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燕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人物画新作《雨打芭蕉红艳,回眸扶扇姿容俏》,供君欣赏
2018-05-19 12:04:53 5 1 2370 -
已认证2019-11-07 17:23:04 18 0 2370
-
崔华泉创作日记 对话
满堂皆君子之风、
万古对青苍翠色
崔华泉国画作品2018-04-09 21:12:46 4 0 2369 -
东方古玩城堡收藏日记 对话
回流老景泰蓝大象耳双凤戏牡丹图花瓶摆件一对,尺寸20×58cm,喜欢私聊我
2018-03-14 19:58:03 5 0 2368 -
侯虎乐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春江渔歌》,侯虎乐
2018-04-20 13:23:56 7 1 2368 -
王立军创作日记 对话
写意画:“梦魂空系潇湘岸 烟水茫茫芦花” ——古诗 (尺寸:180cm x180cm),《芦花时节起秋风》?(尺寸:180cmx180cm) 寸:180cmx180cm)
2018-06-08 07:55:37 7 2 2368 -
2018-09-16 10:46:15 7 0 236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谈从胡焕庸线到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的因由
最近,微友翻出我2009年2月4日写的《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相关内容互动。实际上本文初稿是2007年立春前后写的,后来修改文稿时我对时间给了个预判性 判性的向后放了两年,写为2009年2月4日,所以网上就出现2007年10月30日转载记录的现象。如,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硕士生导师、西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雪域墨客”李忠盛(1961年生)先生“新浪博客”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十来年,不免让人有点“驱车登古原”的感觉。前不久对此我写了《思想与理论: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之琐事》小文,略有所提。藉此,我再谈一些因由,算是以躬谢诸大善知识的关注和厚爱!
学界都知道,在1935年的时候,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年-1998年)先生在《地理学报》发表了其代表作《中国之人口分布》一文(时年他34岁),他根据全国各地区的人口数据,绘制出中国第一张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并提出了一条“黑龙江瑷珲——云南腾冲”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这也就是近世引起经济、人口、地理、文化、历史、社会等界非常重视的“胡焕庸线”。有学者说,读懂了这条线就可以找到“中国经济地理的密码”(见2018年12月金羊网文化观点李宜航《“胡焕庸线”引发的思考》一文),又被誉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0年10月刊《中国地理大发现》专题对“胡焕庸线”介绍)。
对“胡焕庸线”的重要性毋庸多说,援引《发现西部》(2009年2月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出版)所述“它还是一条文明分界线:它的东部,是农耕的、宗法的、科举的、儒教的……一句话,是大多数人理解的传统中国;而它的西部,则是或游牧或狩猎,是部族的、血缘的、有着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教中国?!笨煽话?。
作为一名职业从事中国书法、国画艺术继承与实践拓新并以此安身立命者,加之对人类上古文化的探究,作为中华儿女且有一种无形的使命力在催促着,不能不对“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性、历史性、文化性、学术性要向纵深的理论层面上去研究,不拘囿技法、色彩与视觉感官的时时勤拂拭和艺术主题调子的呐喊。再之2007年的前几年,由于我对“中国原生态大写意山水画”研究与实践的需要,就依自己对山水画这门艺术的认识和心得写下《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随之发布于“中国牧青网”(2003年底创办)、“新浪博客”后就引起艺术同道的关注并不断地见载相关刊物和网络。如,2009年2月6日天涯社区金石书画栏目、2009年2月7日卓克艺术网、2009年4月20日中国书画家网、2010年9月17日《青海日报》转载等,以及被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管苠棡承担并负责独立撰稿,特约编著唐波副教授等编著的《巴蜀山水画叙论》(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2年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2018年12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巨著在述及“中国山水画在巴蜀第一次变革”时也援引我的“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之说(见搜狐号“中国美网”2019年3月23日《<巴蜀山水画叙论>——巴蜀山水审美与山水画传承变革》一文)。
