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建国创作日记 对话
刘建国壬寅年春绘画马系列作品《六顺图》《云龙远飞驾,天马自行空》《与你同行》《天堂草原》。作品尺寸四尺横幅。请欣赏。
2022-03-21 15:08:59 11 0 1859 -
邓澍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富贵天香》,配中堂“国色朝酣酒,天香亦染衣”,葵卯年冬月邓澍书於北京。(适合家居、办公)
2023-12-13 10:31:45 26 0 1859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拿起笔我是爷,放下笔又是孙!写兰要有傲气,应因兰为王者香,否则写不出高古!放下笔要卑微,要卑微到大自然中去,否则不知道天高地厚
2017-12-30 08:07:52 2 0 1858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参加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邮品发行活动!
2018-02-11 18:01:47 3 0 1858 -
崔英阁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完成
2018-02-27 07:19:26 5 1 1858 -
任清宇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鱼戏动新荷》,八尺整张,任清宇
2018-02-28 18:46:10 6 0 1858 -
2018-10-25 14:28:10 43 0 1858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什么是文明?天文就是人类文化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有了对天文的认识,古人才不会愚昧的生活生存,现在人还认识天文吗?!图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永恒、李勇先生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佐证。
经赵永 赵永恒、李勇先生《二十八宿的形成与演变?》(《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0卷/第1期(2009年):110-119)计算分析,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间,无论是二十八宿与赤道和黄道相合的宿数,还是月舍宿数和对偶宿数都达到了局部极大值。其年代的共有区间是自公元前5690至前5570年,因此赵永恒、李勇先生认为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年代就应该是在这120年里,亦即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年代在公元前5670年前后!点赞!按我的”古中国大昆仑文化史学观”来讲,华夏文化文明的天文星象学思想和认知,已经在3万年前就产生了,北极星/北斗九星的运转移位就可以作为重要的推算方法之一!一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0-02-17 13:26:36 7 0 1858 -
何学忠创作日记 对话
行楷书法录毛主席《沁园春.雪》,百馗楼主人书。
秋尽冬来,寒风料峭,静默一月的凉州,陆续解封,寒而不太冷,犹有一丝暖意。而一丝暖意在字里行间弥漫开来,自是一番惬意与诗情。2022-11-16 11:59:46 14 0 1858 -
已认证
尚建国收藏日记 对话
遇事谦让能保一生平安,
生活谈泊可得百事顺心;
待人厚道易交天下知已,
处世洒脱方赢终生快乐。尚建国之大自在弥勒佛2018-01-25 08:21:32 6 2 1857 -
2018-05-13 17:37:29 7 0 1857
-
2020-01-15 06:06:31 7 0 1857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焦彩画-中国画大系中一个新的独立的画种"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150)
“焦墨画”,系中国画大系中一个用技法来命名的画种(如:水墨画、水彩画、青绿等等)。
顾名思义:“焦”干枯之极也。 msp; 顾名思义:“焦”干枯之极也?!澳狈治宀?,任何一色都可以做到“焦枯”且不失其“韵”。
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中国画是“用水”的艺术,而“焦墨画”则是“不用水”的艺术。这种技法的创立是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它的理论,创作理念和原则以及审美标准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焦墨画”:又称渴笔、干笔、枯笔,焦笔画。初始宋,兴于元,行于明清,迄今不衰,但始终没有形成气候,传世精品如凤毛麟角。探其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枯韵”这一核心主体,南齐谢赫“六法”第一要素就是:“气韵生动”。“焦”是手段,“韵”是目的,不能因“焦”而失韵,“黑”不是“焦墨”画。这种技法形成的初始期是画家“起稿”时所用。
“焦墨画”在理论方面是空白;在表现技法上,经过多年研究,解决并填补了“焦墨画”表现技法上的诸多缺陷和理论空白。在研究“焦墨画”的同时,又把“焦彩”经过补缺安道,使“两焦”合璧,纳彩赋色,脱胎换骨,认祖归宗,建立理论体系,终于使其功德圆满,修得正果。成为中国画大系中一个新的,独立的画种。
“焦墨焦彩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高古而又充满富贵之气,清凉而又禅静的美的世界;它以强烈地视觉冲击力,无限地艺术魅力,撞击和吸引着爱好艺术的人们;它以“叛逆者”的胆识,哲学家的思辨,铸造自己的审美内涵和美学标准;它在继承和创新,发扬和完善中国画传统表现技法的基础上,强化“线”“点”以及题款、印章构成上的优势。
马培童写扵中央美院研修班 查看更多2020-03-05 10:05:51 34 0 1857 -
周鹏飞收藏日记 对话
收藏品文嘉书法,文征明儿子。逸笔草草,韵味十足。
2020-04-24 16:13:27 5 0 1857 -
杨洪顺创作日记 对话
经历了两个月的涂涂抹抹,油画《出嫁》完成,浸注了我太多的心血与情感,也给了自己艺术路的交待与安慰.
