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丽琼荣誉资质 对话
“大国崛起?新时代?新征程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名家书画展 暨百位艺术家黄金版面作品首发式,在李可染画院隆重开幕!时间2018年12月27日~31日……
这次黄金版面画,梅丽琼的汉碑隶书书法作 sp;这次黄金版面画,梅丽琼的汉碑隶书书法作品《祥瑞满堂》打造成黄金版面画荣膺入展!此次黄金版面画有重4两的,有重5两的!4两就是200克×338克(随社会物价指数上下波动)67600元,5两就是250×338=84500元,目前卖出7个,黄金版面画!这个黄金展5天的……欢迎朋友们抓紧机会参观!附图照片是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感恩所有遇见!感恩和我尊敬的艺术家朋友们一起度过的好时光!……
2018年即将过去!她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永载史册! 查看更多2018-12-29 23:31:44 16 0 1927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保持童心,返璞归真,走万里路,身体力行”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94)
焦墨画我认为在当代,要成功就要身体素质要有充分的能量,走万里路,所以国内外写生要身体力行,没有身体素质,就不能得到大自然 行,没有身体素质,就不能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灵感,创作的一切灵感来自于大自然,跟大自然接触,全靠腿跑出来的;还要技巧要精湛、修养要高尚、智慧要丰富。
从艺术的角度看,只有写生、采风自由,才有竞争力、创造力。现在社会形态有利于艺术家的发挥,每一次的铺路,一步一步走向提高。
作品也有时代性,要不断地努力,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养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不断地去发展和探索,才能有不断的进步。
我在创作的时候会自娱自乐,就是我所需要的,是为我的心情舒畅、为我的创作而自己开心,大家看了也开心,到了我这个年龄,返老还童;返璞归真。能体现自己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返老还童,就是永远保持童心和创造力;返璞归真,就是你的作品要永远接地气、青春不老,绘画越老越好。也是到我这个年龄应该追求的境界。(马培童写扵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4-27 11:22:59 34 0 1927 -
已认证2021-02-02 15:34:21 34 0 1927
-
袁峰创作日记 对话
六尺国画作品,《富贵吉祥》,袁峰
2018-04-19 18:26:23 3 0 1926 -
已认证
龚光万收藏日记 对话
植阴堂主为我治印两方 《 云水居士漫兴 》《龚光万六十后作 》 甚是喜欢,潘兄辛苦了![玫瑰]
2018-09-01 09:31:40 13 0 1926 -
已认证2019-01-26 10:23:51 13 0 1926
-
曹集珪创作日记 对话
《兰亭序》是王羲之和一帮名流学子在兰亭这个地方饮酒作诗,酒喝的高兴了,诗作的差不多了,大家提议把今天集会记录一下,并推荐当时集会中的位高,权重,且在当时字写的也不错王羲之主笔以记之。
内容确实没错, 错,出自王羲之之手,此序应该有稿!现在留下来的临摹还是临写的稿件,是不是出自王羲之之手,我觉得很难有确认,现在大家也就是一致认为是,我也是这样想的,因为此作确实可称得上是行书精品流传之作!
我只是说有两点怀疑?
(1)此作品有好多的简化字的存在,也不知道那个魏晋时代是不是有的字简繁同在!更有专家说,那个时期有一部流传在民间的字与当今简化字相似或者相同,称之为[俗体],不可思议的是前来都是文人雅客,就像[兰亭序]所说群贤毕至,怎么会用俗体而记文呢!
(2)很多人说兰亭序精典就在有二十一了〔之〕却各不相同,而我恰恰有疑问就是这二十一个各不相同的〔之〕,试想喝酒多了之后,既要写文字记述今天之事,还要记住前面写过每一个〔之〕字的写法,或者写写为〔之〕而翻看前面〔之〕的不同写法,力求后面不雷同,并且还是酒多之后的事,我认为这是很尴尬的一件事,众多〔之〕字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雷同是不可能的事,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后来有水平不低而无名书家,把兰亭序内容抄写了一遍,他力求了二十一〔之〕变化!
我本布衣,不登大雅,口出不逊,谬论之处请海涵! 查看更多2020-05-06 11:45:10 17 0 1926 -
2020-06-19 16:41:48 4 0 1926
-
2018-05-15 08:48:56 12 2 1925
-
陈祖松创作日记 对话
第三届中华之光《大千杯》全国书画作品展;
书法作品:“大笔挥出雅书画,千杯奖归高艺人?!?2019-10-18 11:43:00 19 0 1925 -
2020-11-30 15:51:47 13 0 1925
-
朱德茂创作日记 对话
今在上海凌云阁创作书画四罗汉
2017-10-24 08:10:06 9 1 1924 -
凌振宁创作日记 对话
新完成油画《依偎》,凌振宁
2017-12-23 21:36:09 12 3 192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纵观世界发展史,伟大的思想家才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核心,只不过他们往往藏于一般世情常态的背后,做一蒙着文化名义的幕后推手。犹如水面上打起水花的往往是小鱼,大鱼绝大多时间都是在暗流涌动的水底世界潜行存活, 引领各类鱼族在衍生发展,即使大鱼浮出水面也往往不被一般世情常态所理解,认为是“水怪”“湖怪”而已!