在《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这篇文中“胡焕庸线”无疑是启发非常大的,所以我也就提出了一条中国山水画的东西宗论的地域分界线。参见《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第一节?东西宗论的地域分界线》所述:“当游历神州大好河山,注目中国地图时,沿着北起黑龙江黑河向西南方向下至内蒙古乌兰浩特、河北张家口、山西朔州、陕西绥德、甘肃庆阳、四川雅安、云南丽江划出一条不是直线的线的时候,就从这条线的东、西两边会发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而且能够使我们在山水画艺术思想和认识上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启发。我们姑且把这一条不是直线的线称之为东西宗论的地域分界线,以方便对问题的阐述。我们按图索骥,溯游从之,遍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山川风貌,人文风情,找寻出一条可资实用和适用的答案……”
1、据考,时年59岁的明晚期画坛“松江派”董其昌(1555年-1636年)在《画禅室随笔》中提出“南北宗论说?!倍弦云湓谑榛帐跎先〉玫某删秃凸僦聊暇├癫可惺榈奶厥獾匚桓姓傧?,使其那段不到三百字的“南北宗论说”有了莫是龙(1537年—1587年)、陈继儒(1558年—1639年)、沈颢(1586年—1661年)等一大批合拍追随者,并以“艺坛领袖”的宗派威力滥觞于东南一带,随后附骥者众多,继而对后世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如果将“南北宗论说”以今天的视野去审视、去分析、去讨论、去研究,那么其思想则会流露出过多地偏颇和狭隘之见。历史前进的车轮永远会在一条比较明晰的辙道中行进,“南北宗论”的弊端总会被一部份睿智的人士发现,并做出尖锐批评。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奠基人徐悲鸿(1895年-1953年)严厉地说:“吾尤恨董(南北宗论说)断送中国画二百余年,罪大恶极?!泵朗跏芳矣峤;?895年-1973年)也严责:“(南北宗论)是伪造历史,是非科学的。”随之,美术理论家滕固(1901年-1941年)、绘画史家童书业(1908年-1968年)、教育家启功(1912年-2005年)等学者也从不同程度上指出了南北宗论的不足之处,唐代王维(701年-761年)的地位被人为的抬高,渲淡与勾斫的概念含混,流派区分显得过于简单生硬,自相矛盾,标准不一,等等,均认为其弊不小。然而,就这样一个带着偏颇和狭隘之见的南北宗论说却能影响其后几百年的时间,这不得不让我们要做出重新的换位思考??!
3、崇南贬北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东西宗论”则要力排崇贬之见。淡而虚浮总不是山水画的正确发展方向。一味追求水墨渗化、朦胧缥缈的“南”、“东”的江南文人画,排斥笔力雄健、气势恢宏的“北”、“西”的北派山水画,则是中国山水画艺术思潮出现认识偏差和审美误区的根源,也是导致现时代山水画追求以水墨为最上、以色彩大肆渲染为主题、缺乏点线骨架而为能事的病态艺术根源,更是现时代山水画陷入畸形艺术状态的罪恶源泉之一。中国山水画除了具备文人雅兴玩味的要素之外,更应该具有以粗犷、豪放的原生态大写意精神和笔墨情调来体现山水情怀的民族正大气象,不应该永远挣扎、重复在小桥流水人家式的图卷水墨艺淫相中。(注:上小段是《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第一讲”的原文,稍有字句修改。)
时年35岁的我,以五千多字的《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寡见浅陈,今复阅还是有可用之处呵。只不过那时西部金城的母亲河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多了一个经常聆听大浪涛声东去的职业书画家和以喜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研究的“草野之民”罢了。
按说,董其昌“南北宗论”是受佛教禅宗“南能北秀”的宗派思想影响对山水画作品内容和艺术风貌进行判决,故有“亦如六祖之后……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知言哉?!敝?。这是由于晚明及以前的时代环境所限和文人士大夫意识的束缚及艺术视野的局限,虽然董氏的学问和艺术成就不一般,但是也只能以江南水墨画风的特性来道其短长,则不能置身于今世的国际艺术大背景下去审视中国山水画的。因是,杨牧青“东西宗论”也就如是煌煌而出!