--杨洪顺贵州苗族少女油画系列作品。2022-06-09 14:57:52 21 0 1857 -
曹集珪创作日记 对话
曹集珪作品欣赏
千古幽贞是此花,
不求闻达只煙霞!2018-02-24 23:22:44 23 0 1856 -
陈庆明创作日记 对话
山水小品一组,陈庆明
2018-03-18 19:36:09 5 0 1856 -
李小建创作日记 对话
和为贵
2018-04-08 21:15:20 5 0 1856 -
2018-06-28 11:34:30 6 0 1856
-
马新荣收藏日记 对话
收藏到著名画家楼进勇老师的国画《八骏雄风图》[耶]
2018-10-04 11:35:41 11 0 1856 -
许永钢收藏日记 对话
为小说《江山业》题名,该书在起点中文小说网,于10月16日上架,成都优秀小作家作品,欢迎影视界,和爱好文学的朋友关注。汤兄教女有方,敬佩[强]
2018-10-26 09:42:10 34 0 1856 -
2019-08-04 21:11:45 20 0 1856
-
2018-02-02 22:58:14 4 0 1855
-
狐小锁创作日记 对话
狐小锁书法作品,毛泽东诗词,尺寸170×45
2018-04-22 20:44:24 3 1 1855 -
郑诚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秦岭秋时》近日新作
只要在路,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未来,你只需要比一个人更好,那个人就是现在的你。2018-05-08 15:03:19 5 1 1855 -
李小建创作日记 对话
富有禅意的唐诗,希望大家喜欢
2018-04-29 15:03:02 8 2 1854 -
2018-10-16 17:03:59 16 0 1854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焦墨画的用笔是手上功夫,要做到“勤、稳、准,很,是墨要活”?!仿砼嗤鼓形虮始侵?2):焦墨画的用笔是手上功夫,要做到“勤、稳、准,很,是墨要活”。才能画一手好画,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习,任何人都 能画好焦墨画,熟能生巧,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鼓怯帽?,手上功夫要过硬,也要靠多练习才能熟中生巧。这就需要一个勤字,你未必要天天画,但要保持一个训练的量。要知道“业精于勤”,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手部和脑部记忆,不论是笔法还是整体的墨法,都要勤,反复练习。
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随心所欲,就看你练得勤不勤。手要稳,还要准,不能重复、下笔要很,才能把笔画线条写得流利有重量感。要熟悉毛笔的特性,画的的时候线条经常粗细不要过均,甚至出现歪斜,折、重、变、都是手要稳,准,很。在慢下来,造成墨要活。怎样改善?,结合中锋笔法和逆峰的训练最为直接。
中锋是最基础的笔法,训练目的就是能写出,圆润富有力度的笔画线条。逆峰而徐缓的运笔速度,有金石味、用汉画像石刻刀法 变笔法、同时也能保证稳定性的加强。要牢记“逆入、涩行、以点聚线”的运笔技巧,避免过于随意。焦墨画用篆和隶书中锋笔法居多,可以作为练习的方向。
