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魏碑作品!
2018-03-16 21:16:18 2 0 2524 -
郭雨铮生活日记 对话
在中国美术学院.报告厅听讲座:
“关于中国画传统与当代的思考.自信与包容.”
主讲\刘万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精彩讲课受益颇多!2018-05-22 10:53:33 6 0 2524 -
洪志标收藏日记 对话
洪志标剪纸作品欣赏:为《澳门名人一赌王何鸿燊》创作的肖像剪纸。为《澳門名人一一新賭王呂志和先生》创作的肖像剪纸。
2018-11-03 13:39:17 43 0 2524 -
已认证
叶仲桥收藏日记 对话
在澳门与世界华人社团交流协会会长冯志刚先生进行书画艺术交流,并得到冯会长的盛情招待、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发展交流。
2018-09-28 08:13:59 11 0 2523 -
2018-01-11 19:03:23 6 2 2522
-
胡记领创作日记 对话
客户来图定制工笔画《富贵吉祥》,尺寸68x138cm,请欣赏,欢迎来图订制
2018-06-13 18:21:29 8 1 2522 -
2019-05-02 11:35:32 28 0 2522
-
王晓鹏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水墨画《西湖春雪—-毛主席在杭州》南宁藏家已收藏;
本作品创作历史背景:1958年毛主席在杭州: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 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匆磺Ш印?emsp;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应一位藏家的恳求,谈谈我的水墨作品《西湖春雪》创意——-
国画水墨画作品《西湖春雪——毛主席在杭州》,表现了毛泽东主席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豪迈的情怀……背景是杭州西湖春天的雪景,一片冬雪初融肃穆庄严的洁净,正是烘托出主席此刻的心境: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毛泽东写此诗的起因是,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当时毛泽东正在杭州视察工作,当天,他仔细阅读了这篇通讯,非常兴奋,非常激动。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连声说:“好!好!全国都这样那该多好!这种小虫可害人哩,余江人民消灭了血吸虫病,我看了就高兴。”这天,毛泽东兴奋之状、欢愉之情可想而知,于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到第二天早晨,在旭日微风中,诗人遥对南国的天空,欣然提笔,写出了两首意蕴无限丰富的诗篇,这一天也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37周年的纪念日。
诗中的春风杨柳、红雨青山,都仿佛具有了灵性,因为“六亿神州尽舜尧”。时值大跃进的声势惊天动地:“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瘟神已无处容身,天上地下,一片光明。在红绿相间的春意里,映衬出一幅幅希望的画卷,也弘扬了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念。透过诗句,可以感受到诗人豪放、开朗、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倾注出主席热爱人民、依靠人民,流水入海,高山仰止的精神。
在此水墨作品上方,是主席此诗词手迹的临摹。
国画水墨画《西湖春雪—-毛主席在杭州》作者王晓鹏记。 查看更多2020-02-26 13:02:00 21 0 2521 -
2021-07-23 11:55:29 63 0 2521
-
已认证2018-04-04 10:37:27 8 1 2520
-
陈宏洲创作日记 对话
用辽宁灯光冻石为画友澄怀王舒衡,制印,请雅正
2018-04-27 11:48:22 12 4 2520 -
胡记领创作日记 对话
现货工笔,小品圆扇内圆直径40cm,胡记领
2018-02-25 20:46:19 8 0 2519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左宗棠语
2018-05-20 07:26:52 7 1 2519 -
已认证
金新宇荣誉资质 对话
刚收到的书法报,上面有一张俺的破字,
2018-06-12 20:30:09 12 1 2519 -
秦发艺创作日记 对话
笔会上,有人求我给写“坤满”二字,使用上好的卡纸。我问什么意思?人家说,家里请高人看了,让挂这两个字。是风水方面的考量。我想,一定是按着八卦堪舆,抑余补亏,校正乾与坤的平衡吧?!纠锨偈榉?,观字悟理】
2018-07-04 20:31:57 63 0 2519 -
洪志标收藏日记 对话
著名书法家王殿珍老弟书写的毛泽东赞朱德元帅“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赠给革命老区“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的墨宝、己交到其纪念馆苏馆长的弟弟手中,他将会带回纪念馆去装裱、珍藏並永久展出,流传于世。
2018-08-28 08:46:58 15 0 2519 -
马培童生活日记 对话
这是8月20日中午在马来西亚,黑风洞和马来西亚马来民族与历史博物馆,圣保罗教堂旧址采风,拍照留念
2018-08-28 17:40:30 7 0 2519 -
蔡国英创作日记 对话
一切尽在不言中,唯有感谢,世界这么大能遇上真不容易!
