-04-30 10:21:35 7 0 1271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本网讯:2019年3月25日,《澳门晚报》(本报记者冰洁)以《杨牧青:笔墨天地显春秋》为题在《澳门艺苑A5版》刊发了著名书画家,艺术、文化、社会评论家,国学智慧与人类上古文化研究者杨牧青先生的原创《心 静得境》、《塬畔长情》国画作品及对杨牧青先生的相关艺术评论。
澳门晚报以杨牧青笔墨天地显春秋为题刊发艺事
文中说,中国书画艺术历史发展表明,一名优秀的书画大家除了对书画艺术创作基本要素娴熟之外,就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识修养为其根基。根系黄土陇塬的杨牧青先生,四十不惑栖居在北京这个政治、经济、文化交汇的大都市中熙来熙往,默心观照,不乱方寸,凭借对书画艺术的创作深入和研究升华,以及丰富的人生艺术经历和深厚的国学文化和对人类上古文化研究的底蕴,以率真情怀和原生态大写意理念,用坚实的学识修养,取法前贤,敏于当代艺术实践与创新,突变他的中国书法、国画之法,形成自家独特的笔墨语言和艺术风貌,堪为当今一位不可多得的书画大家。
同时指出,杨牧青有着一股不同寻常人的艰辛艺术追求过程和非凡的艺术天赋,在与生俱来的大西北粗犷、雄浑、敦厚的地域特性中造就了他的书画艺术表现形式和内涵。在他的书画艺术作品中,能让人读出博大与厚重、大胆与深邃的交织;能让人读出率真与洒脱、凝练与深义的互融;能让人读出特有的笔墨语言和文化基因。他创作的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从构图到用笔,再到用墨、用技法,都讲究着一种寄情于自然,向往于生命,力求“率真”而又“空灵”的感觉,不同于宋、元细腻勾描的重峦叠嶂,也不同于明、清文人画的山水写意,而是一种具有现代意识、介于意象和写实之间的大写意山水画的新局面。特别他的“东西宗论说”与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提出的“南北宗论说”形成了一个新的呼应,使中国山水画在艺术实践与研究上拓宽了视野。
最后说,毋庸置疑,杨牧青的书画艺术在他国学文化和人类上古文化研究的底蕴哺育下,有了一套自我的笔墨语言和表现技巧,观其画,赏其书,读其文,与其往谈,不难察觉出他有着对自然、对人生、对书画、对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因此,他的笔墨在天地挥洒之际就能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并且能够成就他书法与国画艺术交相辉映的整体风格,流露出非常自然的艺术本性,真可谓是物象心语的春秋大义?。ū嗉阂战缤?/span> 查看更多2019-04-30 10:20:26 7 0 1534 -
2019-04-30 09:55:49 16 0 4620
-
于坤琦创作日记 对话
行草四尺中堂陶渊明饮酒诗一首
2019-04-29 20:17:26 4 0 1230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走进全国重点社区院校企业继续中,那么,我们来做个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的基础是什么?目的和意义又是什么?
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精 国梦”精神号召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纲领指引下,着力促进“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能够接地气,与人民生活相融合,让更多的国粹文化经典能够深入到社区,深入校园,深入到企业,有益于社区文化生活,有益于校园文化氛围,有益于企业文化创新,使其学有所用,不致荒废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美德!