近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1963年生)先生《考古学视角下的“中国”诞生史》讲稿(见公众号“许倬云说历史”2020年5月27日发布文)时颇有感触,也多感慨,这也是催生了我写这个“因由”文稿的重要念头之一!
许先生在“讲稿”中提及以易中天先生编的《易中天中华史》为例时说:“有的人质疑易中天先生作为非纯史学专业科班出身的学者,有没有资格来编中国史。任何人,当然也包括各类学者,都有资格来编、来谈、来写自己眼中的中国史,这没有问题,易中天先生当然更有这样的资格?!背显眨《灾泄剿亩洳澳媳弊诼邸钡窖钅燎唷岸髯诼邸钡牟?,我也想“任何人”都有资格来研究、评议和撰写的,也不在于“非纯史学专业科班出身”或纯山水画美术工作者,或所谓的艺术权力阶层者。
特别对于从事中国山水画艺术实践和中国美术史研究者,要有一种大的情怀、大的智慧、大的文化格局来对待“东西宗论”,不能带有某种阶级阶层或某种鄙视姿态与傲慢偏见,来对待、认识《杨牧青:中国山水画东西宗论》一文的苦心和期望!当今,新时代大发展期,中华文化的各项各行再次焕发生机一派正当时。我相信,只要体内还流淌着中国人热血的都会义不容辞、毫无怨悔的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予以创新出新,给以最大空间的扩展延伸,即是中国山水画的“东西宗论”也不例外!——2020年5月28日杨牧青于北京 查看更多2020-05-28 11:47:26 8 0 2368 -
2020-10-10 14:44:35 11 0 2367
-
2024-05-21 16:04:51 43 0 2367
-
赵志民创作日记 对话
秋阳68*68
2017-10-15 09:53:06 17 0 2366 -
徐如茂创作日记 对话
闲来写几张国画荷花,请同行指正。戊戍仲夏徐如茂写于古城阆中
2018-07-14 10:39:48 3 0 2366 -
许永钢创作日记 对话
书法的创作与创新"以鸟字为例"
创作与创新这两个概念其实是互为依存,和共生的关系。
把学得的间架结构,基本笔法,通过扎实的基本功,完全随心所欲的控制点画,诉诸笔端,符合我们下笔前就固有的形 的基本功,完全随心所欲的控制点画,诉诸笔端,符合我们下笔前就固有的形态,姿态即可。
如果积累的够丰富,见过很多鸟,练习过多种笔法,综合的,包涵个人学识素养,将个人情感,通过一字之章法,一篇之章法,书写出似曾相识的亲切,这便是创新。
人与人相似,面与面不同,如果表达的作品没有那么美,只有两个因素困扰:一基本功不过硬,二读帖和学养不够。强词夺理,其实是自欺欺人和虚张声势,心虚的表现。 查看更多2019-08-06 13:57:47 3 1 2366 -
2019-03-07 16:19:27 6 0 2365
-
杨增超创作日记 对话
奇石瓷画新作品欣赏人物画《彭祖》、国画荷花《清雅》、国画山水《幽谷飞瀑》、山水《观瀑图》、《山水怡情》、《山水清音》,乙亥年春月杨增超奇石瓷画作品欣赏。
2019-04-01 14:02:32 16 0 2365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周牧天,字牧者、天,别号二石园主,山东省曲阜市人,中国美术学院毕业。
? ? ? ? 周牧天乃已故诗、书、画、印大家周翰庭之长孙,自幼跟随祖父学习书法、国画、诗词与篆刻。书法初学唐代颜真卿《麻姑仙坛 画、诗词与篆刻。书法初学唐代颜真卿《麻姑仙坛记》与《祭侄文稿》,后以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为范,时有得其使转之佳作。其篆刻初入汉印,后以晚清一代大师吴昌硕篆刻为尚,常有得其神韵之精品。其水墨竹子和兰花,汲取了古代文人画所特有的传统气息,画风隽永,笔墨功底深厚,多有飘逸精妙之品。国画山水起学于元代画家倪瓒,十年之后方醉心师法于画僧石涛,多有得其神韵之上品?