2017-10-03 19:00:35 15 1 2518 -
刘石夫创作日记 对话
即兴而为国画花鸟小品一组:春夏秋冬
2018-03-31 11:18:50 6 0 2518 -
2018-06-01 13:10:51 12 1 2518
-
已认证
罗树辉创作日记 对话
小团扇《山静松声远》。刚刚朋友约去工作室坐。很久没去工作室了。品茶间忽然手痒,拿起空白团扇,握紧笔头,15分钟一挥,不亦乐乎。
2018-02-03 19:40:01 9 3 2516 -
甘庆琼荣誉资质 对话
深圳《甘庆琼中国画作品展》第三天,迎来人流高峰,观展者、媒体、寻求合作的艺术机构、艺术界同行、收藏家、老乡和甘氏宗亲一波接一波。感谢所有看好和支持我的人们
2018-05-13 13:15:04 12 3 2516 -
已认证
叶仲桥创作日记 对话
今天收到从江西省景德镇邮寄过来来的订制作品,大富大贵的国色牡丹,精美绝伦的设计包装,收藏证书一本,值得您珍藏,全国统一零售价888.888元,欢迎予订购买!
2018-07-05 16:43:32 12 0 2516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黑白力量、滋养灵魂。
爱上焦墨,画中国四大石窟,与佛教结缘,黑,走向黎明,白,就像走进没有污染的出水芙蓉。,让人全身从里到外都感到舒爽!黑白,让人的灵魂干净、空灵而充实。,让人迷醉,爱上黑白,是 ,让人迷醉,爱上黑白,是一生最情长的守候!只有爱焦墨人懂。
纸、一块白板,一支笔,一瓶墨、便是一片天地。而在此天地中,黑白丛生,美不胜收!焦墨之美,来自情感诉说,与佛陀对话。
画焦墨也比较规整,有时用笔狂放,大写小写意,惊世骇俗,变幻莫测,点线比较流畅,自在洒脱;黑白间充满欢快;也声嘶力竭。黑白之美,来自视觉享受。
焦墨黑白作品,首要冲击是来自视觉上的美。从每幅画的构图,再到线条,点、到、面,都遵从一定的视觉规律。与素描 不同,观后,让人心情舒畅,如饮甘泉。焦墨之美,源于文化韵味,往往是打动人心灵的力量。
文化在焦墨上的体现,主要在:画家的文学素养和绘画的创作能力等。焦墨之美,来自哲学冥思。黑白,阴阳与哲学密切相关。学习焦墨,应与黑白之灵活多变,内具笔法的骨气,一丝不苟,端庄持重,质朴意拙,淳真无邪。黑白,是平凡中的美,滋养灵魂。
爱上焦墨,时时冥思、刻刻感悟。历史传承,宽博深厚,是我一生孜孜不倦求索的目标、耕耘的土地。在焦墨的历史中,“我”很渺小;但在“我”的黑白世界经历中,又很伟大。
向“古”学习,以致“今”用,这就是焦墨画黑白带给我们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用笔最懂“快慢”,也最懂“静噪”。在“快慢”、“静噪”认知和修炼过程中爱上黑白,内心平和,往往长寿。学会宽容,让人不悲、不喜、不嗔、不怒,因而滋养阳寿。一马培童一 查看更多2018-07-27 09:00:18 12 0 2516 -
已认证
叶仲桥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作品《一带一路南粤古驿道之新丝绸之路》刚刚完成。这两天都是忙着收拾行囊准备到远方的非洲,应中国文化部和坦桑尼亚中国大使馆艺术中心的邀请,到坦桑尼亚过大年的中国文化交流活动!叶仲桥
2018-02-07 14:06:50 5 0 2515 -
王晓鹏创作日记 对话
油画人物肖像写生作品《丁丁先生》,来自北京朋友的丁丁。
分享创作过程和作品合影。
欢迎各位喜欢的朋友联系订制。2019-10-22 11:08:12 19 0 2515 -
已认证2018-02-09 11:29:10 4 0 2514
-
2018-03-24 10:47:27 59 0 2514
-
2018-09-18 11:19:46 6 0 2513
-
孔祥磊创作日记 对话
北魏贾思伯墓, 位于山东省寿光市城关镇李二村,墓与村相距0.5公里。历代编纂的《寿光县志》对此墓均有记载:“北魏尚书贾思伯及其弟思同墓,在县城西南八里李二村东北。……今双冢犹并列。”二墓东西排列,思同 排列,思同墓在东,思伯墓在西。 1 973年12月,李二村群众整平地面时将贾思伯墓挖毁。潍坊市博物馆闻讯派人赶到现场时,墓圹已填平;出土遗物被运至村中,有陶、瓷器等物,大多残破不堪, 仅将可复原的16件器物及2合墓志取回,入藏寿光市博物馆。随后对墓葬形制及遗物放置位置等作了调查。 贾思伯墓志1合。 青石镌刻,高57.2厘米、宽58厘米。志盖顶,无字,出土后遗失。志文33行,满行33字,另有一行文字刻于志石左侧面,共1114字,均刻在方形界格内,首行题“魏故散骑常侍尚书右仆射使持节镇东将军青州使君贾君墓志铭”。
夫人刘氏墓志1合。 青石镌刻,正方形,高、宽各79厘米。志盖顶,无字。志文28行,满行28字,首行题“魏故镇东将军兖州刺史尚书右仆射文贞贾公夫人刘氏墓志铭”。墓志记载:夫人讳静怜,长广人,兴和三年(541年) 六月十九日薨于青州齐郡益都县益城里,时年58岁。武定二年(544年) 十一月二十九日与贾思伯合葬。 查看更多2018-02-20 13:27:01 3 0 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