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1-27 15:57:18 15 0 2004
-
于立江收藏日记 对话
黄公望《写山水诀》近代作画多董源、李成二家笔法,树石各不相似,学者当尽心焉。树要四面俱有干与枝,盖取其园润。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树要偃仰稀密相同。有叶树枝软,面后皆有 仰枝。
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石无十步真,石看三面,须方多园少。
董源坡脚下多有碎石,乃画建康山势。董石谓之麻皮皴,坡脚先向笔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着色不离乎此。石着色要重。
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山中有云气,此皆金陵山景。皴法要渗软,下有沙地,用淡墨扫,屈曲为之,再用淡墨破。
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
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突其法,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家紧要处,山石树林皆用此。
大概树要填空,小树大树一偃一仰,向背浓淡,各不相犯,繁处间疏处,须要得中。若画得纯熟,自然笔法出现。
画石之妙,用藤黄水浸入墨笔,自然润色,不可用多,多则要滞笔,间用螺青入墨亦妙。吴妆容易入眼,使墨士气。
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分外有发生之意。登楼望空阔之处气韵,看云采即是山头景物。李成、郭熙皆用此法。郭熙画石如云。古人云“天开图画者”是也。
山水中唯水口最难画。
远山无湾,远人无目。
水出高源,自上而下,切不可断,要取活流之源。
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脈皆顺,此活法也。
众峰如相揖逊,万树相从,如大军领卒,森然有不可犯之色,此写真山之形也。
山坡中可以置屋舍,水中可置小艇,从此有生气。山腰用云气,见得山势高不可测。
画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恶,石有三面,或在上,在左侧,皆可为面,临笔之际,殆要取用。
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才多便入画工之流矣。
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着笔;若无题目,便不成画。更要记春夏秋冬景色:春则万物发生,夏则树木繁冗,秋则万象肃杀,冬则烟云黯淡,天色模糊。能画此者,为上矣。
李成画坡脚,须要数层,取其湿厚。米元章论李光丞后代有儿孙昌盛,果出为官者最多,画亦有风水存焉。
松树不见根,喻君子在野;杂树喻小人峥嵘之意。
夏山欲雨,要带水笔。册上有石,小块堆在上,谓之矾头。用水笔浑开,加淡螺青,又是一般秀润?;还馑级?。
冬景借地为雪,要薄粉晕山头。
山水之法,在乎随机应变,先记皴法,不杂布置,远近相映,大概与写字一般,以熟为妙。纸上难画,绢上矾了好着笔,好用颜色,易入眼。先命题目,此之为上品。胸次宽阔,布景自然,合古人意趣,画法尽矣。
好绢用水喷湿,石上捶眼匾,然上帧子。矾法:春秋胶矾停,夏日胶多矾少,冬天矾多胶少。
着色,螺青拂石上,藤黄入墨画树,甚色润好看。
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吴融诗云:“良工善得丹青理。”
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也。
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字。
山水之作,昉自汉唐,古笔遗墨,不复多见。米南宫评品称董北苑无半点李成、范宽俗气,一片江南景也。厥后僧巨然、陆道士皆宗其法,陆笔罕见,然笔往往有之,亦有逼于董者。其有学于然者曰:“江贯道用墨轻淡匀洁,林木树叶,排列珠琲,宋人亦珍之,视然则大有迳庭矣?!弊魃剿?,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 查看更多2019-03-16 21:34:57 9 0 2004 -
已认证
罗树辉创作日记 对话
前几天有朋友问我,有没有计算过,有猴子元素的国画作品一共画过多少幅?这两天抽空计了一下,也真不少呢,按照每天在朋友圈晒九幅,也可能要分四次晒出来。(之一)
——罗树辉国画松树猴子作品欣赏。2024-04-18 17:35:09 34 0 2004 -
李亚南创作日记 对话
十八罗汉系列之一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
2018-06-06 18:22:40 9 0 2003 -
已认证
阎敏收藏日记 对话
江西美术家八人邀请展,于8月18日下午在珠海古元美术馆隆重开幕!原江西画院院长吴齐,珠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文伟及珠海市美协主席团成员们,珠海萍乡商会的会长、秘书长,珠海美术馆副馆长等出席开幕式!
2018-08-19 21:15:12 28 0 2003 -
宁建华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品《秋山牧归图》,吴老师定制的小六尺彩墨山水画,68×180cm,已完成,请大家欣赏指导一下。
2018-10-13 12:29:45 3 0 2003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作品名称:观海听涛!尺寸:68*34。类别:?体书法!