? ? ? 从艺三十多年来,周牧天不仅参加了无数次国内艺术大展,还著有六百多万字的长篇言情小说《逆行》且创作了一千多首现代诗歌并集结出版了《周牧天诗集》,其文学作品也被多家媒体高度关注并每每节选刊发。 查看更多2017-12-19 08:22:41 8 2 2364 -
2018-04-02 12:22:03 5 1 2364
-
窦世魁创作日记 对话
窦世魁先生作品~大佛系列欣赏。
2018-04-09 18:19:26 8 0 2364 -
2018-07-13 16:33:04 12 1 2364
-
陈培泼创作日记 对话
”无我”精神要成为党员干部的自我要求”作者陈培泼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闭馐窍白苁榧?月22日,在 是习总书记3月22日,在罗马访问时,回答意大利众议院众议长菲科时说的一番话?!?br> “无我”,不仅仅是习总书记的真情流露,是对全国人民的一份郑重承诺,更体现了习总书记以人民为重的优秀品格,以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这种“无我”的精神,不仅要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更应当成为党员干部的自我要求。
无我,就是要做到大公无私。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到无我,就是要一切以人民为重,以人民为我。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就是要以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是一种情怀,更应当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自我要求与期许。作为一个人,有七情六欲,再正常不过。个人有喜好,有远近,有好恶,可以理解,但在人民利益的大我面前,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能够排除小我的干扰,不以自己的个人喜好,不以自己的个人视角,去审视问题,处理问题,这是党性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所有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格与胸怀。
无我,就是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摒弃自我为主的小我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一切以人民为重,只要认准了是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群众,有利于党的事业发展,就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更要把个人的事业、前途与命运,自觉地置身于人民的大我之前来考量,把人民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利益落实到实践的工作中去。
无我,就是要燃烧自己,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是立党之基、执政之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时时处处都应当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与观念,一切以人民、以国家为重,把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个人的人生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人民。才能让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源源不断地获得力量之源,筑牢执政之基。
?附乙亥年春月陈培泼行书书法作品三幅,请欣赏 查看更多2019-04-04 10:27:46 33 0 2363 -
2019-06-28 12:37:48 3 0 2363
-
2019-08-14 14:48:57 2 2 236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西方哲学流派怎么来的?
按,现今“西方伪史论”学者们给出的证据证明来看,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的文明都是后世近几百年才开始伪造的。西方的文字更多变,也没象秦代一样统一过,也没有象中国《尚书 尚书》《春秋》《左传》《史记》那样完整的文献记录记载,那么他们的哲学流派是怎么来的?他们的学派传承流变竟然弄的这么清楚?!