在稳定性的基础上,要想让你的焦墨画更进一步,或者是用各种笔法都能写出味道,那还要强化手的灵活性。灵活性的练习要从三个角度进行,首先要学会发力,写毛笔字要通过手腕发力,而不是手指,画焦墨也是如此,这样墨才活得起来,其次要练习提按,也就是对力道的控制,有了力道的变化,你的线才彰显活力。
最后要掌握通过调整笔速带来节奏变化,这时候你的控笔能力已经很好了,画好焦墨画是都没有问题。(写扵 北京马培童美术馆、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8-11-10 17:42:26 19 0 1854 -
2019-02-14 15:18:47 18 0 1854
-
鉴藏文化创作日记 对话
胡画胡说——《卅又二》图文——崔大有
画不可无理,但妙不在理。
笔墨是一种素质,不能没有,但不是全部。
如今艺术品价格的高低与是谁的谁卖的卖给谁的关系要大于作品本身。
身若菩提树,心即明镜台。 树,心即明镜台。
何必勤拂拭,反使惹尘埃。
——不知南北偈
对很多艺术家而言,过了自欺这一大关,欺人便不在话下,可悲的是被欺者亦自欺。
浓墨取气可得神彩,宜实勿枯,苍古挺拔,不刚而刚。淡墨取韵可得妙致,宜厚勿薄,丰润通透,不柔而柔。
陆俨少晚年肉笔堆叠,笔枯者气衰,笔润无骨,糊涂散漫,亦多入甜俗,不耐久观。可玩味者不过中年用功之作,精深通透,自然多姿。未尽出古人藩篱,亦未尽入自家窠臼。
中国画没有绝对的创作意识,写意尤如此。同古人写诗,生活化,用自己的所知所想拟个韵而就,随意自然,也是最难,因为要放下已有套路和自己的执念。
右军意在于书,故其品难入神逸。其《笔势论》拟卫夫人《笔阵图》云:画如列阵排云,戈如百钧弩发,点如危峰坠石,牵如万岁枯藤。这般当是画字,非是书字。所谓诸如,当于书罢不觉而成此态,自然而然。
印筋骨血肉具在为上品。骨在则立,筋在则活,肉在则丰,血在则润。浙皖可观者百无一二,规模未成,终究时人余事,难能成学。至老缶启,但追汉品,四者具在,历骨炼筋,丰肉活血,佳者近汉。白石纵横开合,骨筋疏朗,血肉未足,虽多心机,不可久观。当代多骨筋不存,血肉模糊,皮毛一地。能于此道担当者,实所未见。小子狂悖,障目寡浅,诸公多谅。
魏碑以刀斫石而成,其笔刀锋具在多刻露,其势刚劲雄强多夸张,其墨生辣苍古多霸悍,其体挺拔高峻多失理,其太盎然生机多奇趣,实难学用,以龙门为最,石门尚和。初学不宜由此入,非拘于形貌即流于狂怪,或不宜多观,甚者可以束之高阁矣,知者自明。近代赵之谦以柔化刚,以帖御碑,自有风韵??的虾R郧恐魄浚蘧逦尬?,似有担当。于右任以虚运实,笔韧势强,别生态度。李叔同以圆纳方,禅心自在,成绕指柔。
所谓拟,似而不是,取其一端发扬之,独开心孔,慧心特出,成我之法。所谓临,是而不似,尽取其所有欲得之,水中捞月,食而难化,无我之途。
六法论可谓人尽可诵,岂知谢之论画如高氏黛玉,孤峰于山,形容具在,神韵难摹。顾虎头论画如曹氏黛玉,冰山通透,天骨幽渺,气度自生。
宋明理学各有所在,程朱陆王心物两格,因世而存。诗之七子,文之四祖,四王吴恽,皆程朱所就。文之三袁,奇书四部,四僧八怪,具陆王为本。
沈周夫子所谓“人品不高,落墨无法”,自出至今仍在被误读,也成评定艺术家的必要法则,可知古所谓品,非今日望文生义之良善与否。若以此定古之米蔡王董也是无法?不可如此浅薄,人品之谓,所言学养格调。如郑孝胥之书凭学养,胡兰成之书唯格调,皆独开生面,自成一家。
面目形成,优劣难论,人皆如此。好在面貌是否能可持续演化发展延伸下去。不好则一生一面目,艺术生命截止。