2019-01-16 20:18:49 4 0 2003 -
刘应雄创作日记 对话
欧洲美术著作《永远的明灯》连载《夜巡》——雕刻伦勃朗--作者刘应雄。
有人曾用山峰高低来表示历代绘画大师的成就。
在山峰林立的图中,我们发现最高峰的标杆就是伦勃朗。
不管这一评判标准是 就是伦勃朗。
不管这一评判标准是否正确,伦勃朗那种坚贞不屈地为真理而战斗的精神和他留给后人众多的不朽作品,证明他可以和那些最伟大的大师们并肩为伍。
莱顿出了个伦勃朗
莱顿,闻名遐迩,就像伦勃朗先生的油画一样,传遍世界。
几百年来,这个在世界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城市,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遐想和无尽的期盼。大多数人从16世纪荷兰伟大的画家伦勃朗先生的生平事迹中得知莱顿后,都想了解莱顿。就向你一样,一心向往着那个神秘的莱顿。如果,你能实现一次荷兰之旅,你也许会设法去莱顿一游,以满足你心中的愿望。
当你置身荷兰境内,面对一望无际的平原,你将很难摸清莱顿的方向,这时,你想起伦勃朗,你和荷兰族人谈起他的绘画。这是荷兰族人非常高兴的事,他们会指引你去莱顿看看。
按照荷兰族人提供的路线,你可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南下到海牙途中的一个工业城市下车,也可从乌得勒支到海牙然后再到离海牙不远的工业城市,这就是莱顿,伦勃朗的家乡。
莱顿与荷兰其它地区一样,地势低平,有的地方还低于海平面。但你用不着当心,怕受到海水的侵袭。自古以来荷兰的先辈们,在饱尝过洪涝灾害后,兴建了大量巨有规模的拦水堤坝和排水工程,已经把凶猛的海水拦在了北海里。现在,你可放心的去海边观赏北海汹涌的波涛,欣赏岸上旋转的风车和田塬上开满的郁金香。这是荷兰特有的风情;荷兰素有“风车之国”和“花卉之国”的美称。
当你感受到这种冬暖夏凉的温带海洋气候,享受到这种风景如画的异国情调时,你会问,这样的宝地不出画家才怪呢?于是,你会打听起伦勃朗大师的画是不是从这里画出来的。其实,你的到来,已经给伦勃朗家乡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荣耀,你再提出这样的话题,他们更加兴奋,他们将眉飞色舞的给你讲解几百年以前,关于17世纪荷兰伟大画家伦勃朗的一生的传奇故事。
1606年,伦勃朗就出生在莱顿一个磨坊主的家里。尽管他家里兄弟姐妹数人,但家境尚好。精明的父亲和能干的母亲做了多年的面粉业,聚集了一定的财富,成为中产阶级。伦勃朗从小就喜欢画画,父亲发现他在弟妹当中是最聪明的一个,于是就把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让他接受正规的教育。正好当时荷兰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1609年的尼德兰革命,终于以荷兰独立、建立起荷兰共和国而胜利结束,从此,欧洲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当时欧洲最富强最先进的国家,荷兰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较封建专制社会有更多的民主和自由,资产者和市民阶层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装饰厅堂居所,美化生活环境和附庸风雅,开始大量订购油画。这样的形式使荷兰绘画得到空前繁荣。在绘画市场的冲击下,人们把现实生活作为自己从事艺术创作的蓝本?;颐俏擞鲜谐〉男枨?,他们摆脱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更加广泛地面向世俗生活,他们为资产者描绘自尊自信的容貌,把普通市民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和优美多姿的大自然风光搬上画布。从荷兰当时的绘画题材上看;有个体和群体的肖像画,有豪华优雅的客厅和高贵器皿,还有破旧茅舍和村中小道以及街头乞丐、江湖卖艺人等等。无论是独立的风景画、静物画和动物画,还是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风俗画,都深受广大市民们欢迎。
面对荷兰绘画市场的活跃,伦勃朗父亲发现儿子具有绘画的天才,并认为小伦勃朗将来一定能成为大画家。于是,早年将他送到鹿特丹的画家史望耐堡的画室学画静物素描和色彩。随后又把他送到斯瓦南布赫的画室里学习。斯瓦南布赫曾去意大利留过学,很受人尊重,成为当地的有名画家。伦勃朗从斯瓦南布赫那里间接受到了意大利绘画影响,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三年后,又到阿姆斯特丹,进入拉斯特曼的画室学习。阿姆斯特丹学习期间,伦勃朗受益非浅,他不仅在素描色彩和明暗光线上提高了技巧,同是他还掌握了绘画上的戏剧性效果。