二、经与多方意见征询后,杨牧青以身示行,以真诚的奉献心愿,陆续携手多位书法、国画、民俗、中医、国学和党政工作研究等方面的人士组建“团队”,发起并担纲主讲人,随时机分期次的举办该系列公益讲座。期间,将根据各地辖区内社区、校园、企业的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以“北京”为中心,逐步在全国各地推广推进,开展“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
三、讲座围绕中国的真(魏碑唐楷)、草(残纸写经、晋宋行草)、隶(碑刻摩崖、墓志简帛)、篆(甲骨金文)等书法艺术和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加工笔、写意表现形式)等国画艺术的为重点,以医、易、道、儒、佛五家传统的国学文化概要为辅助,结合国家当前主流文化进行分期分次的“主题式”讲述与互动交流。
四、讲座旨在传播书画艺术正道,弘扬国学文化智慧,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社会大众的文化思想、道德观念和对文化艺术的理解认知度有所提高,惠及民众日常生活,受用于社会发展,以期为我们国家软实力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尽一份文化老百姓、艺术平民的责任和义务!为“文化兴国、文化强国”战略做出应该做的一份工作,使古老而又新颖的中华民族以很强的“文化对抗力”角逐于国际大舞台,屹立于世界之林。 查看更多2019-04-27 19:22:42 13 0 1348 -
2019-04-27 17:45:23 23 0 2617
-
2019-04-27 17:03:57 24 0 2431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保持童心,返璞归真,走万里路,身体力行”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94)
焦墨画我认为在当代,要成功就要身体素质要有充分的能量,走万里路,所以国内外写生要身体力行,没有身体素质,就不能得到大自然 行,没有身体素质,就不能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灵感,创作的一切灵感来自于大自然,跟大自然接触,全靠腿跑出来的;还要技巧要精湛、修养要高尚、智慧要丰富。
从艺术的角度看,只有写生、采风自由,才有竞争力、创造力。现在社会形态有利于艺术家的发挥,每一次的铺路,一步一步走向提高。
作品也有时代性,要不断地努力,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养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不断地去发展和探索,才能有不断的进步。
我在创作的时候会自娱自乐,就是我所需要的,是为我的心情舒畅、为我的创作而自己开心,大家看了也开心,到了我这个年龄,返老还童;返璞归真。能体现自己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返老还童,就是永远保持童心和创造力;返璞归真,就是你的作品要永远接地气、青春不老,绘画越老越好。也是到我这个年龄应该追求的境界。(马培童写扵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4-27 11:22:59 34 0 1929 -
2019-04-27 11:15:40 16 0 2682
-
于坤琦创作日记 对话
行书四尺中堂蔡邕笔论,立式悬肘书
2019-04-26 19:06:31 29 0 2436 -
2019-04-26 10:01:46 11 0 1549
-
东方古玩城堡收藏日记 对话
海泡石蜜蜡老烟斗,海泡石和蜜蜡完美结合,蜡质浓郁、肌理清晰,造形精致,完美衔接,包浆厚重,带原装盒,尺寸14cm。重55.2g。回流收藏品,喜欢的小窗!
2019-04-26 06:07:29 28 0 3687 -
已认证
尚建国收藏日记 对话
一片冰心在玉壶,在深圳开国医馆的张瑞友先生,不但医术精湛、书法了得、而且品行更值得尊敬。
十九年前经他尽心劝助戒了毒的东北小伙子,如今己出落成当地小有名气的成功人士!
为张瑞友先生的多多善 r> 为张瑞友先生的多多善举点赞!
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
一是健康。如果说人生是一棵树,健康就是这棵树的根,根深才会叶茂。没有健康的身体,幸福吉祥皆烟云。
二是心态。人生的成败得失,只在一念之间。心态不同,人生的境遇便会天差地别。只有守规矩,持有一颗淡泊宁静的心,生活才会风清月明。
健康需要锻炼,
心态需要修炼,
规则需要坚守,
命运自然安祥。
阿弥陀佛!
社会就是这样滑稽:
无论是守规矩的或不守规矩的,都愿意与守规矩的同流,而都不愿意与不守规矩的合污!
谢谢各位友朋们的关注!晚安 查看更多2019-04-25 03:20:06 15 0 2889 -
2019-04-24 12:03:42 21 0 1784
-
2019-04-24 11:55:07 6 1 1655
-
连明远创作日记 对话
生活中可以没有诗歌,但不能没有诗意;行进中可以没有道路,但不能没有前进的脚步;工作中可以没有经验,但不能没有学习,生活中可以没有闪光,但不能有污迹。
附图连明远书法作品装裱效果图欣赏。 裱效果图欣赏。2019-04-24 11:51:01 24 0 2361 -
2019-04-23 16:27:35 15 0 1800
-
2019-04-23 15:56:03 4 0 1828
-
刘应雄创作日记 对话
欧洲美术著作《永远的明灯》连载《夜巡》——雕刻伦勃朗--作者刘应雄。
有人曾用山峰高低来表示历代绘画大师的成就。
在山峰林立的图中,我们发现最高峰的标杆就是伦勃朗。
不管这一评判标准是 就是伦勃朗。
