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认证
罗树辉创作日记 对话
绢材团扇国画山水画作品《听月》;南天一柱,蒼松环绕。朗月清风,景物超然。神猴高坐,自在悠然。管他春夏与秋冬,我自乐在其中。好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辛丑年孟冬罗树辉创作於广州。2021-11-24 10:27:06 14 0 2156 -
李振军创作日记 对话
秋到江南
2018-07-04 20:45:37 3 0 2155 -
2020-06-22 16:50:10 24 0 2155
-
2020-07-22 14:25:35 4 0 2155
-
已认证2020-12-08 10:02:38 19 0 2155
-
周牧天创作日记 对话
周牧天国画
2018-06-26 23:40:35 5 0 2154 -
董献省创作日记 对话
红色在古代又称作赤、朱、丹。一直以来,红色都有吉利、高贵的语义色彩。而鸿运当头山水画作为当代极为吉利的风水画之一,除了本身视觉上的美好享受外,其风水内涵更是一绝。
2020-02-19 08:34:58 3 0 2154 -
杨牧青创作日记 对话
杨牧青:司母戊大方鼎再解重读
最近有关“司母戊大方鼎”的名称释读等问题又热见于网络之间,故此我略说之一二。
1939年3月在“殷墟”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这个商代大方鼎——司母戊,按说,郭沫若老先生 若老先生当年释"司″是对的,解释为"祭祀母亲戊"则有欠妥之嫌。后来,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该“大方鼎”亮相时以"后母戊鼎"的名称出现。央视播出后,随即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围绕"司"、"后"的名称之争由学界也扩展到了社会……按说,改成"后母戊″其实是改错了的呵。也有人认为母字与女字有差异,是不同的,并释为“后女戊”或“司女戊”,这也是不对的。
按"杨牧青甲骨文非卜辞说″对古文字的解读看,此处是“母”字非“女”字,特别在“女”上加了一横划,这是表“天”,是表意有担当“天帝命”的一个伟大女人——即“母”无疑也!
"母戊″其实是表一个字的义,是"戊+母 ″组合形体,并非母、戊两个独体字。戊+母表维护、保卫、承袭的意思,不可做独体字去释。戊表戈、权力、命令。它是蕴含着一个商王族群的完整的历史和文化精神传承故事,好比族群徽标!
司,表在"壇″用糜谷枝干(笤帚)对"神″祭祀,打蘸(集体祭祀神灵)向东南方。《山海经》有这种祭祀礼规。过去天南地北,“司”的文字方向就那样了,至今也没有变。试着举一把用糜谷枝干早晨太阳刚出来不久面向东南方去打蘸吧……这个动作就是“司”字的形体本义本源,口代表壇城。这种民间送瘟疫、鬼神的打蘸形式,过去关陇地区很多的,估计现在的西北、南方一些乡村区域还会有的。
注:这张剪纸图太珍贵了,找不到原作者,谨此致谢!名为吉祥物“扫晴娘”。清代《陔余丛考》记载:“吴俗久雨,闺阁中有剪纸为女形,手持一帚,悬檐下,以祈晴,谓之扫晴娘?!逼涫?,这也是“司”字的本义本源传俗之一。
今世的专家学者们把这么好的一个大方鼎硬弄给商王妃"后″,也只不过是为了捍卫、稳固殷墟的考古价值和后来的文化产业而已,估计与“司母戊鼎”的本来相去甚远了。另,甲骨文"后″字与"司″字的字形表义是截然不同的。
再思之,这么大的一个方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能让一个商王的“后”去折腾吗?或商王祖庚(祖甲)为母后“妇妌”制作的专用祭祀器吗?从该墓出土就能说是该墓主的东西吗?过去的王朝也是有传承收藏的呵??!
这个大方鼎是商代的国家器非个人器,我们的专家或都明白的糊涂了而已!今看,这个大方鼎弄不好就是商代承袭禹九鼎之一的大鼎精神而铸造的镇王朝之宝器,只不过后来因商王庭特殊变故而被埋入墓室罢了!一一庚子仲夏杨牧青随记 查看更多2020-07-02 20:49:57 6 0 2154 -
胡记领创作日记 对话
发发周末努力的劳动成果,工笔花鸟画小品一组四幅。祝大家新的一周收获满满
2018-05-14 08:20:01 3 2 2153 -
崔宁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花鸟画作品《富贵荣华》,《吉祥如意》,《比翼连枝》,请欣赏
2018-08-30 09:10:38 51 0 2153 -
高亚仑收藏日记 对话
为江苏道勤阁纪念馆书写的六百多字三米二巨幅书画作品正在刋石中。
2018-10-15 14:44:43 25 0 2153 -
2018-11-03 13:33:58 11 0 2153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中国焦墨大写意,在研究中警醒,在探索中前行”马培童焦墨画感悟笔记(91)中国焦墨大写意,有太多焦墨技法需要研究,有太多笔法和墨法需要我们去探索。这是走向“中国焦墨绘画”途中的铺路石,在这条道路上还需 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焦墨写意绘画”并非传统框架的意象,而是注重当下自己的感受传递,将观察的思维定格于画面,使视觉在有形与无形之间游走,感受写意的神秘,启动心灵空间的舒展焦墨的“新意象绘画”。
在形式技巧上采用自由多变的主观空间,以纯粹的造型语言去激活灵魂深处的思考,形、笔、墨都承载着生命的张力。营造出玄逸、寂静、空幽、妙有、神往、无限的意境。
自发的启迪和觉悟,独享心灵抚慰并激发出内在之精神。由此产生的意象是灵动的、独一无二的,其核心是心灵的解放,是艺术上探索、技术上创新、精神上独立、境界追求至深的探路者;
是崇尚心灵自由、绘画天然意趣、即兴表现自然的神游者。并共同寻找卓然高致的灵魂之光……;
是有力的支持艺术创新,推动艺术探索前行,在追求高尚生活的同时,让我们焦墨大写意的纯洁灵魂飞的更高更远!(马培童写扵工作室) 查看更多2019-04-17 16:11:09 39 0 2152 -
陈宏洲创作日记 对话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2018-02-03 13:30:05 11 0 2151 -
任清宇创作日记 对话
受梦笔先生画芍药之启发,又画芍药花!任清宇国画作品