1625年伦勃朗回到莱顿,在家乡开起了自己的画室。他一边教授学生,一边从事绘画创作,他的绘画体裁广泛;以肖像画为主,同时也擅长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和历史画等。《正在读圣经的母亲》、《杜耳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沉思中的哲学家》和《一位东方人的肖像》等作品都是伦勃朗早期的名作。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已经长于用集中的光和阴影的才能,并使画面达到高度集中统一的艺术效果。 查看更多2019-04-23 15:47:51 38 0 2003 -
已认证2020-10-12 12:50:22 12 0 2003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蓝瑛画山水画,潘玮萱评马培童(53)
蓝瑛,浙江杭州人,擅画山水、花卉、兰石、早年摹写宋元诸家、尤得力于黄公望,风格清简秀润,中年以后广泛涉猎前贤,从北宋的郭熙、李唐、马远、夏圭到南宋的二米 、马远、夏圭到南宋的二米、元四家、沈周等,形成功力深厚又丰富多变的自身面貌。
蓝瑛的山水画主要有两种面貌,一为水墨浅绛山水,笔墨苍劲疏宕,气势雄伟博大。一作青绿设色,用没骨法,受董其昌影响,格调浓丽工细。
蓝瑛的山水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其传人有蓝孟、蓝深、蓝涛等,又有金陵画家龚贤、樊圻,高岑等人,另有陈洪绶、禹之鼎等人也师承蓝瑛。
蓝瑛曾被称为浙派殿军,其实自成一派,故画史有武林派之称,早年从孙克弘学画,之后师从董其昌,并遍学宋、黄公望、倪云林等名家,他还按文人画规范自己,中年又主攻李唐、马远、夏圭的斧劈皴法,因此他的山水不受“南北宗之说”的局限,自立门户,别创一格。从而形成苍劲疏宕、豪放雄强的风韵,有人曾贬他的画,将“浙派”,“硬、板、结、刻”的名声加在他头上,并将他划归“浙派”之列,称其“画之有浙派,始于戴进,至蓝为极”,其实仔细审蓝瑛作品,他的画风与“浙派”相去甚远,且风韵独具,个性鲜明,实为难得。
蓝瑛作品《白云红树图》(见图一),此作品为没骨法,山峦、白云全以重色涂染分出凹凸,不见笔踪。树木溪桥用笔苍劲,枝叶均设红色,与青山、白云相映?;婕だ?,是蓝瑛在古法基础上创作的一种新风格。马培童以下焦墨焦彩山水作品所画的云,用焦墨画法,具有凹凸立体感,与蓝瑛有相同余韵。蓝瑛作品基本以中锋运笔,皴法以长披麻皴、解索皴、荷叶皴为主。山石画法润泽浑圆,没有过多的棱角,苔点圆润。在构图上,近景的树木与远景的山峦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感。设色平淡和润,风格秀润清和,疏松简略。马培童以下焦墨焦彩山水作品及焦墨点焦彩山水作品,以近实远虚处理法,近的为重点刻画,在构图上近景的树木与远景的山峦形成空间感,因此与蓝瑛有相同之余韵。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10-21 17:30:26 43 0 2003 -
已认证
叶仲桥生活日记 对话
大年初三,早上到画室画画了,带着甜甜的笑容、带着非洲美女保镖,美美的给你们拜年啦!记着我的祝福;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气神!叶仲桥
2018-02-18 18:25:08 8 0 2002 -
刘慧敏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银山玉树》《山绿水秀》《锦绣山河》《江湾泛舟》,展现秀美山水风景。
2018-05-11 20:18:50 7 1 2002 -
2018-05-14 19:17:58 12 1 2002
-
已认证2018-06-24 09:06:07 3 0 2002
-
宁建华创作日记 对话
《吉祥图》,国画彩墨山水画,大六尺98×180cm,送给老师们欣赏指导[握手][抱拳]
2018-08-28 19:29:07 5 0 2002 -
已认证
龚光万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填脂堆粉依门娇,不是钩摹便是描,他日狂挥似神外,工夫须识在今朝 。”取诗意而创作;乙亥年初冬龚光万国画写意花鸟画作品,请欣赏。
2019-11-27 10:34:54 16 0 2002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山海经》传为夏禹命益、伯翳作书一一今说是起于商未西周,成书于战国,见于西汉末哀帝建平元年刘歆(秀)《上山海经表》,西汉中司马迁写《史记》时未敢采用《山海经》思想。
西晋张华推崇《山海经》一一东 》一一东晋初郭璞《山海经注》《山海经图赞》《山海经音》为第一部注解。
唐杜估才持疑并认为是战国人所作一一宋朱熹持疑并认为源自《楚辞》