由此思之,伏羲、释迦摩尼、老子、鬼谷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耶稣、王阳明及至黑格尔、马克思、康有为、列宁、毛泽东……等伟大的思想家非一般世情常态能了知其精髓的,只不过后人取其适合自已的而用之罢了!
再说小一点,具体点,如鲁迅弃医从文,针砭时世,以文立言救世可谓大志也!再思之,一代艺术大师吴冠中生前说:“一百个齐白石抵不上一个鲁迅”,此言真知灼见!反思之,倘若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企业、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思想,没有文化,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观当今世界格局,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思想冲突,导致以种族、资源、政见等为借口的各种纷争诞生。然而,资本主义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犹如“阴阳关系”一样互交相荡,需要一个大的“太极思维观”,否则拿什么去自信文化的力量呢?
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的命运是:被当世人讨厌,受后世人尊崇。为什么会遭当世人讨厌?原因一般民众不了解,他们只尊重已被公认的权威;加上同类人的嫉妒和贬低,所谓“文人相轻”,谁会认为他人比自己高明呢?
思想家的理论,常常因揭示了真理,而被当权者认为有损于他们的统治,或侵犯了自己的道德权威和智慧权威而遭受统治阶级的轻视或压制。
为什么受后世人的尊崇呢?原因是思想家的理论超前揭示了人际、社会运行的真理,对启发人们的智慧、指导社会发展、推进人类文明有很大好处,具有超前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其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在名气和声誉的“放大效应”的作用下,逐渐成为了权威,受到了大众的尊崇;再加上思想家去世后,再也没有人去嫉妒,因为“活人不可能嫉妒死人”;并且这时的统治者又往往把前辈思想家作为一个地域或国家的文化品牌,视为民族的骄傲和荣誉的来源,从而加以树立、推崇和宣传。
因此说,真正的思想家的思想都是超越时代的,是能够经受时间和历史考验的,正像尼古拉.特斯拉所说:“未来是属于我的。我将不再为眼前工作,而是为将来?!?emsp;“多少人嘲讽我是一个空想家,他们都是头脑最愚笨、目光最短浅的蠢才,还是让时间来说话吧!”“我可以把世界劈开,但我永远不会这么做。我的主要目标是传播新的设想,让它们变成现实,我非常希望,我的设想将会成为未来研究者的一个起点。”一一《杨牧青谈艺录》 查看更多2018-01-30 15:41:52 6 0 1924 -
明清古艺收藏日记 对话
清代,楠木书桌,造型美观,制式少见,书房客厅会所之佳品,长67宽42高85,
2018-04-19 12:20:53 5 0 1924 -
谷风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人物画,《十八罗汉》,创作中。先睹为快,欢迎点评。
谷风2018-04-25 15:33:55 4 5 1924 -
张喜才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游黄山》,录宋朱彦诗句,(游黄山),‘’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尺寸小六尺87x180cm
2018-06-22 11:29:25 5 0 1924 -
已认证
石广生创作日记 对话
壶诗《借得银河挂前川,移来天壶醉群猿。人间沧桑雄风在,松涛如歌颂水帘?!仿奘骰曰?,金鑫宇画壶,石广生诗!
2018-08-11 17:36:37 8 0 1924 -
叶向阳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红玉遍万山吉祥满人家》,翰墨颂中华庚子年春叶向阳七十五岁作于北京。
万山红遍,丛林尽染。云海苍茫,飞瀑流泉。江山多娇,美丽无边。天佑中华,国泰民安。2020-05-19 11:39:32 21 0 1924 -
李伟成创作日记 对话
李伟成国画作品《禅林问道》完稿,四尺斗方,落款发布。
2018-01-03 10:56:21 16 2 1923 -
陈刚创作日记 对话
《无尘图》《秋山图》,夏日问秋寒,今日画了两幅,实在画不动了,夏日炎热,秋天还会远么。
2018-07-30 18:20:25 5 0 1923 -
2018-09-10 21:16:49 6 0 1923
-
宁建华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彩墨山水画《千峰迎客》,尺寸180x270厘米,送给老师们欣赏指导,画这副才知道自己长的有点短??!
