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庆明荣誉资质 对话
《中国书画报》刊登的2幅国画山水画作品《唱金秋》和《富美图》,由张义洪老师撰文《情寄墨韵间--陈庆明的山水画》
2018-10-25 10:02:08 12 0 2835 -
甘庆琼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梅花《春晓》,作品尺寸横幅80x180cm,客户私人订制,已经出售;第二幅国画花鸟画梅花《老干已成铁,逢春一树花》,作品尺寸竖幅四尺整张68x138cm,请欣赏
2018-11-17 14:22:01 2 0 2835 -
于波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人物画《休闲时光》小品系列?!读霰滩ǚ滞怄獭贰度鹑馊艘?,佳麗释心怀》《妇居雅室心无事,犬守家园人有?!?
2018-05-16 17:40:34 23 1 2834 -
2017-12-20 17:10:44 9 3 2832
-
许贵才创作日记 对话
近期画的国画山水画斗方《春》《夏》《秋》《冬》,尺寸50*50cm,手机拍的效果不是很好。
春~桃花烂漫;夏~绿树成荫;秋~满山红叶;冬~白雪皑皑2018-07-22 14:04:58 7 0 2832 -
艾大伟创作日记 对话
艾大伟国画动物画幼虎系列作品《我也是老虎一枚》《萌虎》,作品尺寸四尺竖幅68X138CM;欢迎定制。
2022-05-11 14:19:38 15 0 2832 -
凌振宁创作日记 对话
油画写实猫~~~“主人,什么时候带我出去玩,在家好无聊啊~”
2017-11-26 12:34:33 26 4 2831 -
陈文斌创作日记 对话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018-05-19 14:55:04 9 0 2829 -
2018-06-09 18:49:06 11 0 2829
-
张英华--木缘艺栈创作日记 对话
晒晒我的宝贝~崖柏
2017-10-18 13:15:56 63 4 2828 -
吉大华创作日记 对话
国画花鸟画葡萄系列作品《硕果飘香》,《天道酬勤》,尺寸68*140cm
2018-07-03 09:25:38 9 0 2828 -
朱德茂创作日记 对话
今书戴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朱德茂2018-04-15 11:59:23 5 0 2827 -
2019-11-11 11:10:13 32 0 2825
-
已认证
叶仲桥收藏日记 对话
原重庆武警部队副司令员孙克利大校为我题【仲桥植牡丹】,刚刚画完二十张老板所订的二十张牡丹系列作品,富贵满堂,现在大家才会明白,植牡丹是一大批的???、快乐,毎天饮杯朝朝向上保健酒,创作作品更加有精神!
2021-11-02 10:41:32 14 0 2825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十“心与物合,笔与神会”,
我在柬埔寨吴哥窟写生 ,将客观景物纳入胸中,不象西画那样看一眼画一笔,或者看一阵画一笔,而是将物象化于胸中,目识心记、烂熟于心、凝神默想、一挥而就。是画家直接研究和认 默想、一挥而就。是画家直接研究和认识造化的基本手段,是反复看、反复体味,面对造化挥毫,也是中国画家的写生方法。但与西方不同 ,西法重物理,中国画重心象。
面对大自然,中国画家应把握的写生要点是:抬眼看物象情与境交融,“心与物合”,“笔与神会”。一幅好的写生,不在逼真和完整,也不在于娴熟和甜美。而在于生命和情感是否生动,是否凝聚着采撷者的心血,摄取石窟自然的灵魂。寻找造化神韵的手段。
写生是积累生活、提高识见、领悟自然的方法。写生是落实学习传统经验,寻找自我和开发自我的必经之路。它给人不断的惊喜,不断的期盼,不断地对美的追求与享受,还有那不断的思考与领悟石窟的美,石窟的苍茫、博大、壮阔、雄伟、历史的悲怆,高棉微笑的神奇、佛的圣洁、我的单纯,我的胸怀。
这一连串的追思,是我在心思,当然,更是我画石窟之问。我用一幅幅作品,来回答、最终,我明白,归根结底、脱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和绘画精神的滋养?!疤烊撕弦弧?,“似与不似之间”正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合理内核和形象概括。逼使画家不得不在现实和艺术之间寻求着最佳的契合。
当我在吴哥石窟的残垣断壁间,透过这历史、现实和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得到的是宇宙不可抗拒的永恒魅力,和人的既渺小又伟大的本质力量的感受。而这些感受不可能通过对眼前直观景象的如实描写表现出来,焦墨 黑、厚、重的笔墨表现出来。说对客观对象需要抽象、概括、总体把握也好,说在艺术语言上需要变革、创造也好,都有一个客体和主体,现实和艺术表现之间的最佳契合点的选择问题。唯其如此、也才能透过我画面上能看得清楚的形式符号,体味出那种说不清楚而又确实存在着的叫做风格、个性的东西。
艺术创造的本质并不是看你画了什么和怎么画的,而是那些隐含在这些东西背后的精神内涵和个性特征?!砼嗤?/span> 查看更多2018-04-24 21:37:31 95 2 2824 -
刘慧敏创作日记 对话
金色长龙,蜿蜒盘旋于中华大地,金色象征权力,富贵,收获,国画《长城雄风》,气势恢宏,尽显霸气
2018-06-16 09:52:38 7 0 2823 -
王长泉创作日记 对话
30幅国画牡丹花开富贵订单,忙乎忙乎总算赶制完毕,嘚瑟一下,喜欢我画的朋友欢迎预定。。。谢谢老师们支持厚爱!王长泉
2018-04-05 12:08:47 4 0 2822 -
2018-05-06 16:03:47 9 1 2821
-
已认证
罗树辉创作日记 对话
扇面《自得其乐》偶尔画虾,也自得其乐。
2018-08-08 21:07:01 26 0 2821 -
2021-04-25 11:14:52 23 0 2821
-
2018-07-25 11:24:32 32 0 2820
-
覃莽创作日记 对话
我的素描人物头像画法步骤,以两幅今日教学示范作品为例;
画好后要不断的观察、分析、修改,才能更好。2019-11-27 15:26:01 5 0 2820 -
王征明创作日记 对话
何处背繁红,迷芳到槛重。分飞还独出,成队偶相逢。 王征明水意画~蝴蝶。
2017-11-25 16:23:36 9 1 2819 -
已认证
陈宗林收藏日记 对话
大英县书画界抗击疫情主题书画创作网络展