不管这一评判标准是否正确,伦勃朗那种坚贞不屈地为真理而战斗的精神和他留给后人众多的不朽作品,证明他可以和那些最伟大的大师们并肩为伍。
莱顿出了个伦勃朗
莱顿,闻名遐迩,就像伦勃朗先生的油画一样,传遍世界。
几百年来,这个在世界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城市,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遐想和无尽的期盼。大多数人从16世纪荷兰伟大的画家伦勃朗先生的生平事迹中得知莱顿后,都想了解莱顿。就向你一样,一心向往着那个神秘的莱顿。如果,你能实现一次荷兰之旅,你也许会设法去莱顿一游,以满足你心中的愿望。
当你置身荷兰境内,面对一望无际的平原,你将很难摸清莱顿的方向,这时,你想起伦勃朗,你和荷兰族人谈起他的绘画。这是荷兰族人非常高兴的事,他们会指引你去莱顿看看。
按照荷兰族人提供的路线,你可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南下到海牙途中的一个工业城市下车,也可从乌得勒支到海牙然后再到离海牙不远的工业城市,这就是莱顿,伦勃朗的家乡。
莱顿与荷兰其它地区一样,地势低平,有的地方还低于海平面。但你用不着当心,怕受到海水的侵袭。自古以来荷兰的先辈们,在饱尝过洪涝灾害后,兴建了大量巨有规模的拦水堤坝和排水工程,已经把凶猛的海水拦在了北海里。现在,你可放心的去海边观赏北海汹涌的波涛,欣赏岸上旋转的风车和田塬上开满的郁金香。这是荷兰特有的风情;荷兰素有“风车之国”和“花卉之国”的美称。
当你感受到这种冬暖夏凉的温带海洋气候,享受到这种风景如画的异国情调时,你会问,这样的宝地不出画家才怪呢?于是,你会打听起伦勃朗大师的画是不是从这里画出来的。其实,你的到来,已经给伦勃朗家乡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荣耀,你再提出这样的话题,他们更加兴奋,他们将眉飞色舞的给你讲解几百年以前,关于17世纪荷兰伟大画家伦勃朗的一生的传奇故事。
1606年,伦勃朗就出生在莱顿一个磨坊主的家里。尽管他家里兄弟姐妹数人,但家境尚好。精明的父亲和能干的母亲做了多年的面粉业,聚集了一定的财富,成为中产阶级。伦勃朗从小就喜欢画画,父亲发现他在弟妹当中是最聪明的一个,于是就把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让他接受正规的教育。正好当时荷兰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609年的尼德兰革命,终于以荷兰独立、建立起荷兰共和国而胜利结束,从此,欧洲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当时欧洲最富强最先进的国家,荷兰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较封建专制社会有更多的民主和自由,资产者和市民阶层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装饰厅堂居所,美化生活环境和附庸风雅,开始大量订购油画。这样的形式使荷兰绘画得到空前繁荣。在绘画市场的冲击下,人们把现实生活作为自己从事艺术创作的蓝本?;颐俏擞鲜谐〉男枨?,他们摆脱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更加广泛地面向世俗生活,他们为资产者描绘自尊自信的容貌,把普通市民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和优美多姿的大自然风光搬上画布。从荷兰当时的绘画题材上看;有个体和群体的肖像画,有豪华优雅的客厅和高贵器皿,还有破旧茅舍和村中小道以及街头乞丐、江湖卖艺人等等。无论是独立的风景画、静物画和动物画,还是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风俗画,都深受广大市民们欢迎。
面对荷兰绘画市场的活跃,伦勃朗父亲发现儿子具有绘画的天才,并认为小伦勃朗将来一定能成为大画家。于是,早年将他送到鹿特丹的画家史望耐堡的画室学画静物素描和色彩。随后又把他送到斯瓦南布赫的画室里学习。斯瓦南布赫曾去意大利留过学,很受人尊重,成为当地的有名画家。伦勃朗从斯瓦南布赫那里间接受到了意大利绘画影响,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三年后,又到阿姆斯特丹,进入拉斯特曼的画室学习。阿姆斯特丹学习期间,伦勃朗受益非浅,他不仅在素描色彩和明暗光线上提高了技巧,同是他还掌握了绘画上的戏剧性效果。
1625年伦勃朗回到莱顿,在家乡开起了自己的画室。他一边教授学生,一边从事绘画创作,他的绘画体裁广泛;以肖像画为主,同时也擅长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和历史画等。《正在读圣经的母亲》、《杜耳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沉思中的哲学家》和《一位东方人的肖像》等作品都是伦勃朗早期的名作。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已经长于用集中的光和阴影的才能,并使画面达到高度集中统一的艺术效果。 查看更多2019-04-23 15:47:51 38 0 2003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对弈圖
2019-04-23 00:30:47 4 0 1366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临苏东坡《中山松醪赋》
2019-04-22 12:51:32 2 0 1868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出于古法,求新变革,志在境界,自成一家?!甭砼嗤鼓形虮始牵?3)我一直钟情于研究焦墨画,其深层次原因亦于境界有关。一是与我性格使然。在绘画中追求冷峻与焦黑的别趣,要在画石窟里表现人与佛得刚强的 性格与气质,因为以粗放而又细腻取胜的焦墨画,正适合于我那刚直倔强和深沉质朴的性格,可以充分表现我胸中的浩然之气;