如此图如说,大约从公元前600多年至公元前400多年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哲学的起点是从“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之原”。古希腊人们开始摆脱神创论的束缚,打开了理性思考世界的大门。之后一大批古希腊思想家开始对世界进行理性的思考,比较著名的有几大学派,包括泰勒斯为代表的米利都学派;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爱利亚学派”;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0-02-27 15:51:40 12 0 2363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马远与夏圭山水画-潘玮萱评马培童(38)
南宋最具特色的当属马远、夏圭所开创的雄阔、简劲的山水画艺术风格,他们在李唐、刘松年艺术风格的影响下,对表现技法加以改变,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马远在创作中常用边角式构图,而夏圭多采用半边式构图,后人针对二人的特点,称之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在绘画上有许多相近之处,因而后人多以马夏之称,并与李唐、刘松年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们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远,出生杭州,出身于艺术世家,他的曾祖父马贲、祖父马兴祖、伯父马公显和父亲马世荣都曾在北宋、南宋画院中供职,其兄马逵、子马麟也同在画院中供职。一门五代人均以画艺擅名于宫廷画院。这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是不多见的。《格古要论》和《山水家法》二书记载,他的山水画师法李唐、并在李唐小斧劈皴、雨点皴的基础上创出了方硬转折如刀锋、笔法更为粗犷豪放的大斧劈皴,丰富了山水画表现技法,并使画风明显区别于北宋山水画,形成南宋山水画的典型风格。
夏圭,杭州人,曾任画院待诏,赐金带,擅长人物、山水画创作?!锻蓟姹烦扑娜宋锘叩驮湍?,墨色如傅粉之色,笔法苍老,墨汁淋漓,山水画则,雪景全学范宽,院人中画山水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
夏圭的山水画以李成、范宽为宗,近受李唐、马远影响,因而其作品既有李、范系统的浑厚雄壮之气,又有李唐笔法遗意。而在构图上则受马远一角山的影响,多用边角之势构景,善于巧妙地利用画面上的空白,表现深邃辽阔的画境,他这种独特的半边式构图特点深受时人推崇,被称为夏半边。其画风较马远更为粗放,笔简意足,令人回味。
马远山水画取景常能以偏概全,从小中见大,在绘画技巧上独创勾线法,扩大斧劈皴法,画山石喜用笔直扫,水墨俱下,淋漓畅快,且棱角分明。
夏圭山水画善于裁景,将平淡无奇的山水风景,通过适当的取裁美化,最终构筑一副胜景。用概括的笔墨,写实的物形,巧妙的结构,大胆的剪裁,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马远取景善于将景物拉近,直观而刻意将近景置观者眼前。如《踏歌图》作品(见图一)马远作品以峭壁峻岭的一角为主体,或峭蜂直上而不见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脚,或近山参天,远山则低,或四面全空,仅画一垂钓孤舟,使画面达到了强烈的空间感,突出近景的艺术效果。马培童以下焦墨焦彩山水作品(图2至图5)有意将景物拉近,直观将景物展示在观者眼前有马远余韵。夏圭取边角之景,夏圭喜欢将风光拉远,虽不是全景,却同样离观者极远,如作品《烟岫林居图》。马培童以下焦墨山水(图2至图4)作品,有意将景物拉远,并留出大量空白,有夏圭之余韵。一个是“马一角”,一个是“夏半边”。在表达两人同样擅长边角之景的同时,也展现两人在画边角之景上面的不同。
(潘玮萱写于上海) 查看更多2021-08-18 11:38:18 43 0 2363 -
冯增木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鱼系列作品《悠游》《万事如意》《年年有余》,冯增木辛丑年夏月作品。请欣赏。
试用几种花边小品纸作鱼,效果各有不同,多笔感漂滑,有的算不上是书画纸!2021-08-18 16:36:04 11 0 2363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应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姜先生之邀而创作书法小品《豁达》,供朋友们欣赏。刘胜利
2017-12-20 07:42:48 9 2 2362 -
李尊荣生活日记 对话
徒弟三天学成画虾,今天打道回府。祝一路顺风!人离开了,这缘分结下了。
2018-04-19 12:45:52 5 1 2362 -
2018-07-06 13:14:13 76 0 2362
-
已认证
罗树辉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作品《猿戏云水间 》,尺寸四尺整纸138X68CM;
庚子年夏月,石广生撰句,罗树辉画并题。2020-08-27 17:25:36 15 0 2362 -
邢坤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笑口??罚叽?9*139cm,祝大家天天快乐,每天开心,笑口???。国画《寒梅报春》
2018-05-11 19:46:14 5 1 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