明嘉靖王崇庆《山海经释义》一一明嘉靖杨慎《山海经补注》印证了郭璞“物不自异,待我而后异,异果在我,非物异也?!?br>
明末刘会孟《评山海经》一一明末吴任臣《山海经广注》第一次与西方接触,吸收来华传教士思想。
清初汪绂《山海经存》一一清初毕沅《山海经新校正》一一清乾嘉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以文字训诂取得巨功一一清中俞樾《读山海经》一一清末吴承志《山海经地理今释》。
近人顾颉刚古史辨一一许寿裳命袁珂治学神话《山海经校注》卓有建树一一张春生《山海经研究》一一张步天《山海经解》一一宫玉?!渡胶>胧澜缥幕铡芬灰昏锉H骸渡胶>曜ⅰ芬灰谎钅燎唷渡胶>锻蘩淦馈?待版)一一另,清初汪绂写实绘画《山海经图》不如近代日本人鸟山石燕《山海经图画》,这二者绘图或不如先生我也,盖因其未能生在科幻思代,此实乃命数,非诸君之漏也!一一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19-05-13 20:53:43 14 0 2002 -
魏杰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人物画《吴城印象》《九嶺秋色》《雨后芭蕉图》乙亥年秋作品;尺寸四尺竖幅68X138CM
今天分享乙亥年秋月创作的女性人物画作品4幅,魏杰国画人物画作品,请欣赏。2019-09-04 13:17:46 15 0 2002 -
杨增超视频分享 对话
杨增超石画制作过程2017-12-18 16:56:16 18 7 2001 -
胡爱民创作日记 对话
山水国画新作《江山多娇》,尺寸68x180cm,《银装素裹》,尺寸59x96cm,胡爱民作品。
2018-02-02 19:28:10 3 0 2001 -
赵国毅创作日记 对话
新作《刘少奇主席在伊春林区》,作者:赵国毅
2018-02-08 15:13:57 6 1 2001 -
袁春宝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动物狗狗四幅《旺旺图》,小品66*66cm
袁春宝2018-05-06 15:47:38 11 1 2001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40,石窟探访原始记忆,(二)
走万里石窟路,2017年去柬埔寨吴哥窟,创作一批吴哥窟组画。2018年3月又到龙门石窟,最深的感受就是"亲近”。
身处龙门,双手抚摸山石佛像,便觉身心融化, p; 身处龙门,双手抚摸山石佛像,便觉身心融化,天地一体。内心中多了份感动。却是从未有过的从容。对造像的黙观细察,融化吸收,和佛陀交流,行至卢舍那大佛,行大礼跪拜,诵经唱偈,回向众生。并安坐于佛前,将身心置放于佛光之中,静心去画写生,归心一处。
采风,因缘殊胜,感恩天地、佛之圣灵,以焦墨的手法,画世界遗产中华神灵。适逢盛世与佛陀对话,为扬我民族精神,更作文以纪之。,创作石窟探访,原始记忆。集万佛之神妙,曲柔刚劲呈其强,巨细显隐示其神。秉天地之权、润八荒而佛展雄姿。续华夏之脉兮来远古,传民族之魂兮至如今!以诗为赞:。
龙门石窟仰佛陀,慢抚刻痕思绪多。沧桑巨变墨神韵,揭开尘封涤心境。古之情境场景极为接近。中华龙门,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发向上的力量。其画作兼收并蓄,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焦墨之中,体现了我对历史时代感、思想性和创新精神。一马培童一 查看更多2018-08-09 09:04:32 12 0 2001 -
李小建创作日记 对话
明杨慎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2018-03-21 21:31:12 3 1 2000 -
周海波创作日记 对话
在深圳阳光湾畔,田园风光壁画开始施工,每个画家都是虔诚的背影.....
2018-06-02 18:26:07 7 1 2000 -
已认证
罗树辉生活日记 对话
今天“三??汀毙⌒脱啪?,一边听歌,一边踏着音乐的节奏与韵律,挥毫泼墨,不亦乐乎。
2018-08-05 11:18:41 12 0 2000 -
刘道林生活日记 对话
刘老师与北京国际中宝泓笔会现在
2018-11-05 16:12:58 11 0 2000 -
2019-01-08 21:28:28 5 0 2000
-
马国斌荣誉资质 对话
非常感谢国际旗袍仪态仪表公益教学导师蔡保梅女士等朋友邀请支持马国斌钢笔画世界巡回展(新西兰)
2023-06-06 10:29:40 12 0 2000 -
李小建创作日记 对话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017-12-13 03:50:14 9 4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