2018-10-20 18:36:54 7 0 1923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把殷商甲骨文定性为“卜辞说”是120年以来“因袭相承”的产物。现当今及以后,甲骨文的研究,必须要激活甲骨学研究体系,突破对甲骨文认知的固有的思维模式,打破院系学术研究象牙塔和一言堂现象,清除、防范人文 社科项目的学术腐败,构建对甲骨文认知的新思维模式,发挥广大民间的甲骨文(甲骨学)研究之智慧和力量,让本来不神秘的甲骨文字回归到本来面目的现实中来,从历史中回到大众文化生活的认知上来,展现以史为鉴的真正魅力,让本来会说话的文字说真话。
事实是,在甲骨上刻字的那时候,古人是没有什么唯物、什么科学主义、什么文明论的思想,只是想着顺乎天道、顺乎时世的王朝之需要,把发生和以发生事利用甲骨记录下来而已,为时代和后人留点人文化育的历史。
甲骨灼孔是为了风干防腐,不是为了占卜。“唯殷先人,有典有册?!辈嵛衲?,笨重易损,所以殷后人用“天龟灵物”来记录以为“典”,典者供物敬祀于案上之义。甲骨文除了二、三百个独体字如水、火、山、月、木、手、目等能与现代汉字一字一个体的进对应的“隶定”之外,已知目前剩下的几千个字是一个字就是一段故事或一个事件,并不能一字一个体的一一对应,若强行进行“隶定”对应,就好像把那个字给释为“冥”并胡鼓捣出说与生育有关一样的好玩。甲骨文中即就是月、女、手等左右上下方向不同的独体字也根据甲骨刻字上下文来看,也是表达不同意象的。
近现代学者、专家的辛苦努力,关键是导致人们对甲骨文认识已发生了方向性的错误,这是需要悔改的。但是为什么不悔改、不认错呢?原因是人文社科学术研究项目利益和权威面子之争的问题,谁也都不愿意自已添砖添瓦建起来的大厦被拆毁重建,因为大厦内还有许多先辈们的塑像又不知何处供养。因是,大家就相互心照不宣的诌文诌论,一步一点的积垒起如今的甲骨文(甲骨学)大厦。
但是,历史是无情,终究阳光出来会照亮黑暗的地方。我坚信,将来近现代持“甲骨文是卜辞说”的所有专家、学者都会忏悔的!因为,我及一部分学人力倡“甲骨文非卜辞说”势必会引起下一阶段及更多后人的重视的!一一杨牧青复记 查看更多2019-11-20 11:24:22 18 0 1923 -
王根权创作日记 对话
《书谱》读译书家论第七章《羲之教子》作者王根权
一、《羲之教子》原文
後羲之往都,臨行題壁②。子敬密拭除之,輒書易其處,私為不惡。羲之還見,乃歎曰:“吾去時真大醉也!”敬乃內慚。是知,逸少之比锺、 之比锺、張,則專博斯別。子敬之不及逸少,無或疑焉。
二、《羲之教子》注释
往都:去往京城。“都”,京城。
题壁:在墙壁上书写。
密拭除之:私下悄悄涂拭去掉原来墨迹。“密”,私下。
书易:用自己的书写替换原来的书写。
私为不恶:自己认为不错?!八健?,自己?!安欢瘛?,好,不错。
敬乃内惭:子敬从内心深处感到惭愧。“内”,内心。“惭”,羞愧。事见唐.李嗣真《书后品》:“又曾书壁而去,子敬密拭之,而更别题。右军还,观之曰:‘吾去时真大醉’。子敬乃心服之矣?!?br>专博斯别:专工与博涉的区别。
三、《羲之教子》译文
还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有一次,王羲之要往都城去办事,临行前在墙壁上题写。王羲之走后,王献之私下里将王羲之的墨迹涂掉,自己照原来的内容和形式重新再写上去,自我感觉写得很好。王羲之从都城回到家后,看到了墙壁上题写的字,沉思良久,只叹息地说了一句话:“看来我走的时候真的是喝醉了酒!”听了这句话之后,王献之从内心深处感到了羞愧。由是可知,王羲之和钟繇、张芝相比,只存在一个“专工”与“博涉”的区别,而王献之不及王羲之是肯定的,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怀疑的。
《书谱》读译书家论第七章《羲之教子》作者王根权 查看更多2020-03-13 10:40:42 7 0 1923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应山东中艺梦书画院李院长之邀而创作六尺对开横幅作品《家和万事兴》。元宵节快到了,在这家家团圆喜庆的节曰里,祝朋友们“人和事业旺,家和万事兴!”刘胜利
2018-02-26 17:57:57 5 0 1922 -
安士胜收藏日记 对话
仰望其峰------
观孙其峰师生天津画展2018-03-12 09:32:47 3 0 1922 -
袁峰创作日记 对话
玉兰笑对艳阳天、春光占尽倍增妍!……袁峰四尺新作!
2018-03-22 13:00:47 4 0 1922 -
2018-05-20 14:17:57 12 0 1922
-
赵国毅生活日记 对话
在大庆油田写生的日子,留影
2018-08-16 15:41:37 17 0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