2020年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在武汉爆发,并迅速漫延到全国,为防控疫情,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各行各业,万众一心,涌现出了许多可歌 众一心,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感人事迹。
在此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重要时刻,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县委县政府对我县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鼓舞全社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共同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由大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牵头,大英县美术馆、大英县汉陶博物馆负责组织,大英指月阁书画院、大英书法家协会、大英美术家协会的书画艺术家及爱好者们,为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倾心打造书画作品,以网络形式向广大群众展示。
此次书画网络展展出作品近百件(第一期展出书法作品三十余件)作品类型有书法、国画、漫画等,全面展现和记录了在党的领导下,各条战线防控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这些作品主题突出,寓意深刻,抒发了人们战胜病毒的愿望和信心。
我们希望能用这些作品向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夜以继日为抗击疫情拼搏的各行各业工作人员致敬,也希望这些作品能够丰富广大居家隔离市民们的文化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抗击疫情提供精神食粮。
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查看更多2020-02-09 15:27:53 51 0 2819 -
已认证2020-08-27 16:43:17 13 0 2819
-
汪琼收藏日记 对话
国画牡丹《富贵吉祥》,尺寸95x180cm,
笔会作品
汪琼2018-03-19 12:50:17 3 0 2818 -
马培童创作日记 对话
八,意境
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是画家采用艺术手法营造出来的一种境界,是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有与无的和谐统一,也是理想与现实的妙合。
意境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中国画的精髓,是中国画的 境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中国画的精髓,是中国画的灵魂。中国画强调的“意境”,实际上是禅宗极大地推动社会审美层次发展的结果,“意境”和“禅境”在本质上有着一致性。何为“禅境”?正如青原惟信禅师所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之时,有个入口,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重写心、写意,强调自我、超脱的画风,体现了另一种中国画意境。突出了山水画的文学趣味,使诗、书、画有意识地融为一体,各具风貌,开创了一代新风,形成了以“文人画”为主流的山水画派。长期浪迹山川,经常观察山水的朝暮变幻的奇丽景色,得之于心,运之于笔。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对山水画有独到的创新,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灵山画韵描奇景,云雾诗情绘亁坤。点勾皻染纸宣现,一副美图动灵魂。马培童 查看更多2018-04-18 12:31:24 76 2 2818 -
马培童生活日记 对话
走进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全称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地处美丽富饶的晋中盆地,是一座汇集晋商历史风貌,反映明清时代特色的民居精品。
马培童2018-04-24 21:30:59 69 1 2818 -
2019-12-26 14:22:27 17 0 2817
-
马培童收藏日记 对话
"对话米?、米友仁"-潘玮萱评马培童(18)
米芾、米友仁父子是活跃于北宋末至南宋初的著名文人画家。米家父子俩始创以横点为主、点厾成片,层层叠积的新山水样式,是在继承王维的水墨渲染法和董源的雨点 水样式,是在继承王维的水墨渲染法和董源的雨点皴法加以发展。
他们所创造出迷蒙空冥、烟云幻灭的米氏云山画法,被后世称为米家山水,丰富了山水画的崭新方法,为山水画拓展了另一个新的空间,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受之影响的有元代的高克恭、方从义、赵孟頫,明代的沈周、董其昌、陈继儒,以及清代的龚贤都继承了这一画法。
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后居湖北襄阳,晚年居镇江。米芾工书善文,特工翰墨,为北宋四大家之一。米友仁(见图一)《图绘宝鉴》称其能传家学,作山水清致可掬。略变其父所为,成一家法。《画继》称其天机超逸,不事绳墨,其所作山水,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而不失天真,其风气肖乃翁也。
米友仁传世作品有《潇湘奇现图》卷、《潇湘图》卷、《云山图》均为可靠真迹。马培童以下所绘的这些云山作品,云雾缭绕,充满灵动的焦墨焦彩山水画有米家山水之余韵。这些焦墨焦彩作品,云雾翻卷,聚散万千,山色掩映在云雾中,有远离尘世,寄放心灵之感。马培童以传神焦墨笔法营造出梦幻般的仙境?;剖保酝乙曰钇昧鞒┑牡吖椿?,再用淡墨晕染,有些地方不勾线,只晕染,于是造就了云烟灵动缥缈的效果。
而马培童画云则以枯笔渴墨绘之,当中不加任何水,只以浓墨靠运笔皴擦来代替渲染。马培童这些云山作品,就像一首缠绵悱恻的朦胧诗,向世人诠释着中国焦墨山水的写意性与抒情性。
-(潘玮萱写於上海) 查看更多2021-03-18 12:48:24 12 0 2817