今有收藏富三代之谬论,着实堪笑,岂不知,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名臣如李张二巨子,富可及三代?我可得而见,宝而藏之,用心赏玩,尽去消受此中三昧,何必为子孙作计,庸人自扰。
古言十日一山五日一水,绝非笔墨耗时,亦非是酝酿,其实十年未必成一山,积劫内定,恪勤以周,落到画面,只为筑就成自家山,从本体的文化精神到个人的取舍然后转化成外在的笔墨形态,其中的演化需不断的纠正,传统的格局依旧仍在。宾翁取钩斫唐人遗法合着董巨近观不似的基调,完成从赋色到以笔墨内美点化堆积的面貌,但是终究体好虚灵,渲染习气未去,新安旧病。 若草法一笔勾去含纳诸有,这其中难度可想而之,惜黄不善草,以宋为本宋,成了局见,不能玩味其中,所以一直让进攻草,可是林内气有亏,山水反倒成了楷书模样。
唐苏灵芝齐名胡霈然、徐浩,论者以“视北海(李邕)则加庄,视太师(颜真卿)又多隽”。称之。近得其所书丹大唐铁像颂碑墨拓,笔意畅然,雄古高迈,比之颜家状貌更见风神,不知鲁公自苏出或苏字鲁公出。
太过传统艺术含量可能高,并无个性归属,本身意义就像没有一的零一样。但是藏家乐于用一种传统的审美趣味去引导消费,所以有时候突破传统的作品往往只能被少部分人接受,这一部分人多是同行,可他们的艺术消费大多是负能力。
吴昌硕的深度齐白石能看到,并且有能力化解、翻译过来,让别人看得懂。这说不上推进,但是在做,在生发。吴跟黄一样是深里求内变,始终还是放不下文人架子,有一种入世担当在其内,他的东西就像昆曲,对受众有要求,所以打不破文化圈子。齐是求外化的,他做到了吴黄没有去做到的审美平民化,普及化。就像他说过不用生僻字,篆书题款一样,别人读不懂,会觉得乏味,吴的款则多如此,学究气,就如学石鼓依旧罗振玉模样,宾翁只是画论,到底的学术气。齐则不然,他是个细木匠的心,而且花样翻新,知道怎么对待客户的审美。
华新罗花鸟精神完全是徽宗,然而能以灵动化之,一情一态多有天趣。此一生动得气韵,非是黄徐之标本体所能比拟,自高一分境界。其以柔豪丝毛,松灵且见笔,骨含于内,去俗三分,岂是宋明院派俗手所能梦见。新罗精工山水,笔下六千兵,故而于花鸟能举重若轻,自然脱去几分执着,灵动自然。清画多用生纸,在其笔墨晕染,色润清厚,新罗得之,用色古艳而不浮,至雅已极。至于应物象形,其自开天地,写花有情,绘禽有态,非八怪之随意而为,不知物理。
司空表圣廿四诗品,各分阴阳十品,四品中含。
阳者:雄浑,沉著,高古,劲健,豪放,精神,悲慨,旷达,疏野,实境。
阴者:纤穠,典雅,绮丽,含蓄,缜密,清奇,委曲,形容,飘逸,流动。
中含:自然,超诣,洗炼,冲淡。
黄左田仿其例定廿四画品潘曾莹称力探阃奥,直抒心得,非深于画理者,不能道只字。
余依上例,依旧分别其类。
阳者:高古,沉雄,朴拙,纵横,淋漓,圆浑,健拔,清旷,奇辟,精勤。
阴者:淡远,性灵,明净,简洁,隽爽,空灵,韶秀,幽邃,荒寒,超脱。
中含:气韵,神妙,苍润,冲和。
潘亦有《红雪山房画品》十二类,仿此而做
余绍宋但言文辞优美,洵足并传。实无特出。
《虚斋名画录》载石涛用笔论。首言立,此为力;再言侧,此为易;后言画,此为变。力过于画则神,谓之气胜;不易于笔则灵,谓之中锋;能变于画则奇,谓之韵丰。水不变不醒,谓之浓淡;墨不运不透,谓之见笔;醒透而蒙,谓之混沌鸿蒙。笔不华而实,谓之沉厚;笔不透而力,谓之平和;笔不过而得,谓之中肯。笔尖墨老,操笔无碍,尖而不尖,其力内含。 查看更多2020-05-30 11:18:47 12 0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