二是我心里的深层次追求。有一棵童心,易接近佛 ,所以喜爱佛的题材,三是焦墨画技法要革新,需要。
“有常必有变”,推陈出新,焦墨画的求新变革,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复杂的过程,勇敢地走出一条表现钢筋铁骨的力量感和苍古高华格调,通过改变、闯出一条新路子。
用笔要正确与技巧有关之外,要内在美”、“意境超凡”要有“画意”。 焦墨画之高下终在境界,一幅焦墨画作品隐含着作者对人与佛的关系、深切地表达对人与佛之和谐的向往。以卓绝高妙,而我们可以感觉到其浩瀚无穷,以及那毫无犹豫,大刀阔斧的笔墨、线条,和功力,要有诗意。
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生,所以我的作品,之所以令人留连,过目难忘,关键在于技巧,和内在境界要高妙,为最高境界,而最高境界的创造,凭依纯净超逸之心态。只有进入这样的心态,才能目光深邃,才能真正进入艺术创造的佳境。(马培童写扵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4-22 10:20:50 11 0 1807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扇面书法作品《静心做事》《志存高远》《厚道》《敬业》。应北京丰台区李先生之邀而创作扇面书法作品第一幅是《静心做事》。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静。心静才能心安,心浮气躁之人,做人缺乏和善 ,做事缺乏耐心,势必会让人陷入僵局??酥聘≡辏ㄓ芯残?。静心,需要用理智战胜狂乱的情感,用坦然去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让心沉静下来,才能做好事情。只有心灵的安静,才能铸造精彩的人生。
第二幅扇面书法作品《厚道》?!昂竦馈币淮首钤绯鲎悦鞔庞ā兑梢?官吏不得受监临饮食》一书。指的是为人善良宽容,待人好而不刻薄。厚道的人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厚道的人让人信赖,让人踏实,让人感动。作为朋友,可交;作为同学,可信;作为老师,可敬;作为领导,可从;作为下属,可用。厚道的人从不算计别人,不说谎,不欺骗。与这样的人打交道,让人感到舒服而温馨。 查看更多2019-04-22 09:24:46 15 0 3812 -
李伟强创作日记 对话
廊桥遗梦的遐想,我所说的廊桥,非指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美国电影,原著风靡全球的?廊桥遗梦?的那座廊桥。当时国内媒体披露,那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却几乎摧毁了国内二十年的道理教育。
那年我入电影院看了 sp;那年我入电影院看了,而且是两回。并于1996年,购买了其小说?廊桥遗梦?和影碟留作以后品读。此剧剧情感人至深,除演员伊斯特伍德和斯特里普,以及乔榛的超凡演技与配音外,亦绝非评论所能形容,描述得透彻了的!言归正传,哈。
我说的是,昨日途经广州中山四路,走进一条木板搭建的足有一层楼高,像隧道更似木桶式,且长又宽的人行通道。羊城雨季降临,酷热将至,这公共安全设施也别出心裁,进入那儿颇觉有时光倒转,空间穿越之感。这当中很有叫人顿生却步不前,流连忘返的念头。但通道内行人晃动,匆匆脚步声涌,现代大都市的快节奏,醒悟了我,这酷似廊桥而非廊桥的极具图案感的场景,得要以最快的方法记录下来。于是,我用手机华为M8拍摄了这两帧照片。
2018.4.12李伟强于咏竹轩 查看更多2019-04-21 18:40:12 13 0 1939 -
于永强创作日记 对话
发一些最新作品与大家交流,欢迎留言评论。
2019-04-21 17:47:56 9 0 1583 -
2019-04-21 16:42:31 13 0 2587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李亚南书画工作室作品
钟馗夜游中山圖
尺寸210cmx70cm2019-04-20 08:47:53 17 0 1589 -
已认证
金新宇收藏日记 对话
这把顾景舟的壶应该没人敢说是假的吧。那紫砂、那工艺只有亲手摸着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昨晚有幸与收藏壶的专家一起饮酒赏壶,他收藏的很多制壶大师的精品,这些都是他父辈留给他的,可算得上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真真假假我没法说,以实物说话!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关键是开心最好,祝各位周末愉快!
顾景舟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川埠乡上袁村,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特大,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
顾景舟可以说是历代紫砂陶艺名家中,名号最多的一位,他本名景洲,后改名为景舟、名号有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及壶叟等。曾自创堂号为自怡轩。他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 查看更多2019-04-19 17:22:48 13 0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