2018-03-08 13:00:22 5 0 2151 -
王根权收藏日记 对话
唐孙过庭【书谱·学书论·第十一章·存精寓赏】译文(摘自王根权著《〈书谱〉品评》)
书法是“小道”中的“小道”,入得这个“小道”必须从小处着眼。而一些学书人,不从点画的细微变化这一小处着眼,在那里 变化这一小处着眼,在那里玩字体字形的异化,希望能创出一个什么体来,那是入不了书法艺术之道的。
那些探究书法点画细微处变化的学书者,他们才真正找到了学书的路子,才能入得书法艺术之道。一些书法理论家,每每将书法艺术中的糟粕当作精华在那里大肆宣染,而对真正的精华却视而不见。
一些书法评论家,又每每只看重书法艺术中表面的东西,而不深入书法艺术的实质。真正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应该是对书法艺术予以深透的分析并进行全面的总结后得出来的,只有对书法艺术深透了解,才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理论,才能进行客观公正的书法艺术评论。
写出一些有价值的书法艺术理论,作出一些书法艺术的客观评论,创作出一些妙品神品之类的优秀书法作品。做这样的工作绝非徒然,这才是学书人所希望的,才是学书人值得去学习的,也才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真正所需要的。
王根权著《〈书谱〉品评》 查看更多2018-04-23 21:17:03 5 3 2151 -
叶向阳创作日记 对话
艺田笔耕:书法作品《意识优先技术保障适度防护分级管理》。恭请亲朋好友共同分享并雅正。谢谢。
2018-06-10 10:21:15 46 0 2151 -
谭松涛创作日记 对话
谭松涛新作
2018-06-28 12:31:05 2 0 2151 -
战乃明创作日记 对话
弥勒说法图进行中?!都榫穂1]李荣熙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 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br>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查看更多2018-09-01 11:53:17 16 0 2151 -
已认证
赵俊明创作日记 对话
呼和浩特电视台杨老师采访录,12.19呼市都市台活频道首播。
2018-12-14 12:21:08 3 0 2151 -
已认证
尚建国创作日记 对话
世上万物都有缘
实实在在就自然
花看半开酒微醉
天道忌盈人忌满
言行孕育吉凶果
报应在人不在天
养成愚拙能当佛
学会适度就是仙2018-01-13 12:25:43 6 2 2150 -
逸品莲堂-卢梦阳收藏日记 对话
吴文莉老师的《荷荷美美》,春已立,元宵已过,新年一切美好的伊始!家庭和和美美,事业和和美美。
2018-03-03 21:01:58 4 0 2150 -
已认证
刘胜利创作日记 对话
《芙蓉楼送辛渐》
应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于先生之邀而创作三尺整张竖幅作品,唐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昂炅谷胛?,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 龄创作的一首著名的送别诗。王昌龄当时任江宁(今江苏南京)丞,陪好友辛渐从江宁到润州(今江苏镇江),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而作。当时天降秋雨,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诗人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出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而告慰洛阳的亲友,传达自已虽然被贬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刘胜利 书 查看更多2018-03-21 09:37:48 12 0 2150 -
窦世魁创作日记 对话
今找出我88年.给富春江画报和中国连环画报创作的连环画.二十七年了.今拿出重温一下。窦世魁
2018-04-03 18:23:12 4 1 2150 -
于顺生创作日记 对话
今天2018年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42周年纪念日,毛主席啊毛主席我们永远怀念您!分享我创作的关于毛主席的书画作品《伟人毛泽东》,《难忘的岁月》,《一九五八年毛主席亲切接见新疆老人库尔班大叔》
2018-09-09 10:51:10 34 0 2150 -
刘慧敏创作日记 对话
?花开富贵??国色天香??深秋菊艳??梅开五福??荷塘清韵??鸿运满堂??喜上眉梢??竹报平安?等等工笔花鸟四条屏6组分享欣赏,尺寸38x138cm,欢迎订购结缘,喜欢可洽谈订制
2019-03-25 15:59:59 13 0 2150 -
徐家康生活日记 对话
和学生一起在林州太行山大峡谷王相岩写生……白天写生,晚上给学员上课,评点作业……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
共同的感受是学习书画后生活变得充实了,老感觉时间不够用,人生修养和境界也提高了…… 养和境界也提高了……2019-04-15 15:30:17 21 0 2150 -
2020-02-21 11:26:48 22 0 2150
-
13526836295老付收藏日记 对话
国画《秋波》四尺斗方写意虎。辛已初冬,作者冯大中,伏虎堂主人。
2021-01-28 20:32:36 4 0 2150 -
已认证
罗树辉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山水画松树云海系列作品之《天地清晖》,罗树辉画,石广生老师赋诗,金新宇老师题一丈二。
第二幅作品四尺整纸《道法自然》道亦有道,道可道,非常道,自然之道。(尝试打破山水画的常规构图模式。)2022-08-16 09:01:23 7 0 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